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在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中的地位、作用与路径研究

2021-08-14 05:21孙爱华
中国教师 2021年8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青少年身体

孙爱华

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是世界各国政府及社会组织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当下,由于科技的进步和交通的便利带来了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大变革,其所导致的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不足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也给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促进带来了一系列困难和挑战[1]。身体活动不足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2]。在我国,有80%左右的儿童青少年每天中等到大强度身体活动不足1小时[3]。由于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引起了国家及社会的高度关注。对儿童青少年来说,身体活动的内容和途径主要是参加体育运动。可以说,提高他们的体育运动水平,促进其身体健康,既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关注的现实问题,更是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长远问题[4]6。因此,探讨儿童青少年时期体育的重要地位、价值作用和路径是非常必要的。

一、体育运动的本质与功能

体育运动经历了“玩耍-游戏-运动-竞技-赛事”逐步演进的历程,其中包括了从巫师祭坛到奥运圣火的脱胎换骨的发展。关于体育运动概念和本质的演化,始终没有统一的定论。体育、运动是从外来词汇physical education(P.E)和sport翻译而来,体育(P.E)是个人以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为基本手段,获得身体知识、运动技能和对健康的态度,促进身体发展和幸福感的教育过程;运动(sport)是个人或团体进行的不同层次的具有高度规则性和竞争性的身体活动,旨在获得奖励和享受的娱乐活动,如奥运会、亚运会等[5]。

应该说,从胎儿的第一次胎动开始,身体活动就进入了锻炼和发展过程。身体活动是产生一切体育和运动的源头,也就是说,体育和运动二者同根同源,是人类对身体活动多元价值取向的追求促成了体育运动具有丰富多样的意义。我们为了获得自然属性的身体活动能力,需要对自身各大生物结构系统进行不同强度的刺激,有次第地掌握各类身体活动技能。如下肢只有会站、会走才能发展跑、跳的技能;上肢只有会抓握、屈伸、举落才能发展投掷、悬垂、支撑的技能;躯干只有会屈伸才能发展扭转、翻滚的技能等。伴随着各种运动能力的发展,在丰富多样、更具挑战的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不仅得到了生理需求的满足,心理需求也获得了诸多满足,这体现在对健康感、自由感、成功感和幸福感的体验中。当然,体育运动带来的心理体验并不全是积极的,也包括无奈、挫败、失望、紧张、恐惧,甚至是愤怒与绝望,但这些负面的心理体验往往又能在进一步的锻炼中,使人获得勇敢、坚毅、顽强、拼搏等精神品质。这些特有的属性决定了体育运动的本质,也决定了体育运动的功能。

二、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内涵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将“健康促进”定义为运用行政或组织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6]。虽然体育健康促进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但许多研究已表明,体育运动是健康促进的有效干预手段,通过科学的运动干预能促进个体的健康水平,能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汪晓赞教授认为,体育健康促进是通过各种科学合理的、系统规范的、以体育运动为载体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有效提高人们的身体活动水平,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4]7。因此,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需要国家、学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视,只有提高体育供给水平,才能使他们认识到体育是伴随自身生命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和“供给源”。当这一认知根植于学生头脑,学校内外(职能部门)、体育课内外(体育教师和教练)、家庭(家长和成员)通过各司其职与共同推动,合理地安排体育运动时段,科学系统地进行体育健康教育,长期持续地进行体育锻炼,定期地进行健康发展水平监测,就能最终实现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促进。

三、体育运动在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中的地位与价值

体育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终极价值是“全人教育”。众所周知,体育运动有增强体质、健全心理、锤炼意志的作用。但体质是如何被增强的?心理是如何被健全的?意志是如何被锤炼的?这些都尚须进一步探讨。

1.体育运动是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基础疫苗”

0~3岁是视觉、动觉、触觉、知觉整合的关键时期,也是人一生非自主性动作(如条件反射和印记)和自主性基本动作(如走、跑、跳、投和击打)发展的关键期,是人一生身体活动的基础。进入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孩子在人体结构、体重、身体成分和成长,以及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变化方面进入分水岭,这两个阶段的体育运动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而长期不运动会给健康带来哪些隐患呢?如器官机能下降、血液循环变慢、新陈代谢降低、肥胖等,由此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是过早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而通过运动可以减少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线粒体功能来增加心肌细胞的活性。从心血管影响因素来说,运动能通过促进脂蛋白活性、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改善胰岛素受体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减少血小板聚集来降低血压。对呼吸系统来说,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呼吸机能状态,促进免疫因子的活化并增加新陈代谢,从而提高免疫功能,抵御外界致病体的侵害。对骨骼肌系统来说,运动能够阻断因久坐导致的肌肉萎缩,缓解筋膜黏连僵硬导致的疼痛,增強肌肉力量和弹性。研究表明,60%靶心率(Target Heart Rate,THR)运动强度、36%~74%运动密度的运动负荷是维持身体基本运动能力的最小阈值,55%~74% 的运动密度是引起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下降的最小阈值,75%以上运动密度是健康促进效应和提高运动能力的价值阈[7]。另外,针对青少年近视问题,研究发现户外运动、球类运动、跑步、柔道、太极拳等运动项目均具有良好改善作用。这是由于球类运动速度快,方向变化多,练习者的眼睛要密切追踪球的运动轨迹以做出判断。因此眼睛屈光度的调节、睫状肌的收缩机能、眼睛的神经反应能力和血液代谢会得到增强或提高,可有效消除视疲劳,从而预防或缓解近视问题。虽然现代医疗手段和药物能够治疗许多疾病,但体育运动却能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因此,从科学的健康观来说,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运动既是“良医”也是“良药”,其安全性高、易获取,是非常有效的基础性“疫苗”。

2.体育运动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催化剂”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抑郁症已成为人类致残的首要且独立因素,中国的患病人数已超过5400万,位列疾病负担的第二位[8]。这令人心惊的数据背后,还伴随着一桩桩青少年自杀事件。与之相比,体育从业者或是热爱体育运动的孩子却鲜少患有抑郁症和出现自杀事件。詹姆斯·布鲁门萨尔是杜克大学的一位神经系统科学家,致力于抑郁症的研究。他的一项实验结果表明,用运动的方法治疗抑郁症与通过药物手段治疗的效果几乎完全相同,且运动治疗的复发率大大低于药物治疗的复发率。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性,体育活动量越大,心理健康测试效果越好[9]。疫情期间选择“运动”作为释压宣泄方式的学生健康状态得分最高[10]。那么,运动是怎样发挥了这样的作用呢?运动促使大脑中神经化学物质多巴胺的分泌,令人产生愉悦的情绪,使心理放松,进而消除心理疲劳感,缓解压力。运动能重塑大脑海马的结构与功能,改善情绪、增强记忆,对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1]。可见,体育运动引发的身体内部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能促进负面情绪的宣泄,释放心理压力,激发积极心理情绪,从而锻炼情绪调节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加心理的柔韧性。所以,体育运动是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催化剂”。如果爱孩子,就让他运动吧。

3.体育运动是锤炼儿童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发酵场”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12]。意志品质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与环境和各种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能动的自我调节消极与积极情绪的心理能力。意志品质体现在:目的性、独立性、果断性、勇敢性、坚韧性、自制性、自觉性、自信心8个维度[13]。意志力的强弱对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提高意志品质不仅需要教育,更需要在运动实践中锤炼。那么,运动是如何锤炼意志的呢?运动是自主发起的行动,运动员明白练习的目的和意义,无论是学习技术、体能训练还是参加比赛,是在“挑战—失败—成功—再挑战—再失败—再成功”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或下降。运动员通过听取意见,积极纠正错误,坚定而不迟疑地执行决定,忍耐这一过程中的疲劳和疼痛,不断克服外部困难,调节内心情绪,承受考验,在教育、激励和鞭策中遇强不怯,遇弱不怠,胜不骄,败不馁,在汗水、泪水和血水的熔炉中获得意志品质的锤炼。体育运动为孩子创造了处理挫折、感受成功的机会,教给孩子怎样树立目标、怎样忍受煎熬、怎样战胜困难、怎样控制情绪、竭尽所能直到成功。因此,若要塑造栋梁之材,就让他去运动场中“发酵”、升华吧。

四、儿童青少年体育运动锻炼路径

儿童青少年体育运动锻炼路径的构建和完善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导向、家庭体育的扎实奠基、学校体育的全面培养、社区体育的联动支持和社会体育俱乐部的协同发展。

(1) “体教融合”政策的出台给儿童、青少年体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应继续加大宣传体育能促进智力发展的作用,使儿童青少年的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同共进,养成體育锻炼的习惯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全社会将体育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认知。

(2)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体育是孩子终身体育锻炼的奠基石。但目前家长的体育素养普遍薄弱,家长不爱运动导致的家庭体育原生动力欠缺的问题急需扭转。家庭为孩子创造运动环境、陪伴孩子参与体育活动是不能缺失的重要路径。

(3)学校体育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的重要使命。开齐开足高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是体教融合背景下推进学校体育“学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模式的基本保障。设计组织好“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每天运动1小时”的重要保障。体育社团的丰富和课后校队的强化训练都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抓手。

(4)开设社区体育活动中心,让社区体育活动中心像菜市场一样成为社区服务保障的“标配”,才能使体育回归生活。科学合理地促进社会体育俱乐部的良性健康发展,使其成为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要补充,亦是非常重要的路径。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运动要发挥“基础疫苗”的作用,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发挥“催化剂”的作用,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挥“发酵场”的作用,锤炼儿童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在漫漫健康旅途中,政策的导向与落地、家长的引领与陪伴、学校的保障与强化、社区和社会组织的配置与补充是通往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 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发展福祉[N].中国人口报,2016-08-22(1).

[2] Amalia Waxman.WHOs global strategy on diet,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J/OL].[2021-06-15].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8cd2d559966275f4b325f16c53807220.

[3] Y LIU,Y TANG,CAO Zhen-Bo,et al.Results from the China 2018 Report Card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children and youth[J].Journal of Exercise Science & Fitness,2019,17(1):3-7.

[4] 汪晓赞,杨燕国,孔琳,等. 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发展战略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46(3).

[5] 齐娜.从欧美体育文献中P.E和Sport的使用探究P.E、Sport的本意及关联[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1.

[6] WHO.Ottawa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ealth Promotion[C]. Health & Welfare Canada/Canadi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1986,77(6):425.

[7] 蔡瑞金,季浏,尹杰,等.运动密度对青少年运动能耗与体质健康的影响[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1): 93-102.

[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pression and other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global health estimates [R/OL].(2017-01-03)[2020-06-20].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depression-global-health-estimates.

[9] 沈裕泰.大学生体育活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为例[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11):54-56.

[10] 谭文星,黎年茂,阳亚,等.健康中国背景下学生健康与释压方式的关联性[J/OL]. (2021-04-25)[2021-06-18].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APJ&dbname=CAPJLAST&filename=JKXL20210419011&v=cX8AY71CGXFkfqDVSIaMDXBqE1TesVDco78dqb%25mmd2BegA6BQASPGMH6xc4f9%25mmd2FoJ5BXw.

[11] 滿晓霞,魏高侠.运动重塑大脑海马:来自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据与发展展望[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55(4): 74-81.

[12] 尚晓东. 论“意志”概念的不适宜性及“意向”系统的构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99-101.

[13] 翟向阳,魏玉龙.意志品质训练诱发大学生脑功能的正向反应效应[J].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0):1195-1197.

本文系大数据背景下天津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互联网+”建设研究(课题编号:TJTY17-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天津体育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青少年身体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体育运动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呆呆和朵朵(13)
身体力“形”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