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时代下加工食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

2021-08-15 13:54谢睿萍易露霞廖润
食品工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跨境贸易出口

谢睿萍,易露霞,廖润

1.湛江科技学院(湛江 524094);2.广东工业大学(广州 510009)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资源丰富,食品加工工业规模体系庞大,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从2005年起仅次于美国、欧盟,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方[1]。同时,中国是一个食品加工产销大国,食品在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随着国际贸易争端的不断出现,贸易摩擦成为阻碍中国加工食品对外出口的一大不利因素,食品企业急需寻找新的市场和新的突破口。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电商逐步成为食品企业加强国际贸易管理的重要载体,逐步成为中国加工食品对外出口的重要渠道和窗口。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虚拟交易平台,逐渐冲击现有的国内外贸易模式,电商使得传统的线下食品贸易模式逐渐走向高效快捷的线上化贸易模式,并有效扩大国内加工食品的品牌知名度,继而引发出口贸易的规模效应[3]。与此同时,中国加工食品对外贸易面临一系列的困境,尤其是在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的国际环境中,依托于电商渠道的食品对外出口面临越来越多的阻碍。如何破局,如何有效化解中国加工食品对外贸易的困境,转型的过程中既要修炼“内功”,也要完善“外功”。基于此,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促进电商时代下中国加工食品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1 中国传统加工食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的加工食品对外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和成长期,积累一系列的对外贸易发展经验,也培育出众多国际知名品牌企业,成为国内食品企业在国际上的典型代表。随着国内企业不断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中国食品企业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断加速,涌现出一些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食品企业。休闲食品企业中,如“旺旺”“达利”“喜之郎”“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见表1);奶制品企业中,如“伊利”“蒙牛”等在世界食品企业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对外贸易模式上,主要以线下传统出口方式为主,涉及初加工的农产品及各类加工食品,发达国家市场以欧美为主,新兴市场以印度、东南亚及非洲地区为主。

表1 2018年全球100强休闲食品公司榜单(中国企业部分)

整体上,中国食品企业在不断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实现产品行销全球的梦想,打造出若干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品牌。但同时,国际食品巨头仍旧以老牌的企业为主,如“雀巢”“可口可乐”“玛氏食品”等,这些食品企业占据国际竞争的主流,成为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因此,寻找新的出口路径,改变传统的出口模式,扭转现有竞争格局成为众多食品企业迫切的需求。

2 中国加工食品对外贸易的电商模式构成

2.1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成效

中国电商的飞速发展和国际贸易往来的频繁使得中国跨境电商业务迎来全新的发展时期,电商时代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出更加蓬勃的态势。根据艾媒咨询的调查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9.1万亿元,用户规模超1亿名[4];商务部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19年末中国各类跨境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通过平台开展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逾20万家;此外,根据中国电子研究商务中心研究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达到6.7万亿元,出口部分达到5.5万亿元,其中跨境出口B2C规模目前已超过5000亿元。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分析,至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0.8万亿元,海淘用户规模达到1.49亿人[5]。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越来越频繁,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6]。总体上,中国的跨境电商贸易以出口为主,出口国家或地区主要有美国、日本、欧盟及东盟国家,以及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国家或地区。在这些跨境出口货物当中,由于中国是食品生产和贸易的大国,因此在出口商品结构中食品居于重要地位,加工食品占据相当一部分比例[5]。

相较于其他产品的出口,加工食品出口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要面临更多挑战,且需遵循更多的国际标准。加工食品所涉及的产业链条长,较一般农产品食品生产周期长,因此,所形成的出口产业范围更广,所经历的环节更多。从中国加工食品的对外出口情况来看,食品出口规模较大,出口金额呈现加速增长趋势。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出口额为411.48亿美元,2018年规模扩大至654.72亿美元;2019年,中国均化食品出口数量达到1448.5 t,总金额755.5万美元,2016—2019年出口金额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8.01%(见表2和图1)。借助于跨境电商平台,加工食品的对外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的市场范围也在不断扩容,有效促进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结构的优化,也使得众多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

表2 2015—2019年中国均化食品出口情况统计

图1 2019年中国均化食品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统计

2.2 加工食品跨境贸易模式分析

中国是加工食品的产销大国,更是对外出口的贸易大国,依托于跨境电商实现加工食品的大规模出口,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相较于传统的出口贸易模式,电商为加工食品的出口插上“翅膀”,助力其腾飞。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计超过2000亿美元;2019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超过1000亿元;同时,各项加工食品,如花生仁、蘑菇罐头、食用植物油等出口保持着较高规模,增长稳定(见表3)。面对如此巨大的国际市场,中国加工食品的跨境电商贸易迎来重要时刻,尤其是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食品生产者“卖难”和消费者“买贵”的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产销之间的障碍得以打破,传统交易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6]。

中国加工食品的跨境电商贸易模式主要呈现出以下明显特点。

(1)发展方式上对外出口主要以B2C和B2B为主。其中,B2C主要是国内企业面向国际海淘客户提供产品,B2B则是企业端的贸易往来。根据网络一些公开报道的数据显示,目前加工食品出口中B2C模式占比不足10%,随着疫情影响的持续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面向个人消费者的出口规模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由于食品有别于其他产品,跨境出口需要接受进口地区的严格检验检疫,因此,B2B模式更加适合,更能够有效应对各类贸易挑战。

(2)竞争格局方面,跨境电商贸易平台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型平台当中,头部效应明显。加工食品的跨境贸易所面临的市场情况较国内复杂,对企业和平台的能力要求较高,对于一般企业而言难以及时应对各类国际挑战。中国跨境电商以少数几家大型平台为主,且以产品进口为主,主攻出口的电商平台相对较少。相对而言,出口产品中以农产品为主,尤其是借助电商渠道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出口成为中国食品工业国际化发展的一大特色。而且,依托跨境电商平台选购中国加工食品的消费量并未实现大规模增长,与国内消费者大量海淘国外加工食品形成鲜明对比。

(3)国际影响力方面,加工食品的对外出口优势不够明显,缺乏“拳头”产品和品牌。相较于国际知名食品企业而言,中国食品工业领域并未出现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拳头”产品和品牌,反倒是国内市场充斥着大量国外产品。国内食品企业生产技术落后,安全标准不高,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堪忧,因此,在出口环节面临多项检查,贸易争端问题不断。同时,还存在内外有别的歧视性问题,优质产品面向海外提供,而国内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违法违规行为有恃无恐。

3 中国加工食品对外贸易电商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食品安全问题影响出口贸易

食品安全永远是摆在第一位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涉及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健康和福祉,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是人类实现食物权的途径和健康权的基础[7]。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饮料、粮食加工品、蔬菜制品、罐头及食用农产品等11类食品2442批次样品,其中24批次不合格,涉及天猫、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8]。食品的出口不同于一般产品,它要求食品能够得到安全的储存,并能够安全快速地运到出口目的地。因此在国际贸易中,食品产品出口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有着较高要求[9],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消费者更加重视食品生产方式和食品来源,促使食品贸易中的竞争由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10-12]。

3.2 国际物流效率相对不足

跨境电商需要解决国际物流效率问题,但现实问题是物流效率低、物流成本高、通关环节繁琐,难以满足客户的效率性需求。国际快递、国际邮政小包等传统跨境物流模式由于物流成本高、配送周期长和退换货困难等诸多问题,已无法满足跨境电商的发展需求[4]。对于食品而言,普遍存在保质期,产品从出厂到流通,到跨境通关,所耗时间长、历经路程远,对食品的保质要求极高,而现有的物流模式还难以完全保障这一基本要求。因此,有效提升跨境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并优化货物“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模式成为中国加工食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任务。

3.3 出口检验检疫模式落后

现有的食品出口检验检疫模式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加工食品跨境贸易的时效性需求。首先,国内的食品出口检验检疫是侧重于“检”而辅之以“管”的模式,比之发达国家通行的以监管为主、检验验证为辅的模式而言则较为落后。其次,检验周期较长,检验流程一般包括企业自检、官方抽检、实验室检测、口岸抽批查验等环节,周期相对较长。尤其是实验室检测环节根据项目不同往往需要5~10 d不等的时间,这使得一些中小型出口食品企业难以承受[13]。再者,跨境检力不足。应对检力不足问题主要采用抽检模式,这种方式虽然提高检验检疫的效率,但随着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品牌种类不断增加,出货周期越来越快,单纯依靠抽检无法有效保障检验及时性和安全性。

3.4 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增加

国际贸易争端在近些年来显著增多,尤其是中美贸易陷入困境之际,中国加工食品的出口也受到诸多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增加。相关研究表明,美国和日本是中国食品出口的两个主要市场(见表4),但由于国内国际形势的多变而复杂,中国对美日食品出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5]。其中,美国是对中国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多的国家,美国的技术性壁垒法规体系复杂、覆盖面广,执法体系严谨,富有单边色彩[14]。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中国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出口严重受阻,遭遇的不公正待遇不断增加,并影响到国内市场的正常发展。

表4 中国对美国日本食品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3.5 跨境电商监管存在盲区

食品的网上监管不同于线下监管,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且监管的难度随着电商模式的不断创新而不断加大。首先,网购食品经营准入和监管存在缺失,造成网店食品经营入门门槛偏低,相关经营信息审核并不严格,导致一些经营存在合规问题的电商出现,破坏正常的跨境电商市场环境。其次,由于缺乏严格的审查程序和相关制度配套,以家庭作坊为据点的网络食品生产商难以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中的相关规定,其生产环境、生产环节和生产人员的健康状况以及食品安全认证情况更令人担忧,存在质量隐患的产品一旦流入市场,所造成的后果是较为严重的。最后,在加工食品的标准执行上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很多加工食品并不符合国际标准,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仲裁。

4 加工食品跨境电商贸易方式的优化策略

提升中国加工食品安全和质量,提高跨境电商贸易发展水平,是中国食品类电商发展的重要内容,针对中国加工食品电商出口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困境,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以实现电商时代下加工食品对外贸易的高效发展。

(1)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将食品安全和质量永远摆在第一位,抓产品品质要重于抓经济效益。加工食品的安全和质量才是保障经济效益的根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必须严格按照同样标准执行,确保产品质量,保障产品安全。对跨境电商而言,严选产品、严格把控质量是其对外贸易的第一要务。同时,深入了解海外国家和地区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以有效应对各类检验检疫要求和贸易争端。

(2)对于跨境电商而言,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跨境电商的物流和通关效率。电商交易讲究时效性,食品贸易更是如此,时间短、物流快、质量优是加工食品对外出口的第一要求。跨境电商应当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和通关的一体化发展,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货物追踪、盘点、配送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化和智能化,提高流通效率。

(3)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应当制定规则完整、制度完善、管理严格的监管制度体系,加强外部监管。一是要实施全面的食品安全监管,覆盖食品生产加工贸易的每个环节,严厉打击食品产销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要深入了解研究国际标准,包括食品质量标准、检验检疫标准、国际贸易规则等,以及时、有效、稳妥解决食品出口时面临的各项争端和国际矛盾。

(4)对于物流平台而言,优化物流模式、降低物流成本有助于提升加工食品出口效益。一方面,要不断优化物流模式,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物流效率,充分参与国际物流行业竞争中,增强物流的国际流通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与电商平台的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专业互补,深度嵌入食品产供销的各个环节,促进彼此间的融合发展,探寻更具效益的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跨境贸易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贸易统计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贸易统计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