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平
“新文艺群体”在当前媒介融合的语境下,从文艺形式同质分类的开放性角度上,必定会给文艺学学理的概念内涵,带来公认范围很广的拓展。其中最有包容性的拓展面是:一、“新文艺群体”在主体创作的思维能动性方面,为思想视域,提供了一种新媒介条件下相关学科认知与边际分析的发展模型。因此,文艺评论——理论领域应该客观地扩大对“新文艺群体”的“艺术思维新 ”思维模型研究的应用范围。二、“新文艺群体”借助其能动性的思维方式,从文艺类型的原创性助因上,产生了多样化的、与主体文艺机制相对应的、有很大可塑潜力的表现形式。
一、从中国哲学范式看“新文艺群体”——“思维新”现象
“新文艺群体”这种凭借人-机-脑交互一体的多向度能效,从创造新艺术观念环境的思维根基上,体现出了中国哲学思维范式论域下的本体论意涵。我认为,任何一种创造新艺术观念的思维活动,虽然在不同的思维生成环境下有不同相应变化的形式和内涵,但思维活动如果要具备一种理想的变革性创造特质,那必须要依赖一些相应变化的预备、相应开放的自我调整、相应验证的运用——这一环链的综合因素来决定。所以说,客观研思中国式“新文艺群体”——“思维新”的方式,只应该是在思维活动变革性创造所赖以发生的根基中去立足。为此,我有必要对中国“新文艺群体”的“艺术思维新”思维原创之间、思维认知能力之间的差异关系,来作为研讨“新文艺群体”思维认知模式的焦点。分两个方面阐述:
(一)以中国传统知行观,研思“思维新”现象
《孟子·告子章句上》有言“思则得之”,我从东西方哲学史比较,那种致思于思维本质特征的心学观,完全是着眼于一种对意识主体性的开启,本质上,切近契合于思考一种思维产生原创性状态的原发助因之所在的中国哲学“致知在格物”与“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的知行观。我从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发挥和延伸出来的看法是:人们在思维活动中能够生成新变化、新换位的意识——“思维新”,凭借的是一种思维中能够容纳无限变化的他者那种内在的场域。可是,这个内在场域的空间,是意识处在思维的开展过程这一运动中产生的。它是凭思维自身开展出来而又不同于自身的一种差别的显态。这个差别,总是在没有差别但又不能不没有差别的预含处,又不断重新开展出自己新的预含。可见,思维产生的任何新维度,作为一个思想变程而推进的整体构造中的那种内在的广延,可以自我显化出对某段进程的一种变化。我从艺术思维形式的表征看,艺术思维的创造性,既构建了一种原创想象结合自由想象的内在性,也建立了一种悟性开掘代替经验选择的内在性。例如,艺术思维发生环节中,创新与非创新二者的内在差别,就是一种可单向也可双向运动的空间,它规定一个层次的内在,对另一个层次的内在,发生超越的构建。在它的构建活动中,总是体现出——思维的开启状态在过程的生成变化中,对自身有所确定而又不能全部确定的那种矛盾性。因此,我们任何一个意识活动中构建出来的新思维空间,本质上都体现出,在一种新思维序列拓展出来的过程中,不断超越它自己曾经的自己,而预设着自己后继的自己那个过程性。可以说,“思维新”的创造性规律,不仅体现了思维活动中肯定—否定的矛盾性辩证动态,而且,这种矛盾的自律运动形成了看不见的内在过程性。对人类艺术发展规律来说,任何认识论根基上的“艺术思维新”那个外生性原因,都离不开内源性的内因——矛盾的对立与互补的运动过程。过程就是一种矛盾性的空间——这就是在理解“新文艺群体”——“思維新”创造机制这个哲学意蕴前提下,对中国哲学论域的活用,以及原创性地新发挥。
(二)以中国生成思想为起点,辨析“新文艺群体”——“思维新”的哲学范式
我的观点是,思维活动演变中的每一个新的生成状态,总是处在:建构一种生成的同时又解构一种生成的途中。正如前过程开放的异域是后过程,而后过程开放的异域是新的前过程。或者说,前过程否定自身的过程,就是实现自身的过程,同理,后过程实现自身的过程,就是否定自身的过程。这种前过程与后过程的关联性,决定了非确定性的事态的实存,决定了过程与子过程(后过程)相互同一中转化为差异,前过程动变到后过程,后过程又动变为前过程,这两个方面的每一方面自身都不是同一性,所以前、后过程是彼此差异的,并决定了彼此的有限。这就是生成的本质。这同时也是,探究性理解“新文艺群体”——“思维新”的生成活动那个最终内在的哲学思维根据。就是说,“新文艺群体”——“思维新”的生成,首先是他们在他们自身中的否定。
从“新文艺群体”——“艺术思维新”的知-行关系来看,“新文艺群体”的思维转型角度,属于一种特殊维度的思维方法探索的不确定性。因为思维方法的世界,本身处于突生性的不自定的位置。我们不要从既定不变的视角,来代替其他维度预设的不确定位置。思维自身都不是能自定成自己的某一定限,思维方法又怎么能自定为某一种呢?思维方法必然是空而有相的,这才算是真有。我们在崭新解释和创新理解“新文艺群体”的“新思维”方法时,不可能把我们全部维度的未现方法都显示完。例如,“新文艺群体”的互动装置代表作《山水—墨水—冰水》,这种映象交互和叠现的图式客体,是介于主体显现和非显现之间的,对感觉者来说,它没有设定客体和主体之间整体边界的样态,有点像分形的模糊分维,也就是说,作品中表现的山水、墨水、冰水的图式客体,不是在我们知觉中被表象出来的经验实物那种山水、墨水、冰水,而是变成主体意向中显示出的纯碎图像,它是主观幻现出来的主体对象。这样,主-客二体就统一起来。《山水—墨水—冰水》从侧面反映了“新文艺群体”对图式意识空间的敏觉,从类型上说,他们的艺术面向,已经切近到中国哲学的图式意识空间中。
二、从“新文艺群体”的审美表现特质,开掘中华美学思想
“一与多”的辩证关联,就是中国美学范畴构建的“多与一”关系。这种美学范畴构建的“多与一”思辨关系,成为了中国美学文化演变历史进程的奠基性思考助因之一。
(一)从中国接受美学看“新文艺群体”审美思维发展
我认为,“新文艺群体”作品作者、读者、批评家三者相互依赖的关系本身就有特定的设定条件。例如:凡是读者、批评家在先行理解““新文艺群体”网络文学原作的潜在意义的同时,读者和批评家自己也处在历时理解、共时理解、分层理解——三个维度既展开又限制的不断历变中。这就产生了读者、批评家的先行理解本身有一个连续中的断裂,连续中的断裂标志着衍生环节的开始。这就爱造成读者和批评家参与解读释义,只能是对作品某一定向意义维度分形以后的代现。
但西方美学家姚斯提出:“读者在由文学期待、回忆和预期组成的统一视野中把这些作品作为他现在的作品来感受并将它们互相联系在一起,正是这一视野确立了它们的意义。”我认为,“新文艺群体”作品,首先要面对读者、批评家、作者各自的创作也存在某个不确定的壁垒,因为读的释义空间和写的产义空间,分别都处在各自组织和统领的差距变动中。所谓读者、批评的在先预设……补充原作的意义,本质上是不定显的。原作自祖始义的无限和无解,并不在读者阅读和批评通解、近似解的能力范围内。批评家只能做到在线性上不断续设出自发语境和义境的新起点,把原作自祖语境和义境的异源共同统归一处,可是,原作自祖语境和义境自己突变的自增长边际,恰恰和批评原发语境演绎出的边际形成了互异,这让批评不可能在生成性的领域之外,再设定一个自我演替的边界。于是,在读者、批评家、作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主导着结构同时又消解了这一结构的永续流向的不可弥补的结构多元体。可见,姚斯的线性接受美学观,缺乏“新文艺群体”继承中国美学思想“生生之谓易”那种作品思想意义达到——刘勰所谓的“义脉接附、思绪各异”,多元性变化中接受审美的美学境界。
(二)从中华美学视角,研思“新文艺群体艺术思维新”的美学内涵
我认为,中华美学—哲学“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周敦颐《太极图说》)”的“交感”论万物存在的差异化状态,正是审美思维能动性发展的前提。在审美活动中,心灵显示的外在实体,既可以给心灵感观又可以给眼睛感观的二元状态(甚至多元),这本身是心灵发展出来的对立面,它丰富了心灵内外实体的双重性,建立了非重复、非一致性的差异方面。而非一致性的差异,才能决定矛盾性的多元,成为一个统一的总体。非一致性的差异正是以对立的方式,构成了互补的多元。因此,中华美学的“交感”理念在审美的理解构建上,不仅有感物与感心交互发生的意蕴,而且我创造性理解,还应该有——非一致性差异决定矛盾性多元的思辨成分,作为物—心交感状态的前提性。审美是一种完成与完善可能性的指向未来的动态活动。就是说:审美活动是以各个维向逐一而放射展开各个暂存价值层面的渐进运作,它的本质是建构暂存世界而又不断开放新的暂存世界这么一个交互的动态结构。审美的发展性是以发现的连续性为特征的,每一个环节派生的因素交互与转换,生成与开启了新的审美维向或可能性。可以说,审美活动就是介入、发现和建构暂存世界的非现存性活动。“新文艺群体”在互联网技术想象生产力语境下,表现出的艺术虚拟与虚设、虚像与虚构的艺术新型思维,本质上,是让虚拟与虚设、真实与实体二者之间,成为交互的对立互补状态,从而进一步拓展创造进程的存在可能性。例如 ,“新文艺群体”网络小说《微微一笑很倾城》在内容构思结构上,设计了游戏世界拟幻空间的意识流与现实日常物质生活空间视觉流的双重并置体。这种艺术思维,体现出迂回引申出来的中华美学哲学意蕴——交感—交互—交生的差异互补统一性。
三、对“新文艺群体”——“思维新”的本体讨论
我的观点是,“新文艺群体”的“艺术思维新”对应了三个维度:拓边化、融界化、多界化,可以概括为:其自发原创与启发再创之间的界线,在跨越界限中反促新的前沿界限拓展。艺术的本质是“一”和“非一”之间的不确定的确定化,所以才能形成一个阶段到另一个更高阶段上展开整体性的“一”这一个内在领域的空间。“新文艺群体”的“艺术思维新”运思本身运动的方式是自由的、不定限的、不断开启各种维度的。“艺术”的任何感性形式,本质上都不能限制心灵运思在内容上可能出现相应“思维新”的变式,只要适合心灵运思特有的随机性内容的外在呈现,那么,在表现形式上就是随机的。“新文艺群体”从一种艺术类型到另一种艺术类型的跨界,实际上是从一种专属表现构思内容和形式的性质的定性,结合到另一种专属表现构思内容和形式性质的定性。这两种性质结合在一起,产生的第三种超越性的转变性的定性,在性质的确定方面,就属于“思维新”引导本身的判别。
可是,“新文艺群体”这种多元一体特征的居间思维,不是处在绝对内源性的自助自产中,而是在连接外界全球脑知识体系资源、人类公共思维资本的总母源中,确立自身思维拓展的新边界,并以不同的思维维度来分享知识智慧和艺术智慧的思维总体系统。例如,“新文艺群体”艺术手法中运用玄幻、仙侠、科幻、虚拟现实的多样化艺术思维新模式,无不源出于中华智性—直观思维母源那个真实现实的思维认知链中。“新文艺群体”从艺术思维新形式呈现的开放视域, 从外界模仿型思维向自主创變型思维的转向,从虚拟审美思维到泛现实审美思维的转向;从点状思维到圆式思维的跨越…… 无不源出于中华颖悟思维方式的根基。正是凭附中华思维认知范式的内源性助因,“新文艺群体”才有可能,以个体自主话语构建者和文化阐扬权益者的双重身份,对潜在的新艺术可能性领域,做出了建构式的合理性解—建构、外生性补充和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