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美 李宁 金梅
【中图分类号】R5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032-01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常见心脏疾病,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与细菌、病毒侵入心内膜有一定关联,在出现病毒侵入、感染心内膜之后就会引起各种炎性病变,死亡率比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健康等均有较大危害。通过对患者实施单一观察临床症状不能及时诊断患者疾病症状,也容易导致漏诊、误诊等情况,难以控制患者的病情,给患者临床诊治带来极大的阻碍。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来说,临床治疗通常会应用对症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均可获得较高的治疗效果。目前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诊断方法主要为血培养与超声心动图,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患者的治疗措施与诊断措施都有相应的变化。本文主要以我院收治的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为例,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相关探讨,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性别:男,年龄:26岁,主诉:反复发热9天。现病史:患者9天前淋雨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0℃,于2019年6月15日入院,入院后予“退烧药,退烧针”对症处理后体温可稍下降,但仍反复发热,伴畏寒、寒战、出汗、全身肌肉酸痛,伴头痛、头晕、胸痛。
专科检查: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界无明显扩大。心率108次/分,律齐。主动脉瓣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胸骨左缘三、四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及舒张期心包摩擦音。
经胸超声心动图所见:左心室长轴切面,灰阶图像二尖瓣前叶探及局部回声失落,CDFI:回声失落处探及异常过隔分流(图一);二尖瓣短轴切面,灰阶图像显示二尖瓣前叶多个局部回声失落,CDFI:探及多个异常分流束(图二);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主动脉瓣右冠瓣及无冠瓣联合处探及附壁中等回声(图三)。左心室长轴切面,后心包腔内探及厚约7mm的液性暗区(图四)。
超声诊断:二尖瓣前叶穿孔、主动脉瓣根部赘生物形成、少量心包腔积液声像(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超声改变)。
1.2初步诊断
感染性心内膜炎
2.病情观察
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体征及临床症状给予相应的临床检查,根据临床诊断明确患者的病症后,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诊疗方案措施如下:
完善相关检查:完善血培养、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
3.结果
血培养查出革兰氏阳性杆菌,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
4.讨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均比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最容易受损的就是瓣膜,而在人体发生炎症反应之后,血细胞、纤维蛋白等微生物会聚集在瓣膜周围,最终形成赘生物,导致患者瓣膜穿孔、瓣膜溃疡以及瓣膜断裂等症状。目前临床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初次之外还可对患者实施对症药物治疗,如果能对患者开展高准确率的临床诊断,则能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对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
在本次案例当中,患者主诉为反复发热9天,由于患者临床症状不显,同时没有得到精准诊断,在治疗上对患者实施退烧药治疗发热症状,结果治疗效果并不明显。经过超声诊断后方能发现患者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疾病,对患者进一步开展对症治疗,由此可见超声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非常重要。
超声技术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疾病中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高,能对患者的瓣膜赘生物大小、数量以及位置等进行精准定位,便于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状况。在超声检查当中,赘生物声像图回声表现强弱不等,如果患者病程比较长,则声像图回声有所加强,赘生物声像图呈现出不规则团块状、条索状等,同时主要附着地为瓣叶,如果瓣叶发生穿孔、破裂以及坏死等情况,则互相之间会发生连枷样活动,通过超声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明确赘生物诊断与定位,可了解患者的心脏瓣膜穿孔等具体情况,便于后续为患者开展相应的治疗。
除了超声诊断之外,血培养也能有效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同时还能为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提供参考数据。通过分离鉴定病原菌将其分为细菌与真菌,其中感染性心内膜炎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在这一检查结果下,可对患者应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获得更高的治疗效果。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为草绿色链球菌,不但能引起这一疾病,还能引起中耳炎、败血症以及肺炎等疾病,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影响较大。有研究结果显示:草绿色链球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药物的耐药性比较高,但对青霉素G与红霉素则具有较低的耐药性,因此可对患者应用红霉素治疗。通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用血培养能为患者后续抗生素治疗提供参考数据,通过耐药性检验明确患者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性,保证患者的抗生素治疗效果。
大部分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都会伴随着发热症状,本次案例中患者就是因反复发热来源接受治疗,说明如果合并有心脏疾病患者,出现长时间不明原因发热症状应该要密切注意是否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疾病,对患者增加超声心动图检测明确患者的诊断。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患者漏诊、误诊率比较高,即便患者接受血培养检验也可能会受到采血时间、样本保存等因素的影响,对最终检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为此在患者的血培养过程中还应该积极联合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加强患者的诊断,尤其是要注意直径2mm以内赘生物与菌落的明确诊断,预防误诊。同时也要注意在超声诊断图像当中,赘生物与瓣膜增厚、钙化以及纤维化等病变情况均显示为阳性,因此临床应该要在各个切面仔细观察赘生物与瓣膜之间的关系、活动度,必要情况下也可联合应用其他检查方法鉴别诊断,保证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4.小结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应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高,且超声具有安全性高、简单快捷、便于操作等优势,能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基础性心脏病与并发症。另外,超声心动图还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有效观察,在此期间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本次案例当中,通过对患者实施超声诊断能明确患者疾病,同时予以患者对症治疗干预可获得较高的应用效果,说明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来说,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简介:张国美(1990-01-),女,汉族,本科,云南曲靖人,主治醫师,研究方向:心脏血管及外周血管的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