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玲,雷桂娥★,杜宇,潘静
(1.深圳市大鹏新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深圳 518120;2.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20)
临床上一般将各种高危因素可能导致脑损伤的新生儿作为高危儿,此类患儿一般为早产儿、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病理性黄疸等引起[1]。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高危儿的存活率有了极大提高,随之而来的是高危儿的发育问题越发受到重视[2]。20世纪奥地利的Heinz Prechtl创立了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fts,GMs)质量评估法,其目的与为了预测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疾病的风险[3]。在这之后GMs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临床实践GMs被证明是预测运动发育结局的理想工具,为早期干预的实施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我院于2019年将该工具引入到临床应用中,并获得较好效果。在GMs质量评估中,临床应用难度较低,但既往多将该工具用于不安运动的评估中,既往的研究也认为该工具在不安运动的预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4]。但将扭动运动用于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预测的报道相对较少,故本次研究以80例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GMs质量评估,探讨扭动运动预测对高危儿运动结局的预测价值。
总结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生的80例高危儿,对象来自深圳市大鹏新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并出院后长期随访的高危儿,或者未住院在儿童保健科门诊长期随访的高危儿。纳入标准:①存在脑损伤高危因素;②高危因素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等;③患儿家属知情本次研究,签署知情书,且本次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①免疫系统功能障碍;②先天性神经功能发育障碍;③有严重遗传性疾病;④癫痫病史;⑤随访期间失联、退出、死亡等。高危儿中,男42例,女38例;出生体质量1.9~4.3kg,平均(3.1±0.8)kg;孕周32~40周,平均(36.2±1.6)周。
1.2.1 GMs评估方法
在高危儿出生1~4周开展录像评估,或出生后12~20周开展录像评估,拍摄高危儿仰卧位的全身运动VOLG,在高危儿2月龄内开展至少1次的扭动运动阶段评估,如评估结果显示高危儿有异常,则予以家属指导,要求家属立即实施家庭早期干预。在高危儿18月龄时,对高危儿进行脑瘫筛查,再应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进行评定,进一步的确定高危儿的运动发育结局。
1.2.2 GMs评估标准
在专业GMs拍摄室进行拍摄,房间布置需灯光稳定、柔和,并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8~30℃的区间,将摄像机固定。高危儿拍片时着装特摄服,并固定在机位拍摄的中心。以专业摄像机对高危儿10~20min的GMs轨迹进行记录。在拍摄完成压制后由2名具有GMs评估资质证书的医师对视频进行判阅,并给出运动发育轨迹报告。GMs质量评估扭动运动阶段,可分为结果正常、结果异常。
1.2.3 研究随访
每次对高危儿进行随访时以PDMS-2对同一对象进行门诊随访,每2个月1次。随访时进行神经学的常规检查,以量表中的粗大运动发育商、精细运动发育商对高危儿运动发育进行随访。在随访的过程中,如结果为异常则指导家属立即开展早期干预,并在医师的指导下完成早期康复干预。
其中运动发育正常:18月龄时PDMS-2显示粗大运动发育商、静息运动发育商≥80分,临床检测排除脑瘫。运动发育迟缓:18月龄时PDMS-2显示粗大运动发育商、静息运动发育商≤80分,临床检测排除脑瘫。脑瘫:在患儿随访期间经临床神经学及其他检测确诊为脑瘫。
探讨高危儿运动扭动阶段(出生至足月)、不安运动阶段(出生后12~20周)所进行的GMs质量评估价值,以高危儿的随访实际结果作对比分析。计算GMs质量评估预测的符合率。
将高危儿的GMs预测结果与高危儿的18个月随访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为软件SPSS 22.0,检验方法Kappa系数,以Kappa>0.75为GMs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性好,0.4<Kappa<0.7,一致性较好,Kappa<0.4为一致性较差。
在随访的过程中高危儿中,运动发育正常共48例,异常32例。异常32例高危儿中,4例存在脑瘫高风险,28例为运动发育迟缓。
高危儿不安运动阶段GMs预测结果:运动发育正常44例,异常36例。其中发育正常符合随访结果42例,不符合2例;发育迟缓符合随访结果30例,不符合为6例。运动扭动阶段GMs预测结果为运动发育正常41例,异常39例。其中发育正常符合随访结果39例,不符合2例;发育迟缓符合随访结果30例,不符合为9例。
如表1所示,经不安运动阶段GMs预测结果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91.30%,阳性预测值为83.33%,阴性预测值为95.45%。如表2所示,扭动运动阶段GMs预测结果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1.25%,阳性预测值为76.92%,阴性预测值为95.12%。
表1 不安运动阶段GMs预测结果与随访结果对比分析(n)
表2 扭动运动阶段GMs预测结果与随访结果对比分析(n)
高危儿成长过程中出现运动迟缓、脑瘫等的风险较大,因此高危儿出生后中远期运动功能发育预测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5]。临床可采用MRI检测患儿头颅,但新生儿配合度差,诊断的局限性较大,因此临床实际应用时效果并不理想。GMs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测方法,在国外已被证明用于新生儿运动发育结局有较高价值[6]。相关研究报道称GMs是评估异常时运动发育迟缓的重要标志,且基本认可在不安运动阶段的应用价值[7-9]。而在本次研究中,不安运动阶段的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91.30%,阳性预测值为83.33%,阴性预测值为95.45%,符合预期,经kappa检测证实与随访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0.7)。
但临床对于将扭动运动阶段的GMs应用于患儿运动功能发育的预测中的相关报道还较少[10-12]。因而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检验扭动运动阶段GMs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1.25%,阳性预测值为76.92%,阴性预测值为95.12%,相较于不安运动阶段的可信性更低,但还是处于较为可信的区间,经kappa检测证实与随访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提示在扭动运动阶段开展GMs评判,对于预测高危儿的运功功能发育结局依然具有相当高的适用性,而此阶段早于不安运动阶段,能更早的实施早期干预,对患儿今后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发育有充分的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GMs在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中具有较高价值,无论是不安运动阶段的预测结果还是扭动运动阶段的预测结果,能可指导临床实施早期干预,继而对高危儿的生长发育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