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芳芳,赵楠,靳亭亭,陶亚玲,常晓楠,汤旭磊
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定义为一种疾病,并预测在21世纪将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1]。2013年研究显示[2]大洋洲、北非和中东部分国家的肥胖率超过成人人口的50%,北美和西欧的肥胖率分别高达30%和20%。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3]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肥胖率为11.9%。肥胖是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的危险因素[4],还与普通人口全因死亡率的风险增加有关[5]。静息心率(RHR)作为一种常规的临床测量指标,其增快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全因死亡率密切相关[6,7]。目前关于肥胖和RHR是否存在相关性,研究结论并不一致[8-10],本研究应用前期流行病学调查所获的人群资料分析兰州市社区中老年人群肥胖与RHR的相关性。
1.1 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中国2型DM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REACTION)”兰州市基线资料[11],共纳入10 038名社区居民。入选标准:本研究所需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重要资料缺失者;②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病史者;③起搏器植入者;④非窦性心律者;⑤应用影响心率和体重的药物及饮品(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咖啡及茶类、利尿剂等);⑥存在严重疾病或活动受限(恶性肿瘤、长期卧床)等情况者。最终6215例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所有入选者均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资料收集提取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心脑血管病史、糖尿病病史、恶性肿瘤病史、甲状腺疾病史及其他疾病史、文化程度、使用激素及其他药物史、吸烟史、饮酒史、运动情况等。计算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当24≤BMI<28 kg/m2时为超重,BMI≥28 kg/m2时则为肥胖。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RHR,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提取空腹血糖(FBG)、负荷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实验室检测指标。
1.3 RHR分组根据RHR五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Q1(RHR<69 次/min)、Q2(69≤RHR<75次/min)、Q3(75≤RHR<80 次/min)、Q4(80≤RHR<87 次/min)、Q5(RHR≥87 次/min)共5组。对研究对象进行性别分层后,男性和女性RHR的五分位数分别是67、74、79、86 次/min和69、75、80、87 次/min。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以上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偏相关分析探讨BMI与RHR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各分位组的RHR与肥胖的风险比(OR)和95%可信区间(CI)。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研究人群的基本特征研究人群年龄(57.7±8.4)岁,BMI(23.98±3.28)kg/m2,RHR(78.1±10.9)次/min。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7.5%和9.7%,男性超重率高于女性(44.1%vs. 36.0%,P<0.05),男女性肥胖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病率分别为9.6%、19.4% 、8.4%。吸烟、饮酒、运动、高中及以上教育人群分别占6.9%、2.3%、20.6%、52.6%(表1)。
表1 研究人群的基本特征
2.2 RHR五分位各组肥胖的患病情况RHR五分位各组中,总人群和女性人群中Q5组肥胖患病率最高,分别为11.5%和12.5%(P<0.05);Q2组肥胖患病率最低,分别为8.1%和7.9%(P<0.05)。RHR五分位各组中,总人群、男性及女性人群各超重率均未见差异,男性肥胖率无统计学差异(表2)。
表2 RHR五分位组肥胖的患病情况
2.3 BMI水平与RHR水平的偏相关分析未调整混杂因素时,总人群、男性及女性的BMI水平与RHR水平均无相关性(P均>0.05);调整年龄、性别(不同性别人群相应模式中均不调整性别)、WC、SBP、DBP、FBG、2hPG、HbA1c、HDL-C、LDL-C、TC、TG、吸烟、饮酒、运动、高中及以上学历等因素后,总人群、男性及女性的BMI水平与RHR水平仍无相关性(P均>0.05)(表3)。
表3 BMI水平与RHR水平的偏相关分析
2.4 RHR与肥胖的患病风险以肥胖为因变量,以RHR五分位各组为自变量,其中Q1组为参照组。在模型1(未调整因素)中,与Q1组相比,总人群和女性人群Q5组与肥胖患病风险均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303(95%CI:1.002~1.695,P<0.05)和1.494(95%CI:1.114~2.004,P<0.05)。在模型1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年龄、性别(在不同性别人群中均不调整性别)、SBP、DBP、FBG、2hPG、HbA1c、HDL-C、LDL-C、TC、TG、吸烟、饮酒、运动及文化程度,结果显示总人群和女性人群Q5组与肥胖患病风险仍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053(95%CI:0.790~1.404,P<0.05)和1.227(95%CI:0.891~1.691,P<0.05)。无论是否调整混杂因素,男性RHR各组与肥胖患病风险均无关(表4)。
表4 RHR与肥胖的患病风险
美国国立卫生与营养检测调查(NHANES)的研究[12]结果显示,2009~2010年美国20岁及以上成人肥胖率为35.7%。本研究显示,甘肃兰州地区肥胖率为9.7%,远低于美国的数据。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对全国内地31个省的98 271名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的研究[13]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肥胖率为12%,东、中、西部地区肥胖率分别为13.5%、11.9%、9.9%。与全国研究结果相比,兰州市社区人群肥胖率低于全国水平(9.7%vs.12%),明显低于东部地区(9.7%vs. 13.5%),略低于西部地区(9.7%vs. 9.9%)。原因可能与本研究人群为中老年人群,且兰州市地处西北,经济水平较全国特别是东部经济水平有较大差距有关。
本研究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否调整混杂因素,总人群、男性及女性的BMI水平与RHR水平均无相关性。Wu等[10]基于9486名40岁及以上社区居民的横断面研究,以及韩硕等[14]对2422名35~64岁社区居民的横断面研究,同样显示BMI水平与RHR水平不存在相关性,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而Jiang等[8]对89 860名健康体检者的横断面研究和Kang等[15]对11 876名健康成年男性的横断面研究,均显示BMI水平与RHR水平呈正相关。另外,Baba等[16]的基于39 848名高中生的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BMI水平与RHR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性。Lee等[17]对33名青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仅肥胖个体的BMI水平与RHR水平间存在正相关,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原因可能与样本量大小、研究人群平均年龄及男女性所占比例、地域不同等有关。
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RHR五分位各组肥胖的患病情况。结果显示在总人群和女性人群中,RHR五分位最高分位组肥胖患病率最高,分别为11.5%和12.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与RHR五分位最低分位组相比,总人群RHR五分位最高分位组与肥胖患病风险呈正相关。汤玲燕等[18]对10 488名儿童的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年龄和血压后,RHR≥100 次/min的儿童患肥胖的危险是RHR<84 次/min者的1.917倍。张秋梅等[19]对4362名大学新生的研究结果显示,调整年龄、城乡因素后,男生和女生肥胖者发生RHR过快风险分别是体重正常者的2.87倍和3.83倍。Shigetoh等[20]一项纳入614名20岁及以上自然人群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RHR≥80 次/min者20年内肥胖的发病风险是RHR<60 次/min者的2.34倍。肥胖与RHR有一定相关性,可能与肥胖者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可引起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从而导致RHR增快[21]。另外,研究显示[22]肥胖和高腰臀比的人群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抑制,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导致RHR增快及心功能损害。本研究还发现,RHR对肥胖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随着RHR增快,女性人群肥胖的患病风险升高,但在男性人群中未发现RHR与肥胖患病风险存在相关性。可能与女性特殊的生理及激素水平、样本量大小和男女所占比例、地域不同等有关,差异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在中老年总人群和女性人群中,RHR与肥胖患病风险呈正相关,罹患肥胖增加RHR,可能导致心功能损害。因此,提倡在筛查人群肥胖时应同时开展心率监测,对于心率处于正常高线的人群,特别是女性人群,应关注是否有肥胖发生,提前避免心血管事件的不良结局。但对于肥胖如何介导心率增快的具体机制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