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曼
朋友阿袁在女儿又一次为某女团寄出礼物后,出离愤怒。那是一件非常漂亮的演出服,价值千元,女儿自己也舍不得穿。争吵不可避免,结果依然是各自委屈。
追星,阿袁也能理解。她年轻时,也买过明星的海报、磁带、碟片。但她还是无法理解女儿的疯狂:一个不出名的女团,偶尔上次综艺,演唱会门票一千多,这便算了,组织的后援粉丝会时时“打鸡血”,一会儿接机,一会儿拉票,一会儿应援,一会儿众筹。众人拾柴火焰高,粉丝们幻想着把自己的偶像打造成巨星,群策群力,一点不懈怠。
阿袁女儿说:“这是我攒的钱,用在我喜欢的事情上,没啥不对。我就喜欢她们穿上我送的衣服,登上舞台。我这辈子都没法过那种闪闪发光的生活,让她们代替我成功。这是现实中我没法实现的梦想,一种生活的体验,你们不懂。”
寄生不再是一种生物圈的互利互惠,也不仅仅是不劳而获。今天的年轻人尝试把自己的人生理想、感情、体验寄托于某位明星,如果没有,他们就创造一位。
歌迷不再是歌迷,“饭圈”是追星文化的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粉丝组成俱乐部,参与偶像的包装和宣传。为偶像拉票,帮他维权,替他喊冤叫屈,与经纪公司谈判。痴迷、专注,不遗余力地造势中,每一个平凡的弱小者获得排山倒海的力量,像蚂蚁军团自愿供奉蚁后,由此获得呼风唤雨的力量感。
知乎上有人问:得了抑郁症,感觉生无可恋,怎么办?热门回复是“去追星吧”。你可以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寄托在另外一个鲜亮的身体里,来照亮自己的阴霾。
其实,除了追星获得某种满足,各种类型的综艺节目也让人欲罢不能,从育兒、恋爱、职场到婚姻,任何一段都是精彩纷呈。在节目里养育孩子、相亲恋爱、结婚旅行、职场打拼,所有生活的环境皆可模拟。职场观察类节目寄托普通人对顶级职场的想象和野心,恋爱、结婚类真人秀寄托爱情梦。
有人被劝嫁,有人被离婚,有人被围攻。影视中的情侣足够甜蜜,真人CP党就一厢情愿,排队催婚。
明明是自己从未经历的事,却能够看到别人做时的图像,听到他们的声音,通过自己的想象进行感受模拟,还会在脑中对这些信息进行逻辑加工,浮想联翩。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人生中无所事事,也能获得足够丰富的人生体验。我成功与否无所谓,只要你能登顶巅峰,我的快乐和你一样,感同身受,宛如印痕。
越来越逼真的代入感,就像饮料替代了白开水。自己的人生乏味不必担心,把希望与快乐寄生在别人身上,替我们恋爱,替我们努力,替我们精彩,替我们过完跌宕的一生。害怕生活中真实的粗粝,就在他人的外壳中寄生,把灵魂和情感附着于某个人。我们对别人的生活如此用劲,荒芜自己的人生也心甘情愿?
【原载《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