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恺祺 闫丽蓉 王婉莹
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 北京 100048
2020年7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发布《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框架(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调整为施工综合资质,施工总承包一、二、三级资质等级压减为甲、乙两级。11月30日,住建部印发《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提出在全国大幅压减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并加强监管。此次建筑资质改革新政出台可能对核领域建筑企业运营环境和市场竞争形势产生一定影响。
我国建筑企业在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才可以在某项资质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同时,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市场准入制度,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施工企业、勘察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产规模、业务能力、技术装备等进行审查的一种管理手段。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对建筑行业实施了企业资质管理制度。2014年之前资质管理主要以建立、扩宽、细化为主,经历了初步建立、扩宽范围、细化专业类别三个阶段。2014年之后资质管理改革主要以简化、取消、合并为主,主要改革历程如表1所示。
表1 2014年以来我国建筑企业资质改革历程情况
从2014年以来历次改革来看,简化、取消、合并是趋势。特别是此次《改革方案》改革力度很大,涉及施工、专业承包、设计、监理等资质,多项资质将被取消或合并。此次改革核心内容如下:
资质类别与等级大幅精简。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由593项减至245项(压减59%),具体来看,工程勘察资质类别和等级由26个压减为7个(压减73%);工程设计资质类别和等级由395个压减为156个(压减61%);施工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由138个压减为61个(压减56%);工程监理资质类别和等级由34个压减为21个(压减38%)。
改革利好从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倾斜。资质改革后,拥有多个特级资质的企业只能拥有一个综合资质;拥有一级资质的企业,其资质含金量下降,竞争加剧;拥有三级资质的中小企业,可直接换为乙级(不需升为二级);对于新企业而言,进一步精简企业资质审批条件,申请门槛降低。同时,放宽部分资质承揽业务范围,有利于中小企业孵化和成长,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挂证”将受到强有力制约。“四库一平台”全国联网后,企业业绩、人员信息、项目建设过程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凭借人证分离的挂证手段获取资质未来将很难实现,今后建筑企业取得资质承接工程就必须拥有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
资质升级难度将提升。一方面在新的资质标准下,涉及到多项资质合并,资质升级所需业绩比目前单一资质升级复杂。另一方面资质告知承诺制要求建筑企业对资质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资质审批模式会简化,但若企业申报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将受到严厉处罚,因此承诺制需要的业绩难度会提升。
工程业绩与信誉更为重要。对不取消的资质,会简化资质考核条件,重点考核企业信誉和业绩等指标。同时,试点开展对信用良好、能够提供全额担保的企业,取消承揽业务范围资质限制。企业经营的核心是信誉与业绩,这是资质改革引导的方向。因此,虽然资质作为建筑企业开展业务的门槛非常重要,但只可作为助力。本次改革更加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使企业在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则下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业绩持续提升。
资质证书划分若干等级,不同资质等级对应相应的业务范围。取得更高级别的资质证书,有利于扩大业务范围,同时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信誉度。特级资质一直是建筑企业的“顶级身份”之一,具有行业风向标作用。根据住建部最新公布的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名单,截至2020年8月21日,全国特级资质数量共882项,分别归属691家企业,其中“五特”1家,“四特”22家、“三特”25家、“双特”71家、“一特”572家。虽然核领域建筑企业施工资质类别多,但特级资质数量远不足其他领域建筑企业,在非核工程领域高端建筑市场,核领域建筑企业竞争力明显不足。
核领域建筑企业设计、勘察甲级资质数量少,拥有的专业资质数量多但重合度高、覆盖领域少,导致非核工程业务承揽范围有限,市场竞争优势不足。目前业务以房建为主,多数企业为一级资质,部分企业只有二级、三级资质。在众多领域缺乏资质与业绩,导致非核工程部分领域尚未直接参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全产业链业务拓展能力和细分市场竞争力。核领域部分建筑企业资质数量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核领域部分建筑企业资质数量情况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完善优化工程建设组织模式,积极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促进设计施工深度融合,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向工程总承包转型的趋势已经显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明确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同时具有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施工和设计双资质,即企业须有自己的甲级设计院。资质改革后,对于拥有综合资质的企业而言,其拥有的行业一级资质将会自动失效。因此对于能利用的一级资质,可在新政正式实施之前的窗口期进行剥离(转移至全资母/子公司)。对于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部分闲置资质,也可通过剥离或分立方式统筹安排。
《改革方案》明确指出,除最高等级综合资质和需跨部门审批的资质外,其他等级资质审批权将一律下放省级及以下建设主管部门(包括核工程专业承包等一级资质)。目前,全国共有9项核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审批权下放省级及以下建设主管部门后,核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扩容可能性大,或将引入新的市场竞争者,改变核电建造市场竞争格局,一定程度上冲击现有竞争者市场份额。
核领域建筑企业可把握新政正式出台的窗口期,积极推进部分企业升级已有资质或申请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增强企业在市场中承接项目的范围和竞争力。结合业务发展需要,推进有实力的企业尽快将二级资质升为一级,改革后可直接换发甲级资质。同时瞄准“十四五”时期国家在交通、生态建设、城市更新、新基建等领域重大项目投资方向,配备符合业绩标准的人员,尽快申请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当前不考核企业业绩,只考察个人业绩),改革后可直接换发乙级资质,为“十四五”期间拓宽业务范围、培育业绩增长新动能奠定基础。
核领域建筑企业应统筹内外部工程设计、建造资源,打造非核工程总承包建设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及设计力量,围绕承接工程总承包业务所需的资质标准,统筹企业内部非核设计资质和设计人员,打造非核与民用工程总承包能力。前期可由设计院与施工单位组成联合体承揽项目,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竞标成功率。
核领域建筑企业相关单位应做专做精核电工程建造业务,巩固并持续提升核电建造领域核心优势,确保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推动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统筹能力,探索推进核电领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融合管理模式;围绕精细化策略,统筹策划核电建造标准化、知识共享、经验反馈等机制,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建造,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培育成本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