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探讨

2021-08-14 13:31柏小月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9期
关键词:个体化全程血糖

柏小月

云南省文山州中医医院,云南 文山 663099

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多伴有多饮多食、小便频繁以及消瘦乏力等症状表现,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1]。糖尿病作为一种不可治愈性疾病,患者通常需长期控制自身的血糖水平,以此缓解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则与其血糖控制效果存在直接的关联[2]。在此,为了进一步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本文对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4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健康指导(对照组),另40例患者则实施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观察组),组间资料对比,p值>0.05,如下:

表1 基本资料对比

1.4统计学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文中计数(卡方检验)、计量(t检验),P<0.05表示对比数据差异显著。

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1)健康教育:采用网络沟通软件,通过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等方式,向患者进行糖尿病疾病知识的科普教育,包括糖尿病的病因、治疗方式、预后措施、注意事项等内容,帮助其全面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需依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及理解能力采取针对性的指导方式(2)生活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锻炼方法,同时引导患者保持正常的作息制度,以此增强其机体免疫力;此外加强患者对饮食管理的重视程度,叮嘱其严格控制饮食的摄入量,同时严禁烟酒,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3)血糖监测指导: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先进行示范,同时给予讲解与介绍,再由患者自己进行监测,由护理人员进行指导与矫正,直到患者完全掌握为止。在治疗期间督促患者完成自我血糖监测,以随时观察自己的血糖情况。(4)出院指导:与患者保持沟通,定期通过电话及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并对提出的各项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对生活中的具体护理操作进行指导。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指导,包括疾病介绍、用药指导以及生活建议等。

(2)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采用密西根糖尿病管理评定量表(DCP)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定,包括饮食、血糖监测、药物、运动、对管理行为的认知等,分数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强[3]。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于健康教育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进行检测,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

2 结 果

2.1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3个月后的血糖指标(FPG、2hPPG、HbA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表2 血糖指标对比

2.2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表3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分)

3 讨 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往往需接受系统全面的长期护理,以控制病情的进展。但在以往的临床报道中,部分患者由于疾病的认知不足,并未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更为全面的护理知识及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导致血糖的进一步升高,大大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4],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效果。因此,针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对其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

本文将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到了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指导中,通过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大大提升了患者对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视程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下的患者,其在护理后的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也显著更高。由此可见,将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中,可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将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指导中,对其血糖控制效果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个体化全程血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手工制鞋全程LOOK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