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仕强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430064)
电力计量装置是负责测量并记录供电量、发电量和用电量的计量器具,在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现代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使电力计量装置能够通过运用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实现数据的存储、挖掘和提取,不仅可以完成远程电量的采集,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2]。采集系统负责电力信息的采集、质量监测和负荷管理等控制管理系统,在多种通信方式下可以实现系统主站和现场终端之间的联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智能产品的用电需求也不断增加,用电量数据呈大规模增长趋势,导致电能信息数据的采集量也在快速增加[3]。为有效保障系统采集海量数据的高效率和精准性,应对采集系统进行定期检测与维护,避免发生故障影响电力计量装置安全稳定的运行。
文献[4]提出基于规则网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方法,对故障录波信息进行预处理,利用小波变换技术从电气模拟量信息中提取线路故障特征量,得到电流突变事件和保护动作事件序列。建立高压线路故障诊断规则网络模型,并确定故障假说集与期望的保护和断路器状态,对故障录波做进一步分析以判别故障类型、故障性质和故障位置,实现电能信息采集故障诊断, 但该方法准确度较差。基于此,本次研究提出一种电力计量装置电力信息采集故障诊断方法,能够实现对大范围分散在各处电力表的远程监测、诊断与校验,确保电力计量装置稳定安全的运行。
由于电力计量装置受电压、功率因数和外界环境干扰等影响,在进行远程数据分析校验和在线诊断时,会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5]。因此,采用先进的采集前置装置设计方法,实现对电能表的远程监测、校验和在线故障诊断,确保数据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在电力计量装置内安装采集前置装置、通信传输、远程数据分析主站等,实现远程校验及故障诊断。电力计量装置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电力计量装置系统结构Fig.1 System structure of power metering device
采集前置装置通信系统主要包括通信接口、以太网传输线路、通信服务平台软件和控制设备,通过无线WiFi 或有线网络, 将现场采集的电压和电流波形数据,发送至远程的主站系统;数据分析主站的数据服务库负责数据的接收与存储,其中电能计量远程校验软件,负责对电能表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荷、电流互感器、二次压降的远程校验、校准和监测诊断,并把校验与诊断的数据结果存入数据库,电力计量装置运行状态在线诊断软件,负责分析和诊断电能表的运行情况[6]。
(1)窃电行为
引起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外界因素较多,其中窃电行为就是造成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原因之一。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阻止、破坏等手段偷盗电能,导致电能计量装置出现运行慢、不计量等异常情况,造成电力计量装置不能正常运行。
(2)电力系统干扰
电力系统在供电传输过程中会产生谐波污染,对电力计量装置造成干扰,引起电能表出现较大的计量误差。同时,长期受高温和谐波污染,不仅影响设备使用寿命,还会直接导致电力计量装置运行状态发生异常[7]。
(3)计量装置故障
除了上述几种因素外,还有很多导致电力计量装置发生异常故障的原因,如计量装置设计及安装不合理、质量差、装置长期处于外界环境较差的地方等,都会导致电力计量装置出现异常故障。
针对电力计量装置异常故障采取监测方法,装置异常现象的特征、工作状态、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导致计量的电压、电流、功率等相关性能状态量、参数发生异常变化,具体表现如表1所示。
表1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特征Tab.1 Abnormal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metering device
如果电力计量装置中安装监视装置,那么一旦发生异常状态[8],装置中的监视装置就会发出指示信号或报警,避免异常故障影响计量装置正常运行[9]。
对计量装置中电能信息的采集是通过信息聚类实现的。信息聚类的过程还可以控制信息流传输延迟,从而实现对电力计量装置故障的实时分析[10]。
在信息聚类密度连接过程中,通过连续输入新信息,建立一种新的密度连接方式。当输入一个新的信息点a 时,就会产生一种新的密度连接,可能存在以下4 种不同状态:
(1)a 为异常信息。如果新信息a 在邻域内没有核心点时,那么将a 标记为异常信息。
(2)生成新的聚类。如果新信息a 是一个核心点,而且不属于任何一个聚类,满足核心点的密度条件,即可创建一个新的聚类。
(3)并入现有聚类。当新信息点a 满足某个聚类核心点密度时,则将a 加入此聚类中。
(4)合并多个聚类。当信息点a 加入后,与相邻的聚类之间的核心点实现了密度可达,就可合并为一个新的聚类。
因新的电力计量装置运行信息的不断输入,需对电力计量装置的历史信息设置延迟消除或批量删除。在新的信息重新计算聚类过程中,针对历史信息对聚类影响,设置延迟因子α 来综合考虑历史信息对新信息的影响程度。α=1 表示历史信息和新信息具有同等影响,α=0 则忽略历史信息。依据上一时刻或历史信息聚类情况βt计算新的聚类βt+1。新聚类计算过程如下:
式中:βt+1为当前时刻聚类情况;it+1为当前聚类中点的个数;it为上一个时刻聚类中点的个数;at为新加入聚类中的点;jt为新加入点的个数。
在信息聚类过程中,当新数据达到一定规模后,部分历史数据将被新的信息替换,从而形成新聚类。计量装置中电能信息是通过Map 操作完成每一条信息记录的,并对记录信息进行分类选取和归一化处理。使用Reduce 操作完成用户用电的数据,以用户和时间间隔为单位汇总生成数据,实时发现用户用电特征、向量的异常特征数据。
2.2.1 计量电压、电流异常诊断
影响计量采集的主要原因就是电压、电流出现异常情况,因此针对三相不平衡电压、相电压、相电压的突变量、断路器位置等问题展开计量实现异常监测是具有一定必要性的。计量电流异常监测应对三相不平衡电流、相电流、相电流突变量、断路器位置进行监测。诊断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计量电压异常诊断流程Fig.2 Diagnosis flow chart of abnormal metering voltage
根据上述流程完成对电力计量装置电压、电流的异常监测。
2.2.2 功率因数异常诊断
荷载功率因数突变是造成功率因数异常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功率因数突变的监测,实现对电力计量装置功率因数异常的诊断。本文设计分块诊断方法诊断异常功率因数。首先,利用软件功能模块中的信息处理系统、故障系统处理,判断出功率因素是否存在异常,即是否有突变现象,进而采用协同处理和应急处理的分块处理方法诊断异常的功率因素。诊断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功率因数异常诊断流程Fig.3 Power factor abnormal diagnosis flow chart
在没有进行检修或断路器分闸的特殊情况下,如果用户功率因素上升到0.99~1,则说明功率因数发生了突变,说明某一相电流的二次回路已被短路;如果用户功率因素突然下降至0.5 以下,说明某相电路被开路,根据此现象可以判断计量装置的故障。
2.2.3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运行诊断
针对电力计量装置异常运行诊断如图4所示。
图4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运行诊断流程Fig.4 Power metering device abnormal operation diagnosis flow chart
由图4可知,系统初始化完成网络联网配置后,启动定时采集数据。每采集完一帧数据后,经A/D转换并打包进行发送。这一过程中,采集、传送是连续循环进行的。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和挖掘,作为计量装置运行状态诊断的依据,实施远程在线诊断,从而判断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为了验证电力计量装置电能信息采集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合理性,进行了实验验证分析。实验信息选自某企业电力计量装置,以信息采集目标故障为源头,进行组件之间实验研究。
本次研究使用Standalone 单机模拟集群环境对上述方法进行测试, 选用的实验信息为模拟信息,以某电网公司用户采集的信息为参考。信息采集系统中通过通信前置机接收不同装置发送过来的数据,使用Java 编写程序模拟信息流。利用上述实验平台,并通过变换采集频率,验证电力计量装置电能信息采集故障诊断方法的诊断精准度,采集间隔时间为2 min。
首先检测不同方法的电压、电流诊断精度,实际获取的电压、电流值如表2所示。
表2 实际电压和电流值Tab.2 Actual voltage and current values
在确定实际电压、电流值情况下,将文献[4]方法与电力计量装置电能信息采集故障诊断方法的电压、电流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两种方法电压及电流对比分析Fig.5 Voltage and current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methods
根据上述数据,对比文献[4]方法与所提方法的电压、电流获取精度,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两种方法精度对比分析Fig.6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ccuracy of two methods
通过上述对比结果可知,不同时刻下,文献[4]方法的电压值和电流值与实际值存在较大误差,而研究方法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始终与实际值相近,诊断数值与实际值越接近, 表示方法的精度越高,通过以上数据可以证明,电力计量装置电能信息采集故障诊断方法的诊断精准度更高,实际应用效果更理想。
为进一步验证不同计量装置故障诊断方法的运行时长,将文献[4]方法作为对照组,与所提方法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具体实验输出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两种方法运行时长对比Fig.7 Comparison of running time of two methods
分析图7可知, 尽管检测次数在不断增加,但所提方法的故障诊断耗时始终保持在150 ms 以下,明显少于文献[4]方法的故障诊断时长,进一步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为更全面验证所提方法的应用有效性,以功率因数异常诊断的精度作为评价指标,文献[4]方法为对照方法,对文献[4]方法和所提方法的功率因数异常诊断精度进行实验测试,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两种方法功率因数诊断精度对比Fig.8 Comparison of power factor diagnosis accuracy between two methods
根据图8实验结果可知,随着故障诊断次数的不断增多,文献[4]的功率因数异常诊断精度不断降低,相比之下,所提方法的功率因数诊断精度可以保持在98%~100%。数据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功率因数异常诊断精度更高,功率因数异常诊断精度越高,则说明计量装置故障诊断结果更理想。
为保障电力计量信息采集的精准性和高效性,采用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分析诊断技术,实现对计量电压异常监测、计量电流异常监测、功率因数突变监测等,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采集系统的运行状态,避免异常故障的发生,确保电力计量装置稳定可靠的运行。
电力计量装置电力信息采集故障诊断方法,能够提高诊断精度,减少电损、线损等电能的损耗,避免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电力企业应加大对计量装置的维护管理工作,采取安装防窃防盗报警设备,防止不法行为对计量装置造成的异常状况,保证电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