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春明,董庆申,柳建垒
(北京市仁和医院,北京 102600)
胃肠道间质瘤(GISTs)病灶主要发生在胃小弯、胃大弯等部位[1],此疾病病灶部位解剖难度较大,临床将其分外生型和内生型。目前临床治疗此疾病的唯一可能治愈方式则为完整切除病灶。以往采用的手术方式为开腹手术,通过开腹处理,探查病灶组织,并将其切除,但此方式存在较大创伤性,术中出血量较多。加之大部分患者发病年龄均较高,所以手术耐受性非常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速度缓慢,患者需长时间住院。随着近年医学技术的改进,腹腔镜、胃镜已在胃间质瘤疾病的诊治中得到应用。但近年发现[2],单一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患者,其疗效相比于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的疗效,后者更略胜一筹。虽目前已有此方面报告,但此点仍然处于研讨中。现纳入我院2015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50例分组重点论述此点。
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50例,按治疗方式分组,即观察组25例vs对照组25例。入选标准:①各患者均满足NCCN《软组织肉瘤临床实践指南(2015年第1版)》胃肠间质瘤内容更新介绍与解读中的胃间质瘤疾病判定标准[3],且得到病理检查得到确诊;②各患者均签字接受此次手术治疗方式,且满足手术指征;③病历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病灶直径>10 cm者;②病灶转移者;③病理分级≥Ⅲ级者;④妊娠、哺乳期女性患者;⑤精神、认识障碍者;⑥脱落此次研究随访者;⑦合并恶性肿瘤者;⑧合并其他消化道间质瘤者;⑨吸毒者。对照组:病灶直径3.1~7.6cm,平均(5.2±0.2)cm,2例近贲门部位,3例胃底后壁内生型,3例胃小弯侧内生型,17例胃小弯外生型;年龄40~58岁,平均(53.2±2.2)岁,女性12例,男性13例;观察组:病灶直径3.3~7.9cm,平均(5.5±0.2)cm,3例近贲门部位,2例胃底后壁内生型,3例胃小弯侧内生型,17例胃小弯外生型;年龄41~59岁,平均(53.7±2.1)岁,女性11例,男性14例。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术前各项准备均与开腹手术术前准备一致,接受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在患者脐下缘相应部位穿刺,置入Trocar 10mm,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控制气腹压力为12~14mmHg,在右侧锁骨中线相交点、左侧肋缘锁骨中线偏外侧、剑突下部位分别做10mm Trocar、5mm Trocar、12mm Trocar操作孔。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置入纤维胃镜,明确病灶大小和位置后,顺着病灶边缘2cm部位,用针刀环周标记,并把亚甲蓝染色注入到黏膜下,腹腔镜协助下,用超声刀游离附近网膜和韧带,并将其切除,病灶用Endo-GIA楔形完整切除。置入胃镜探查胃中是否狭窄或出血,置入胃管。对照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按照术前胃镜检查结果,初步定为病灶,术中游离病灶附近大小粘连和网膜,病灶所在胃壁部位用抓钳将其提起,肿块用Endo-GIA楔形切除,用无菌标本袋装入切除的病灶,送往病理检查。
各患者术后24~72h时开始食用流质类饮食。
记录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包含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如吻合口漏、胃瘫、消化道出血、黏连性肠梗阻、伤口感染等。
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免疫功能等计量数据用()表示,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数据用(%)表示,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 22.0版本)中,用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住院费用,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围术期指标()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16.00%,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并发症[n(%)]
胃间质瘤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较小,因此,采用手术治疗,往往仅需给予胃楔形切除则可,无需实施胃大部分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4]。按照病灶大小、生长方式、病灶位置等,可选择腹腔镜经胃切除、吻合器楔形切除术等方式。已有学者采用腹腔镜楔形术治疗胃间质瘤[5-6],患者预后满意,且病灶无复发转移者,而对于R1切除患者则需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相比于开腹手术,不仅可根治性切除病灶,且具有恢复速度快、创伤性小等优势。但单一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也存在以下局限:①针对腔内型生长或较小病灶,术中定位难度较大;②操作者视野存在局限性,无法将病灶完整切除[7];③针对幽门和贲门附近的病灶,单一给予腹腔镜治疗,易发生幽门或贲门狭窄[8]。随着近年医学技术改进,不少学者为进一步提升疗效,倡导采用腹腔镜结合胃镜的方式进行治疗,发挥软镜和硬镜的优势,改善单一采用腹腔镜治疗的缺陷。目前,已有报告显示[9],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可促进术后康复,改善其免疫功能。马春涛等[10]曾在研究中分析了53例胃间质瘤患者,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23.8%,手术时间(121.3±17.5)min高于对照组(90.8±19.2)min,失血量(87.9±21.2)mL、腹腔引流量(128.4±33.8)mL、排气时间(27.5±14.6)h、止痛剂使用时间(1.5±0.7)d、住院时间(6.4±1.8)d低于对照组失血量(137.1±23.4)mL、腹腔引流量(169.3±65.28)mL、排气时间(48.6±16.3)h、止痛剂使用时间(2.6±0.8)d、住院时间(8.2±1.9)d,证实了胃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疗效理想,安全性高。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证实了胃镜联合腹腔镜的治疗优势,且报告结果与以往报告结果相符[11]。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术中定位非常重要,快速定位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让操作者明确手术操作范围,降低患者手术应激反应,提升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12-13]。而双镜联合治疗,术中采用胃镜方式定位病灶,并可标记切除范围,操作者可快速标记病灶范围,并将其切除,降低腹腔镜探查时间。虽双镜联合治疗可能会延长时间,但会缩短腹腔镜探查时间[14-15]。此对采用腹腔镜治疗定位难度较大的患者非常有利,避免了操作者过多有利胃附近组织,实施胃楔形切除术时,避免过多探查和犹豫,满足肿瘤根治术要求的不接触原则,进而降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胃间质瘤可考虑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的治疗方式,相比于单一腹腔镜手术来说,双镜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可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等,对术后病情恢复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