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祖烜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着力推进创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工作的始终。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世界重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国家创新能力植根于知识创造、汇聚与传播及其生态环境,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强调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科技期刊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赋予了科技期刊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作为全国科技期刊中的一个重要方阵,近年来湖南科技期刊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办刊水平、学术影响显著提升,特别是“院士领衔办期刊”已成为颇具特色的湖南现象。当前,湖南科技期刊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大力倡导“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念,抢抓机遇,对标一流,努力提高核心競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全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大局,以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助推湖南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抢抓新时代科技期刊发展的重大机遇
随着党和国家对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不断重视,以及科技创新氛围的日益浓厚、期刊管理体制的不断优化,科技期刊迎来了最好的发展环境和最佳的发展机遇。就如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里面所讲到的:“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春天到来了”,如今科技期刊发展的春天也到来了。
党和国家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为科技期刊发展带来新机遇。最近一年以来,我国支持科技期刊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密集出台,科技期刊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期。2019年7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精神,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这是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实现一流期刊建设目标的措施和途径。2019年9月,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这是中国科技期刊领域迄今实施的力度最大、资金最多、范围最广的重大专项支持。同时,与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环境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也接连出台,科技部于2020年2月17日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教育部、科技部于次日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这两个文件如同“指挥棒”,有助于科技期刊获取优质稿源,提升办刊质量,对于推动我国科技期刊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创新引领的新发展、新创造为科技期刊发展带来新机遇。近年来,湖南贯彻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科技创新成绩显著,超级计算机、超高速列车、中低速磁浮等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相继诞生,并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上领跑全国。纵观国际科技发展历史,科技期刊随科学发展而发展,随科学中心转移而转移。湖南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现实热切呼唤一流的科技期刊,湖南不断涌现的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汇聚的一流科技人才资源也必将为湖南科技期刊发展带来无限的机遇。
期刊管理改革全面深化、持续推进为科技期刊发展带来新机遇。在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坚持、加强和完善了党对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湖南在机构改革后,全省期刊出版工作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归口管理。这一重要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党对科技期刊工作的全面领导,对于确保科技期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和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期刊主管部门转隶到省委宣传部后,也进一步加大了对期刊管理服务的力度。期刊管理工作的改革,在体制机制上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突破,这对科技期刊发展来说也是重要机遇。
认清湖南科技期刊的成绩优势和短板弱项
湖南科技期刊目前总量已经达到132种,位居中部地区前列。在办刊门类方面,覆盖比较全面,涉及到矿冶材料、生物医药、农林牧渔、交通运输、水利水电、工业工程、物理化工、电子技术等各个领域。同时,近年来省内科技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的数量稳步增长,多种期刊“双效”俱佳,获得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多个奖项,中南大学的五种期刊入选国家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总数在全国高校中仅次于清华大学。全省科技期刊办刊水平、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
突出院士领衔办期刊,创造了“湖南现象”。在湖南科技期刊的主编阵营中有一大批为院士专家。如《杂交水稻》主编为袁隆平院士、《辣椒》主编为邹学校院士、《机车电传动》主编为丁荣军院士、《茶叶通讯》编委会主任为刘仲华院士、《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特邀顾问有汤钊猷等院士、《矿冶工程》编委会有中外院士25名。院士领衔办刊,可以充分利用院士学术资源和影响力,全面提升办刊水平,擦亮期刊品牌。“院士领衔办期刊”的湖南现象背后,是湖南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也是湖南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有力印证。
立足本土办期刊,服务三湘发展见成效。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是科技期刊的责任与使命,也是科技期刊自身办出特色的要求。全省科技期刊工作者深入发掘我省丰富科技资源,聚焦在湘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和产业关键技术领域,服务三湘大地90多万科技工作者,展示湖南科技创新成果,讲好湖南创新故事,特别是在有色金属、医学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技术等方面,办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科技期刊,在宣传传播科技信息、推介地方科技创新成果、发掘培养本土科技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产学研结合办期刊,协同发展局面不断巩固。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所办科技期刊依托所在单位学科和产业优势,深耕行业领域,积极搭建政产学研用交流平台,引领和推动学科的学术理论创新,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科研院所学术研究水平提升和企业技术进步,实现了产学研企发展与期刊发展互相促进。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科技期刊发展还面临较大的挑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就发展环境而言,我省科技期刊与全国一样还面临不少挑战:从国际竞争来看,受西方意识形态偏见和学术霸权的压制,我们的科研信息话语权还比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评价体系来看,在科技人才引进、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强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导向。就发展水平而言,我省科技期刊还存在短板和弱项:一是办刊力量分散,我省科技期刊主管、主办和出版单位分布总体上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科学布局和梯队。二是英文科技期刊数量偏少,没有形成规模效应,难以满足国际学术交流的需求,严重制约我省科技期刊迈向国际、走向一流。三是期刊数字化建设滞后,大多数科技期刊信息服务和传播手段落后,缺乏在全国范围内整合学术资源的能力。还有一些期刊缺少稳定、高质量的稿源,影响力和学术规范水平有待提升。
努力创建一流的湖南科技期刊方阵
湖南科技期刊如何融入到国家科技创新的大环境中,如何建设与湖南出版强省、科技强省相匹配,与湖南日渐崛起的科技实力相匹配的一流期刊方阵,这既是主管部门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期刊工作者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特别是经过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之后,要深刻认识到培育、建设一流科技期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抓住机遇,加快补齐短板,努力实现培育打造高质量科技期刊的目标。
树一流品牌。进军世界一流先得对标世界一流,要突出关键重点,以建设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全省重点建设期刊目录,优化布局,分类施策,遴选一批基础和传统领域优势期刊,打造国际品牌,培育湘版科技期刊方阵的“领头雁”;鼓励全省期刊积极参与“卓越行动计划”及高校“双一流”建设,抢占新兴交叉领域学术高地,增强对国内外高水平论文的吸引力,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品牌,夯实湘版科技期刊发展基础;积极搭建政产学研用交流平台,做精做强有色、医学、农业、交通、装备制造等优势行业科技期刊,培育一批“行业一流”品牌。
创一流水准。科技期刊进入国际交流平台,创造国际一流水准,最核心的因素是学术质量。衡量一流科技期刊水准不能只看影响因子高低,不能唯SCI论英雄,要用实践的标准来评价,坚持以质量论英雄。要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向科学高度和实践广度进军,用学以致用精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求真务实理念,以解决科技重大前沿问题为支点,发表、传播、运用重要的原创性成果,特别是国际、国内及行业内首创的原始性、突破性创新,服务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需求实际。
用一流主编。主编是期刊的掌舵人,决定着期刊发展的方向和水平,一些高质量湘版科技期刊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要继续大力倡导院士担任主编,领衔办刊,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推动期刊专业性、品牌度建设,更好地助力重大科技攻关、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期刊主编要立志站在科研的最前沿,与本专业的一流科学家进行沟通联络,就科技前沿热点问题积极进行组稿、邀稿,让所办的期刊成为科技创新的风向标和驱动器。
建一流队伍。编辑人才是科技期刊竞争力的基石,搞科研需要优秀的科学家,办期刊和科学研究一样,同样也需要专业化的优秀编辑人才,需要一批可以发掘优秀论文的编辑大家,当前尤其需要数字型、创新型的复合编辑人才。要高度重视编辑队伍建设,培养一流人才,吸引一流论文,打造一流期刊。
提升服务营造科技期刊发展良好环境
迎接科技期刊发展的春天,期刊主管部门要拿出实际行动,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技期刊管理和服务,推动湘版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努力将中央关于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顶层设计”落到实处。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期刊管理工作。在期刊审批管理方面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和方式,针对期刊的申办、变更、年检不断改进服务。特别是在英文期刊审批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支持我省具备办刊优势的学科创办英文期刊,补齐这方面的短板。
有计划地扶持一批重点期刊。支持中南大学出版社入选“卓越行动计划”的项目落地,并面向全省推介办刊经验,带动全省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提前遴选一批办刊基础好、综合实力强的领军期刊,精准指导,重点扶持,作为下一轮“卓越行动计划”后备军。同时,利用媒体资源积极宣传推介湖南科技期刊的发展成就,扶优扶强,全力打造湘版科技期刊品牌。
推动科技期刊实现集群化发展。鼓励单个刊抱团发展,共享专业的管理运营和平台资源,在3至5年内推动形成我省医学期刊联盟、农业期刊联盟、矿冶期刊联盟和交通制造期刊联盟。鼓勵主管主办单位整合力量组建期刊集群,积极探索学术资源共享、集约化经营、数字化出版等集群模式,构建一批国内领先的期刊集群。
引导期刊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鼓励行业期刊探索技术或科普发展之路,举办高质量学术交流活动,服务行业技术创新,形成期刊发展与行业发展良性互动。按照业界标准,成立湖南省科技期刊质量监测中心,实现对全省132种科技期刊的定期监测,发布年度质量报告。
加强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期刊单位创造条件,吸纳一批高水平编委和办刊人才,用好院士主编和院士编委的学术圈资源,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懂专业、善运营兼具国际视野的科技出版人才。加强科技期刊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鼓励一线编辑申报出版高级职称。引导科技期刊单位重视编辑的引进、培养、管理与激励,增强其职业幸福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湖南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