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要点】
一、明确中心论点。论点是作者在论述问题时所持的观点、态度,通常不用比喻、否定、反问、设问、疑问等句式。有以下答题技巧可供大家借鉴:
1.位置法。或从题目入手,捕捉文章的中心论点;或从开头、结尾入手,捕捉文章的中心句;或读中间部分,提炼论点。
2.摘录法。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但有的议论文有时会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时,要明确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3.认要素。这里的“要素”指的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与论证。通常情况下,论据不是论点,可以排除;论证不是论点,也可以排除;剩下的句子,如果是被全文证明、阐述的,就是论点。
二、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可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的顺序进行排除。
三、分析论据。论据有两大类,即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典型的人物事迹、史实、确实的数据等;道理论据可以是名人名言、警句格言、俗语民谚,也可以是经过事实证明后的正确的道理、定义、公理等。
四、论证思路。一般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证明中心论点。具体分析时,要注意文中起承上啟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等关键性文字。
【阅读训练一】
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
现在,读纸质书的人少了,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对此,写书的人感受最深,因为书的发行数早已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观。对于写作者呕心沥血的文字,人们已经无暇顾及,这将写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尴尬位置,高纯度的文本也日益变成写作者的“独语”。
书这个词,原本指一本具体的书,就是《尚书》——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集,后来意义变宽,指所有的著作。生活要人们去挣扎、奋斗,因此,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高浓缩的书房,在见缝插针的地铁里读一读手机上的文字,也不失为一种温暖的抚慰。现在手机上的书算不算书,我不知道。假若让我决断,我认为手机上的书不叫书,只有纸质书才是书。我认同手机阅读的便捷,同时担忧手机阅读的轻浅化和碎片化。我相信载体的变迁必然带来内容的变化。当年,我们古老的文字在甲骨、青铜、竹简、布帛、纸页上不断转移,与之伴随的必定是语言和内容的变化。比如青铜器上的文字必然是精简的,所记的内容也一定是国家大事,所谓“祀”与“戎”,也就是祭祀和战争。当文字转移到纸页上,化作诗词、书札、文章,书写才自由自在,才成为一种均等的权利,抒情、议论也才成为可能,并蔓延出灿烂的文学史,才有了我们浩大、辉煌的纸上文明,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李白的《上阳台帖》、苏轼的《寒食帖》,还有9亿字的《四库全书》。
当书从纸页转移到电子屏幕上,改变的绝不仅仅是外壳,而是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网络呼唤点击量,因此造就了“标题党”,而一些沉静的、意蕴深藏的文字,显然是不适合手机阅读的。手机的书库中当然也可以下载各类经典,但有谁会在手机上读黑格尔、韦伯、陈寅恪、钱锺书?
有人说,纸的时代已然过去,就像甲骨时代、青铜时代终将过去一样。但我仍固执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
文字需要阅读,文化则需要抚摸、感受、相融。我们的文字,从来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碰触到的不应该仅仅是冰冷的显示屏,更应该是温润的纸页——那是我们的文化,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从自然中来,带着生命的气息,牵动着汉字的呼吸筋脉,与我们的生命血乳交融。
“中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都依托纸而存在。书的艺术实际就是纸的艺术。抽去一张纸,美就会被抽空,文化也会被肢解。
当然,我们还没有到悲观的时候。我们看到,书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在各大城市不断进驻黄金地段。像诚品、言几又、方所、西西弗这些品位高尚的书店也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书店的老印象,让阅读和选购变得更加轻松、时尚和舒适,在书店里翻书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最近为拙著《故宫的隐秘角落》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我惊讶地发现,来聆听我回溯历史、讲述故宫的,居然多是年轻读者——在电子时代长大的一代,对阅读,尤其是纸质书的阅读,竟然有着天然的好感。
读纸质书,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为这样的阅读,让我们的思想沉静、深入,体验文明的纯美与辉煌。这样的阅读是可贵的,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
(作者祝勇,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4月21日,有改动)
思考
1.请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文中的加点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坚定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训练二】
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
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竟能读1700本课外书。阅读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
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帶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书合一张影,结果发现书堆起来,跟孩子身高一样高。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6年读1700本书”的奧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过改进教育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每天坚持花20分钟时间,就能在小学6年读完1700本书”。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基本持平;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下降。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6.3%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37.8%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41.5%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成年国民阅读数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没时间”。相比小学生“读书等身”,我们是否有点汗颜?
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抗战名将彭雪枫常告诚自己:“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 我会输给工作的。”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不论行军作战多么艰苦,都坚持每日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挑灯夜战。他的名言是“知识之在于我,向来是如饥似渴的”,座右铭是“苦读,苦读!第一百个苦读”,约法三章是“每日决学两小时”。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优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也不难发现有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在公交、地铁站等车时,在银行排队时,或者睡前20分钟,都能成为自己专享的读书时间。
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应该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碎片。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定力的考验。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在无形中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修养和才干就会不断累积。所以,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其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同时,读纸质书和读电子书也并不相悖。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新时代,人人都想“下笔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们那样“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梦想不会从天而降,还需先静下心来,多挤出点时间,“读书破万卷”,才能厚积薄发,梦想成真。作为普通人,纵然我们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也能做到“读书等身”。
(作者付彪,选自《中华读书报》2019年5月15日,有删改)
思考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三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本文观点,说一说在今天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怎样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