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吴佳男
高宇飞
共产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副院长,吉林省脑胶质瘤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主任,吉林省神经肿瘤工程实验室负责人。多年来致力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及临床治疗,擅长垂体及颅底肿瘤的内镜手术治疗。
致力于区域医疗福祉,多学科持续精进,医院正踏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鹰眼、狮心、女人手;立足本职,放眼未来,仁心良术,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
2020年12月19日,在第七届吉林省神经内镜显微解剖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原所长张亚卓教授充分肯定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以下简称“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科内镜团队在行业,尤其是在东北三省区域的领军地位。而面对专家的肯定和殷切希望,中日联谊医院副院长高宇飞作出如下回应并勉励团队。
“近年来,医院在神经肿瘤、神经血管、神经创伤、脊柱脊髓、颅底神经外科及功能神经外科等多个亚专科上齐头并进,特别是在内镜神经外科领域发展迅速,这是几代学科带头人坚持亚专科化,全体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团结拼搏的结果。”高宇飞表示,新时期,高质量发展主旨之下,医院将致力于区域诊疗福祉,多学科齐头并进,助力“双一流”建设,努力实现打造“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大学附属医院”的战略目标。
自2001年于吉林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系(原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至今,高宇飞已在中日联谊医院工作了整整20年。从普通医师,到学科骨干,再到科室主任,直到副院长,他见证了神经外科和医院的蜕变与发展。
“小时候,父亲带我去医院,在那里我第一次看见心脏标本,第一次看见医生为患者诊治。耳濡目染,渐渐喜欢上这个职业。”高宇飞生于医学世家。子从父业,每当回忆起当年的选择,他经常告诉自己的学生们,兴趣是一个人职业的最好导师,而热爱则是从业的最好动力。
毕业实习期间,经过多科轮转,高宇飞最终选择了神经外科。在他看来,当初作出这一选择,既是自身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情所致,也是热爱于神经外科的严谨和神秘。神经科学极具挑战性,而神经外科医生,更是“刀尖上的舞者”。每一次成功的救治,是医生执业精神的体现,同样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科正式创建于1992年,至今29年,年轻而朝气蓬勃。学科在几任带头人的领导下,不断突破发展,正是基于理性和韧性。吉林省神经外科创始人索敬贤教授,早年间曾在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学院(现中日联谊医院)普通外科工作,开创了头颈外科先河,后调动至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现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并在该医院创建了吉林省第一个神经外科;1992年,王孟忱教授、尹卫教授、赵丛海教授在中日联谊医院创建了神经外科。
多年来,神经外科发展壮大,从最初的28张床,8名医师,到现今的133张床位,49名医师,年手术量近3600台,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科室治疗领域涵盖神经肿瘤、神经血管、神经创伤、功能神经外科、脊柱脊髓外科及小儿神经外科等领域,逐渐步入国内神经外科第一方阵。
“学科实现高速发展,与前辈的言传身教和理念革新密切相关。”高宇飞回忆,承典塑新、因材施教和学科专业化,是学科发展的关键词。
至今,高宇飞时常回忆起职业生涯中难忘的那些经历。2004年,从德国留学回来的他,独立完成了一台巨大脑膜瘤手术。术中,由于肿瘤质地柔软,侵袭软膜,很难止血。加之肿瘤处于重要功能区,术者的每一步操作关乎患者的预后。年轻的术者,倍感压力,汗水悄然而至;身后的师长,安若泰山,指挥若定。高宇飞回忆,当时赵丛海老师的信任和指导,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年轻外科医生至关重要,老师是“压舱石”“定海针”。多年后,高宇飞也已成为老师,对他的学生,也正像当年的老师一样,大胆放手,亲临指导,耐心教诲。
2017年,吉林省第一台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也是高宇飞做的。术中,患者鞍上穿通血管出血,由于空间狭小,器械有限,难以止血。高宇飞进退两难,再一次拨通老师的电话:不仅是技术上求援,更是心理上的求助。“经蝶扩大入路在省内你是最先开展的,适应证选择和手术技术均没有问题,要信任自己,沉下心来,止好血。在省内,我相信,你不能完成,也没有人能完成。”赵丛海在电话里的语气平缓而坚定。
数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平安返回。高宇飞回忆:每一次手术,都是一次新的开始,充满期待和危险的旅程。值得庆幸的是,有师长和团队的陪伴,使每一个外科医生不断成长,自我蜕变,价值实现。
多年间,受益于中日联谊医院卓越人才培养机制,高宇飞和其团队不断学习进步,本领过硬,陆续完成更多疑难手术,攻克一个个学科难题。
自2004年至2019年,高宇飞曾先后进入德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日本北里大学和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研修,致力于颅底外科、垂体瘤等相关疾病诊疗,以及公共卫生管理的学习。在技术不断精进的同时,医院管理素养亦不断提高。
2016年6月17日,中日联谊医院紧急收治了一位无家属、无身份,生命垂危的老年车祸患者。患者经由120绿色通道送达,医院紧急实施胸腔闭式引流和气管切开术等治疗。几天后,老人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后续的治疗成了难题。其后779个日日夜夜,医院神经外科的全体医务人员视其为亲人,精心照护。2018年7月,患者家属被找到;同年10月,老人出院。
神经外科成功救治“无大爷”的先进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吉林省电视台、新华网、吉林大学网及新文化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报道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高宇飞感慨,“无大爷”创下无家属患者在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停留最长纪录的同时,也令全社会见证了中日联谊医院的“温度”和公益担当;“白衣天使”治病救人的光辉形象,同时极大提升了吉林大学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地位。
领航者说
学科实现高速发展,与前辈的言传身教和理念革新密切相关。
倡导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MDT协作,打造卓越亚专科群,推动医学学科发展。
对内职工为先,对外患者为上,医院管理要遵循双满意度提升的原则。
“倡导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MDT协作,打造卓越亚专科群,推动医学学科发展。”高宇飞表示,这成为近年间,医院谋求学科建设的重要理念和方略。
2018年,随着赵丛海教授等“第三代”学科带头人光荣“隐退”,高宇飞等一批学有所长的青年骨干被推至前台。同年,高宇飞成为神外一病区主任;亦在同年,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上,高宇飞荣获“2017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2018年前后,高宇飞及其团队年均完成神经内镜手术达300余例,数量和质量居全省首位。
2020年,学科再迎重大发展契机:医院将原有神经外一科和外二科合并重组,高宇飞成为新的科室主任。
虽然行政工作繁忙,但手术仍然是高宇飞的热爱。
“2020年前后,科室的诊疗技术已覆盖行业所有领域,年手术量和三四级手术数量再创新高。”高宇飞介绍,神经外科结束了13年的分治,再次合为一体。合并后,科室拥有开放床位133张,包括NICU21张,执业医师49名,护士98名,其中主任医师14名,博士研究生导师6名。科室设神经肿瘤、神经血管、神经创伤与神经重症等4个疗区。
新动力带来新成效。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较合并前的2019年两个病区手术量不足1800台,2020年,科室手术量接近3600台,几乎翻了一倍。科室目前是吉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主委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高宇飞本人,也成为吉林省脑胶质瘤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吉林省神经肿瘤工程实验室负责人。
在高宇飞看来,这一态势的显现,源于学科多年间的厚积薄发,在于医院近年间践行的绩效改革。从兴趣出发,让每位医生都各有所长,形成自己的专业方向,各亚专科开放式发展,是推动医院神外学科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颅底外科医生需要心平气和,气定神闲,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素质;功能神经外科医生,要有内科医生的素养,要对脑电生理信号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神经创伤医生,则要有全面的创伤救治知识。”近年来,随着学科进一步细分,伴随垂体腺瘤、胶质瘤、脊柱脊髓等亚专科建设,科室同步强化了功能神经外科和高血压脑出血、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动脉瘤等相关疾病的诊疗能力,并先后取得重要突破。
“未来,神经外科将突破传统,治疗领域将迈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协作发展的大格局。”多年前,在一场神经外科的国际会议上,“被拆分的神经外科”成为大会的主题,传统神经外科的蜕变不可阻挡。
高宇飞表示,不止在神经外科,更多的学科都将经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历程,传统上以疾病的治疗方式来划分科室的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今医学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的需求。未来,将会以系统甚至疾病划分科室,建设医学治疗中心,如肿瘤中心、创伤中心、垂体疾病中心、颅底中心等。
“在国内,由于历史传承的原因,脊柱脊髓手术多由骨科医生完成。而在欧美,则多由神经外科医生完成。由此,国内也在争论亚专科的归属。实际上,脊柱脊髓手术不应归属于骨科或神经外科,而是新的真正意义上的脊柱脊髓科。其医生可以来自骨科或神经外科,但都要接受神经外科显微操作的培训和骨科固定操作的培训。”高宇飞以此说明学科交叉融合、多学科间协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对内职工为先,对外患者为上,医院管理要遵循双满意度提升的原则。”2021年1月,就任主管医院医疗、护理和药事的副院长后,高宇飞对学科发展和医院管理有了更高层级的认知。
他介绍,近期,医院正在结合整体绩效考核方案,制定科室主任“责任清单”。在院科两级管理机制下,科主任须立下“军令状”:如在考核期内未完成既定目标,将被约谈、诫勉,甚至免职。“此举并非约束,实为激励,旨在助推学科向更高目标发展。”
面对国家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要求,持续探索医学教育模式创新和医学人才培养规律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支撑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必然举措。高宇飞表示,接下来,医院全员正秉持“一体两翼”战略,医、教、研同步发展,从“有人情味儿”和“有温度”的医院,向人民满意的大学附属医院前进。
“无论身份是临床医生,还是医院管理者,都应不忘治病救人的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使命,践行医者的神圣职责。”高宇飞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