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互动探究

2021-08-25 02:04夏梦虎
科技智囊 2021年5期
关键词:澜沧江东盟倡议

夏梦虎

摘  要: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已经将近8个年头,我国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已经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组织签订了双边协定。为了更好地研究“一带一路”与区域性组织的互动,文章选择了东盟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该研究主要分析“一带一路”与东盟组织和东盟内部次区域组织的互动,并尝试找到“一带一路”与东盟作为区域性组织的连接和纽带。文章认为,“一带一路”在施行过程中要注意到东盟作为区域性组织在其中扮演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发挥“一带一路”与东盟互联互通2025的协同作用。同时,“一带一路”在东盟地区所面临的挑战应当引起重视。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东盟;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区域性组织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1.05.09

Interaction between ASEAN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Xia Menghu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Zhejiang,Ningbo,315100)

Abstract: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OBOR)proposed by the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in 2013,has been steered and implemented for almost eight years. In these eight years,OBOR has conducted numerous projects and programs with more than 100 states bilaterally.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engagement between OBOR and ASEAN,and attempts to look at the role of ASEAN within it. To better implement OBOR in ASEAN region,cooperation between OBOR and ASEAN should be strengthened,this is especially due to the reason that there is synergy between Chinas initiative and ASEAN initiative on connectivity. As the same time,the challenges facing OBOR in ASEAN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Key words:OBOR;ASEAN;Lancang-Mekong Cooperation;Regional Organisation

一、研究背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出访时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该倡议囊括6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全球过半人口的基础设施投资新方案。截至2021年1月30日,中国已经同140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截至2021年3月,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与中国签订了合作协议和方案。[1]“一带一路”旨在提升亚洲、非洲以及欧洲的互联互通,帮助沿线国家在世界各地寻求合作。互联互通的形式包括铁路、机场、公路、航道、港口的建设,跨区域商业合作等。除“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之外,世界许多距离中国比较遥远的国家和地区也加入了这个倡议。

很多学者分析认为,“一带一路”会在不同程度上造福沿线的国家和地区,为全球的经济复兴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一带一路”是实际的可实现的规划,它更加注重结果而不是政治因素。

在“一带一路”覆盖的广大地区中,东盟地区(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ASAN”)有着独特的区域优势。东盟地区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的独特地缘位置和与中国良好的互动使得“一带一路”在该地区的发展显得尤为关键。东盟不仅是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也是中国周边较为和平与稳定的地区。东盟拥有6.25亿人口的巨大市场,2020年东盟超过了欧盟、美国和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一带一路”6条重要的走廊中有两条走廊经过了东盟地区:孟加拉国—中国—印度—缅甸经济走廊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一带一路”在东盟地区的发展对于“一带一路”的成败有巨大的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成为伙伴关系以来,中国与东盟展开的双边合作涵盖了教育、文化、旅游、湄公河—澜沧江合作、科技、环保、反恐以及新冠疫情控制和疫苗开发等领域。2018年是中国与东盟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第15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雅加达东盟秘书处的演讲中重申了中国会加强与东盟合作的承诺,他在会议上表明,中国会在区域合作中继续坚持“东盟中心性”并欢迎东盟地区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通过相关文献的检索和查阅,笔者发现大多数对于“一带一路”在东南亚地区的研究集中在对于东盟成员国的具体研究,较少提到东盟作为区域组织和其区域内次区域组织的作用。在关于“一带一路”与東盟作为区域组织互动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如Pitakdumrongkit认为“一带一路”能够为东盟提供多边合作的平台,这是符合东盟作为区域组织的利益的;学者Vineles在2019年也提到“一带一路”能够为整个东盟地区的基础设施一体化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3];学者Das认为,东盟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在对中国的谈判和合作上争取到更高的标准和规则。

东盟地区的次区域组织中与“一带一路”联系最为紧密的无疑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澜沧江—湄公河机制于2012年由泰国提出,后来得到中国的正面回应和支持,该机制也是中国在东盟地区施行“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载体。对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的作用,部分学者如Chheng[4]和Busbarat[5]认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的形成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推力,其中也有东盟的拉力。他们认为,澜沧江—湄公河机制可以为东盟地区多边主义添砖加瓦,有利于东盟区域一体化和区域能力建设。

笔者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话语分析以及采访的定性研究方法(对东盟基金会的官员进行了采访),从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投资状况出发,对政府官方文件、领导人讲话以及学术文章和著作进行分析和研究。笔者旨在分析东盟作为区域组织与“一带一路”的互动及影响,从而为相关领域领导者提出政策性意见。

二、东盟地区“一带一路”发展的现状

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的贸易、投资等经济领域的合作在不断加深,大部分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之下展开了广泛的合作,部分中国与东盟共同合作的项目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有些项目和工程已经进入尾声。另外,东盟十国也是中国牵头建立的另一重要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员国。

目前,中国和东盟已经成为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2009年,中国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2020年第一季度,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从双边贸易来看,中国是马来西亚、越南、缅甸和印度尼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文莱、新加坡、老挝和柬埔寨的重要出口国。在投资领域,东盟成员国是“一带一路”投资的重点地区,如表1所示。

东盟国家是“一带一路”投资的主要目的地,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后的2020年,中国在东盟国家的投资额逆势增长,这显示出中国与东盟地区合作仍在进一步加强。

三、东盟次区域组织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

大湄公河次区域是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澜沧江—湄公河,一直延伸到东南亚地区所涵盖的包括中国、越南、泰国、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的广大地区。澜沧江在东南亚境内被称作湄公河,全长4350千米,是世界十大河流之一,渔业资源丰富,为众多动植物和超过6000万人口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肥沃的土地。澜沧江—湄公河水力资源丰富,为沿岸地区货物的运输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合作机制之一,该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根据1992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发展该地区计划而建立的。中国国务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在2018年于越南举行的第六届大湄公河流域峰会上重申,中国要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该区域一体化,次区域应该加强政策协调,挖掘合作的潜能,加强经贸联系以建立一个紧密的次区域命运共同体。[6]

(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相对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形成要稍晚一些。2012年,泰国首次提出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机制来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倡议,这一倡议迅速得到了中国的正面回应和支持。2014年,在“一带一路”被提出一年之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正式提出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经历两年的研究和商讨之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于2016年3月正式建立,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海南举行,会议发表了《三亚宣言》。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主要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发展和文化合作三大领域,这与东盟共同体的三大支柱是契合的。在政治和安全领域,澜沧江—湄公河成员国保持着高级别官员对话、政党对话以及非传统安全方面的合作。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领域,该机制重点关注地区互联互通、生产能力建设、经贸、金融、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减贫、农林业、环保、海关和质检等领域。该机制也高度重视社会文化合作、文化保护、旅游、教育、卫生、媒体、人文交流以及地方政府合作。

中国政府特别建立了澜沧江—湄公河机制专项基金,以支持相关项目的开发。在澜沧江—湄公河机制成立两周年之后,中国与东南亚五国举办了多次外交部部长会议,中国为45个互联互通、贸易便利化、农业合作、科研中心建立、减贫等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为保持合作势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还积极寻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亚洲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

澜沧江—湄公河机制是“一带一路”在东南亚大陆区域重要的合作机制。2016年《三亚宣言》第26条中阐释了发挥“一带一路”与澜沧江—湄公河机制协同性的重要性。在澜沧江—湄公河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中,各方代表也表示倾向于发挥“一带一路”与东盟共同体的《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以及其他湄公河流域次区域合作机制的协同作用。

(三)次区域组织发挥的作用

1.有助于东盟共同体的建设

东盟共同体是指包括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文化共同体在内的三个共同体,东盟在2015年宣布建成了这三个共同体。构成这三个共同体的制度主体是政治与安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部长会议、高管会等各级别会议机制,以及一些专门机构。这些会议机制和专门机构是东盟国家间磋商机制,东盟成员国通过这些会议和机构,对各领域事务进行磋商与政策协调。在2018年1月于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二次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领导人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表达了全面实现东盟共同体的意愿。2018年4月,在越南首都河内举办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六次领导人会议也重申了要实现东盟共同体,这体现了次区域性组织并没有离开东盟所设的框架和方向的意愿,這些次区域组织的目标仍然是通过自身的能力来建构和实现东盟共同体。

2018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东盟秘书处的主旨演讲也提到了我国应意识到全球化以及相关的发展倡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东盟共同体和“一带一路”。这些倡议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计划形成合力,为区域以及次区域的合作提供了新平台。

2.缩小发展差距

东盟内部的次区域组织或机制可以缩小东盟内部的发展差距。东南亚大陆的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是东盟内最不发达的4个国家。这些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才加入东盟,与东盟的创始国相比,它们的经济体量较小,人均生产力较弱。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助于缩小东盟成员国发展差距,加强澜沧江—湄公河国家的减贫能力。

3.东盟与“一带一路”合作的桥梁

中国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的重要成员国。通过在次区域组织的框架中合作和互动,中国与这些国家的互信将会增加,相互猜疑和怀疑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7]这些次区域组织的框架有助于“一带一路”在该区域整体上的实施。部分项目需要超过两个国家的参与,这也为“一带一路”与区域性组织合作提供了一些经验。为了更好地实现东盟与“一带一路”的协同作用,“一带一路”也可以尝试从区域化的角度推进与东盟次区域机制及东盟的合作。

(四)东盟在“一带一路”中扮演的角色

1.加强政治互信

东盟是建立在“东盟方式”“共识”“不干涉”基础上的区域性组织,它与另一种由跨国机构和规则建立起来的区域性组织(如欧盟)不同。东盟被大多数国际关系学者视为世界上另一种成功的区域组织,它是开放的区域主义代表。虽然东盟秘书处无法代表成员国与外部的国家或组织进行贸易或协议谈判,但其牵头的框架如ASEAN+1,ASEAN+3,ASEAN Regional Forum(ARF),ASEAN Defence MinistersMeeting Plus(ADMM+)对于加强对话合作、增强政治安全互信有着重要的作用。

2018年,中国与东盟完成了“南海行为准则”副本的起草,目前中方与东盟的谈判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无法全面展开,但双方都曾表态要尽快完成对该准则的签署。“南海行为准则”的签署能为“一带一路”在东南亚地区的施行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

2.作为东盟成员国的协调者

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东盟成员国打交道时会面临一些挑战,如对象国政府的腐败问题、当地团体和民间社会组织的反对以及沉重的债务问题。东盟作为区域组织能起协调作用,部分问题可以在东盟牵头的框架中得到解决。例如,一国执政党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前后的执政党对与“一带一路”的合作有着较大的分歧,如果东盟作为整体和“一带一路”在同一个框架展开合作,某些成员国内部的政治变化就不会对项目和计划产生较大的影响。

3.《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

“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是实现合作国之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政策沟通主要是加强政府对话,为合作定方向。设施联通旨在加大“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贸易畅通是指逐步消除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壁垒,为投资和贸易提供便利。资金融通是指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多国互认的投融资体系、信用体系。民心相通是指促进学术文化交流,加强在教育、科技、卫生健康以及运动等领域的合作。

《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是东盟加强互联互通和人口流动性的一个内部战略。东盟地理环境与欧盟不同,东盟地区大部分被海洋以及边境控制隔开,地理链接并不紧密。为了扩大内部贸易,真正实现东盟经济共同体,东盟地区亟须加强内部互联互通。因此,东盟地区与“一带一路”存在着广泛的合作空间。东盟基金会前执行主任Elaine Tan女士在采访中说:“‘一带一路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隐含的主题是加强互联互通和人员流通,因此,这里肯定会存在着协同与协作。”东盟基金会前人力资源部主任Piranti女士认为,东盟有一个将东盟十国的所有城市以各种方式串联起来的梦想,“一带一路”的资金是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资金来源,这一区域组织串联城市的梦想使得本身成为“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市场。

4.为与其他区域组织树立典范

东盟地区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后朝南通道的第一站,地理位置上与中国相邻。2018年5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东盟秘书处发表的主旨讲话中表示,中国与东盟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始终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坚定发展同东盟的友好合作。“一带一路”与东盟的互动若能取得较好的成效,这将为与其他区域性组织树立典范。

五、“一带一路”在东南亚地区面临的挑战

(一)项目延期

由于不同的國家实际情况不同,部分项目的延期是可以预估的。造成项目延期的原因较多,如征地困难、项目被叫停、资金延误以及新冠疫情等不可控的因素。如果能在项目开始之前进行广泛的调研等准备工作,一些可控的因素就能被控制住。

即使一些工程项目的延期是相对常见的,但项目延期时间过长或延期次数过多会影响到“一带一路”发展的可持续性。例如,2018年,雅加达—万隆高铁由于征地方面的困难导致工期推迟,本应2020年竣工的工程不得不延期至2022年。若在项目开始之前能够做好调研工作,做好对当地居民的征地工作,这些可控的延期就可以避免。

项目的搁置或延期会增加项目的支出。项目的维持成本相当高,日常的人力资源及机械维护需要大量支出,延期毫无疑问会缩小项目的利润空间。从长远来看,其他项目也会因资金链断裂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一带一路”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对于中国派遣工人的批评

东盟基金会前执行主任Elaine Tan在采访中说:“如果项目有一个紧迫的完成期限,那么工人就需要熟悉当地的文化和工作方式。”她认为,中国公司倾向于雇佣中国员工是因为他们熟悉中国员工的习惯、文化和特点,所以使用中国员工更得心应手一些。Piranti女士认为,若中国只在其他国家投资而不带工人,这种资本外流将减少本国的就业机会。

在所有东盟国家中,印度尼西亚对派遣中国工人的反应最为激烈。一方面由于印度尼西亚国内低端劳动人口比较多,基数大,对工作机会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印尼国内民众对于外国派遣工人较为不满,游行示威活动比较频繁。因此,我国应该采取灵活的策略,针对不同国家的国情采取不同的合作方案。

印度尼西亚人口众多,有2.6亿人,其中大多数是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工人。根据印度尼西亚Badan Posat数据统计,小学毕业的人口达到3000多万(图2),中学和高中毕业人口都大于2000万。这也解释了印度尼西亚一直实行只允许海外白领或专家技术人员来当地工作的政策,相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护当地的蓝领工人。

Piranti女士建议,中国应该根据印度尼西亚当地的国情和政治形势调整“一带一路”的政策方针,从而为在印度尼西亚的长期投资创造条件。因为,目前许多印度尼西亚民众以及部分政客都质疑印度尼西亚政府给太多的中国工人发放了工作许可证,当地政府因此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长此以往,国内民众的压力将迫使印度尼西亚政府重新审视“一带一路”的政策。

东盟国家中的文莱、新加坡和泰国由于发展得较快,人口相对较少,如今已成为劳工进口国。中国对东盟各个国家人口、经济状况以及文化传统等因素要进行调研和深入分析,对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策略。

(三)政局动荡和腐败问题

政局动荡和腐败问题在部分东盟国家是十分常见的。政权更替带来的社会动荡会给“一带一路”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2018年,新上任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对中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之后,宣布取消总额200亿美元的中国与马来西亚前政府签订的两个项目。后来,由于无法对中国进行赔偿,马来西亚政府转而希望能与中国重新商谈项目的价格,经过重新谈判之后,中方在东马铁路价格上做出让步。无独有偶,2021年,缅甸军政府在选举之后宣布接管政府并对其政府官员进行强制拘留,2021年3月,缅甸当地部分暴民对在缅甸的中国企业进行抢劫、焚烧等的暴行也给“一带一路”在缅甸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与政局动荡相比,腐败问题在东盟国家更为常见。严重的腐败会加大项目资金不必要的消耗,损害项目的发展。Piranti女士建议:“为了管理好巨大的项目资金,在推进项目时中国需要设立一个强大的委员会,配以良好的系统以及负责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增加‘一带一路所取得的成果。”

(四)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

东南亚国家由于经济发展较快,人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除中国之外,美国、欧洲、日本以及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东盟的投资额也十分巨大。日本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与东盟国家有着很强的经济联系,亚洲开发银行也是由日本提出主要用来支持东南亚投资基建的多边金融机构。[8]许多东盟国家在国家安全上依赖着美国,因此,美国的飞机和舰艇得以时常在我国南海海域进行所谓的“自由航行”。拜登政府上台后承诺将与其盟友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规范”中国的行为,其中的重点地区就包括东南亚地区。

“一带一路”不是东南亚各国基建的唯一资金来源,该倡议面临着众多其他东盟战略伙伴的竞争,特别是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印度的竞争。这些竞争会抑制“一带一路”在东盟区域的发展和影响力,但某种程度上也会推进“一带一路”的精细化发展。

六、“一带一路”与东盟合作将面临的挑战

(一)东盟总部的权力受限

“一带一路”与东盟的整体合作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东盟秘书处不是东盟的决策机构,东盟几乎所有重要的决定都由各东盟成员国做出。在东盟总部工作的官员大约只有340人,这些官员也不是东盟各国第一梯队的人才。东盟成员国倾向于把最优秀的官员留在国内,而送到东盟总部工作的往往是第二梯队的人才。若“一带一路”要加强与东盟在区域的框架中的合作,东盟秘书处在部分决策环节就需要被赋权,东盟秘书处的人才梯队建设上也应该被强化。

(二)缺乏与区域性组织进行直接合作的经验

迄今为止,“一带一路”大多数的投资合作都是双边合作。即使许多双边文件如《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外长会联合新闻公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第十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主席声明》等都提到要加强“一带一路”与区域组织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一带一路”与区域性组织直接在项目或工程上的合作还是相当有限的,也缺乏一定的合作经验。

(三)东盟成员国内部的分歧

在互联互通的发展时间轴上,东盟成员国之间存在着分歧。并非所有東盟国家都愿意在短时间内实现与他国的互联互通。一方面,一些东盟成员国内部存在巨额政府赤字、民众情绪难以安抚等问题,另一方面,东盟各国的发展程度和阶段也存在巨大的差距。2018年,新加坡与吉隆坡联通的高铁计划在马哈蒂尔政府的反对声中宣布延期,马来西亚政府认为该项计划更多的是为新加坡发展提供助力,而马来西亚受益较少。当“一带一路”在区域范围内与东盟展开合作时,东盟各国大多将本国利益放在区域利益之上,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

(四)外部的压力

外部力量的影响在“一带一路”与东盟合作中不应被忽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国家日益紧密的联系也受到外域大国的关注和挑战。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东盟地区2030年之前在基建上的缺口将达到1.7万亿美元。为了减少“一带一路”在东盟地区受到的阻力,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一起在东盟区域展开合作,“一带一路”也可以学习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成功经验。

七、结论

由于东盟的特殊地理位置,中国—东盟的历史纽带以及经贸合作等基础,“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在政治安全领域、经济以及社会文化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Elaine Tan女士在采访中说,“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影响东盟共同体三大支柱:政治安全、经济利益以及社会生活,“一带一路”将会影响到东盟公共体的完善和强化。

澜沧江—湄公河机制的建立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可以与多个国家展开合作,次区域的发展可以缩小东盟区域内的发展差距,能够为东盟与“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合作提供经验。

“一带一路”在东南亚地区的投资项目多,投资额度大,但“一带一路”在与东盟成员国和东盟区域整体的合作中面临着各种挑战。中国与东盟应该积极采取对应措施来提升项目的质量和成功率。中国应建立良好的治理、透明度、问责、反贿赂、反洗钱的机制,这能在一定程度增强“一带一路”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东盟地区腐败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政府的反贿赂、反洗钱策略在与当地展開合作时更应该被强化。若不在项目管理上做好功课,腐败问题很可能导致“一带一路”资金损耗过大,不利于提升东盟国家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可。

如同习近平主席所说,“一带一路”不仅有助于中国的发展,它也有助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进步,这一点在东盟国家体现得尤为明显。自“一带一路”施行以来,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往来、人口流动以及投资额增速加快。“一带一路”在东南亚的飞速发展不能忽视其中东盟作为区域组织起到的作用。“一带一路”加强了中国与东盟框架的合作。例如,一些项目的先行调查和研究可以在东盟的研究机构协助下展开,这也有助于提升“一带一路”项目的效率和成功率。

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在与“一带一路”的互动中,东盟秘书处应该与中国相对应的部门组成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协调相互间的对接,这就需要东盟各国赋予东盟秘书处更多的权力并加强其人员配置。此外,东盟应增设专项基金来支持本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Elaine Tan女士也曾指出东盟自身提供资金的必要性:“‘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将取决于中国能否在投资中获利。我认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也需要参与投资,仅由中国方面出资是不够的。”

截至2021年5月,“一带一路”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双边和次区域框架中的合作在火热地进行中。东盟和“一带一路”在区域直接合作和综合层面上仍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一带一路”和东盟的良性互动也将为与世界其他区域组织树立合作典范。

参考文献:

[1]  已同中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一览[EB/OL].(2016-08-22)[2021-03-12].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roll/77298.htm.

[2]  Xi Jinping's foreign policy dilemma:one belt,one road or the South China Sea? [J].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Strategic Affairs,2021,38(03),422-444.

[3]  Oehler-Incai I M.Narratives and Actions regardi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ASEAN Countries[J].Global Economic Observer,2019(07):25-29.

[4]  Chheng V.China's Economic Statecraft in Southeast Asia[J].Global Economic Observer,2018(11):7-16.

[5]  Busbarat P.Grabbing the Forgotten:China's Leadership Consolidation in Mainland Southeast Asia through the Mekong-Lancang Cooperation[J].Global Economic Observer,2018(02):1-8.

[6]  王毅:湄公河流域国家完全可以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EB/OL].(2018-03-30)[2021-04-0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6428199581477688&wfr=spider&for=pc.

[7]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EB/OL].(2021-4-20)[2021-04-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7525092404493507&wfr=spider&for=pc.

[8]  贺嘉洁.角力湄公河:中国、日本和印度在湄公河次区域的基础设施投资比较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9(04):22-29.

[9]  常婷婷.新世纪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利益维护政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澜沧江东盟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通过云南沿边自贸试验区建设促进澜沧江
欧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倡议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澜沧江—湄公河客运量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