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娟
VISITTHE GEOLOGICAL MUSEUM OF SHANDONG
PROVINCE TO LEARN ABOUT WORLD BENEATH YOUR FEET
提起地质,你会想到什么?地球和地壳、矿物和岩石?看似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的知识,只要到山东省地质博物馆走一圈,看看展厅,听听解说,就会一目了然。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探究生命进化历程,还可以一睹中国和世界矿产资源,饱览齐鲁大地的奇珍异宝。
科普教育的“窗口”
“妈妈,快来看,这里有一只超级大的恐龙!”在山东省地质博物馆,夹杂着欣喜、赞叹、不可思议等多种情绪的童声让人忍不住循声望去:一具硕大的恐龙化石威武地矗立在序厅中央,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围观。从讲解员的介绍中得知,这是一具巨型山东龙化石骨架,高8.4米,长14.8米。“巨型山东龙是鸟脚类恐龙、鸭嘴龙科、山东龙属的一种,植食性,头顶部光平无顶饰,是平头鸭嘴龙的代表,生活在中生代的白垩纪晚期,化石发现于山东诸城。”听完讲解,在场的小朋友和家长惊叹不已,脚步也不由自主地跟随讲解员,继续探索更多的奥秘。
山东省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76年,前身为山东省地质陈列馆,1986年更名为“山东省地质博物馆”。如今的新馆坐落于济南市经十东路,于2017年正式开馆,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馆藏标本2万余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山东省地质博物馆是山东省唯一的省级自然科学类专业博物馆,集地学科普教育、学术交流、科技服务等功能为一体,是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展示地学研究成就、宣传国土资源信息的重要“窗口”。该馆多年来共累计接待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大中专院校学生20余万人次的参观访问,同时还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济南市优秀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新馆以“立足山东、胸怀全国、放眼世界”为布展设计原则,包含序厅和地球家园厅、生命演化厅、物华天宝厅、辉煌成就厅、大地风貌厅、石海奇珍厅六大主题常设展厅,主要介绍地球科学、矿产资源、地形地貌等方面的知识,展陈有大量珍贵精美的标本。其中有山东省现存最大的自然金标本,重812.5克,含金量逾90%;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标本,重量达10克拉;产于玄武岩上,重达2400克拉的蓝刚玉晶体。此外,馆内除巨型山东龙骨骼化石外,还拥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如体态完整的三叶虫化石、连体恐龙蛋化石、山旺化石等;除标本外,设置有书画临时展厅、4D动感影院、标本保护修复实验室、馆外特色岩石景观区等功能分区,并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地学名人物品和图片。
穿越时空的对话
“上下四方日宇,往古来今日宙。宇是空间概念,宙是时间概念。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是普遍的、永恒的、不断运动和发展的物质世界。在宇宙的星际坐标中,地球宛如沧海一粟……”走进地球家园厅,一段文字介绍带领人们走进浩瀚的宇宙世界中。
“你知道为什么一年有四个季节吗?”一位女士询问着身旁的孩子。 “因为地球的公转和白转控制着四季的变换和日夜的更迭。”孩子在了解地球的运动轨迹后自信地回答道。从宇宙的起源到银河系、太阳系再到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自然科学知识在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展示下,浅显易懂。投影球幕更是生动地演绎着地球形成和演化的动态过程,观众能近距离地感受到火山喷发和熔岩流动的景象。针对一些枯燥难懂的地学知识,山东省地质博物馆巧妙应用多点触控、OLED、VR/AR等数字技术手段,增强展览互动,提高观览体验度,让观众仿佛正在经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生活在地球上,却不知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到地质博物馆,真是长知识。”一位观众说道。
山东是中国矿产资源大省,富饶的山东大地有着丰富多彩的地下宝藏。步人物华天宝展厅,就如走进精彩纷呈的矿产资源世界:领略胜利油田的壮阔美景,欣赏地下乌金的华丽转身,静观金刚石的璀璨夺目,感受“金属之王”黄金的富贵与华丽,窥探焦家式金矿的神奇……矿产资源的魅力与神奇令人叹为观止。
在石海奇珍厅,人们的目光被精美的奇珍异宝所吸引。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等名贵宝石,珍珠、琥珀等有机宝石,翡翠、和田玉等玉石,以及太湖石、灵璧石等著名的观赏石等精品标本,品种齐全、造型独特。看着这些五彩缤纷、晶莹剔透的石海奇珍,人们在享受一场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越发感叹应该保护地球、珍惜资源。
馆内2楼的4D动感影院门前,聚集了不少孩子和家长排队。原来,观众只要带上特制的眼镜,就可以和男孩曼克一起去白垩纪的恐龙世界探秘,一起躲避暴龙的追击,帮助小青岛龙找到爸爸。4D动感影院集先进的四维特效设备,声光电技术,各种烟雾、雨、雪、气流等环境特效以及精心构思制作的立体影片为一体,使观众完全沉浸在逼真的模拟环境当中,具有强烈的临场感和视觉冲击效果。影院可容纳40位观众,放映有《滨海浩劫》《寻龙历险记》等多部4D特效影片。
感受地学知识魅力
今年2月22日,山东省地质博物馆迎来一位特殊的小观众。这位年仅10岁的小观众名叫桑晟杰,自小就对地质有着浓厚的兴趣,阅读过大量关于地质方面的科普书籍,节假日经常来山东省地质博物馆参观学习,对各个展厅展出的标本印象深刻。桑晟杰称在济南市的龙洞山区发现疑似古生物化石的标本,希望得到館内古生物专家的鉴定。
经博物馆的两位研究员现场鉴定,桑晟杰发现的确实是不同类型的古生物化石。研究员张淑芳说,这些都属于寒武纪时期的古生物化石,从大类上来说是三叶虫,“他发现的主要以蝴蝶虫为主,化石上以头部和尾部的结构居多。”据了解,三叶虫化石古时称作“燕子石”,也叫“蝙蝠石”。三叶虫属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生于海底,种类繁多,大小不一,从l厘米至l米,寒武纪至奥陶纪最盛。
“我们经常在馆内、馆外开展一些科普活动,很多学校也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山东省地质博物馆科研开发部副主任宋晓媚介绍,作为自然资源科研科普宣传的“阵地”和“窗口”,山东省地质博物馆面向全社会宣传推广自然资源科普知识,让人们能够感受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公众热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近年来,山东省地质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利用网络和微信平台齐发声,组织线上科普、视频科普、主题展览等形式,打造线上“永不关闭的地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