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儒
(贵州省骨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3)
拇外翻是指足部畸形,主要群体为成年人,在临床比较常见,发生率为2%~4%[1]。广泛的手术方法被广泛用于各种程度的拇外翻畸形治疗,其中,跖骨截骨术与软组织手术相结合是最常用的方法。拇外翻的治疗经典法为Scarf截骨术,已经得到了许多改进,但是由于拇外翻患者的畸形多种多样,没有人具有相同的畸形。对于在手术过程中经过改良的Scarf截骨术后仍具有较大拇外翻角(HVA)和旋后畸形的患者,可以添加Akin截骨术以进行进一步矫正。寻找准确有效的拇外翻治疗计划在本项研究中,改良的Scarf截骨术用于治疗中度和重度拇外翻,并通过对拇外翻患者进行个性化评估来观察其临床疗效。
1.1 一般资料。以贵州省骨科医院收治的拇外翻患者(选取例数为40例,64足,选取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为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如下:男1例,女39例;年龄为21~78岁,平均(52.89±8.31)岁。目前,该项目的执行情况正在报告给伦理委员会,以供审核和批准,并且已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并签署了同意书。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X射线照相,以对支撑着骨重量和轴向位置的正侧位和侧位进行X线检查,这表明HVA为20~54°平均(41.33±7.31)°,第1跖骨远端关节面角(DMAA)为10~38°,平均(21.22±8.73)°,第1、2跖骨间角(IMA)为14~24°,平均(19.62±4.05)°。参考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PFAS)评分为40~55分,平均(47.70±4.40)分。选择标准:①根据拇外翻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中度至重度拇外翻[2]:负重X线检查的结果是HVA为20,IMA为13。②关节活动范围≥50,关节无骨关节炎症状。排除标准:①骨关节炎或跖骨第一楔关节不稳定的患者。②足部皮肤感染,骨质疏松重度患者。
1.2 方法。行椎管内麻醉,在第1跖趾关节取纵行切口,标记截骨线,使用摆锯沿标记线完成“Z”形截骨术。向外旋转跖骨头,在手术前测量需要校正的跖骨内翻角,确认角度,然后使近端截骨末端的内侧角与跖骨头的头部接触。 沿远端截骨点,将标记的点和边缘以直角方向切成梯形块。此时,在远端截骨术的表面上形成狭缝。将跖骨头向外推,该槽将是近端截骨术。使用两根2.4 mm全螺纹空心压缩螺钉(山东威高公司生产的钛合金螺钉)用垂直的骨干固定截骨术,并用摆锯将跖骨的内侧端弄平。对于DMAA增大和跖趾关节不一致的患者,切开跖侧骨块的近端内侧角并适当旋转远端以校正DMAA。如果剩余的DMAA增大并且HVA增加,则进行Akin截骨术(更长的切口,楔形截骨术,距第一跖骨近端关节表面8~15 mm。在截骨术中,根据脚趾旋转的变形来调整截骨术的角度,以实现单极三侧截骨的效果。需注意可以在截骨术中纠正旋转和拇外翻畸形,并保持外侧合页。用Herbert螺钉固定垂直在截骨线。留意止血带是否松动,以防止在手术期间流血,并确保活动范围达到>50°。防止过度拧紧影响关节活动。曼氏绷带法用绷带包扎伤口,预防医源性发展。抗生素用于预防手术后的感染。
1.3 观察指标。在术前、末次随访时,拍摄脚和芝麻轴的射线照片以测量患脚的HVA,IMA和DMAA。选择AOFAS评分用于疗效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测得的数据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用t检验表示,计数数据用比率表示,它们之间的比较用χ2检验表示。如果P<0.05,则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评价40例患者(64足)手术前后AOFAS、DMAA、IMA及HVA评分。40例患者(64足)末次随访的HVA、IMA和DMAA及AOFAS评分分别为4-20(13.52±5.42)°、5-10(7.92±2.88)°、6-11(7.44±1.82)°、78-95(90.11±3.6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40例患者(64足)手术前后AOFAS、DMAA、IMA及HVA评分的比较(±s)
表1 40例患者(64足)手术前后AOFAS、DMAA、IMA及HVA评分的比较(±s)
项目 术前 末次随访 t P HVA(°) 20-54(41.33±7.31) 4-20(13.52±5.42) 19.328 0.000 IMA(°) 14-24(19.62±4.05) 5-10(7.92±2.88) 14.890 0.000 DMAA(°) 10-38(21.22±8.73) 6-11(7.44±1.82) 9.773 0.000 AOFAS评分(分) 40-55(47.70±4.40) 78-95(90.11±3.65) 46.918 0.000
2.2 评估拇外翻患者采取改良Scarf截骨术方案治疗后的疗效。经治疗后,本组患者优56足、良5足、可3足,优良率为95.31%(61/64)。
拇外翻是成人前足最常见的问题,女人比男人多,男女比例为1∶15。由脚的生物力学障碍引起的主要关节结构变化是主要的病理变化,并且疼痛是患者寻求治疗的主要原因[3]。非手术治疗失败,疼痛,畸形逐渐加重以及对日常生活的严重影响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其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类别:软组织手术和骨手术。软组织手术主要包括松开和拉紧第1趾骨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肌腱移位以及切除拇囊炎和骨赘。该外科手术不能治疗骨骼,手术比较容易,学习曲线很短。 但是,由于拇外翻畸形主要是由骨畸形引起的,仅靠软组织手术不能进行生物力学矫正,手术后的复发率高。通常,该手术不能单独用于治疗拇外翻。骨外科手术主要使用跖骨远端,躯干,基底,指骨近端截骨术可纠正IMA和HVA的变化。但是,截骨线短,断端接触面积小和稳定性低会增加了在截骨部位发生骨不连的风险。Scarf截骨术是趾骨骨干冠状表面的“Z”形截骨术,这种截骨术适用于矫正中度至重度拇外翻畸形。IMA矫正能力强,截骨接触面积大,并且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截骨术中保持截骨端的稳定性[4-5]。
本项研究的结果表明,与术前HVA、DMAA、IMA、APFAS评分相比,末次随访的HVA4-20(13.52±5.42)°、IMA5-10(7.92±2.88)°和DMAA6-11(7.44±1.82)°均有所下降,AOFAS评分78-95(90.11±3.65)分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Scarf截骨术具有以下好处[6]:①垂直截骨线从内侧到外侧是对角线的1/3,可以防止跖骨头抬起,跖骨远端横向移动,由跖骨疼痛引起的骨疼痛;②远端横向和纵向截骨线成60°角,可在截骨表面形成倾斜。锁定远端插槽后,可以防止其锁定,跖骨变短;③截骨术的最终“榫卵”接触是用两个全螺钉压缩空心钉固定的,其为稳定和术后早期从床中释放提供了生物力学基础。④对于外侧趾骨IMA,这种截骨术需要纠正非医源性DMAA扩张。⑤使用术中荧光检查法确定并标记远端间隙截骨线,可以实现准确性,修改IMA并实现个性化治疗目标。
综上所述,拇外翻应用改良Scarf截骨术纠正畸形,其有效矫正畸形,可以有效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