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君 曾鹿平
编者按:东北师范大学前身为东北大学,1946年2月始建于辽宁本溪,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在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学校于白山松水间辗转办学,不断壮大。1949年7月定址于长春,1950年4月易名东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东师),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
建校75年来,东师始终秉持“国家需要就是东师选择”使命意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走出了一条求实创造、强师报国的红色之路和特色之路,为东北人民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东师智慧与力量。东师的创建发展史,就是一部红色学府的奋斗史、奉献史和光荣史,既是中共现代高等教育史的重要内容,也是“四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承载了我党红色基因的历史记忆,是进行“四史”教育,读懂中国精神,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鲜活教材。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继承百年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本刊推出“东师红色记忆——东师口述史系列”。每期口述通过一件档案、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追溯革命前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再现东师儿女前赴后继传承红色基因,与党同行、与国共进的永恒不变的追求与担当。
战火中诞生的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为追求自由、民主、进步和人民解放,毅然担负起育才兴邦之重任,在烽烟四起的白山松水间辗转办学,汇源聚流,发展壮大。学校声名大振,教育和引领了整整一代东北青年积极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为东北解放,进而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一曲教育报国的英雄赞歌。
1. 三千里大迁校
创校之初,在中共东北局正确领导下,本溪市委的大力支持下,舒群、张松如、张东川、黄耘和全体教职员工同甘共苦,艰苦创业。他们一边整修校舍,筹集教学设备,一边分别奔赴各地招生。经考试,预科和研究室录取学生70余名,行政训练班录取学生200余名。普通班学制为一年,预科半年,研究室学员学制不限。中共东北局陆续为学校增派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建校力量,开学工作就绪。不久,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东北,战火席卷了东北南部平原,初创的东北大学开始了由南向北的大转移。
(1)从本溪迁至安东,宣布开学
1946年2月,开学在即时,国民党反动派向本溪、抚顺进犯,东北大学被迫从本溪向安东(现辽宁省丹东市)转移。出发前,行政训练班学生交给辽宁省政府管理,预科和研究室学生随行。一些晚报到的学生,闻知学校已撤离,便径赴安东。2月下旬,学校在安东市安东联合中学(现丹东一中)宣布开学,时有学生70余名。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紧密结合斗争需要,以大课、报告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中国革命问题、新民主主义论、形势与任务、国共问题、社会发展史等培训教育,以提高学生政治觉悟,鼓舞斗志,使其尽快适应战争环境下的革命队伍生活。
到达安东,学校成立了党支部,张松如任首届东大党支部书记,李先民、许法、张东川、黄耘任支委[1 ],时有党员十余人。其间,第一枚东北大学校徽被印制发放,师生共用。
(2)辗转数地,经停长春扩大规模
开学3周后,国民党军队继续向东北解放区猖狂进攻,逼近安东。1946年3月15日,学校被迫向通化转移。在通化停留一周后,师生们乘火车,经梅河口、吉林,于4月26日抵达长春。学校设在当时长春的著名建筑——“海上大楼”(现长春市中心医院)。
4、5月间,东北大学在《东北日报》连续刊登《东北大学招生简章》[2 ],依照科学民主的教育原则,以培养为人民服务、献身新中国新东北之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实业、医学等专门人才为目标,学校通过考试开展招生录取工作。5月6日,学校在《东北日报》发布《东北大学招生委员会通告》。5月11日,在长春第一期招生发榜,录取学生300余名。受中共东北局派遣,陈静波等干部加入创校队伍。学校还招聘部分东北籍理、工、医教师,接收伪满“大陆科学院”的图书和仪器设备,留用日籍专家十余名,教职员工达到30余人。学校为改善办学环境,对破坏严重的海上大楼进行修缮,添置桌椅等必备教学家具,成立医务所。这期间,虽然无法正式上课,但干部和教师经常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开展个别谈心谈话,组织小组讨论等,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信念、毛泽东思想等政治启蒙和形势教育,这对深受日伪奴化教育和国民党欺骗宣传影响的东北青年起到了思想引领作用。
(3)经受血与火的洗礼,转战哈尔滨
1946年5月22日,新生到长春报到。当日深夜,国民党军队占领四平后,迫近公主岭。中共东北局通知学校在翌日凌晨2点前撤出长春,再度北进。
茫茫黑夜里,党支部书记张松如教育长等率领300余名师生徒步急行军,满载着学校物资设备的12辆大车随行。5月23日上午抵达长春北米沙子火车站,乘火车继续北撤。当列车行驶至德惠县丁家园车站时,突遭国民党飞机轰炸。机车被炸毁,车上人员死伤百余人,其中十余名東大学生身负重伤,马希文等5名学生牺牲。5月24日抵达哈尔滨。5月27日,全校师生走上哈尔滨街头,举行送葬示威,揭露美蒋勾结挑起内战的阴谋,愤怒声讨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五二三”惨案,屠杀人民的暴行,号召广大东北民众反对内战,投身人民解放战争的洪流之中。
(4)胜利抵达目的地
按照中共东北局指示,本溪迁校师生们分批向“东北的延安”佳木斯市转移。1946年5月29日至6月1日,师生们陆续到达。校址先后设于原伪满洲国佳木斯高等女子学校和原伪满洲国赤十字社佳木斯病院(今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胜利完成北撤迁校这一艰巨任务。
迁校队伍由南到北的大转移,历时3个月,行程3000里,边行军、边宣传、边招生、边办学,队伍不断壮大。先后有50余名理工和医学教师被吸收入校,长春青年干部学校北撤的大部分师生也并入东大,学生增至400余名;还接收哈尔滨医科大学全部物资和设备。经受血与火的洗礼,师生们在党支部书记张松如教育长等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展现了追求真理、一心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
2. 会师佳木斯
1946年5月15日,中共中央向晋察冀书记聂荣臻和东北局发电指示:“东北需要干部正多,并需要培养干部的教育机关正急,前决定开东北后又停张垣的党校及延大两学校仍即经赤峰开东北,何时能赴程,望告。”[3 ]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复电,立即从华北联大抽调原延安大学迁校干部、教员(含少部分华北联大干部等)360多人,[4 ]由原延安大学副校长张如心和秘书长刘呈云带队,从张家口出发,继续向东北挺进,拟与本溪创校队伍会合。
一路上,虽然面临着战局多变、烽烟四起和土匪袭扰等艰难险阻,但延大迁校干部和师生始终怀揣必胜信念,靠着双脚,一路风雨无阻、艰苦跋涉,奋勇前行。据延安大学迁校亲历者、著名文学史家、东师教授杨公骥回忆,从张家口前往东北办学的干部、教师被编成大队,每个大队百十人,分批进发。其中一个大队途中遭遇土匪袭击,全队人员遇难[5 ]30。同时,为避开国民党占据的主要地区,他们的队伍从国民党守军比较薄弱的内蒙古地区穿过,经赤峰、洮南、白城、齐齐哈尔,一路上边战斗边行进,6、7月间终于到达了中共东北局驻地哈尔滨,受到林彪、彭真、陈云和凯丰等时任东北局领导接见[6 ]。在哈尔滨停留了一个多月,他们开展了招生和系列宣传活动。8月底,张如心率近200人的迁校队伍抵达佳木斯,[7 ] 与舒群、张松如等始创东大的先遣队伍胜利会师,实现了延安大学迁校队伍离开延安的最终目标。
这条始于延安,终于佳木斯的辗转创校之路,横跨7省区,前后历经6个月,总行程6000里,路途遥远而艰难,被称作“小长征”。[5 ]30
会师佳木斯后,东北大学开启了新征程,进入了稳步建设与发展时期。1946年10月11日,学校隆重举行了第二届学校开学典礼。张学思仍兼任校长,张如心为第一副校长,白希清、舒群为副校长,张松如为教育长,刘呈云为秘书长兼校长办公室主任。学校保留了原来的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院、医学院,文学院改为鲁迅文艺学院,时有教职学工1620人[8 ]。学校汇聚了一大批来自延安大学、部分来自华北联大的领导干部、教授和一些东北知名学者,形成了新老结合、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水平较高的队伍阵容。
学校党组织由安东时的党支部扩大为中共东北大学总支委,张松如仍为书记。张如心到校主持工作后,中共东大总支委改为党委,直属中共东北局,张如心任党委书记,刘呈云任党委副书记,教职员工中党员为117名。[9 ]16
在佳木斯期间,学校以短期政治思想教育为主,兼顾专业知识学习,进行教学活动和军事化管理。学校创办《东北文化》等革命期刊,发挥了繁荣东北文化科学、传播革命思想、启迪东北民众之作用。同时,学校还积极组织师生投身于轰轰烈烈的东北根据地建设,先后选派3批共770余名师生深入农村,参加伟大的土改运动和清匪反霸斗争。其中东大干部吕志远、孙晶,学生张建堂、李雷在土改斗争中壮烈牺牲,[9 ]24-25烈士们的鲜血洒在了东北大地上。
为使教育满足东北根据地建设的迫切需求,按照东北局《关于东北大学的决定》,学校改变现有方针,将培养革命知识分子的工作与争取广大中学生的群众工作相结合。1947年4月,学校成立教育学院,以培养中学师资为主要任务。同时,副校长张如心带领一批师生去合江、牡丹江、黑龙江和松江四省八所联中任校长、当教员,管理八所较大的中学,为争取和改造中学生献身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南迁吉林,合校办学
1948年7月,学校迁往吉林,与我党在吉林市创办的吉林大学合校,校名仍为东北大学。张如心为校长兼党委书记,张德馨为副校长,何锡麟为教务长,张松如、刘惠之为副教务长,刘呈云为副秘书长。学校以培养中学师资及新民主主义各方面建设人才为主要任务。学校设有三部。一部设3系11科(文艺系:国文、俄文、音乐、美术4科;社会科学系:政治经济、历史地理2科;自然科学系:物理、化学、数学、博物、体育卫生5科)。二部设两班,进行短期政治思想教育,然后编入系科专修业务知识,或分配工作。另设预科3班,以便提高一般文化水平,作为新入各系科学习的准备。同年10月长春解放,东大接收原国立“长春大学”及其留长教职学员约千人,是为三部。北平、天津解放后,东大接回流亡平津的原国立“东北大学”文理法三院、原国立“长白师范学院”“长春大学”教职学员1800余人,也并入东大长春三部。东大分处吉、长两地办学,规模空前。吉林时期,学校一方面继续举办短期政治训练班,一方面启动本科四年制教育制度,并向新型正规化教育探索过渡。
4. 定址长春,向正规化转型
1949年7月,学校回迁长春,并定址于此。在吉林开展探索正规化办学的基础上,学校从短期政治训练班向统一的正规教育制度转型。至1949年10月,学校教职员工达到449名,其中教授、讲师百十余人(苏联籍教授4人,日本籍教授9人),设有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系、历史系、地理系)、文学院(国文系、文预科)、自然科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体育卫生系、地质系和预科),共3院10系、6个专修科和文理两个预科班,学生达到2177名,为向新型正规化大学过渡打下了堅实基础,成为当时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达到了毛主席指示建设“新型东北大学”的目标。
结语
她从延安走来,始终以党和民族的需要为第一选择,不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在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开拓创新、强校报国的红色之路。她在白山松水间辗转办学4年,为东北解放区的政权建设、土地改革、文化教育、经济科技战线等培养了大批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6000余人,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创建新东北和社会主义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东北大学的创建和发展,其重要作用一方面是为东北解放区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革命干部和专门人才,满足了东北战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于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它全面传承和发展了延安时期我党创建的比较成熟的中国高等教育延安模式,在改造伪满时期旧大学,兴办新型人民的大学方面的成功实践,具有示范引领和推广作用。东北大学的创建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扎根中国大地创办新型高等教育,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延安模式”伟大实践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其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
1950年4月,东北大学易名东北师范大学,肩负起培养具有终生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精神的新型师资的光荣使命,是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师范大学,成为了“人民教师的摇篮”。这所扎根黑土地、服务全中国的人民的大学,根据新中国建设的新使命新要求,开启了她新的历史征程!
*根据2019年5月30日在长春进行的“东师根溯延安访谈”整理和考证后撰写而成。
参考文献:
[1]采访张松如谈话记录[A].东北师范大学档案.1969.
[2]东北大学招生简章[N].东北日报,1946-05-03(1).
[3]中共中央.关于延大、党校速开东北给聂、刘并东北局电[A].中央档案馆档案.1946.
[4]本书编修组.东北师范大学大事记(1946-2016)[A].东北师范大学档案.2006-XZ-36.0001.
[5]杨公骥.从延安到东北.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建校早期历史追述.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6]张如心.关于东北大学和东北师大历史上的若干问题[A].东北师范大学档案.1970.
[7]访问刘呈云同志谈话记录[A].东北师范大学档案.1970.
[8]东大干部名册[A].辽宁省档案馆.1946-12-24.
[9]本书编委会.东北师范大学校史(1946-1986)[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档案馆;延安大学马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