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寿光蔬菜产业化发展调查研究

2021-08-23 01:50许有亮刘元雷李颖琪
中国瓜菜 2021年7期
关键词:寿光乡村振兴蔬菜

许有亮 刘元雷 李颖琪

摘    要: 寿光是我国著名的蔬菜之乡,蔬菜产业在全国具有巨大影响力和典型性。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际,做好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尤为重要,蔬菜产业在其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笔者从乡村振兴五大角度,通过实地调研数据信息对寿光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寿光发展经验,剖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以期助推蔬菜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的实现奉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蔬菜; 寿光; 乡村振兴; 蔬菜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2871(2021)07-091-06

Investig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 industrialization in Shougua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XU Youliang1, LIU Yuanlei1, LI Yingqi2

(1. School of Economic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250014, Shandong ,China; 2.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250014,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Shouguang is a famous vegetables town in China. Its vegetable industry has great influence and typicality in the whole country. At the time of winning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connect with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vegetable industry has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process. Based on this, it was researched from the five perspective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Shouguang vegetable industrialization through the survey research data and informa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Shouguang was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were found out, and targete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 industry and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Vegetables; Shouguang; Rural revitalization; Vegetable industrialization

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着力解决农村发展问题[1]。次年,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文件,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山东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3]。寿光是中国著名的“蔬菜之乡”,从最初建起并推广冬暖式大棚到编制《寿光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每一步的发展都创新提升着“寿光模式”,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着寿光力量[4]。

寿光地处齐鲁中北部沿海平原区,地形平坦,为大棚的使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5]。属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弥河横跨,墒情适宜,日照充足,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寿光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寿光市蔬菜种植面积6万hm?,冬暖式蔬菜大棚40万个左右,年产蔬菜450万t[6],蔬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成为全国人民的菜篮子,这大大促进了寿光人民增收致富。

寿光作为中国的蔬菜之乡,其典型性和影响力不言而喻,有诸多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7]。为全面深入了解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情况,2020年7—8月在寿光市稻田镇、侯镇、纪台镇、营里镇、上口镇、田柳镇、孙家集街道、文家街道采用访谈记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信息。调查点涵盖8个乡镇56个村,每个调研点随机发放15份调查問卷。调查问卷共计发放840份,收回817份,其中有效问卷783份,问卷有效率为93.2%。从样本主体来看,个体农民占23%,合作社工作者占31%,蔬菜相关企业工人占22%,蔬菜销售商占19%,其他主体如行政人员占5%;从样本年龄段来看,40岁以下人员占比21%,40~50岁占比27%,50~60岁人员占比31%,60~70岁占比17%,70岁以上占比4%。因此,问卷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普遍性和可信性。

寿光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仍存在诸多问题[8],如何有效解决值得深思。笔者通过对寿光进行调研,从乡村振兴视角进行发展现状研究,总结发展经验,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以期为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

1.1 形成产业规模,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与首要目标[9]。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寿光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做大做强特色蔬菜产业[10]。如今寿光蔬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万hm?,大棚面积5万多hm?,成立了三元朱樱桃专业合作社、寿光乐义蔬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内的1200多家合作社与企业,并建立了多处蔬菜物流园以及相关培训学校。从问卷总体平均值来看,90%以上的村庄都已经实现了大面积蔬菜种植,大部分村庄蔬菜种植面积能超过5 hm?,并且一个乡镇或者几个村庄共同种植一种或几种蔬菜作物,既有利于种苗采购与产品销售,又有利于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

蔬菜大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既方便了经营者之间经验的共享,又提升了采购销售效率,促进了蔬菜产量与质量的提升,进而带动农民增加收入[11]。以2020年为例,寿光农民人均收入为22 484元,远高于潍坊市农村人均收入21 651元。调查发现,89%的农民表示蔬菜行业收入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75%表示自己的年收入呈现递增态势,特别是蔬菜行业的发展,延伸出更多的行业与岗位,在蔬菜销售、物流环节以及配套服务业上体现尤为明显。

1.2 孕育蔬菜文化,培育乡风文明,助力文化振兴

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12]。近几年来,寿光市在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同时,开展多种文化活动,着力打造独特蔬菜文化,在发展蔬菜产业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高产业文化软实力(表1)。寿光市作为农圣故里、《齐民要术》发源地,富含浓厚的农耕文化底蕴,菜博会、文博会、文化旅游等多项活动使寿光市形成了远近闻名的“菜都文化”[13]。

寿光蔬菜文化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其他形式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起。近年来,寿光建设了汉字文化博物馆、蔬菜博物馆、创意农业体验馆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场所,并推动了老粗布、乡织等传统手工业的“复活”。在调查中发现,当地居民中有81.8%的人表示自己能强烈感受到村落传统文化和蔬菜文化的存在,特别是像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这样一些蔬菜特色村已经建立起了蔬菜地标建筑;54.5%的人表示随着蔬菜行业的发展,本村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挖掘,如纪台镇在墙上描绘本地区的古纪国历史。

1.3 增加就业岗位,吸引人才回流,助力人才振兴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14]。寿光蔬菜产业的飞速发展,带动着蔬菜企业、蔬菜合作社的数量不断增长,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使更多群众就业增收。从问卷总体平均值来看,近几年当地合作社数量以每年17%的速度递增,蔬菜相关企业数量以每年9.7%的速度递增,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问卷统计显示,63.6%的村庄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日益增加,青壮年从业人数不断增加;71.8%的被调研村庄很少出现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现象,甚至还有外来人口承包本村大棚情况出现。可见,相比较于其他省市的农村地区,寿光当地就业结构的不断完善,不仅留住了当地青壮年劳动力,还有效吸引了各类社会人才回流,有效延缓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1.4 高效利用土地,改善人居环境,助力生态振兴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促进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5]。寿光蔬菜大棚的普及推动了农村土地的重新调整组合,除大面积的蔬菜大棚用于种植外,剩余土地也进行了绿化建设,废弃土地也得到了有效利用。问卷统计显示,81.1%的村庄土地利用率在90%以上,对符合条件的新建农业园区,各镇街区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上都给予使用优惠或建设支持。稻田镇崔岭西村在2020年完成挂钩试点,腾出可利用土地13.3 hm?,全部规划建设蔬菜大棚园区,满足菜农对土地的需求,也美化了村庄生态环境。

受访者认为近年来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的占到总体数的93.3%,其中87.6%的被访者认为镇政府与村委会发挥了有效作用,这说明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村容村貌得到改善。

1.5 发挥组织作用,创新发展模式,助力组织振兴

组织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保障条件[16]。在寿光蔬菜的发展过程中,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组织规划作用,带动当地农民进行蔬菜大棚的合理建设。在基层组织的协调规划下,当地蔬菜大棚基本按照棚挨棚的形式分布,菜农每户承包2~4个,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问卷数据显示,92%的村庄大棚已经形成了合理布局,85%的村庄形成了紧密有序的大棚分布,有效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超过90%的被访者认为镇政府与村委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当地蔬菜产业的良性发展。

寿光不断创新完善蔬菜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村委会带头组建合作社、乡村企业联合社等组织,发展本村经济,减少劳动力外流现象的发生,促进了农村管理结构标准化、发展模式科学化、农业经营现代化。

2 寿光经验推广

寿光从一座小城镇变成现在中国著名的“蔬菜之乡”,其发展历程中有众多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参考,笔者总结如下几点,希望对其他地区的发展有所启示。

2.1 发挥地域特色,种植适宜產品

寿光市地处山东半岛的中北部、渤海莱州湾南畔,距京津冀、长三角区域较近,地理位置优越。属温带季风气候,当地雨热同期、气候适宜,有利于多种蔬菜生长;寿光南部地区平畴沃野,拥有大面积平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及设施农用地为主;弥河横穿,水资源丰富,让寿光探索出适合当地种植的特色产品;公路等网线密集,交通运输便利,产品可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使得寿光成为全国著名的“蔬菜之乡”。

寿光充分利用经济地理优势进行特色种植的成功案例为其他省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7]:首先应进行充分的地理地形及气候要素分析,检测分析土壤肥力,考察研究水质水量,同时需重视地区的交通运输情况与销售渠道,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最终决定发展何种特色产业。

2.2 拓宽销售渠道,完善产业链条

寿光市近年来努力拓宽蔬菜产品销售渠道,致力于打造完善高效的蔬菜产业链[18]。目前,寿光正通过种子研发、种苗繁育两大方向进行蔬菜新品种的研发培育,利用高新技术进行蔬菜种植、农产品深加工处理,通过物流配送进行批发市场统一经营管理。未来还会开展温室工程、进出口贸易等业务,不断完善高端蔬菜产业链条,推进当地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进程,打造中国蔬菜产业“寿光模板”。

各地区可充分借鉴寿光经验,采取多方合作的形式,建立自己当地的特色产业链:一是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定向进行新品种研发,并培育自己的科研育种队伍,提升育种研发能力;二是不断改进蔬菜产品深加工技术,促进蔬菜产品的精细化、深度化加工;三是重视开发多样化销售渠道,通过全国各大批发市场进行线下销售,并借助互联网等平台销往国内外,开展进出口贸易活动。

2.3 打造蔬菜品牌,增强竞争优势

寿光采取多种宣传措施,打造寿光蔬菜品牌[19]。通过加强蔬菜的质量监控,推广使用新式冬暖式大棚,形成多个大规模蔬菜生产基地,打造587个专业特色镇村,实现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在蔬菜包装方面进行美化,以精美包装获得消费者青睐;开展蔬菜重点基地认定工作,进行特色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目前寿光已有412个蔬菜品种荣获“国家优质农产品”标志,已进行申报“根独红韭菜”、“桂河芹菜”2个地理标志产品,并拥有“乐义”蔬菜、“洛城特菜”等20多个知名品牌,形成自己独有的“蔬菜品牌”;在蔬菜产品宣传方面,结合自媒体、官方微博等多种方式,对寿光蔬菜品牌进行大力宣传。

其他地区可以借鉴寿光打造蔬菜品牌的经验:一是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凭借优良的质量开创品牌,赢得口碑;二是用精美的包装来吸引顾客,树立企业产品形象;三是进行特色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重视打造过硬的产品品牌;四是加大宣传力度,使合作商、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留下深刻影响,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2.4 加强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兴旺

随着寿光蔬菜产业链的日益完善,蔬菜脱水企业、精品蔬菜包装等企业逐渐兴起,带动了蔬菜加工行业、冷库租赁行业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20]。与此同时,寿光建设了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蔬菜博物馆等一系列游览观光场所,推进了蔬菜与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第三产业的融合,将农村生态等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极大地优化了寿光农村产业结构,让“菜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实现了蔬菜产业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

各地农村特色产业想要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可充分借鉴寿光经验:一是各级政府部门务实创新,加强对各地特色产业的引导,以“融合主体培育,融合形式扩展,融合业态聚焦,融合平台搭建”为重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发展效率和质量;二是各单位要做到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推进,多要素积聚,多业态发展,多模式打造,形成区域主导产业,注入乡村发展新动能。

2.5 增加就业机会,培育引进人才

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迅速,积极带动各类蔬菜企业、合作社的建立興起,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21]。同时寿光创新性地采取“校园+田园+菜园+企业园”模式助力提升农民种植技能与素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避免人才外流并吸引外来人才,从整体上提高劳动力素质,从源头上带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寿光产业发展在就业方面给其他地区带来的借鉴经验有:一是产业通过建立企业、合作社等方式,增加行业就业岗位数量,为当地劳动者提供就业选择,减少劳动力外流,为当地产业持续发展保留人力资源。二是通过讲座、学习班等方式对当地农民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素质,以增加农民的净收入。三是政府带头,多主体发力进行人才引进,助推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3 存在的短板与问题

3.1 新品种研发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蔬菜育种行业发展缓慢且水平较低[22]。与国外相比,我国种子公司在资金投入方面相差甚远,在人才引进方面也很难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科研团队。目前,寿光蔬菜种子市场上,国产蔬菜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在65%左右,有相当一部分仍从国外市场购买,特别是像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椒等日常食用蔬菜。目前种业市场还出现种子“进口的按粒卖,国产的按斤卖”的窘境,足以反映中国种业的研发能力较差、竞争力较为低下。与我国其他地区类似,寿光市种子管理机构运行经费不足、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处理相关问题手段落后等问题比较普遍。

通过问卷分析,发现寿光地区具有蔬菜苗种研发能力的企业数量少,其中58%的被调查者缺乏培育高端苗种的意识,企业研发投入少,创新意识淡薄;高文化水平的科研人员约占从业人员的44%,高端人才数量匮乏;商业性育种界线仍然模糊,多数企业依赖于复制科研机构研发的新品种基因,自主研发能力弱。我国应加大对蔬菜育种的重视力度,加快研发蔬菜优质新品种,加强对蔬菜种子的产权保护,提高企业育种积极性,提升我国蔬菜种子的核心竞争力。

3.2 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不足

通过调查访谈,发现平均每个乡镇的蔬菜合作社约200家,但体制相对成熟、规范程度较高的蔬菜合作社仅占个位数。当地合作社大多发挥销售中转站作用,但有76%的被访者表示,并不了解合作社的真正功能。寿光蔬菜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合作社兴起,但由于大部分合作社内部体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服务层次低、运营资金偏低,加之外部引导缺失,使其极大程度上失去自身作用[23]。

同时,当地存在合作社管理者对蔬菜市场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完善、盲目扩大合作社规模等问题。问卷统计显示,47%的合作社从业者认为目前合作社管理良好无需改变,34%的认为合作社管理仍不规范,但不懂得如何改变,大部分从业者无法准确把握合作社的管理及如何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合作社能够有效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因此,合作社的发展不仅需要数量上的增加,更要发挥合作社实质性的作用,实现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3.3 蔬菜种植机械化水平较低

我国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新式机器设备不断得到应用,是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相比之下,我国在蔬菜领域的机械化水平可谓相去甚远,蔬菜种植领域更多是以老式机械设备为主[24]。

作为蔬菜之乡,寿光同样如此,调查发现,经典老式技术大水漫灌、人工喷雾器打药应用率都占比70%左右,而与之对应的新式技术精准滴灌占33%、自动打药机仅占26%;在施肥方面,施加复合肥的大棚占58%,施加有机肥的大棚占42%,不足二分之一;在授粉方面,老式技术点花应用率占91%,新式熊蜂授粉仅占9%;在通风方面,普通人工放风应用率占68%,而自动放风机的应用仅为32%(表2)。总体来说,寿光大棚种植的各方面以人工为主,新式机器设备的应用率较低,采用老式机器设备劳动强度大,极大程度地制约了蔬菜生产的发展。

调查发现,大棚新式机械设备使用较少有如下两点原因:一是寿光地区蔬菜大棚较多,且由个体承包,个体户不愿意在老式机械设备已应用的前提下,接受更新设备的成本支出;二是多数老式太阳能温室,成本低且面积小,不利于新式机械设备的安置和大面积铺展。针对以上问题,寿光要逐步提升蔬菜种植机械化水平,提高新式机械设备的应用率,这不仅能节约日益上升的劳动力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更能提高单位产量和土地的生产效益,促进寿光蔬菜产业蓬勃发展。

3.4 蔬菜深加工行业发展滞后

国内蔬菜商品化处理水平低,大多以生鲜方式流通,美英等发达国家蔬菜商品化处理率高达80%,而我国不足20%。在预切保鲜等蔬菜商品化处理领域,我国涉足较少,相关处理技术落后,产后储存、运输等后续处理方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25]。走访发现,寿光地区大棚器具制造企业众多,但蔬菜加工企业极少,蔬菜资源深加工率较低。我国蔬菜加工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关行业相比,总体水平落后20年左右,且滞后于自身产业发展速度和市场需求程度。蔬菜加工产业的发展涉及国计民生,国家应大力支持蔬菜加工行业发展,使其与蔬菜加工产品需求同步伐,促进地方经济和区域性高效农业的健康发展。

3.5 受不确定性因素冲击较大

自然灾害影响蔬菜产业发展[26]。2018年,受“温比亚”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和大风影响,寿光遭受严重洪水冲击,这给寿光蔬菜产业带来了较大冲击,20多万个蔬菜大棚被摧毁。相比起长江黄河,弥河水位上升速度非常快,上游三大水库向下游寿光泄洪,这使得受灾情况更加严重。

不可抗力因素同样影响蔬菜产业发展。2020上半年,蔬菜产业化发展受疫情影响,受到较大冲击。在生产方面,农资进村、购买优良种苗、生产用工等方面出现较大困难,蔬菜生产受到限制。在销售方面,蔬菜收购价格降低,交通运输不便,大部分种植户的蔬菜滞销问题未能及时得到妥善解决,供需方面呈现两边倒的现象,导致寿光蔬菜收益减少。

4 思路与对策

寿光在蔬菜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上述提及的诸多问题,经过广泛深入调研,笔者立足寿光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以期助力蔬菜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

4.1 自主研发高端种苗,提高种子国产化水平

当前中国进口“洋种子”在蔬菜种植中占比较大,且其价格近年来呈不断增长趋势,若任由其发展,我国蔬菜产业必将受制于人。对此,政府应加强与高校或企业合作,共建科技研发平台、现代种业研发实验室,为其提供资金及政策支持,借助政府力量突破发展困境。同时,种业企业要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推进育种基地与高校科研机构或种植单位合作,研制高端种苗,扩大优质种质资源,提高高端蔬菜种子的国产化水平。

4.2 完善内外发展扶持机制,规范合作社建设

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增强小农个体抗风险的能力,加速本地区经济发展。一方面,需要加强政府外部的扶持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如政府应加大对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同时,政府应鼓励并帮助合作社健全管理制度,为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提供标准及规范。另一方面,合作社应重视并抓好自身的内部发展。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与周围蔬菜合作社加强交流与合作,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同时,合作社应加强对内部社员、管理者的培训,吸收或培养“有格局、会经营、有文化、懂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动蔬菜專业合作社的健康持续发展。

4.3 提高种植机械化水平,解放劳动生产力

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提高单位面积蔬菜产量,蔬菜种植机械化生产是目前最合适的解决方式[27]。一方面,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以“机器换人”为突破口进行蔬菜生产,多方面推进实施。例如,蔬菜种植机械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有大面积的种植土地,因此要推进土地流转,将土地连接成片,鼓励建造多跨温室大棚,提高土地利用率与机械化耕作效率。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合作社应当发挥自身职能,积极为菜农提供机械支持,减轻蔬菜种植者的投资负担,推广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栽培技术,提高蔬菜种植机械化作业普及度。

4.4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延长产业链条,有利于增加收益,推进蔬菜产品向高端方向发展[28]。对此,一方面要与科技紧密结合,企业应同科研单位、高校院所加强合作,努力攻克蔬菜产业发展难题,不断提高蔬菜深加工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另一方面,延长蔬菜产业链,多元化开发蔬菜新产品,向蔬菜饮料、蔬菜干、调味品等新产品延伸,促进当地特色农产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同时,创新“蔬菜+旅游+经济”的融合发展模式,以“菜”为媒介,打造特色文旅,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创新盈利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4.5 政策支持引导,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市场存在外部性、滞后性等弊端,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干预将会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保障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29]。一方面,通过修筑防洪工程、扩建河道、购买农业保险等方式,降低当地农业发展受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给农民吃下一颗“定心丸”,同时要给予菜农购买机器设备的补贴,调动菜农生产及更新种植机械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延长蔬菜产业链条,更新蔬菜产品深加工技术,提高寿光蔬菜产品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政府应规范完善蔬菜市场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搭建本区域内蔬菜信息网,拓宽信息流通渠道,同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给予严厉打击,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许经勇.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安排:乡村振兴战略[J].北方经济,2018(8): 8-11.

[2] 高敬,董峻.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农业知识,2018(7): 2.

[3] 蒋莹.建设精美乡村 打造齐鲁样板:山东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发展观察,2020(24): 81-85.

[4] 张少义.“现代农业的阳光”照亮寿光乡村振兴之路[J].红旗文稿,2019(17): 15-16.

[5] 苗建平.寿光蔬菜产业发展形势分析[J].中国果菜,2006,1(1): 54-54.

[6] 陈德明.完善“菜篮子工程” 保障蔬菜生产和供应[N].东方城乡报,2019-12-31(1).

[7] 张晓晖,魏凤.寿光蔬菜市场持续发展的奥秘探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3(17): 4.

[8] 王冠翔,周莹,曹云飞,等.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问题及建议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17): 104.

[9] 刘振伟.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J].农村工作通讯,2019(13): 21-26.

[10] 张宗凡,杨柳.以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J].成功:教育,2018(23): 9.

[11] 李二玲.中国农业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创新发展机制:以“寿光模式”蔬菜产业集群为例[J].地理科学,2020,40(4):617-627.

[12] 宋小霞,王婷婷.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分析及现状和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9(4):178-183.

[13] 李培之,周庆强.寿光品牌蔬菜发展策略探讨[J].中国蔬菜,2020(5):1-4.

[14] 赵秀玲.乡村振兴下的人才发展战略构想[J].江汉论坛,2018(4): 12-16.

[15] 魏玉栋.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2018(3): 14-18.

[16] 蔡文成.基层党组织与乡村治理现代化: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8(3): 62-71.

[17] 魏群.利用气候地理环境发展区域特色农业[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9,24(1): 65-68.

[18] 王长亮.寿光:中国蔬菜全产业链行业领航者[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9): 20-21.

[19] 李培之,周庆强.寿光品牌蔬菜发展策略探讨[J].中国蔬菜,2020(5): 1-4.

[20] 高云,高峰.寿光蔬菜产业链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0(23): 99-101.

[21] 李培之.壽光市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启示[J].中国蔬菜,2013(7): 15-18.

[22] 范立国,都明霞,黄向丽,等.寿光市蔬菜种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蔬菜,2018(10): 12-17.

[23] 杨群义.合作社规范化需着力解决五个问题[J].农村经营管理,2020(2): 42-43.

[24] 卜祥联.大力推进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支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J].山东农机化,2020(6): 9-11.

[25] 刘彬,王书军.国外降低生鲜蔬菜物流损耗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15,2(2): 84-84.

[26] 曹永新,李忠昌.发展蔬菜产业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吉林农业,2010(9): 14-14.

[27] 苏鹤.河南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中国瓜菜,2019,32(11): 83-86.

[28] 张海洋,胡宝贵.北京市蔬菜品牌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瓜菜,2019,32(5): 63-67.

[29] 王雪娇,毛昭庆,李梁,等.云南省蔬菜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瓜菜,2021,34(3): 118-122.

猜你喜欢
寿光乡村振兴蔬菜
蔬菜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行情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行情
蔬菜也“疯狂”
蔬菜的哀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