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类历史的自然灾害

2021-08-23 05:51
新传奇 2021年30期
关键词:火山爆发风暴人类

几乎每时每刻,人类都在与艰苦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回顾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直面自然灾害的奋斗史。河南暴雨、欧洲洪水、北美热浪,在全球多地极端天气频发状况下,我们特推出《改变人类历史的自然灾害》一书,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倾听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晨钟暮鼓  《改变人类历史的自然灾害》一书讲述了人类历史上23次著名的自然灾害,首先是危害最重的大地震7次,其次是风暴和飓风共6次,火山爆发4次,病毒和水灾共4次,旱灾和高温各1次。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论人类文明是如何繁华先进,也不堪一击。不过,自然灾害纵然可怕,但人类也并非无所作为。阅读本书,就像是倾听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晨钟暮鼓。

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400万人因自然灾害而无家可归。报告还警告,今后自然灾害对人类的打击将有增无减。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则显示,全球自然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5200亿美元。

有人曾对2020年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破坏程度进行梳理后发现,破坏性最大的是新冠病毒,接下来依次是澳洲森林大火、东非蝗灾、菲律宾火山爆发和南极气温异常升高。这些灾害有的是全球蔓延,如新冠病毒;有的虽发生在一地,但却引发了气候变化的蝴蝶效应,如澳洲森林大火、菲律賓火山爆发和南极气温异常升高等。

自然灾害的最大危害当然是高伤亡率。黑死病曾造成全世界2亿人口死亡,而2010年海地地震死亡人数达到31.6万。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死亡人数虽然比它少,但留下了大量令人震撼的图像资料,呈现出大自然强大的破坏力。有一幅印度洋海啸的照片令人印象极其深刻(书中可见):大多数人被眼前大海瞬间卷起的巨浪惊得目瞪口呆,只有极少数人逃生,但巨浪近在咫尺,一切都是无谓的挣扎。

历史上,自然灾害除了会造成人员伤亡外,还会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致使无数人流离失所。同时,因为卫生条件难以得到保障,灾区极易滋生疾病,正所谓“大灾后往往有大疫”。此外,自然灾害还可能滋生其他次生灾害,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就曾制造了一些堰塞湖。历史上因火山爆发和地震等原因,导致江河断流、河水泛滥的灾难亦不鲜见,有的还会导致江河改道,比如黄河就在历史上多次改道。

只要地球还在,自然灾害便不可避免  其实,在地球的生命史中,没有哪一刻不在运动。也正是因为地球运动,才缔造了今天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地球运动不可避免会造成多种自然灾害,已知的五次生物大灭绝,无不是自然灾害的结果。据研究,曾经不可一世的地球霸主恐龙之所以被灭绝,很可能是因为地球遭遇了小行星撞击。

除此之外,地球还经历了多次小冰河、大冰河以及磁极翻转等自然现象。如果换个视角看,所谓的“自然灾害”的说法,更像是人类从自身角度出发的“偏见”。

越是重大的自然灾害,越可能导致重大的破坏性。人类现今确实没有足够能力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认知高低和应对方式往往会影响到灾害的破坏程度。

先看看给人类造成最大破坏的地震。2010年的海地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虽然人类无法准确预报地震,但事先对这场地震也并非毫无察觉。书中提到,地震发生的两年前,在第十八届加勒比海地质学会议上,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对数据分析后预测,海地将要爆发一场7.2级地震。“政府部门对此并非充耳不闻,但海地政府面临多年政治内斗,几乎不可能拿出有效应对措施。”

对火山爆发的科学研究,也提供了很多有效的防范案例。本书提到的1991年菲律宾吕宋岛皮纳图博火山爆发,正是由于科学家们的早期预警行动,挽救了约2万人的生命。但同样是火山爆发,有的却一步步走入深渊。1985年,哥伦比亚一个火山爆发,此前多方虽有发声,但“他们的说法推三阻四、自相矛盾,他们的决定优柔寡断、模棱两可”。结果,人们对这个即将爆发的火山不屑一顾,有的政府官员甚至愚昧地抵制科学家的警告。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即使在灾难发生后,政府官员自相矛盾的声明仍困扰着救援工作,并造成了严重伤害。

21年前有一部大片《完美风暴》,电影中展示的风暴就像是大自然的收割机,风暴所到之处,遍地狼藉。现实中确实发生过类似的“完美风暴”,即1992年横扫巴哈马群岛、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墨西哥湾沿岸的飓风“安德鲁”。虽然这次风暴威力世所罕见,但由于佛罗里达州当局撤离了120万人(有些是被强行疏散),最后仅有65人死亡。65名死者无疑是一个悲剧,但若没有进行人员疏散,死亡人数会更多。由此可见,未雨绸缪十分有效。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从没放弃过对自然灾害进行抗争的努力。只要地球还在,自然灾害便不可避免。除了有效应对,我们还能做什么?在《改变人类历史的自然灾害》一书中,藏着答案。

猜你喜欢
火山爆发风暴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火山”爆发
人类第一杀手
火山爆发了!
脑风暴大挑战
泽西风暴
火山爆发前
自然力量
谁变成了人类?
头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