肖兴平
(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 保定 071051)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一直关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特别是“十五”以来安排大量资金开展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工作。水环中心以解决群众饮水安全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辐射带动”的原则,选择严重缺水的典型地区部署了地下水勘查与示范工作,启动了应急抗旱找水打井工程。工作区涉及黑、吉、辽、京、晋、冀、蒙、鲁、鄂、豫、皖、陕、甘、宁、青、新、川、藏、滇、黔、桂、渝22省(区、市)。在宏观上掌握了严重缺水地区和劣质水区的分布和现状,深化了区域水文地质规律的认识,重点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及饮水型地方病区、西南红层区、西南大骨节病区以及季节性气象干旱区开展了地下水勘查及供水安全示范,探索出“划分类型,典型示范;总结经验,编制区划;辐射带动,逐步解决”工作模式、“调查-示范-区划”工作方法以及“逐步逼近式”找水技术方法体系。20多年来,在西南、西北、华北等缺水地区先后打井上千口,在宏观上掌握了严重缺水地区和劣质水区的分布和现状,深化了区域水文地质规律的认识,发现并总结出不同地区地下水富集模式,为进一步勘查找水提供了方向。目前水环中心持续在沂蒙山区、太行山区、赣南等地开展工作,将会持续提供基岩山区勘查找水数据和技术 方法。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全球信息化正在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内容。大数据不仅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科研方式,包括基岩山区勘查找水服务方式。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基岩山区勘查找水模式,已成为未来基岩山区勘查找水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基岩山区勘查找水数据集以井位单位开展数据整理工作,主要包含井位的空间数据、井位基础属性数据、井位相关的物探数据、井的钻探数据、涌水量数据以及水质数据等。
按照地下水勘查技术方法,开展数据分类及数据整理工作,数据分类依据基岩山区勘查找水数据分类,见表1、2。
表1 基岩山区勘查找水数据分类表
表2 主要物探方法表
主要参数设定:
1)井的类型:按照含水层类别分为基岩井、松散岩井;按照井深可分为深井(>100m)、浅井(<100m)。
2)井的状态:依据涌水量判断,无水即干孔,有水即成井。
3)物探方法种类及工作量计算方法。
目前,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线数据提供的服务方式主要有网络要素服务(WFS)、网络地图服务(WMS)、网络覆盖服务(WCS)和切片地图服务(WMTS)。通过比较几种网络地图服务方式的特点,结合地质云平台提供服务网的内容以及服务对象的需求,确立WMS在基岩山区勘查找水数据提供服务的方式和接口规范。
WMS服务网络地图服务根据客户的请求, 直接提供地图服务。网络地图服务符合OGCwMs1.I.1标准。常规功能接口有GetCapabilitie、GetMap、GetFeatu reInfo。
基岩山区勘查找水数据共享在现阶段适合WMS服务方式,相应的WMS服务查询接口请求规范如表3所示。
表3 基岩山区勘查找水数据共享接口规范
目前比较流行的公共服务平台多外采用基于SOA和J2EE体系设计理念,便于实现跨平台与互操作,利用Web Services方法实现一种松散耦合的异构式环境的集成,采用OGC标准规范接口,构建面向服务的、融共享服务提供方、使用方和管理方为一体的地理信息数据共享框架体系结构,实现基于统一注册和分级授权的服务组织模式与运行管理机制,达到基岩山区勘查找水数据共享交换的持续扩展。利用地质云平台提供一种分布式的服务形式,使分布在网络上的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平台的用户可以获得基岩山区勘查找水的地图服务,如图1所示。
图1 基岩山区勘查找水井位分布
基于地质云平台实现基岩山区勘查找水的数据共享服务,也已成为地质大数据共享的一项应有任务,主要是以网络化的地理信息服务为表现形式,以云平台业务网、互联网为依托,针对基岩山区勘查找水的原始数据和成果数据等方面,满足政府、行业以及社会公众等服务对象对基岩山区特别是革命老区饮水安全的需要。
当前飞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刻变革的产业格局、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经济 社会发展对地质数据信息的需求等 外部环境的发展,使得推进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异常紧迫。因此,利用“地质云”平台,推动基岩山区勘查找水数据共享,增强基岩山区勘查找水信息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基岩山区勘查找水业务水平和决策支持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提供信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