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可以改善精神障碍者的认知

2021-08-14 13:30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9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职能障碍

孟 伟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50

精神障碍是由于大脑机能活动紊乱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认知、行为、情感等障碍的总称,导致精神障碍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个人体质因素、先天遗传因素以及社会性环境因素等[1]。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等都是临床上常见的且较为严重的精神障碍类型,这些患者大都会出现孤僻不合群、沉默寡言、不爱交际、待人冷漠等表现,在社会功能减退的影响下患者难以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2]。本文发现,精神障碍患者在服药治疗的同时,通过社区合唱的康复训练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认知,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我社区居住的精神障碍患者20例参与2019年1月-2020年1月的社区合唱活动,其中包含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分别有18例、2例;患者年龄在35-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9±4.17)岁;患者精神障碍病程为10-27年,平均病程为(16.21±2.10)年。上述患者均知晓并同意本研究,且本研究已取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基于自愿的基础,选取我社区20例精神障碍患者参与2019年3月-2020年3月每周举办1次的社区合唱活动,每次时间在60min左右。举办第1次合唱活动时,鼓励所有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自我介绍,且在以后每次合唱活动开始前患者相互之间进行5min左右的交流,对上次合唱的歌曲进行回忆。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对积极发言和大声歌唱的患者要予以赞美和鼓励。

1.3观察指标 社会功能[3]。通过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量表包括职业功能、父母职能、社会活动、家庭职能、婚姻职能等方面,评分分为4个等级,对应分值为0、1、2、3分,社会功能缺陷的判断为评定总分≥2分。

2 结 果

2.1干预前后患者社会功能的比较 干预后,患者的职业功能、父母职能、社会活动、家庭职能、婚姻职能各项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0、4.386、5.145、4.391、3.995,P=0.000),具体见表1。

3 讨 论

精神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精神疾病,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情感表达障碍、社会功能受损等情况,对患者正常的社会生活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4]。本研究在患者常规用药的基础上采取社区合唱的康复训练方法,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的职业功能、父母职能、社会活动、家庭职能、婚姻职能各项社会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P<0.05)。这是因为:首先,在合唱活动中,除了医生以外均为精神障碍患者,病患之间可以相互理解,从而进行更好地交流和沟通;其次,合唱是需要团结协作才能完成的活动,在医生的鼓励下精神障碍患者的团队意识得到培养和提高,患者由之前与人交流时的眼神闪躲逐渐发展到眼神交流和语言交流,为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再次,社区合唱是需要走出家门才能完成的活动,最初参加合唱活动时患者需要由家人陪同,随着活动的进行患者可以逐渐克服走出家门的恐惧心理,为患者日后独自融入社会打下基础;最后,医生在社区合唱活动中,会向患者讲解精神障碍的相关知识,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并认识到规律服药心态平和可以减少疾病复发,对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5]。

综上所述,社区合唱可以促进精神障碍患者认知的改善,从而促进患者各项社会功能的提高和恢复,达到康复效果。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职能障碍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职能与功能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