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小兰
摘 要:通过开展机直播夏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其中密度在7.8万株/hm2时产量和产投比为最高,在5.7~7.8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产量和产投比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密度超过7.8万株/hm2后,产量和产投比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如东县机直播夏玉米的适宜密度在7.5~7.8万株/hm2,不宜超过8万株/hm2。
关键词:沿海地区;机直播;夏玉米;种植密度
中图分类号 S5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7-0038-03
玉米是如东县主要的粮食(饲料)作物之一,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越来越低。为了稳定本地区玉米生产规模,培植玉米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玉米种植效益,探索玉米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掌握本地区机直播夏玉米的最佳种植密度,笔者根据如东县种植业结构调整需要和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试验设计,实施了夏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如东县栟茶镇新庄村16组韩宏华家承包田中,前茬作物为小麦,土壤肥力中等且地力一致。
1.2 试验设计 参试玉米品种为苏玉20号。试验共设4个密度处理:处理1为5.7万株/hm2、处理2为6.75万株/hm2、处理3为7.8万株/hm2,处理4为8.55万株/hm2。小区采取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为30m2。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各小区肥料投入、防病治虫及培管措施均一致,全生育期内肥料投入纯N 366kg/hm2、P2O5 90kg/hm2、K2O 90kg/hm2。
1.3 田间管理 前茬小麦基肥施用40%(18∶12∶10)复合肥450kg/hm2,拔节孕穗肥施尿素150kg/hm2。夏玉米于6月16日进行播种,3叶期进行定苗。肥料运筹:基肥施45%(15∶15∶15)复合肥600kg/hm2;在3~4叶期追施苗肥,用量为尿素225kg/hm2;在展开叶8张时施拔节孕穗肥,用量为尿素375kg/hm2,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1次,用2.5%溴氰菊酯乳油450mL/hm2兑水450kg对准喇叭口进行灌心喷雾。成熟期测产并进行实收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2.1.1 株高 从表1可以看出:4个处理的株高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其中处理2的株高比处理1高5cm,处理3的株高比处理2高10cm,处理4的株高比处理3高7cm。可见,在5.7~8.55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玉米的株高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高。
2.1.2 穗位高 从表1可以看出:4个处理的穗位高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其中处理2的穗位高比處理1高13cm,处理3的穗位高比处理2高4cm,处理4的穗位高比处理3高4cm。可见,在5.7~8.55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玉米的穗位高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高。
2.1.3 茎粗 从表1可以看出:4个处理的茎粗由高到低依次变化排序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其中处理2的茎粗比处理1小0.1cm,处理3的茎粗比处理2小0.2cm,处理4的茎粗比处理3小0.2cm。可见,在5.7~8.55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玉米的茎粗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2.1.4 果穗长度 从表1可以看出:4个处理的果穗长度由高到低依次变化排序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其中处理2的果穗长度比处理1小2.2cm,处理3的果穗长度比处理2小0.5cm,处理4的果穗长度比处理3小1.5cm。可见,在5.7~8.55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玉米的果穗长度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2.1.5 秃顶长度 从表1可以看出:4个处理的秃顶长度由高到低依次变化排序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其中处理2的秃顶长度比处理1长0.1cm,处理3的秃顶长度比处理2长0.1cm,处理4的秃顶长度比处理3长0.2cm。可见,在5.7~8.55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玉米的秃顶长度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2.2 不同密度对产量结构的影响
2.2.1 成穗率 从表2可以看出:4个处理的成穗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1比处理2高1.7%,处理2比处理3高0.9%,处理3比处理4高2.2%。可见,在5.7~8.55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玉米的成穗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2.2.2 每穗行数 从表2可以看出:4个处理的每穗行数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其中处理2的每穗行数比处理1少0.2行,处理3的每穗行数比处理2少0.1行,处理4的每穗行数比处理3少0.2行。可见,在5.7~8.55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玉米的每穗行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2.2.3 每行粒数 从表2可以看出:4个处理的每行粒数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其中处理2的每行粒数比处理1少2.9粒,处理3的每行粒数比处理2少2.6粒,处理4的每行粒数比处理3少2.4粒。可见,在5.7~8.55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玉米的每行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2.2.4 千粒重 从表2可以看出:4个处理的千粒重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其中处理2的千粒重比处理1少5.2g,处理3的千粒重比处理2少0.8g,处理4的千粒重比处理3少4.3g。可见,在5.7~8.55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玉米的千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2.2.5 理论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4个处理的理论产量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1,其中处理3的理论单产比处理2高239.3kg/hm2,处理3的理论产量比处理1高425.37kg/hm2,处理3的理论产量比处理4高418.64kg/hm2。可见,在5.7~7.8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玉米的理论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以7.8万株/hm2时的理论产量最高。但当密度超過7.8万株/hm2以后,玉米的理论产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线性关系见图1,由图1可知,种植密度与理论产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2.3 不同密度对实收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4个处理的平均实收产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1,其中处理3的平均实收产量比处理2高288.9kg/hm2,处理3的平均实收单产比处理1高566.75kg/hm2,处理3的平均实收单产比处理4高455.6kg/hm2。可见,在5.7~7.8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玉米的平均实收单产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以密度7.8万株/hm2的平均实收单产最高,但当每hm2密度超过7.8万株以后,玉米的实收产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线性关系见图2,由图2可知,种植密度与实收产量有显著相关性。
2.4 各处理种子投入与经济效益 从表4可以看出:处理2比处理1增加产值611.27元/hm2,处理2比处理1增加种子成本173.25元/hm2,除去种子成本,处理2比处理1增加净收益438.02元/hm2;处理3比处理1增加产值1246.85元/hm2,处理3比处理1增加种子成本346.5元/hm2,除去种子成本,处理3比处理1增加净收益900.35元/hm2;处理4比处理1增加产值244.53元/hm2,但处理4比处理1增加种子成本470.25元/hm2,除去种子成本,处理4比处理1减少净收益225.72元/hm2。由此可见,在5.7~7.8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净收益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7.8万株/hm2的基础上再增加密度,产量效益反而下降;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各处理产投比表现为:处理3>处理2>处理4,由此可见,在5.7~7.8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产投比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7.8万株/hm2的基础上再增加密度,产投比不增加反而下降。
3 小结
(1)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在5.7~7.8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以密度为7.8万株/hm2的产量最高,且效益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密度超过7.8万株/hm2后,因种子成本增加,其效益反而下降。
(2)在5.7~7.8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产投比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当密度超过7.8万株/hm2后,产投比反而下降。
(3)如东县机直播夏玉米密度以7.5~7.8万株/hm2为宜,不宜超过8万株/hm2。
参考文献
[1]李付强.浅谈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J].赤子,2012,10:149.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