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自信的内生性动力

2021-08-23 06:18陈佳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民族价值

陈佳

摘 要:文化自信的确立和实现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唯有建立在对中国文化“根”的找寻与继承上的“文化自知”、对文化“真”的批判与发展理性审视上的“文化自省”、对文化价值选择与建构上的“文化自主”,以及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的“文化创新”,才符合文化形成、进步、繁荣的逻辑发展规律,才能为文化自信的确立激发出一种源源不断的内生性动力,才是最坚定、最可靠、最持久的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内生性动力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1.01.014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9-0339(2021)01-0078-05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文化自信何以能?文化自信的实现需要清楚地知道昨天我们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今天我们承享着什么样的文化,明天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文化。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试把“文化自知、文化自省、文化自主、文化创新”四个方面作为激发文化自信的内生性动力,探讨文化自信的理性认知轨迹和实践发展逻辑。

一、 “文化自知”是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建立在对中华文化“根”的找寻与继承上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文化自信”首先源于充分的“文化自知”,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我们应当对中华文化的全部历史有所自觉,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1],由此领悟自身历史发展精髓,坚定地认为我们的文化是有价值的,才能树立必要的文化自信,也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

一是要全面了解把握中华文化的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事实上,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民族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和民族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纵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没有凭空产生的文化,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各自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延续、积累、发展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传承了在中华民族5 000多年文明史中逐渐孕育出的优秀传统文化,又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中不断涌现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融合了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壮大过程中不断涌现的各种思想文化成果,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奋发向上、鲜明独特的革命文化诞生于血与火的革命岁月,是20世纪广大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历史的共同记忆,革命文化中涌现出来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凝聚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优势所在。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创造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文化。历史文化传统决定道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对中华民族5 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文化传统,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二是要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我们说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看到物,看到文化的物质载体。因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不能永存的,惟有精神是可以永存的,一切物质的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化为尘土,唯有精神文化的创造是不朽的,能在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中显出永恒的光辉,这就是文化的独特之处和魅力之处。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抱守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沾沾自喜,沉迷于自身文化的厚重历史与辉煌过去津津乐道,光有“我祖上阔过”的底气是不够的,文化的发展要以继承为主线进行连接,要从文化的物质载体中看到蕴含其中的精神力量,对自身文化发展精髓有深刻领悟和充分尊重。不管中华文化有多么博大精深,关键是我们当代人心里还知道多少、手里还掌握多少,我们若不了解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或者所知甚少,那么所谓的“文化自信”就只能是文化无知、文化虚骄,很难有真正的文化自信。只有对自己民族的过去和现在做全面深刻的了解,才能从更为客观的角度出发,产生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我们要从文物、典籍、藏品、建筑、音乐、绘画、诗歌等文化的物质载体中看到蕴含其中的礼、义、仁、忠、孝、悌、智、信、节、恕、勇、让等精神理念的独特创造,看到中华文化里蕴含的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价值理念,要看到中华文化里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凝聚力和生命力,要对中华文化里彰显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鲜明特色持有温情和敬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有底气有力量有自信。否则,我们看到的只是文化的各种物质载体和具体的物化形态,彼此是分离的,是一枝一叶,是难以领会中华文化内在的总体精神和当代价值的。

因此,“文化自知”要建立在对中华文化“根”的找寻与继承上,要将当代文化自信问题放置在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年、新文化运动100余年、鸦片战争180年和中华民族5 000多年以来的历史文化脉络中去理解,需要对绵延5 000多年的中华文化的总体精神多一份了解、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坚守。

二、 “文化自省”是文化自信的必要条件,建立在对文化“真”的批判与发展的理性审视上

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理性的文化认知意识,需要对文化进行反思和审视,文化反思既是文化自信的必要条件,又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动力。文化反思既包括对本民族自身文化的反观自照、审慎自省,也包括对外来文化的科学评价,避免 “文化自大”和“文化西化”。

反观中国近代历史,有两种倾向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文化意识中。一种是“文化自大”倾向,对待自身文化态度上的自满自足和妄自尊大,以本民族文化优越论的心态,完全固守民族本土文化,甚至认为简单承袭传统儒家文化也可以实现现代化。“文化自大”的结果是不主动学习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唯我独尊、故步自封,脱离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失去文化发展的活力,最终自身难以得到发展。另一种是“文化西化”倾向,要么对西方文化不加反思地全盘接受,要么对本民族文化的妄自菲薄与批判,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西化”必然导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缺失及其价值认知的主体意识的偏离,容易被外来不良文化侵蚀,或被异域文化同化,最终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主体地位被削弱甚至被消解。

“文化自大”和“文化西化”看似是互不相连的两个极端,但实质上都是对自身文化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都是文化不成熟、不自信的表现,无益于文化的良性建构。一方面,传统虽然是不可或缺的,但又并非是完美无缺的。传统文化由于形成和发展受当时的认知水平、时代背景和社会制度的限制,存在陈旧过时甚至糟粕性的东西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制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2]。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像孤岛一样与世隔绝,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之间应该相互交流、欣赏、学习。及时借鉴和汲取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和先进之处,是本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那种抱有盲目的文化优越性,认为民族文化已“登峰造极”“无法超越”等观点,都是僵化的、静止的、有害的。同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本身折射出国民文化自信的程度,国家越自信,对外文化交流越活跃越频繁,民族文化越得到丰富和发展。事实上,历史上中华文明曾经多次与外来文明相遇,其结果无一例外地丰富发展了自己,帮助了别人。纵观汉唐盛世的文化发展历史,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最终奠定、创造了文化的大汉雄风、盛唐气象;明清的闭关锁国,则导致了民族的精神委顿、百年屈辱。

但在如何吸收外来文化的具体原则问题上,仍需加强自觉,要有分析、有比较、有鉴别,做到辩证取舍,前提是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3]。也就是说,学习外来文化,要从“本我”出发来学习,不要丢掉自己,只有在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意识的前提下,才能学好。

因此,“文化自省”是在洞悉当今人类文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对本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审视,正是在“文化自省”中,一种文化才能克服自我中心的封闭境遇,识别自己的独特性、优越性和不足之处,搞清楚我们拥有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我们还缺什么,我们经过向外努力学习能获得什么,这是文化自省的价值所在。

三、“文化自主”是文化自信的目的和归宿,建立在文化的价值选择和建构上

寻根和反思都不是文化自信的目的,文化自信真正的目的是在寻根和反思基础上的文化自主,即进行文化价值选择和建构。价值和文化寸步不离,文化是价值的历史和现实的存在方式,价值观是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决定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文化自主”一方面强调任何完整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都不是自发的,都需要文化的引导。文化作为制约人们行为的隐形因素,对人的影响究其实质是一定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对人的影响,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塑造人、教化人,使人努力在日常行为和社会实践中躬行被自己认可的文化规范,从而对社会道德风尚、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素质发生重大影响,文化通过对特定理想、信念、取向、态度等价值观念的认同和传承,形成社会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便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提炼和提出,本身就是以中华文化的主流价值观作为源泉和基础。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公正、诚信等时代性的价值理念,都来源于中华文化传统思想中的“讲仁爱、尚和合、守诚信、重民本、崇正义、求大同”的价值理念。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思想和价值源泉,如果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在世界文化的相互激荡中站稳脚跟。新时代“文化自主”的核心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地契合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在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构建中发挥价值引领与价值导向功能,展现出让人心怀依赖、充满活力的稳定持久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最终完成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选择与建构的现代性整合与重塑。

“文化自主”另一方面强调中国在对外崛起过程中要赢得中国文化的话语权,对外努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文化精神和价值观推向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文化版图的建构。近年来文化在全球领域的交流、交融、交锋虽然不如经济活动来得直接,但它却无时无刻不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伴随着资本、产品、技术、管理等不断涌入,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此同时,各国学者、政治家乃至其他有识之士无不在思考本国或本民族文化如何面对全球化,思考本国或本民族文化在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和演进中处于什么地位、扮演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当下文化自主已经成了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理性地总结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并向世界说明和推广,也应成为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产生了愈加浓厚的兴趣,一系列带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浓郁色彩的新概念、新表述、新论断日益成为国际话语场中的核心议题,如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逐步展现出对世界发展的巨大引领作用,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當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4]。因此,未来我们应主动面向世界,在对自身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特色优势、未来指向等深度反思与追问基础上,在与世界多元文化充分交流对话、竞争博弈中,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总结出中华文化中最具共同性的价值观念,在整合各种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建立更能反映人类普遍意愿、更能为新时代普遍认同和遵循的共同价值体系,为世界贡献自己的文化价值,使中华崛起的过程同时成为中华文化复兴的过程。

四、“文化创新”是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建立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之上

博大精深、辉煌璀璨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底气,但是这种底气只有在旧邦新命的历史接续中、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当下实践中,才会更加充盈浩荡,传统文化也只有在文化创新中才能焕发生机、充满活力、历久弥新、日益丰富。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在新时代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对文化发展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所谓“创造性转化”,即立足于当代,丢弃那些不适合今天需要的东西,结合当前,面向未来的创新、创造和再生。毕竟过去的东西有它特定的文化土壤、文化环境和历史条件,有特定的内涵与表现形式,要把它传下来,就不能不考虑今天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人们的接受心理、接受条件。因此在传承过程中,不是机械的、不加鉴别的、没有选择的,它一定是充满了创造性的转化。所谓“创新性发展”,即对传统文化精髓进行提炼,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兴衰变迁中形成了相对完整、独立的思想文化体系,具有自身的基本内核、独特风格和鲜明特点。如果这些内核、风格和特点与现代社会不能很好地交融相通,解决不好古为今用的问题,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就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坚守,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重复和模仿、代代守护、薪火相传,而是要结合今天的现实生产力状况、科技发展状况、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文化欣赏消费状况,与时俱进,创作生产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因此,这是一个充满创新性发展的过程。

要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首先必须立足“本来”,探寻文化的源头活水,把握文化的精髓实质,守住中华文化本根,传承中华文化优质基因。近年来,一些电视节目如《大国工匠》《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在观众中受到了强烈的好评和热捧,圈粉无数,那是因为这些节目把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历史文化基因唤醒了,带领大家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沟通古今、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实实在在唤醒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其次要立足“当下”,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表达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文化才能更好地沿袭传承。例如运用新技术、新形态、新手法创新文化叙事表达,揭开沉藏于历史文化背后的审美价值,如《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介绍稀世珍宝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展现了中华優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精妙绝伦。成功的文艺作品,无一不是将深刻的理解转化为灵巧的表达,再以灵巧的表达促成广泛的认同,把抽象的“文化自信”谱写为生动的国潮复兴,增进了传统文化的时代感、生活感、意义感,让传统文化离我们不再遥远。最后要面向“未来”,高度的文化自信能够理性把握自身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向,不断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如今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创新,是全球范围内各国文化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越是能够不断自主发展、自我超越、主动创新的民族和文化,越是能够面对全球文化的竞争。未来文化也唯有在创新自身、发展自身中,才能增添文化发展动力、激活文化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成果,形成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总之,唯有建立在对中华文化“根”的找寻与继承上的“文化自知”、对文化“真”的批判与发展理性审视上的“文化自省”、对文化价值选择与建构上的“文化自主”,以及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的“文化创新”,才符合文化形成、进步、繁荣的逻辑发展规律,才能为文化自信的确立激发出一种源源不断的内生性动力,才是最坚定、最可靠、最持久的自信。新时代必须以新的、更为广阔深邃的历史眼光和世界视野,审视和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内涵、历史使命、世界价值,注重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的培育,理性把握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文化的继承性与超越性、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唯有如此,才能建立一种成熟、健康、海纳百川,与世界文明相拥相携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 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227

[2]习近平.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N]. 人民日报,2014-10-13(01).

[3]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2014-10-15(02).

[4]习近平.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2018-08-23(01).

责任编辑:陈振波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民族价值
MINORITY REPORT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小黑羊的价值
民族万花筒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