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如何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建立阳光心态

2021-08-17 08:29:00王柏堂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单亲家庭心理问题班主任

摘 要:随着我国家庭结构和思想观念的不断改变,我国离婚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单亲家庭孩子的数量也逐年增多。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关爱和家庭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养成了不良生活习惯和嗜好,最终误入歧途。单亲家庭孩子作为一类特殊群体,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尤其是身为班主任的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针对已出现心理问题的单亲家庭的孩子,班主任应选择合适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保护其脆弱的心灵,并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积极面对生活的勇气。因此,本文分析了单亲家庭孩子所面临的现状及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改善孩子的不良习惯,帮助其树立阳光的心态。

关键词:单亲家庭;班主任;心理问题;阳光心态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0-0004-02

引  言

和谐的家庭关系、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年龄段,心理更加敏感,更在乎周围人的看法,而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重视单亲家庭孩子的在校表现,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抚平内心的创伤[1]。此外,我们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状况,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加强其心理建设,使其今后能更好地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此,笔者在参考相关文献和结合自身经验的情况下,对班主任如何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建立阳光心态进行了简要的讨论与分析。

一、单亲家庭的现状

单亲家庭,一般认为是离异家庭,但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等,这种家庭情况下的子女则称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单亲家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家庭观念的不断转变,我国离婚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单亲家庭孩子的数量也不断增多。目前社会中,单亲妈妈的数量远高于单亲爸爸,父母双方离婚后,孩子大多和母亲一起生活。但相关研究表明,尽管母亲给予孩子的关爱更多,但与孩子的关系是无法恢复到完整家庭时期状态的。近年来,夫妻关系问题、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单亲家庭中的父亲或者母亲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支柱,陪孩子的时间较少,因此,往往容易造成对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2]。

二、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一)自卑心理

单亲家庭的孩子情绪往往更加敏感,因害怕遭受周围同学的嘲笑而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由于该年龄段的孩子思想还不成熟,会觉得父母离异,自己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是一件十分可耻的事情,无法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甚至刻意逃避谈论有关父母的问题。家庭的缺失带给孩子许多心理压力,在学校时,这部分学生往往表现为不愿与他人交流、喜欢独处,课堂上眼神闪躲,不敢抬头,更怯于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二)逆反心理

复杂的家庭因素和家庭关系会使单亲家庭的孩子变得更加烦躁,甚至部分孩子会产生仇视父母的逆反心理。產生这种心理的原因往往是孩子怕自己再一次受到伤害,或是想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或是希望引起父母或周围人的重视,害怕被抛弃。在面对失去父亲或者母亲的痛苦时,孩子常表现为十分痛苦,无法自拔。尤其是父母发生过激烈矛盾和争吵的家庭的孩子的心态更容易失衡。

(三)敏感易怒

由于长期遭受家庭人员缺失所带来的压力,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孩子往往情绪特别敏感,易怒、易烦躁,排斥周围一切事物,拒绝参加任何团体活动,从而容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

三、帮助单亲家庭孩子建立阳光心态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单亲家庭的孩子虽然会表现出不良行为习惯,但其内心则极度渴望获得他人的关爱。因此,作为孩子的班主任,我们要抓住时机,采取合理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首先,班主任需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朋友的关系与其相处。班主任可以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引导其建立阳光、积极的正确心态,正视自己的家庭,并告诉其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无须敏感。同时,班主任要教育学生不要逃避问题,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并解决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时,班主任应更加有耐心,用平和的心态打开他们紧紧关闭的心扉,告诉学生可以尝试体会父母的难处,不要过多地抱怨父母,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其次,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选择,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此外,班主任可以多向学生讲述名人事迹,帮助其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3]。

(二)给予学生个性化关爱

班主任要建立单亲家庭孩子的学生档案,对其进行个性化教育和指导,给予学习、心理、生活的全面了解和关爱。例如,在学生过生日时,班主任可以鼓励其他学生为其庆生,通过赠送礼物的方法,让学生内心感受到来自班主任、同学的关爱。班主任可以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帮助学生走出阴霾,如可以定期举行班级活动,让热情的学生与单亲家庭的孩子建立一对一互帮模式,利用友情的力量,帮其?立正确的心态。对于有叛逆心理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加强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其心态以及叛逆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并鼓励学生去尝试;对于性格胆小、自卑的学生,可以开展团队活动,让热心的学生给予其帮助,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并给予他们适当奖励[4]。

(三)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或者电话访问,向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重视度,也可将学生近期表现和家长进行沟通。针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和家长一起讨论解决办法,调整学生的不良心态。学生的心理问题多与家庭有关,但受现实因素的影响,某些单亲家庭的父母需要工作以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因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关爱。还有部分家长由于工作太忙无法照顾孩子,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进行照顾。但隔代教育远不及亲生父母带给孩子的关爱那么完整。所以,班主任也需要从学生家长入手,关心学生家庭情况,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反馈给家长,并提醒家长注意学生在家的言谈举止,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保护学生的幼小心灵不受伤害。

结  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单亲家庭孩子建立阳光心态。首先,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来自教师、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其次,针对不同单亲家庭孩子的不同情况和心理健康特点,实行个性化关爱方案;最后,应与单亲孩子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家访以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并告知父母孩子近期在校表现,提醒家长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避免孩子出现不良行为习惯。因此,班主任不仅需要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应给予他们生活上、心理上的关爱,帮助单亲家庭孩子树立阳光的心态,促进其全面发展。

[參考文献]

洪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观察,2020,9(11):61-62.

李鹏翀.心理教育在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探究[J].现代交际,2019(12):145-146.

顾琴.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挫折教育[J].学周刊,2018(15):96-97.

李世模,刘玉静.搭建心理立交桥 构筑和谐班集体[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0):64-66.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武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 规划2019年度课题“农村寄宿制条件下单亲孩子的困惑及应对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ww〔2019〕GH25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柏堂(1970.4-),男,甘肃古浪人, 本科学历,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单亲家庭心理问题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23:07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13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41
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