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8-20 12:48廖照德
广西农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建议

廖照德

摘要:广西桂林市永福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但在现代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农村基层治理上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必须发挥优势,抓住关键,补齐短板.采取统筹规划,精准施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培育文明乡风,强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推进农村富民惠民工程建设等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现代产业;乡村治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3-4374(2021)05-0005-04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法宝,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实现乡村振兴的决心。当前,全国农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农村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实现乡村振兴这个战略目标,需要各地找准找实本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短板,因地施策。本文以桂林市永福县为例,探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永福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永福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新型工业重镇、现代农业强县、福寿养生家园"这一目标,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

1.1城乡融合长足发展

农资流通体系逐渐完善,县供销社农资企业在乡镇建立了80个农资配送站,20个村级建农资放心店;电子商务服务面向农村铺开,全县建立了33个农村淘宝服务站、52个电子商务服务点;金融行业向农村延伸,县农村合作银行在全县乡村设立了4个信用乡镇、48个信用村,设立了137个助农取款服务点,其中惠农服务点116个、综合服务站5个,有效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1.2特色农业提质升级

永福县打造了沙糖橘、生猪养殖、罗汉果、麻竹、西红柿等一批特色产业示范(园)区,在示范(园)区的带动下,全县沙糖橘种植面积达40多万亩、罗汉果6万亩、西红柿2.5万亩,现代农业"福寿、富硒、生态"三大品牌优势得到加强。

1.3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永福县建成了4个乡镇污水处理站,完成了4个片区和6个村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主体工程,20016户清洁厨房和21918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得以改造;聘用了150名乡镇集镇保洁员、1286名村屯和公路河流沿线保洁员,形成了长效保洁管理机制。

1.4鄉村文化日趋丰富

全县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70个,占全县行政村的75.3%。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已经达到99.7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已达到98.65%;向社会开放的公益性文化、体育场地设施数量144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85m2。连续多年举办农村彩调比赛、汽排球比赛、广场舞比赛、农民篮球赛等文体赛事,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1.5基层治理持续深化

永福县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村级基层组织得到加强;持续深化"一园两带三区"党建示范集群创建活动,打造各类示范点31个;全县农村党组织中五星级党组织有7个,四星级党组织有11个,三星级党组织有16个;全县97个村委会均推行了村务公开,完善了村规民约,并上墙公布,形成了长效管理机制。

1.6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截至目前,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3.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4万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74户2316人,全县7189户2498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含2014年、2015年退出户)全部脱贫,2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2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永福县在农业农村发展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现代产业发展支撑乏力

一是农村产业多为农民自主型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优势不明显。二是农村农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同时,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不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理想。三是农村土地流转质量不高。一些农民个体经营性较强,农户承包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高效利用,一些外出务工农民宁愿抛荒闲置也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给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四是村级带动群众创业就业推动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能人缺乏,农业企业对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和利益拉动作用仍不够明显。

2.2生态环境整治存在差距

一是农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意识不够强,村民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参与性不高。二是县级财力投人不足,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三是农村住房重建设轻管理问题突出,有些村屯有新房没新貌,有些"建新不拆旧",有些住房改造模式单一,过度关注外观的统一,忽视了民居的多样性。四是农村生态环境卫生保障长效机制尚需完善。近年永福县开展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建设使各乡村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提升,农村环境卫生得到很大改观,但有的乡村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情况时有发生,极大地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2.3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部分村民依然存在金钱至上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二是农村的精神文化不够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不多,部分村民精神支柱欠缺,存在打牌赌博现象。三是文化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宣传内容和方式创新形式不多。

2.4农村基层治理仍待深化

一是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弱化,一方面受村民自治意识、自治水平不够高因素影响;另一方面是本身面对乡村一些矛盾纠纷不想管、不愿管、不敢管,农村"三大纠纷"调处任务依然繁重,同时一些农村黑恶势力、宗族势力也给乡村的有效治理带来较大影响。二是农村大量劳力外出务工,村屯空心化、老人空巢化、儿童留守化现象比较严重,乡村治安问题开始凸显,一些不法分子乘机在农村进行黄赌毒、盗窃、诈骗等犯罪活动。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

从永福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問题来看,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发挥优势,抓住关键,补齐短板,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统筹规划,精准施策

要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科学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或方案,做到乡村振兴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多方面协同推进。

3.1.1注重强化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优化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推行"多规合一",统筹规划城乡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和乡村建设规划,按照理念先行、分类推进、彰显特色的要求,提高乡村规划建设水平。

3.1.2注重突出本地特色要科学把握地域特色、民俗风情、文化传承和历史脉络,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保护乡村的多样性、差异性,保持乡村固有的历史、文化、风俗、风貌,使乡村振兴各具特色,让人们看得见乡韵,记得住乡愁。

3.1.3注重健康有序推进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显功与潜功的关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把乡村振兴推向前进。

3.2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只有坚持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动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社会问题,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2.1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坚持以"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乡镇村"为主线创建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综合项目区自然条件、产业发展要求等因素,把项目区打造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宜居、宜业的特色乡镇村。

3.2.2全力抓好特色产业发展要充分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和区域优势,选好选准特色主导产业,以核心示范区为示范带动,推动本地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发展,努力形成"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3.2.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赋予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加快推进本地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重点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加工企业,不断挖掘产业价值,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3.2.4调整农村产业布局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农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向乡村转移,加快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强化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和协作,鼓励大中城市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进人乡村,改变资源从乡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

3.2.5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基础,进一步优化农村土地、林地、宅基地等资源配置,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村创新创业主体的培育和新业态的发展。

3.2.6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销售体系加强农业科技研究,通过引进良种、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等措施促进农业丰收,提高农民收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加强农产品流通信息化(电商农业)、现代化发展(建立农产品销售体系)。

3.2.7大力扶持发展乡镇企业经济实体引导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返乡人员等领办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带动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乡村创客等城乡融合发展新主体,带动城市资源和要素向农村流动,实现城市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与农村闲置、低效利用资源的有效对接,为城乡融合发展注人强大活力。

3.2.8推进乡村全域旅游创新发展要找准发展全域旅游的方向和突破口,采取"重点开发,以点促线,以线带面"的战略思维,大力推进以山水田园观光、民族风情、生态乡村、运动休闲为特色的旅游综合龙头项目及高等级旅游景区平台建设,树立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打造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构建"山水、运动、休闲、养生"为一体的旅游发展格局,推动农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3.3加大投入力度,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3.3.1抓好统筹衔接,循序渐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科学编制、严格实施村庄建设规划,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现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为重点,巩固"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成果,启动"幸福乡村"建设。

3.3.2加快完善乡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整合财力、加大资金投人,着力加强农村道路、饮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以改水、改厕、改圈和垃圾、污水处理等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3.4大力弘扬优良传统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

文化是农村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沉淀,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传统文化建设,繁荣乡村文化,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3.4.1传承发展优秀乡村文化要加强本地区历史文化、人文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养生文化、影视文化、非遗文化、节会文化等的研究阐释,促进乡村文化活化,让"地下的东西走上来,书本的东西走出来,死的东西活起来,静的东西动起来",推动优秀农耕文化融人现代生产生活,培育一批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美丽乡村。

3.4.2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完善乡村文化设施,以乡镇或中心村为重点,打造区域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实现乡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加强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打造农民的精神家园。挖掘乡村文化本土人才,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加强农村文化组织员队伍建设,培育一批乡村文化带头人和文艺骨干,演绎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乡土文化。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广泛深人开展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全面提升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质量,丰富乡村文化。

3.4.3培育文明乡风挖掘乡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采取符合乡村特点的有效方式,弘扬时代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新乡贤文化,涵养明德向善、守望相助、风醇物厚的文明乡风,用好的乡风聚人聚心聚气。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以户为抓手、以村为基础、以乡镇为龙头,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议事、道德评议、红白理事、禁毒禁赌等"一约四会"组织,引导村民树立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

3.5强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乡村治理体系

推进乡村治理要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农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主体作用。乡村治理中,"自治是核心,德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要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3.5.1强化组织制度作用,提升基层组织"领导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健全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全面提升村级治理能力和水平。

3.5.2强化德治引领作用,提升乡村治理"软实力"充分发挥乡村老党员、老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宗族、社会组织开展传统文化、家风文化、社会文化、民风文化建设,传承弘扬农耕文明精华,建立以道德为标准的自管理约束机制。通过开办"道德讲堂、文化礼堂"进乡村、科学文化主题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扬时代新风,抵制封建迷信。

3.5.3强化法治保障作用,提升乡村治理"硬实力"深化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法律进乡村、进院、进户活动,形成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秩序。健全农村依法治理体系,规范民主决策机制,保障村民决策权,建立集维稳、综治、信访、法治、民生为一体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的整治力度,保护农村居民各项合法权益。

3.6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农村富民惠民工程建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3.6.1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教育资源向农村配置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办好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逐年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其他困境儿童的社会救助和教育资助力度。

3.6.2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工程,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农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機构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农村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深人开展乡村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创建卫生村镇。

3.6.3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创新多元化照料服务模式,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

3.6.4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鼓励村集体以可支配的资源、资产、资金等要素为依托,以村为单位组建劳务服务公司、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行业协会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村级集体经济带头人。发挥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制度。

3.6.5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工程大力培育新主体和新农民,吸引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新创业。实施就业扶持计划,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多渠道转移就业,力争每个乡镇打造1个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带动性的基层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把人留住,把人引下来,把产业振兴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4结束语

乡村振兴,布局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目标是"强、美、富",方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途径是城乡融合发展,载体是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亿万农民的美好期待,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三农"发展的新画卷即将磅礴展开。要把乡村振兴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大任务,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一重点,牢牢把握生态宜居这一关键,念念不忘乡风文明这一保障,时时着力治理有效这一基础,处处着眼生活富裕这一根本,事事聚焦防贫抗贫这一前提,明确思路,真抓实干,深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切实改变农业农村落后面貌,补齐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短板,不断谱写新时代乐章。

猜你喜欢
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建议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国内关于乡村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