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伟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朔煤小峪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朔州 038300)
我国煤矿以井工开采方式为主[1-4],回采巷道是矿井较易发生冒顶片帮等安全事故的场所之一。因此,维持回采巷道的稳定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5-7]。本文以同煤集团朔州煤电公司小峪煤矿8104 工作面进风巷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比了3 种支护方案条件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应力分布及位移情况,确定了巷道支护参数,也为同类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借鉴。
同煤集团朔州煤电公司小峪煤矿位于大同市怀仁境内。矿井当前主采19#煤层,19#煤层平均厚7.94 m。煤层结构从上到下分别为“糟糕煤”、泥岩、“尺八煤”、高岭岩,“四四煤”,上段“糟糕煤”平均厚3.35 m,泥岩平均厚0.20 m。中段“尺八煤”平均厚0.42 m,高岭岩平均厚1.44 m,下段 “四四煤”平均厚2.53 m。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普氏硬度系数3~5,直接底为砂质泥岩,普氏硬度系数3~5、老底为中粒砂岩,普氏硬度系数4~6,见表1。
表1 煤层顶底板情况
8104 工作面进风巷设计长度为860 m,巷道断面尺寸为5.4 m×4.0 m。巷道对应地表位于水泉沟、大黄沟北部,大西沟西部,上部有大西沟支沟发育,无任何建筑物。地面标高+1 341~+1 295 m,巷道标高+1 137~+1 145 m。
根据8104 工作面进风巷顶底板岩层岩性及厚度特征,建立数值计算模型[6-7]。数值计算模型尺寸为42 m×42 m×50 m,模型上边界施加4.5 MPa(180 m×25 000 kN/m3)垂直应力模拟上覆岩层作用于模型上边界的重力,其他边界为位移边界。采用摩尔-库伦本构模型,煤岩层力学参数见表2。
表2 煤岩物理力学参数
结合该矿19#煤层其他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情况,决定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 联合支护方式。目前,小峪煤矿常用锚杆长度分别为2.4 m 和2.8 m,锚索长度分别为8 m 和10 m。根据小峪煤矿现有锚杆/索的长度及邻近工作面支护参数设置情况,分别设计不同锚杆长度及预紧力条件下的三种方案,见表3。
表3 模拟支护设计方案
(1)巷道塑性区分布
不同支护方案条件下巷道塑性区分布见图1。由图1可知,支护方案3 条件下,由于巷道支护程度最低,巷道围岩塑性区最为发育,塑性区呈蝶形。支护方案1 及方案2 条件下,巷道两帮处的塑性区范围较小,但塑性区深度与方案3 基本相同。而方案1 及方案2 条件下巷道顶板及底板围岩塑性区范围及深度均小于方案3。相较于方案3,方案1 条件下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减小了23%,方案2 条件下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减小了14%。
图1 不同支护方案条件下巷道塑性区分布
(2)巷道围岩应力分布
不同支护方案条件下巷道围岩应力分布情况见图2。由图2可知,支护方案3 条件下,巷道围岩应力集中程度最为严重,最大应力位于巷道顶板,达到5.7 MPa,而巷道两帮围岩应力为1.6 MPa。相较于支护方案3,方案1 及方案2 条件下围岩应力集中程度大大降低,同时应力集中范围也大大减小;支护方案1 条件下,最大应力为4.0 MPa,支护方案2 条件下,最大应力为4.3 MPa,两者相差较小。这说明,相较于锚杆/索的长度因素,锚杆/索的预紧力为影响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的次要因素。
图2 不同支护方案条件下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单位/MPa)
(3)巷道围岩位移情况
不同支护方案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情况见图3。由图3可知,3 种支护方案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主要发生在巷道两帮,而巷道顶底板变形较小。支护方案3 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最为严重,巷道两帮最大的变形量为380 mm;而支护方案1 及方案2条件下,巷道两帮位移分别为130 mm 及280 mm。这说明加长锚杆/索长度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巷道围岩应力集中情况,但对于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能力较差。
图3 不同支护方案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情况(单位/mm)
根据上述模拟结果,矿方采用了支护方案1 所示的支护参数。分别在巷道顶板布置锚杆5 根、锚索2 根,锚杆材料为18 mm 左旋螺纹钢,长度为2 800 mm,间排距为1 150 mm×1 500 mm,巷道两端锚杆分别向巷道外侧倾斜20°布置,其余锚杆则垂直于顶板布置。锚索材料为直径18 mm 钢绞线,长度为10 000 mm,间排距为2 300 mm×1 500 mm。巷道靠工作面煤体帮采用玻璃钢锚杆,靠煤柱煤体帮采用左旋螺纹钢锚杆,参数与顶板锚杆一致,并在正帮吊挂锚网以防破碎煤岩掉落而造成安全事故,见图4。
图4 巷道支护设计
为验证巷道支护效果,分别在巷道两帮和顶板布置位移测站。8104 工作面生产期间分别对巷道顶板移近量及两帮移近量进行监测,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见图5。由图5可知,在距工作面煤壁距离大于40 m 时,巷道围岩基本没有受到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而发生严重变形,巷道顶板移近量及两帮移近量仅表现为缓慢增加。这表明该支护设计下巷道围岩得到了有效控制,围岩没有发生进一步的变形及破坏。当工作面距离巷道小于40 m 时,巷道开始受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而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形。当工作面到达测站位置时,巷道顶板最大移近量达到93.6 mm,两帮最大移近量达到70.8 mm,围岩变形速度增长仍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表明现有支护能够保证巷道围岩稳定性。
图5 测点距工作面不同距离时围岩变形量
巷道围岩应力受锚杆/索长度影响较大,增大锚杆/索长度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应力集中程度;而锚杆/索预紧力对巷道围岩应力集中程度影响较小。但锚杆/索长度及预紧力在控制巷道围岩变形方面均能够起到明显作用。现场对8104 工作面开采期间巷道围岩变形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巷道顶板最大移近量为93.6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70.8 mm,说明现有支护能够较好维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