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肖宁
纪录片的创作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娱乐节目,它本身是对客观生活和自然现实进行真实准确的记录。如今,伴随着摄录设备的小型化、亲民化,呈现在各类网络媒体的影视作品,无论是主题选择、拍摄角度,亦或是制作水平,都更胜一筹。加之其运用新媒体技术的推广力度,受众群体呈几何状增长。而作为传统媒体的纪录片创作,相对而言其竞争力遭到削弱。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纪录片创作者需提高意识,融入新媒体传播思维,在对选题、拍摄、制作进行创新的同时,也要确保新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通过不断优化的内容吸引受众,提高自身的浏览量,以扩大纪录片本身的影响力。下文就融媒体环境下纪录片创作的问题与解决方式列出几点看法。
新媒体平台重塑受众浏览习惯
新媒体环境下,各种丰富的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短视频行业进入成熟期,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流量高地之一:手机流量资费下降、智能手机硬件性能提升及算法分发的应用,推动短视频行业快速爆发。经过近三年的发展,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超8.5亿,用户使用时长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总时长占比已达10.5%,仅次于社交与长视频,排名第三,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流量高地之一。短视频平台的出现让观众能够更加快速地进行视频内容的浏览。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而言,纪录片工作者如若不能及时在纪录片宣发、内容结构中做出相应的调整,那么陈旧的形式会很快被新媒体市场所淘汰。
传统媒体人员不适应新媒体传播模式
融媒体环境下,以往纪录片创作者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传播观念已逐渐落后,其大多使用的创作方式都是围绕传统媒体所展开的,对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并不娴熟,甚至一些纪录片创作者没有接触过新媒体技术,这就让现阶段纪录片作品无法跟随新媒体环境得以进步。以往,纪录片创作者所使用的手法较为单一,同时在使用新技术的过程中容易被新媒体环境所影响,可能会导致纪录片的真实性受到影响,加之不断更新的新媒体创作方式也会导致纪录片创作者出现无所适从的感觉。在内容方面,缺乏对市场的调查了解,其作品不能满足现阶段受众对于纪录片浏览的需求,并且对新技术缺乏可循经验,传统纪录片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不断下滑,对于纪录片的良性发展产生了阻碍影响。
扩大纪录片工作者创作优势
据调查,中国网民已达9亿多,20~29岁占比21.5%,30~39岁占比20.8%,40~49岁占比17.6%,作为社会砥柱的奔三、奔四群体,已成为网络大军的主流人群。因此,在策划和创作纪录片内容时,纪录片工作者的针对性十分明确。能够针对于这一阶段的受众对纪录片内容的策划和创作进行调整,使纪录片的内容更加符合大众的胃口,获得更多受众的认可。同时在网络媒体中传播长纪录片,也同样具有一定优势。尽管受众的目光被“短”“平”“快”的视频节目所吸引,但我们不难看出,如《舌尖上的中国》这类长纪录片,同样受到了大众广泛的认可,其网络传播量就高于传统媒体。后续的《舌尖2》《舌尖3》也都在视频网站中播放量突破亿数,得到了广大网民的支持。符合人们胃口的纪录片题材能够在网络中快速传播,斩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取得较大优势。
拓宽创作思路,丰富推广渠道
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创作,一般都受限于创作者对国家政策、社会现象、历史文化、地域风俗等诸多因素的详尽了解,加之自身素质等原因,其拍摄的作品非常容易被故事“缠身”,缺乏宏大叙事意识,不能真正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记录者。而在融媒体环境下,创作者的思路得以拓宽,许多与影片相关的内容、背景、视频等,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搜集、梳理,初步制定出项目的拍摄方案,这不仅缩短了该项目的前期调研时间,更能在创作初期,便在作品中融入新媒体传播思维,制作出既能符合主题宣传要求又能符合网络受众口味的产品,为后续的网络宣传推广打下基础。
多角度策划拍摄,丰富纪录片表现形式
在融媒体环境下,纪录片创作者应该不断重视对纪录片创作视角的打磨,于纪录片主体视角的选择,应该更偏向平民化,用“小切口”来体现出“大内容”。例如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在对地方美食的记录时,所选取的视角多以当地居民为主,对传统手艺的记录以这些“小人物”对美食加工的过程,和个人日常生活进行结合。第三人称视角的人物刻画也多以这些群众为主,随后引出的丰富的食材及菜品介绍,能让大众对于纪录片的这种表现形式感到更加亲切。同时纪录片在进行策划过程中,要重视对情节的设计。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影片中,创作者即采用了一种“碎片式”的创作方式来结构全片,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每一段情节既可以独立成章,组合在一起又能表现每集主题。这种形式的创新,很符合现阶段新媒体受众快节奏、多维度的浏览习惯。这个案例,不失为我们纪录片创作者提供了一种思路:要有意识地进行多角度的叙事,让纪录片中的情节能够独立成章,具有自身鲜明的主题,并且能够进行结构重组,为受众展示一部全新风格的影片作品。
融入院线观念,寻求纪录片传播途径
纪录片在创作初期,就应该有进入院线的意识,在纪录片进行音视频资源的采编过程中,应重视优化音视频内容,并且要有补拍的准备工作,同时往院线电影的风格上靠拢。对于《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而言,在上映以来,票房也突破了600万元。为了拍摄之前的纪录片,摄制组拍摄的素材一共有一百个小时,其中一部分被剪辑成了三集纪录片,还有很多精彩内容之前没有用到,会用在电影版上。除此之外,还补拍了少量镜头。电影的整体气质、节奏、剪辑和配乐都不同了,叙事方式也去掉了之前纪录片里的串联旁白。这种方式能够使受众能够对这部纪录片有全新的认识,在院线观赏时能够具有更加沉浸的体验,同时能够将电视纪录片与电影版进行对比,在了解双方不同处后能够从中发现两个不同类形式各自的优势,对纪录片内容更加认可,以院线来收获更多受众群体。
调整纪录片策划,完成纪录片创作转型
对于纪录片的宣传,现阶段很多新兴的新媒体渠道已经开始不断占据媒体市场,一些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的新媒体平台正在逐渐被大众所青睐,当前快节奏的媒体环境让纪录片传统宣传方式收获的效益变差,这就要求纪录片创作者应该不断追求新的创作模式,将长纪录片变成“短”“平”“快”的短纪录片作品。可以从时下热门的“短视频”平台入手,将纪录片中的精彩画面重新剪辑,制作成一段内容精良的短视频作品,同时在短视频网站中设立纪录片的官方账号,让更多的受众进行关注,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能够帮助纪录片作品受到更多受众的关注。
加强受众间交互,积累纪录片丰富素材
以往信息的交互过程较为单一,通常以单向传播为主,受众只是信息内容的接收者,与纪录片创作者的交互不够密切。融媒体环境下,各种新架起的新媒体交互通道被打通,纪录片创作者应该不断使用这些渠道,与受众进行交流互动,这对于纪录片素材的拓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将纪录片的预告、对纪录片整体结构的分析以及具体内容的采集途径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等方式进行宣传,在微博中设立粉丝群,邀请對纪录片作品持续关注的粉丝加入进来,在其中对于纪录片的内容进行交流探讨,帮助纪录片创作者收集大众的偏好数据,使其能够借助这些数据完善在纪录片的延展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粉丝也可以将一些有关于纪录片的独家资料提供给纪录片创作者,让纪录片的相关采访报道工作变得更加紧密,内容更加充足。
想要有效应对融媒体环境下纪录片创作过程遇到的问题,就需要创作者不断更新自身的工作思路,多与新媒体技术进行接触,同时将新技术有效融入到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对纪录片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优化,使纪录片的工作过程更加顺利,在融媒体环境下能够获得大众更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