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主张政治问题经济分析,经济问题政治解决,坚持劳动优先于资本。与之相应,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在于推进经济解放、政治解放、社会解放、思想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在21世纪,劳动与资本关系依然是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社会关系。劳动与资本哪一个具有优先性,在不同社会制度中具有不同的制度设计、价值取向与实践后果。对这一制度设计、价值取向和实践后果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不难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中,资本明显具有优先性,因此,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阶级社会”,本质上乃是为了从整体上实现和维护资本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在社会主义的劳资关系中,劳动必然具有优先性,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为了从整体上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中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充分重视市场的力量、劳动者的力量和资本的力量。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资本;政治经济学批判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1)04-014-008
在21世纪有必要对资本与劳动关系进行再研究。资本的人格化与劳动者的利益博弈是世界性难题,为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马克思在19世纪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其强大的思想穿透力直达世界历史的深处。如果要透过现代社会的表象深入到劳动与资本关系的实质与核心,就必须借助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如果要超越资本主义文明,探索一种不以资本逻辑为主导原则的新型文明形态,就必须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地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政治经济学”,也是“规范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所以叫作政治经济学,原因在于马克思既“对政治问题进行经济分析”,又“对经济问题进行政治解决”。因此在马克思那里就不是目光短浅地“干一天活,领一天工资”,而是要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而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马克思那里,经济学绝不是冰冷的概念、数字和模型,而是一种人文关怀和人道追求。如果政治经济学缺失了人文关怀和人道追求,就必然丧失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内核。在人类文明视野下,社会主义要全面扬弃和超越资本主义,就必须在劳动与资本关系上有实质性的矫正,回归以劳动为中心的历史进步的正道上来。
一、马克思的立场:政治问题经济分析,经济问题政治解决,坚持劳动优先于资本
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对于精准理解现代社会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恩格斯曾深刻指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1](P70)在21世纪,如果要透视出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实质与核心,依然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总的看来,马克思在劳动与资本关系上始终坚持劳动优先于资本,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在19世纪,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既看到资本主义在生产力发展上的巨大文明作用,又揭示出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上的历史合理性及其文明限度。历史地看,资本主义衰退的征兆集中表现在资本主义关系对人的侮辱、奴役、遗弃和蔑视。因此,马克思希望推翻这一关系、建立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从而扬弃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于是,“消灭私有制”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实践指向。
马克思毕生围绕优化资本与劳动的关系问题而不懈探索与奋斗,其主旨就是要積极建构一种更文明、更先进、更人性化的资本与劳动的关系,进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历史地看,马克思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就对其进行深刻的理论批判,揭示了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同时马克思也清醒地认识到“资本的文明面”及其巨大文明力量。从人类文明的高度看,“资本的文明面”主要表现在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奴隶制和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加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改善,更有利于人类的文明进步。资本逻辑作为现代社会和现代性的本质特征,意味着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全新时代的到来。在19世纪,马克思科学揭示了“资本奴役劳动控制社会”的本性。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作为死劳动,只有像吸血鬼一样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才能不断实现价值增殖。在这里马克思用“吸血鬼”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资本贪婪的本性及其非人性,整个社会被资本逻辑所主导或宰制,其结果必然导致“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2](P21)和人的尊严的丧失。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表象上看格外注重自由平等,但其实质是不平等和不自由的,因为背后具有强大的宰制力。这一政治经济学论断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道德基础和重要理论支撑,也成为我们在21世纪深化对资本逻辑批判和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思想资源。当前,我们要激活这一思想资源,为建构更加合理的资本与劳动关系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滋养。
在19世纪马克思对资本逻辑和资本主义的批判在21世纪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具体而言,马克思站在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审视资本的双重作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全部批判的合理性,主要在于资本主义把资本逻辑凌驾于人的价值与人的尊严之上,人被物奴役,资本(物)支配劳动(人)。就此而论,马克思的“总问题”概括起来就是“资本奴役劳动控制社会”和“人对物的依赖”问题,马克思一生都在为解决这一问题而不懈奋斗。借助于理论的力量和思想的力量,通过社会批判和资本批判,马克思透过“人与物”的关系透视到“人与人”的关系,透过看似繁荣的资本主义表象透视到资本主义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的实质,从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对更美好制度的追求开辟了现实道路。在19世纪,马克思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看待人类劳动的历史嬗变及其生存论意蕴,揭示了劳动的人学内涵。在马克思看来,“自由劳动才是最高形态的劳动,是克服异化、真正符合人的本质的‘第一需要的劳动。”[3]可见,劳动不仅是“现实的个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且劳动区别了人和动物,此外,劳动还是价值和财富的源泉之一。因此,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如何处理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成为时代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成为社会制度文明与否的分水岭。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条件下,劳动的人格化及其主体地位和作用却面临挑战,劳动者的尊严得不到有效维护。资本批判是马克思的重要标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示了资本逻辑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逻辑。在资本逻辑的主导和宰制下人和物均成为资本增殖的手段和工具,人的生活逻辑被资本逻辑压制。总之,马克思力图彻底改变少数人的统治,多数人的苦难,代之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为超越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在21世纪如何激活《共产党宣言》中蕴涵的“文明论思想”和“伟大斗争精神”,进而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以推进共产党人的“伟大事业”?关键是不忘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品格,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继续奋斗。
无独有偶,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同样揭示了资本对劳动剥削和奴役的事实,表明自由市场经济并不能完全解决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不加制约的资本主义必然导致财富不平等加剧,激化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必须出现革命思想和革命行动。诚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形成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不能离开市场经济,但是幻想市场经济自然矫正资本逻辑必然付出巨大的代价。在21世纪,如何有效遏制资本逻辑、有效遏制资本的负面效应,使资本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服务,成为现实的课题。处理好这一课题需要在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和张力,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二者不可偏废。可见,为了战胜统治阶级和实现自身解放,劳动者不仅要打破权力与资本的联盟,更要打破资本与精英的联盟,只有如此才能为人的解放开辟现实道路。
总之,在21世纪需要激活《资本论》的当代价值,努力写出《资本论》的新篇章。原因在于,劳动与资本的人格化及其对立具有“制度性”和“结构性”特征,为此,要破除这种对立,就要进行“制度性”优化和“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说,由政治经济学的生产方式批判性分析必然会引出政治哲学的“正义”问题与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问题。可见,在21世纪,“正义”问题与“革命”问题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生长点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经济解放-政治解放-社会解放-思想解放-人的解放
解放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关键词”,也是无产阶级的“重要使命”。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看,无产阶级是一个担负历史使命的伟大阶级,无产阶级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自身的解放,并通过自身的解放进而解放全人类。问题是:作为没有优势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无产阶级如何实现自身的解放?马克思从结构视角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生产方式,建构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解放话语体系”。关于解放的历程,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在于通过经济解放、政治解放、社会解放、思想解放,最终走向人的(类)解放。关于解放的具体路径,马克思坚信,无产阶级能够通过“党的力量”和“组织的力量”取得优势政治地位和优势经济地位,从而有效规范资本逻辑,维护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在此,我们发现了20世纪伟大的“解放话语的硬核”。这一“解放话语的硬核”在21世纪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一句话,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本身,以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人的尊严。
首先,经济解放:由“异化劳动理论”支撑起来的经济解放,遵循的是自由的逻辑。作为类存在物,如果说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那么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自由劳动,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却成为异化劳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概括出异化劳动理论,揭示出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四个方面。具体而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科学内涵:从生产结果来看,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对劳动者的异化,即物的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的第一个内涵;从生产过程来看,劳动活动本身对劳动者的异化,即自我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的第二个内涵;从人的类本质来看,人的“类本质”对人的异化,即生物人和社会人相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的第三个内涵;从人与人的關系来看,人与人相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的第四个内涵。实际上,在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四方面的论述中,四者并不是等量齐观的,而是以人与人的异化为实质与核心。毫无疑问,对于身处异化劳动之中的现实的个人而言,经济解放是首当其冲的,也就是说“现实的个人”首先要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进行创造性劳动和自由自觉的劳动,才能推进人的解放事业。在马克思看来,在经济解放没有实现和完成的时候,人的劳动只能是“谋生劳动”,遵循的是自由的逻辑。
其次,政治解放:由“阶级分析理论”支撑起来的政治解放,遵循的是权利的逻辑。在马克思的语境中,政治解放其根本任务是反对封建专制,把人从人对人的依赖中解放出来,其核心问题是争取公民权和普遍人权,从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奠定社会基础。虽然说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实现政治解放具有一定的文明进步意义,但是马克思不满足于政治解放,而是运用“阶级分析理论”来分析批判资本主义政治解放的合理性及其限度,揭示了政治解放的阶段性特征。马克思深刻揭示和批判资本主义市民社会把人变成孤立的且互相敌对的利己主义个人,消解人对“物的依赖”。政治解放由于其不彻底性,导致人的公民身份和市民身份的分裂,必然要为人的解放所扬弃,但马克思并没有否定政治解放的积极作用,而是将它作为人的解放的必经阶段。仔细分析,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精髓正在于从“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其理论基础是“阶级分析理论”。在19世纪,面对“强资本弱劳动”即资本对劳动宰制的社会现实,马克思主张“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4](P10)。同时马克思也理性而清醒地认识到,对于资本的文明面——雇佣劳动“这一社会形式是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很高水平所必需的:在这个水平上,社会全体成员的平等的、合乎人的尊严的发展,才有可能”[1](P77)。可见,政治解放只是中介,充其量政治解放只是手段,它必然要通向社会解放、思想解放和人的解放,遵循的是权利的逻辑。
再次,社会解放:由“社会结构理论”支撑起来的社会解放,遵循的是正义的逻辑。与政治解放不同,人的解放则要触动资本主义社会大厦的基础本身,即废除私有制,使全人类获得解放。在马克思看来权利与权力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围绕这一问题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值得注意的是,“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5]这句话揭示了社会解放的重要理论基础就是“社会结构理论”。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政治解放虽然是一大进步,但它决不是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这表明,马克思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社会批判理论”和“社会解放理论”。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将这种情况更明确地概括为:德国无产阶级“不是同德国国家制度的后果处于片面的对立,而是同这种制度的前提处于全面的对立”[4](P15),这个前提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是造成异化的更深刻的“社会根源”和“世俗基础”——私有制。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旨向就是消灭私有制,具体而言就是消灭资产阶级私人所有制。可见,马克思把无产阶级的根本目标规定为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革命,这已不是一个传统的纯粹政治问题和理论问题,马克思称之为“社会问题”,这表明他所追求的是“社会解放”,遵循的是正义的逻辑。
第四,思想解放:由“意识形态理论”支撑起来的思想解放,遵循的是自觉的逻辑。历史地看,理论创新是思想解放的产物,同时反过来理论创新又会进一步深化思想解放。思想的力量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力量。在人类发展史上,思想的力量主要体现在解放思想、破除僵化的思想观念上。人类历史表明,人类思想解放一小步,实践和发展就会迈开一大步。也就是说,如果人的思想观念不解放,就不会有新的发展理念,更不会有新的发展实践。现实地看,意识形态具有极端的重要性,这种极端的重要性往往通过思想的力量展现出来。做好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同样需要思想解放,要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是引导人民追求自由解放的学说,因此要充分重视自由在马克思理论中的地位、要充分重视理论思维的作用。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一刻离不开理论思维;一个国家要站在世界的巅峰,一刻也离不开思想力量;一个人要成为历史和时代的同时代人,一刻也离不开现代心灵秩序。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马克思主义对消除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主义,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具有客观的文明作用,在此意义上这些西方国家充当了历史进步的不自觉的工具。在此,马克思强调思想解放和思想力量对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遵循的是自觉的逻辑。
最后,人的解放:由“共产主义理论”支撑起来的人的解放,遵循的是人民的逻辑。“马克思对人的解放的理解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从早期预设的人的本质的复归,到将人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中解放出来,再到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消灭私有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则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完善了人的解放理论。”[6]从整体上看,马克思理论是以人的自我实现、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为价值导向的革命理论。基于此,马克思关于未来新社会的构想首先是扬弃资本逻辑回归生活逻辑和人民逻辑:人能获得真正的发展,人能获得平等的发展,人能获得自由的发展,人能获得完整的发展。对马克思而言,共产主义既是社会历史本性的展开,又是对这一本性的高度自觉,因而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的自觉形态、是人的真正历史的开端。在解放的历程中,人既是解放的对象,也是解放的主体。作为解放的对象,现实的个人要始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成为历史和思想的同时代人;作为解放的主体,现实的个人要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通过组织的力量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由此,“历史的全部运动”可视为共产主义的生成史、个人的解放史和人民的奋斗史。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马克思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研究有其历史必然性。因为如果斗争所反对的是经济异化,以及如果主要批判的是财产关系,那么就应当非常精确地研究这种财产关系的来龙去脉。这意味着政治经济学研究不是目的本身,它只是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因此不能为政治经济学研究而政治经济学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始终要围绕人的生存与发展而展开,更好地用理论研究人的生存境遇及其发展命运问题,说到底,政治经济学研究“只是因为一个主要目的:人的解放”[7]。在马克思看来,单纯的经济斗争反对的只是结果,而不是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只是延缓工人阶级生存境遇恶化的趋势,而不能彻底改变这一趋势的方向;只是服用止痛剂,而不是祛除病根。马克思不满足于这种不彻底的斗争,他要将斗争进行到底。“马克思剖析资本及资本的逻辑,论证共产主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根本宗旨仍在于人,在于‘人的全面发展。”[8]马克思正是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对国民经济学展开政治经济学批判,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揭示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从而为人的解放创设条件。马克思人的解放主旨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自由个性,其遵循的是人民的逻辑。
三、理性看待现代化进程中市场的力量、资本的力量和劳动者的力量
现代化是人类的共同命运。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种“发展状态”,作为“历史过程”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作为“发展状态”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现代化是中国“未竟的事业”,是中国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起点,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奋斗十五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既是新时代中国“两步走”战略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对于中国而言,“旧邦而有新命,新命就是现代化。”[9]当前,中国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和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既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又要整合人心凝聚力量、寻求最大公约数进而形成改革开放的新共识。“由于资本与劳动之间的不平衡(或者说某种程度上的对立)”[10],解决先富、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关键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所有制形式上改变“强资本弱劳动”的力量对比关系,有效规范资本逻辑及其运行方式,建构互利共赢的和谐劳资关系。这需要理性看待中国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市场的力量、资本的力量和劳动者的力量。
1.市场的力量。市场的力量是人的自由解放的巨大推动力量,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人要成为历史和思想的同时代的人,无疑需要借助于市场的力量。这就要求,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不能妖魔化市场,而应看到市场的巨大解放力量和文明力量。当代是一个市场经济主导的时代,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都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历史地看,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更是解放人和开发人的能力的重要力量。当然,市场经济把人从“人的依赖”中解放出来的时候也容易把人推向人对“物的依赖”的境地,催生出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极力避免的。从中国现实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走过“社会动员期”“诉求表达期”和“利益整合期”如今走到了“整合凝聚期”。此时更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过去,我们没有完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过于夸大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直接支配作用,沒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没有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缺乏创新活力。如今,明确“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其主旨就是要重构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积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是亿万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靠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靠的是坚持改革开放,靠的是中外互利合作。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亿万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为此,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活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最终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良好局面,同时也要防止“市场经济”异化为“市场社会”,有效规范资本逻辑。
2.劳动者的力量。劳动者的力量是推动历史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在‘自我与‘他者的良性互动中重新理解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引导当代人从‘我走向‘我们。”[11]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创造财富,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结论。在中国,“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中具有鲜明的政治意涵,因此,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人民”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在中国政治话语中,当时流行的称呼是“农民伯伯、工人叔叔”,后来演化为“工人老大哥、农民老二哥”。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价值观经历了嬗变,其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或许就是对“劳动”和“劳动者”的重新认识,如今要深刻认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关键是逐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宽容失败者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营造良好宽松的文化氛围和适宜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干的广阔天地。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化,劳动形态也不断丰富,劳动者队伍也在不断扩大。除传统的体力支出型劳动之外,管理型劳动、科技型劳动、经营型劳动、创新型劳动、服务型劳动等也成为新的劳动分类并在社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如何让劳动者工作和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体面、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平公正?关键是树立并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仔细分析,新发展理念创造性回答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境遇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共享”的重大现实问题,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问题导向的时代特征与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而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实际上,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发挥劳动者作用在任何时代都具有永恒的价值。
3.资本的力量。“中国在现代化进程和追寻现代性进程中无法绕开市场经济、资本和全球化。”[12]历史地看,资本的力量是一种巨大的文明力量,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语境下,必须深刻认识并自觉运用资本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资本的力量是当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合理利用。随着世界主导力量由“暴力主导”到“资本主导”再到“创新能力主导”的历史性转移,合理把握世界主导“力量转移”发展趋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双创”社会,发掘每个人的创新潜能,已成为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战略性问题。随着世界历史的深化,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开疆拓土,开辟出世界市场。资本不自觉地成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其实,资本的力量既可以为资本主义国家所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所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中国奇迹”,中国发展之所以能取得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关键是改革开放释放了市场的力量和资本的力量。随着中国逐渐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今中国资本也开始“走出去”。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发展正在建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发展格局充分认识并利用了资本巨大的文明力量,充分利用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将会极大地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周报》作[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 何云峰.从体面劳动走向自由劳动:对中国劳动之变的再探讨[J].探索与争鸣,2015(12).
[4]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4.
[6] 潘虹旭,张艳涛.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基于《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考察[J].宁夏党校学报,2017(04).
[7] 黄继锋.东欧“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94-95.
[8] 聂锦芳.《资本论》再研究[N].光明日报,2008-5-15.
[9] 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2.
[10] 陈学明,姜国敏.论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J].江海学刊,2016(02).
[11] 张艳涛.再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J].宁夏党校学报,2020(04).
[12] 张艳涛.现代性的哲学反思与“中国现代性”建构[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21:171.
Re-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m
Zhang Yantao
(School of Marxism,Xiamen University,Xiamen Fujian,361005)
Abstract: Marxism advocates analyzing political issues from economic perspective, and addressing economic issues through political methods. It insists labors priority over capital. Correspondingly,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proletariat is to promote economic emancipation, political emancipation, social emancipation, and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so as to achieve ultimately the emancipation of people.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is still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principal social relationship. Of labor and capital, which one has priority has different system design, value orientation and practical consequences in different social systems. After analyzing the three aspects through political economic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capital has obvious priorit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and labor in capitalist society. Hence, capitalist society is “bourgeois society”, the essence of which is to realize and protect capitalists basic interests and long-term interests. In socialist relationship of labor and capital, labor has definitely the priority. So the essence of “socialist society” is to realize and protect labors basic and long-term interests. In order to build a great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China must highly value the power of market, the power of labor, and the power of capital.
Keywords: Marx; Labor; Capital;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ics
責任编辑:吴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