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慧瑛:脂肪肝的危害及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

2021-08-25 09:32陈词
肝博士 2021年4期
关键词:脂肪性酒精性脂肪肝

本刊记者:陈词

人物档案

饶慧瑛: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助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处副处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学组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丙型肝炎学组副组长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伦理学会医学伦理审查分会委员

《中华肝脏病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等杂志编委

记者问:脂肪肝需要引起大众的重视吗?

饶慧瑛教授: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我们常说的脂肪肝绝大多数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国际上已有专家发声,建议更名为“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因为代谢综合征人群有“糖脂代谢紊乱”这一共同的发病基础,而且脂肪肝合并其他代谢性疾病风险更高,人群较大。比如2型糖尿病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高达42%,高达13.3%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肝细胞癌和肝硬化。除了糖尿病还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这些代谢性疾病人群。所以患者本身就有这些代谢性疾病的存在,体检时就需要高度重视进行脂肪肝的筛查,通过腹部B超或者肝脏弹性成像检测受控衰减参数以及肝功能检查确认是否有脂肪肝以及脂肪肝的程度。说到脂肪肝,大众一般都不会太重视。但是我们知道脂肪肝会引起肝脏炎症,炎症修复过程中会诱发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的发生,甚至进展为肝细胞肝癌。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脂肪肝不是一个良性疾病,不及时干预会进展至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如果在体检时发现脂肪肝应该引起重视,临床上75%的脂肪肝患者属于单纯的肝脏脂肪变性,没有炎症和纤维化,肝功能正常,整体预后较好且不需要进行药物干预。但是对于这种单纯的脂肪肝仍然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干预,尤其是饮食干预和加强运动,减少肝脏脂肪含量实现脂肪肝逆转。还有25%的脂肪肝患者已经在脂肪肝的基础上合并了肝脏炎症,这类患者我们称之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这类患者容易进展到肝纤维化肝癌。所以对于这类患者临床上需要更多的干预手段。

记者问:脂肪肝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什么?

饶慧瑛教授: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物,最重要的干预手段就是体重和腰围的控制,这对肝脏炎症控制及纤维化改善是非常有效的。现在有很多脂肪肝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在进行,即便是有药物可以应用于临床,生活方式干预也是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干预主要是通过健康饮食及运动锻炼,达到体重减轻、腰围减小的目的,从而实现不同程度的逆转。

脂肪肝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目标是减重。国际及中国的指南均指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体重和腰围是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并发症最为重要的治疗措施。通过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减重,脂肪肝可实现不同程度的逆转。1年内减重3%~5%,可实现单纯性脂肪肝逆转;1年内减重7%~10%,可显著降低血清氨基酸转移酶水平并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减重10%以上并持续1年,可实现肝纤维化逆转。但是减重10%并维持这个过程是十分不易的,能做到的患者太少了。

脂肪肝体重管理——“管住嘴,迈开腿”

体重管理简单说就是“管住嘴,迈开腿”。更多的是要“管住嘴”,在饮食上进行调整,调整量和结构。减量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合理的搭配,比如尽量减少油脂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对于“迈开腿”,建议每周应该至少能有4~5天的锻炼,而且在锻炼的时候心率超过静息心率50%,这样才能保证锻炼的强度,达到减重效果。

猜你喜欢
脂肪性酒精性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成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新药的研发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