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党员,就是要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回家了,终于回到家了……这回国的路看似平常,可竟走了11年。当时真想大喊一声:祖国,我回来了!”
陆元九(1920- ),汉族,安徽来安人,198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2021年6月29日荣获“七一勋章”。
2021年6月29日,“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获得“七一勋章”的29人中,年纪最长者是101岁的陆元九。属于他一个世纪以来的荣誉开始被更多的人熟知——
他首次提出“回收卫星”概念,创造性运用自动控制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论述,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越贡献;他是我国著名的惯性导航及空间飞行器控制专家、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还有一个倍加珍视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
“这回国的路看似平常,可竟走了11年”
“七七”事变后,陆元九赴上海参加高考没几天,“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的飞机在上海狂轰滥炸,还多次进犯南京、镇江等地,所过之处,生灵涂炭,遍地残垣。在烽火硝烟中,他随难民撤往大后方,辗转赴西迁重庆的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的前身)报到。听说学校新设航空系,他果断选择了其中的航空发动机专业,还自学了空气动力学、飞机结构设计等课程。
毕业后,陆元九留校任助教,后来考取公费留学生,于1945年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师从“惯性导航之父”查尔斯·德雷伯。直到20世紀80年代,那些在出国潮中到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的中国青年还在口口相传:曾有一位中国人在这里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他就是陆元九。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陆元九开始为回国作准备。但是,当时中美两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不能办理回国手续。而且他从事的研究属于重要机密,美国当局强迫他办绿卡永久居留。为了减少回国阻力,他反复拒绝入籍,又转到保密级别没那么高的土木工程系,最后加入福特汽车公司,专注于民用技术研究。据陆元九口述: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美国规定中国人作为“交战国”的公民不准离境,必须每三个月到移民局报道一次,还需带上警察局的材料,证明这三个月没有任何“不法活动”。直到1955年,第一批中国留学人员,包括钱学森回国了,我再次偷偷地准备回国。
由于中美没有建交,手续只有通过印度大使馆办理。几经周折才办好手续,准备登船。但这时航运公司通知,为防天花,小孩必须接种牛痘,可我最小的孩子还不到半岁,有过敏问题不能接种,这样就又拖了一段时间,直到1956年4月底,我的妻子、三个孩子才从旧金山登上了返回祖国的轮船。船先到日本,又绕到菲律宾马尼拉。当停靠在马尼拉时,其他乘客可以下船活动,唯独我们几位中国留学生不能,被集中到一间船舱里看管,全天不准离开,以防非法入境,上厕所都有人跟着。
经过23天的航行,5月23日船才到香港。正常靠岸之前,大约凌晨五六点钟吧,我们几名中国留学生被叫醒去拿行李,被下到一条小船上提前靠岸。港英当局为了防止我们偷渡入境,专门派警察押运,上午先到九龙火车站一个房间里等待,直到下午才被押解乘火车到罗湖口岸。最后终于回到了分隔十几年的祖国。
回家了,终于回到家了。一边是英属香港,一边是中国深圳,中间是罗湖桥,关口上的那道铁门隔着这两个世界。当我们一行人走过了九龙关口,铁门哗啦一声关上的时候,我当时的心里真是百感交集——这回国的路看似平常,可竟走了11年。当时真想大喊一声:祖国,我回来了!
“在自己的祖国工作,再苦再累都是快乐的”
“祖国永远是我的挚爱。在自己的祖国工作,再苦再累都是快乐的。”
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自动化研究所的任务由原来的工业自动化转向探空火箭、卫星方面。陆元九大胆提出:要进行人造卫星自动控制的研究,而且要用控制手段回收。这是世界上首次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
经过两个多月的实验研究,1958年10月,运载火箭结构图和中国第一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在陆元九和同事手中诞生。10月5日至11月9日,中国科学院举办自然科学成果展览会,3000余件展品中,陆元九和同事们组装的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引人注目,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参观了探空火箭模型,由陆元九担任讲解者。
陆元九在学术著作上也颇有建树。1964年,他的著作《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上册)》出版,这是中国惯性技术方面最早的专著之一。陆元九一直倡导要跟踪世界尖端技术,并在型号工作中贯彻“完善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的精神。在他的领导下,中国航天先后开展了静压液浮支撑技术等预先研究课题以及各种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
1978年,已近花甲之年的陆元九担任航天13所所长,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确立惯性制导方案,并开展了多项关键技术的预研。除了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定技术基础,陆元九还十分重视人才培养。1984年,他担任了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技委常委。在他的过问下,航天系统自培高学历人才,航天人才断层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个性很强,脾气不好,吵嘴、对骂都干过”
在科研和教学中,陆元九有一个特点——“性格倔,要求严”。
航天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对质量、安全的极高要求。陆元九常说:“对上天产品,99分不及格,相当于零分。100分才及格,就是及格了还要评好坏。”这种严格体现在科研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他要求大家开会准时到会,来晚的人就站在外面,说明迟到原因才能入座。
惯性导航技术专家谢天怀是陆元九的高徒。他说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总共改了九次,整整写了一年。在别人那里轻松过关的事,到了陆元九手里,不是文章改个“大花脸”,就是技术上细细核验,但是谁都不敢急,他更怕惹敬爱的老师发脾气。
陆元九并非苛刻,他深知航天无小事,航天人如没有事事认真的精神,很难扼住失败的命运。1996年,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失败,点火后2秒,火箭发生倾斜,飞行20秒左右坠毁。这次灾难性的事故,使中国遭受巨大损失。为了尽快找出故障、查明原因,76岁高龄的陆元九临危受命。他身先士卒,连日工作。
每次参加技术问题讨论,陆元九总要说,自己是外行,先要向別人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要虚心询问,解决问题的良方,还是“认真”二字。
对于陆元九的认真劲儿,也有吃不消的人,说他太厉害,不敢接近。甚至有人觉得他是个“怪老头”,脾气倔强,有时不给人留情面。有人问他:“为什么那么大脾气?”陆元九说:“在大学念书时,脾气大的问题不突出。在国外时,脾气渐渐大起来。那时候受外国人欺负,明明你做得对,他硬说你不对。那时候就怕被人欺负,所以个性很强,脾气不好,吵嘴、对骂都干过。”
“作为党员,就是要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
1982年12月,年过花甲的陆元九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志愿书中写下了自己的决心:“做一名普通劳动者,做一名无愧于光荣称号的共产党党员。”陆元九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本色。他一生简朴,当初从美国带回的袜子一直穿了半个世纪,但后来,他捐出了自己的大笔积蓄,资助科学研究。
让年轻人“进步快一点”,一代接一代擎起航天事业的旗帜,是陆元九的夙愿。2000年以后,耄耋之年的陆元九依旧活跃在航天一线。他说:“作为党员,就是要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经过几年调研和思考,2005年,他发表文章《航天人才科学作风培养》,受到航天科技集团领导高度关注,随即部署落实……一代又一代的航天青年才俊,在陆元九的思想指引下,成长为作风优良的航天工作者。
1998年,陆元九去美国探亲,特意前去看望中学老师胡思齐的夫人。刚一进门,这位身高一米八而且还有腰病的老院士,弯下身躯,双膝跪地,对分别多年的师母说:“请师母大人受弟子一拜。”见者落泪。他自己也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才。在他九十华诞之际,他的学生们发来贺信,有人写道:“尽管我们现在都已年过古稀,但我们多想再在教室里听您讲述各种原理。”
2021年1月9日,是陆元九的101岁生日。生日前夕,同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奋斗过的张履谦来探望陆元九。在老友面前,陆元九没有回避自己老了:“我现在坐轮椅,过10分钟头就晕了。我已经出不了大院了。”
百年很长,在时间面前,陆元九没低过头。前几年,基层研究人员抱着材料敲开他家的门,陆元九依然思维敏捷,帮忙解决技术难题,还到实验室做研究。他认为,航天工程是一项国际竞争激烈而又敏感的专业,要与周围同事共同研讨、互教互学,“坚持学习,不断进步”。
2021年6月29日,陆元九获颁“七一勋章”。面对荣誉,他说:
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和支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很荣幸获得了“七一勋章”,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全体航天工作者的荣誉。我们这一代人在炮火中求学,在荆棘里拓荒,把毕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国家和民族,希望新一代的央企科技工作者,把创新当作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在党的旗帜的引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科技报国!
(责编/陈小婷 责校/李志琛、李希萌 来源/《陆元九 航天事业奠基人,为回国辗转多年》,李玉坤/文,《新京报》2021年7月5日;《归去来兮陆元九》,郝俊/文,《中国科学报》2013年1月11日;《101岁“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让年轻人“进步快一点”》,邱晨辉/文,《中国青年报》2021年7月6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