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大有可为

2021-08-23 01:55马馨悦
中国服饰 2021年7期
关键词:纺织文化发展

文|马馨悦

新时代,纺织非遗将为创造大众美好生活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我国已公布的1 30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纺织类非遗项目多达百余项。它们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传承了知识和技艺,更传承了文化和精神,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和情感持续,至今仍散发出永恒的魅力。特别是近年来,扎染、蜡染、香云纱等越来越多的纺织非遗产品为人所熟知,纺织非遗的影响力也逐年提升。

近日,本刊特别专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对“十四五”期间纺织非遗的发展规划、围绕乡村振兴策略的纺织非遗工作重点,以及如何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等方面,做出详细解读。

新时代纺织非遗的使命与担当

2月2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的2020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结果正式揭晓,孙淮滨当选为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谈及这份殊荣,孙淮滨表示,原本承担这部分工作只是希望更好推动纺织非遗发展,以个人身份当选非遗年度人物并非初衷,但获得这一奖项充分体现了纺织行业对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并且掀起了国家和行业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的重视和投入,充分体现了行业自信、纺织非遗发展责任和使命担当。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发展的开局之年,谈及“十四五”期间的纺织非遗传承创新发展思路,孙淮滨表示,纺织非遗的“十四五”指导意见正在起草当中,即将出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纺联”)非遗办将对过去“十三五”期间行业所做的非遗工作进行总结评价,从非遗文化的受重视程度、已经取得的成就、行业内非遗发展服务平台的建设、纺织非遗对于脱贫攻坚及乡村建设发挥的作用、相关人才的培养等角度,对行业过往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评价。

孙淮滨指出,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格局都有新的变化,在纺织行业科技、时尚、绿色发展的基调下,纺织非遗的发展首先要符合国家和行业发展的总趋势,将产业转型升级、巩固纺织强国的地位作为一大工作重点。同时,对于纺织非遗发展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在“十四五”期间逐步解决。

用非遗复兴助推乡村振兴

“十四五”时期,国家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孙淮滨表示,在这一阶段,如何让传统文化和非遗资源在乡镇建设中发挥作用,行业内也在进行积极探索,这将成为今后纺织非遗的工作重点。

对于纺织非遗发展存在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孙淮滨指出,区域平衡的关键是协调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目前纺织行业对于纺织非遗相关工作的重心也应更多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首先,少数民族地区的纺织非遗资源最多,占比70%。其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纺织非遗资源可以对乡村振兴、发展区域经济起到积极作用。再次,通过纺织非遗让少数民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与国家“创造美好生活”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提及中国纺联曾在2017年建立驻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孙淮滨提到,自2017年建站以来,中国纺联非遗办做过大量工作,按照文化部部署组织了绣娘培训、企业家调研等活动,并在潮州举办了国内首个国际刺绣艺术双年展,促进纺织非遗与海外文化交流。此外,行业还选送潮绣作品参加国内的部分拍卖活动,让拍卖市场发现纺织非遗作为艺术品的价值。

>>孙淮滨实地探访纺织非遗产品

>>孙淮滨接受本刊记者马馨悦专访

在我国沿海地区,由于政府高度重视、相关投入较多、经济实力较强、意识相对超前、思想更加开放等原因,纺织非遗的发展更加快速和全面。目前,中西部地区纺织非遗则因为受各种条件限制,发展情况与沿海地区相比尚有距离。

孙淮滨透露,“十四五”时期,非遗办将会把中西部地区作为重点。据悉,以“苗绣的振兴”为主题,第5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将在贵州举行。“希望通过这次会议的举办,为苗绣的振兴添把火、出把力,让更多人了解苗绣,也让苗绣有更多市场化、产业化的机会,也为苗绣品牌的打造出一份力。”孙淮滨表示。

数字科技赋能让非遗时尚起来

在访谈中,孙淮滨不断强调纺织非遗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性。他指出,纺织非遗的传统工艺存在周期长、用工多、成本高的缺点,严重影响了市场推广。行业内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保留传统工艺的基本工艺特征,同时在材料、工具和工艺上有所革新,融入现代科技手段。

从设计角度,纺织非遗在发展过程中要将时尚设计与非遗元素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使其在外观和功能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现代生活接轨,才能在新时代绽放光彩。生产产品的创意一定要与市场的需求对接,尤其是“千禧一代”年轻人的需求,只有他们喜欢非遗产品,市场化和产业化工作才能够向前推进。

设计出产品之后,若想产品的制造达到一定规模,进而拉动市场消费,还需要科技和资本的投入。近年来,纺织服装行业发展很快,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生产型制造等层出不穷,但纺织非遗的发展由于科技投入不足、资本介入不够,发展相对滞后。而纺织非遗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材料的创新,都离不开科技和资本的投入来使其扩大规模。

在渠道推广方面,目前很多产品已经开始通过电商进行推广,部分非遗传承人也同时担任设计师和主播,用直播带货进行销售,这种方式虽然在纺织非遗领域刚刚起步,但一定会成为常态。特别是部分交通运输困难的地区,更需要运用互联网来进行传播,后续也需要这样一个市场化传播的队伍。

孙淮滨坦言,非常希望有责任心、有使命感,并对文化事业有热情的企业参与纺织非遗的相关工作。譬如与行业优势企业合作设立纺织非遗专项公益基金,一方面在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带来生产和设计方面的资源,用传统文化的力量助推品牌升级;另一方面也能使行业在进行非遗相关的展览、会议、展演等活动时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

孙淮滨表示,对于纺织非遗的发展非常有信心,因为这不仅是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相信纺织非遗能在新时代为创造大众美好生活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纺织非遗还可以通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文化交流,成为我国与外国进行文化交流,甚至是商贸交流的一个重要资源,这将使中华优秀文化能够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可。“纺织非遗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辉煌的,未来将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纺织文化发展
澳洋纺织
中国纺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