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村街道双鸽大厦工会联合会以“会站合一”为目标,在1200 平方米的职工服务站实体空间内,为周边18 幢商务楼宇的近万名企业职工精心打造了一间集“五Hui”功能为一体的“双鸽Hui 客厅”。
会友朋:建立“国风太极”“斜杠剧社”“花纪摄影”等职工兴趣爱好部落,搭建起交流交友的平台。
汇活动:以职工思想教育、楼宇音乐会等各类活动为抓手,将工会条线的各类资源汇聚成楼宇活动资源。利用午间一小时和下班后的时间开展各类轻松有趣的技能培训和配套活动。
惠生活:秉持着“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开设公共教育、实用技能、艺术修养等六大类课程,让职工不出楼宇就能体验品质生活。
荟展示:打造楼宇中的公共共享空间,展示职工、团体、企业的创意产品作品。“蝴蝶杯”拼布缝纫大赛作品展、职工手机摄影大赛作品展、“斜杠剧社”话剧汇报演出等都曾在“Hui客厅”精彩上演。
慧服务:硬件服务设施到位,设置了爱心妈咪小屋、楼宇健康服务等功能区域,配有多媒体信息屏、自动借还书柜等设施。同时依托街道总工会“潍工乐园”微信公众号,统一发布“Hui 客厅”相关信息,活动、场地均可在线预约,打造线上服务365 天、24 小时不打烊。
“双鸽Hui 客厅”真正实现将“最好的资源留给职工群众”,已累计服务职工3000 多人次。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空港工业区工会联合会作为祝桥镇的“小二级”工会,收到了来自园区基层企业的各类求助:防疫物资紧缺、职工情绪普遍焦虑、职工缺乏基本健康医疗知识等等,面对前所未有的工作挑战,工会联合会跨前一步,主动作为。
筹集物资来防疫。陆续收到多家单位防疫物资紧缺的求助后,空港工会第一时间联系周边药房,购买口罩等防疫物资。同时,多方联系供货单位,及时采购口罩及额温枪等防疫物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健康服务抚人心。2020 年至今,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空港工业区工会联合会举办了8 场职工健康讲座及咨询。比如,职工与医生面对面交流、开设太极拳专题讲座等。不仅如此,空港工业区工会联合会还陆续组织100 多名职工参加免费健康体检。
服务阵地要拓展。空港工会联合会成功申报创办职工健康服务点,配备基本的医务箱、急救包、血压仪等医疗设施,并与对口医疗健康机构签订协议,确保服务稳定。同时,协助园区大型企业赫比公司成立健康服务委员会,落实建设和管理主体。
通过丰富的活动、生动的内容、完善的硬件配备服务职工,职工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接下来,工会组织将开展更多的健康服务活动,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实时有效地帮助企业及员工处理好实时产出的问题。
建设者工会联合会所在的徐汇滨江地区现有在建项目约960 万平方米,区域内工作生活的来沪建设者7000 多人,高峰期超过10000 人。建设者的大量集聚形成了一个临时社区,服务不畅、管理不顺。为此,2016 年7 月,龙华街道总工会协助参建单位上海建工和中建八局等六个项目工地工会成立徐汇区滨江建设者工会联合会,成为全市第一家扎根工地、服务外来建设者的基层群团工作站。
找准切入点。建设者可通过工会联合会集体入会和个别入会的方式加入工会,享受各类专享服务,如建设者之家教育超市打折优惠、春节火车票代购服务等。
找准结合点。由街道司法所派驻律师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驻护士在站点提供志愿服务,及时与相关企业联系,接收爱心物资并发放建设者。
找准着力点。站点每周二、五晚播放电影,每周三晚举办工伤处理、生产安全、劳动法律法规等主题讲座活动。疫情期间,站点通过微信群每日申报各项目工地人员及返乡人员信息及健康情况。
打造服务最后一公里。每周为建设者组织免费理发、衣物缝补、免费洗衣等活动,每季度举办便民爱心集市、商品特卖等活动。今年年初举办了过新年、看春晚、工地走访等多项活动。
建设者工会联合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投入试运营至正式启用至今,取得良好运行效果。
世纪商贸广场是湖南街道标志性楼宇,体量大、品质优,同时也因企业众多、人员庞杂,对成立楼宇工会联合会提出了迫切要求。
聚焦主责主业。世纪商贸工会联合会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初心”,每月举行例会,通报工作;走访慰问楼宇内的企业和职工;通过法援中心和空中法律咨询中心,帮助职工维护权益。
打造品牌。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遇到困难,在工会联合会的组织和号召下,世纪商贸广大楼宇白领职工“复工即抗疫”,形成特有的品牌。工会联合会组织楼宇防疫小分队,协调物业公司与楼宇企业一道开展防疫工作,第一时间设置世纪商贸商务楼宇防疫门禁;与街道营商办合作,对节后返沪职工情况开展大排查,宣传防疫并了解职工返沪情况,做好联防联治工作。
依托职工学堂,形成“风貌+时尚”的职工学堂品牌。推出“敦煌舞蹈”“敦煌壁画”等系列课程,开设“白领演讲”技能课程等。整合资源,依托餐饮工会优势,打造楼宇工会联合会凝聚人心的品牌,举办2019 年湖南街道餐饮行业职工技能大比武暨首届咖啡师职业技能竞赛,来自湖南街道餐饮工会的Arabica%、星巴克等商铺委派了专业咖啡师参加比赛,吸引众多白领参加活动。
在“初心”+品牌的打造下,世纪商贸工会联合会成了楼宇职工的“家”。
2019 年,世界贸易商城楼宇工会联合会建立了世贸商城楼宇驻点式“Health 工享站”,打造优质医疗服务品牌。
围绕需求全面开展医疗服务调研排摸。针对职业人群工作时间看病困难、健康管理覆盖不足、职业人群健康需求面广量大三大问题,楼宇工会联合会协调各方,邀请楼宇内大中型企业代表参加职工医疗服务座谈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一步掌握楼宇白领的健康需求。
围绕站点全程助力服务项目落地生根。场地落实上,通过同上海世界贸易商城有限公司积极沟通协调,企业为“驻点式”工享站免费提供建筑面积103 平方米的医疗场地,并对配套的用水用电和医废处置设施安装给予了大力协助。楼宇医疗服务资质注册上,楼宇工会联合会协助家友诊所注册地迁至世贸商城,指导医疗设备、医疗团队配备到位。
围绕运行全面促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每周工作日为楼宇职工提供不同的医疗服务,协助开设全科问诊、医保代配药等服务项目,方便职工使用站内配置的自助式医学检测设备开展健康管理。建立了“1+8”医疗服务网络,“1”是以世贸商城驻点式工享站为核心,“8”即依托世贸工享站在周边8 个楼宇开展体验式、巡诊式的职工医疗服务。
世贸商城楼宇工会联合会切实满足职工不出楼宇享受医疗服务的现实需求。
普陀长征工业区成立于1995 年,入驻企业209 家,职工5500 多人。多年来,一些劳动密集型、粗放型企业逐渐从园区中调整出去,因企业搬迁、关闭、歇业等引发的劳资矛盾比较常见。2017 年底,园区工会联合会聘请“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邦信阳律师事务所”)在“职工之家”成立了“长征工业区法律服务中心”。
“全天候” 日常法律维护机制。法律服务中心为园区职工提供“每日24 小时法律咨询热线”“每周律师坐班答疑”等服务。
“无死角” 应急法律应对机制。工会联合会建立园区“劳动关系信息员网络”制度,在企业突发劳资纠纷或其他群体性事件时,信息员会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汇报至法律服务中心并密切跟踪发展动态。例如:2018 年,尼开电机(上海)有限公司搬迁至青浦,发生劳资矛盾群体性事件,85 名职工连续多天围堵该公司领导班子,拦截进出货车辆。园区法律服务中心律师第一时间参与矛盾调解,经过逐个与职工协商,全部签订了安置协议,妥善化解矛盾。
园区法律服务中心成立至今,接待咨询320 多次,编发《法律月报》42 期,举办法律讲座11场,化解群体性劳资纠纷8 起(涉及职工477 人)。从趋势来看,法律咨询在增加,群体性劳资矛盾在减少,而成功创建“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的园区企业在不断增多。
位于虹口区曲阳路930 号大柏树930 创意科技园区是一个集知识、信息和人才汇集的多功能现代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园区共有入驻企业43 家,多以科技创新为主的中小企业建立单独企业工会2 家(覆盖企业数41家),园区现有职工总数931 人。
建载体,高标准推进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建设。2020 年9月,园区工会联合会在园区最明显、最关键的接待大厅开辟约30平方米的“大柏树930 园区24h户外爱心接力站、职工之家”,空间包含技能人才天地、工会沙龙、创意天地、读书角等,同时还得到了两家爱心企业捐助的爱心伞和太空椅。
重实效,积极发挥爱心接力站服务职工效能。园区工会联合会不定期地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为曲阳职工举办墨香送福活动、为“原年人”们举行“你我齐聚饺子宴,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开放“职工健康服务点”,每周一将由社区卫生中心的两名全科医生上门服务,同步推出健康服务咨询、知识讲座和定期巡访。
促融合,以党建引领工建、社建资源共建共享。针对辖区周边办公楼宇密集的特点,整合多方资源,再次提升园区的爱心接力站服务,为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提供休息、热水、电瓶车充电等服务。
下一步,园区将依托现有的各项资源,让工会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职工。
平凉路街道文化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于2015 年8 月成立,2020 年8 月依法换届,行业内企业分布散、规模小、组织形式各异。行业工会联合会聚焦以快递员、外卖员、家政服务员为中心的“灵活就业”职工新群体,打造了工会沿街一体化综合服务体。
广接地气,参与建设新阵地。租借商务楼宇沿街门面作为办公新址,“小身材大能量”,在195 平方米的空间里设置富有工会特色的“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法律援助工作室”等场地,并根据平凉工会自身特点增设“心理关爱室”“用工岗位信息发布点”等。
服务先导,着力打响新品牌。在特殊时期准备专项服务,高温期间为户外职工准备大麦茶等夏季饮品;小年夜组织留沪户外工作者吃团圆饭等。
加强融合,协同共建新枢纽。以服务体为枢纽,将服务内容辐射到滨江沿线。在杨树浦党建驿站设立“职工书屋”,在纺科园区等园区和社区自治点设立“职工之家”,为行业、区域内的企业职工参与工会活动带来便利。
工会沿街一体化综合服务体已积聚了人气和流量,楼宇商户在招租和招商时主动向客户宣传综合体,以此作为吸引客户、提升楼宇软硬件实力的名片,职工主动入会、企业主动建会的积极性也得到提高。
华鑫海欣大厦入驻企业超过60 余家,白领职工近1200名。上海华鑫海欣大厦工会联合会夯实楼宇“职工书屋”阵地建设,打造楼宇职工的“精神家园”。
以职工书屋为有形主阵地,塑造“心悦空间”。设立图书征集箱,在10 个工作日把白领职工投入的“心愿书单”图书送上柜。推出“心阅书签”赠书活动,楼宇职工参加活动均可获得1 张“心阅书签”,集齐10 个“心阅书签”即可兑换礼品,既是“书签”又是“兑换券”。
丰富“职工书屋”外延,打造“悦读沙龙”。建立“南东职工阅读沙龙”,以读交友、以书会友。开展“行走读书”活动,比如阅读巴金小说时,组织楼宇职工参观武康路巴金故居;开展“视听读书”活动,比如在阅读小说《林海雪原》时,组织职工欣赏京剧《智取威虎山》。开展“名家讲坛”活动,比如举办《蔡永康说话之道》演讲,广受年轻Hr 欢迎。
近两年来,职工书屋取得了一定成效。资源得以不断蕴积,职工书屋藏书量达到3000册,累计举办各类读书活动达100 场次,累计线上网络浏览量达10000 人次。如今,职工书屋被楼宇白领们称誉为“解忧杂货店”,已成为楼宇职工午休闲暇的首选地,共惠及楼宇周边企业1000 余家、职工超10000 人。
恒隆广场坐落于南京西路,云集了世界多个知名奢侈品牌和海内外各大企业。2018 年,恒隆广场在一期、二期楼宇工会联合会和多家单独建会企业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性的恒隆广场工会联合会。目前,恒隆广场工会联合会覆盖企业152 家、职工1 万余人,包含独立工会2 家。同时,因地制宜地推出了“恒系列”服务职工项目。
“彤心永恒”白领思政课:设计推出了恒隆广场情景思政课。
“恒爱行动”志愿公益品牌:倡导职工组建志愿者队伍。
“恒享生活”文艺乐活项目:成立了楼宇职工文化体验站,坚持每月开展瑜伽、尤克里里等白领课程,全年共计各类活动150 余场。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南西缘”白领交友活动,为青年提供交友平台。
“恒知讲堂”职业成长项目:共享休闲空间、会议空间等区域功能,同步实施“互联网+”工会建设。
“恒泰家园”社区共治项目:引入“楼小二”企业咨询、政务、法律等方面的服务项目,协力解决好如停车难、白领午餐等问题。打造工建联建平台,设立恒隆议事厅,邀请职工针对社区发展建言献策,比如助力楼宇企业毕马威与南京西路街道华业居民区共同建设社区“彩绘墙”等。
今后,恒隆广场联合工会将继续不断努力,将恒隆广场这一税收高地打造成为服务职工新高地。
宝山区杨行镇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内物流货运企业聚集,总数达80 家,车辆1486 辆,从业人员1600 余人。其中,非公企业占了95%以上,且多为小微企业,职工流动性大、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不固定,同时大量货车司机劳动关系模糊,界定困难。自2020 年来,杨行镇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持续推进货车司机入会和服务工作。
倾力打造广覆盖的行业工会。成立杨行镇货车司机入会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编印《加入工会的十大好处》等宣传资料。推动龙头企业、商会会员单位的工会组建工作,带动其他企业建会和货车司机入会。针对规模微小的物流货运企业,通过联合工会等形式对其进行覆盖。
倾力打造特色化的实事项目。只要加入工会组织,就根据实际情况赠送一份包含了工会会员卡、意外伤害互助保障计划等内容的组合礼包。赠送随车爱心保健小药箱,内含一些急救外用药品和防暑降温品。将免费服务的流动体检车开进物流货运企业。
倾力打造暖人心的司机家园。在两家较大规模的物流货运企业试点建设“货车司机之家”,如在联达物流的“司机之家”,集健身、理发、卡拉OK 等功能于一体。建立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盘活“线上线下服务集成平台”,开设有针对性的线上服务窗口,拓宽职工便捷入会渠道。
如今,镇域内的1200 名货车司机有了一个共同的“家”。
2020 年6 月下旬,位于闵行文井路135 号的闵行开发区园区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并对外开放,此中心2000 多平方米,采取三馆两区双屏一廊的模式,设立5大功能区域,涵盖了14 项服务功能。在服务中心的设计、布局和建设上,闵行开发区工会全程参与。
“智造展示区”是开发区招商环境、企业经济、党组织和工会建设的数据库。“智慧图书馆”是一座24 小时图书馆,现有藏书5000 余册。“智学互动区”可以用移动隔板排列组合成最大容量150 人的大会议室,满足各种需求。“智享服务馆”为开发区职工提供人才积分办理、社保服务以及法律咨询等下沉式服务。
中心落成后,工会积极提升服务能级。
服务“给力”。工会为园区职工群众在“家门口”提供看病就医、劳资争议调解、图书阅览等方面的服务。
服务“助力”。2020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成立了闵行开发区抗疫“守护队”,每天深入园区企业检查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并帮助筹集75%医用酒精、84 消毒液、额温枪、口罩等防疫物资免费发放给企业,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2020 年3月,闵行开发区成为了上海市首批100%复工复产园区。
自2020 年6 月至12 月底,中心接待各类人员9313 人次,各项服务收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园区企业和职工的一致赞誉。
上海大众经济城发展中心工会联合会成立于2010 年,目前共有52 个独立企业工会,覆盖352 家企业,会员人数约为5800 人。近几年,聚焦职工素质提升、解决职工实际问题,收到较为显著的工作实效。
服务阵地有亮点。大众经济城工会创建“众新荟+”职工服务阵地,依托阵地,在园区总部大楼设立了修身讲堂、礼阅室、党群服务站等场馆;设立创新咖啡屋、职工活动室;建立园区工会服务站,专人负责受理和跟踪工会职工服务诉求及处理情况。
开展活动有新意。依托“众新荟+”阵地平台,为企业送健康、送文化、送政策。比如,组织职工开展“我们的节日”“团扇制作”等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举办“大众经济城杯”科技创新大赛。
履职尽责有担当。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小组,预防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为职工通过推进三项集体合同、职业病防治集体合同等合同的签订。同时,工会联合会长期持续关爱职工,每年为职工购买互助保障保险;协助创办大众城朱泾幼儿园,缓解园区企业外来职工子女入托难问题;每年开展“夏季送清凉”活动,将2000份清凉用品送到一线工人的手中;设立“大众城”扶贫帮困基金帮助特殊困难职工群体。
今后,工会联合会将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完善服务职工阵地软硬件设施,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朱泾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成立于2016 年1 月。目前辖区内覆盖50 家独立工会,163 家非公企业,区域性联合工会和行业性联合工会各2 家。
“立体思维” 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工会联合会对园区内28 家未建会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仔细排摸,创新“你拖我催,你躲我找,你建我就帮”等方法。面对园区租赁型小微企业用工方式多样的问题,工会联合会探索“房东牵头”的工作新模式。对于一些未组建工会的企业,在节假日为企业员工送去慰问品,并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为企业多次发布招聘信息,通过服务先行,打开了企业“心门”。
创新机制重服务。针对区域内群众和企业的不同需求,制定服务清单和资源清单;相继开展CAD 制图初级培训班、Excel 基本技能及应用等多场专题培训及各类技能比武大赛。
实践提升基层活力新方法。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公益乐学”等项目。几年来,插花、瑜伽、羊毛毡等课程在园区的基层工会遍地开花。
截至目前,工会联合会已共成功组建38 家独立工会,4 家联合工会,建会率达到93%,会员数从成立之初的一千多人发展至6049 人,有关建会的经验做法多次被市级媒体报道,成为首批“上海市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示范点”单位。
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其中经开区集成电路产业是松江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集聚了台积电、尼西、超硅、豪威一批重点企业。2020 年,经开区成立了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工会联合会,由富士迈半导体等6 家企业的工会主席任工会联合会委员。
着力发挥产业集群工会联合会政治引领作用。产业集群工会联合会利用园区党建服务站、工会职工服务站等宣传阵地,组织开展职工交流学习,先后举办国防教育、现场急救等培训活动。
着力增强龙头企业工会示范辐射效应。加强工会工作通报制度,定期组织基层工会主席学习上级会议精神。针对新当选、对工会业务不熟悉的基层工会主席制定三年培训规划。让已建会的规模以上企业影响和带动其产业链上下游及所属园区内邻近未建会的企业,积极加入工会大家庭。
着力打通服务企业职工“最后一公里”。指导基层工会开展服务职工活动,组织企业职工体检、疗休养等;在疫情期间赠送防疫物资,在园区设立疫苗接种点;开展高温慰问送清凉活动;督促基层工会办理职工工会会员卡、签订集体合同等,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如今,经开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工会联合会覆盖园区基层工会27 家,覆盖企业30 家、职工11250 人,会员8362 人。
近年来,赵巷商业商务区以“奥特莱斯”“合生新天地”等为代表的实体企业不断开疆扩土,目前内含900 余家商铺,约3500名从业人员。商铺大都小型而松散,人员流动量大,部分基层职工对工会工作知晓率不足。面对不理解和不信任,赵巷镇总工会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攻坚。
线上线下“双渠道”入会。总工会建立4 个商区工会服务站,利用在商区摆摊、走访店铺发放500 余份“灵活就业群体”调查问卷、4000 多份《赵巷商区职工入会福利宣传手册》。同时不断充实线上工会阵地,先后建立了5 个千人微信群,全面推广工会服务平台。
协同商区管理层推动“上带下” 入会。选优配强基层工会主席,先后推选了5 位企业管理层担任基层工会主席,通过管理层的影响力,发动了约200 名楼管或店长加入工会,并在自己的管辖区域大力推荐和科普工会。
拓宽思路精准施策“老带新”入会。以从奥特莱斯及合生新天地跳槽到宝龙的商区老会员为目标群,通过“联系感”打开话题,充分利用老会员口碑另辟蹊径形成新的入会渠道。
坚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每月通过“公益乐学”“职工学堂”丰富职工文体生活;每季度组织各类法律知识培训讲座等。
2017 年工作开展至今,工会累计发展了8200 余人次工会会员。
青韵社区工会联合会(以下简称“青韵工会”)成立于2019年11 月,辖区内有1 条涵盖240 多家小商铺的商业街,街面上快递员、外卖送餐员遍布,是灵活就业人员集聚地区。青韵工会实行“拉网式”吸纳入会,每年均有150 名左右灵活就业人员入会,最大限度把灵活就业群体吸纳到工会组织中。
建阵地,营造归属感。青韵工会在振浦路58 号开辟出总面积400 多平方米、免费开放、包含阅览室、调解室、儿童乐园等功能的“职工之家”。
重服务,提升获得感。通过对辖区内所有职工全面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开展了多类服务。例如,开设了插花、手机摄影等课程,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健步走活动;为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购置专用的冰箱、微波炉、净水器,供职工休息时使用;大力宣传入会礼中包含的医疗保险、职工体检等免费福利,不定期开展法律政策咨询,让工会成为他们坚强的“靠山”。
促融合,增强认同感。积极号召职工们参与到社区各项事务中,其中振兴路商业街的商户在联合工会的基础上又成立了青韵商户联盟,开展门前三包、安全自检,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整治、街道疏浚、广场舞治理、烟花爆竹管控等工作。
青韵工会以“职工之家”为依托,从实际出发,使灵活就业人员享受到工会“娘家人”的温暖。
新河镇村(居)企业工会联合会成立于2017 年,由23 个村(居)企业联合工会组成,覆盖非公企业123 家、基层工会23 家,会员数达778 人。近几年,工会联合会聚焦职工需求,开展了以健康职工为主题的系列文体活动,深受欢迎。
紧扣热点开展文体活动。新河镇村(居)企业工会联合会围绕垃圾分类、迎花博、庆祝建党百年等热点话题,利用节假日,开展了垃圾分类投壶赛、创城知识竞赛、插花赛、身边党员职工短视频赛等活动。
打造阵地特色。新河镇村(居)企业工会联合会通过23 个联合工会阵地,以职工兴趣爱好和地区特色为切入点,打造各具特色的文体品牌。例如,新景居委联合工会根据职工特长,设立葫芦丝学习交流社与沪剧兴趣社;新南居委联合工会设有象棋社;群英村联合工会设有乒乓球队等等。
融合多方资源。积极组织职工参与新河镇总工会举办的职工运动会、各村(居)党支部开展的“四史教育”纳凉会及主题论坛活动,深化健康职工的内涵。
如今,新河镇村(居)企业工会联合会基本形成月月有活动的模式,平均每年利用联合工会职工之家阵地开展节日文体活动23 场,具备乒乓、舞蹈、书法等固定文体服务项目7 项,涵盖会员500 多人,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深受广大职工的认可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