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淑艳 周茂飞 沈洪臻
(1.莒南县水土保持服务中心,山东 莒南 276600;2.山东临沂水利工程总公司,山东 临沂 276000;3.莒南县水利综合保障中心,山东 莒南 276600)
临沂市莒南县是山东省县域节水型社会试点县,县城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是一座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历史古城,是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山东省园林城市、山东省旅游强县。莒南县属淮河流域,共有大小河流323条,境内总长度1708km,水资源总量为5.6亿m3,其中地表水5.2亿m3,地下水1.12亿m3。县域内平水年总可供水量为2.79亿m3,其中地表水2.10亿m3,地下水0.69亿m3,见表1。全县耕地面积为101.190万亩,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405,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925万亩,高标准农田18.282万亩,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3.100万亩,灌区内主要作物为冬小麦、夏玉米、水稻、棉花、花生和蔬菜等,高效节水灌溉率为49.4%。
表1 莒南县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单位:万m3
莒南县可利用水资源量为2.79亿m3,建有大中型水库5座,其中陡山水库总库容2.9665亿m3,兴利库容17000万m3。全县共有水闸58座,流域面积超过50km3的河道有16条,长度10km以上的河道共23条,取水泵站19处。莒南县平均总供水量为18485万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为15332万m3,地下水供水量为2475万m3。全县8处重点自备井取水点安装了远程计量系统,并对现有的5处远程计量设备进行了更新升级,实现了各自备水井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管理。
目前,莒南县平均总用水量为18485万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10259万m3,占总用水量的55.5%;林牧渔畜用水量2237万m3,占总用水量的12.1%;工业用水总量1812万m3,占总用水量的9.8%;城镇公共用水量258万m3,占总用水量的1.4%;居民用水量2958万m3,占总用水量16.0%;生态与环境补水量961万m3,占总用水量5.2%。
莒南县自启动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以来,不断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统筹抓好节水示范区、节水型单位、节水型社区、节水型企业等载体建设,逐步构建起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了从粗放用水向高效用水的转变,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近年来,莒南县紧密结合入河排污口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与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相配套的监督管理制度、设置审批制度、核查登记制度、档案盒统计制度,并依据国家、省、市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文件,制定节水制度。
目前,莒南县有污水处理厂两座,总设计能力为日处理污水9万t,回用水2万m3主要用于河道景观水、道路喷洒、绿化浇灌、再生水循环利用等。莒南县通过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以及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集水池、集水窖等集雨设施,在城区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建设下沉式绿地广场、人工湿地、雨水滞留塘等设施,实施雨水滞留和贮存,编制再生水回用专项规划,制定必要的激励机制鼓励有关企业使用再生水;全县在农村规划建设小水池、小池塘、小水渠、小泵站、大口井五小水利工程,大力发展末级渠系衬砌、低压管道输水等田间节水灌溉工程,实施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解决人畜饮水和旱作补水灌溉问题。
莒南县根据用水总量控制规划期用水控制指标和年度用水措施,结合全县各行业用水情况,对用水总量指标进行了分解,县政府办公室以红头文下发到各镇街,并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办法,严格落实水资源论证制度,取水许可审批论证覆盖率达到100%。截至2020年底,莒南县80%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企业,社区居民生活用水户装表率达到100%,公共场所和新建小区居民家庭节水器具采用率达100%。
3.1.1 严格地下水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
莒南县坚持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作为加快节水工程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要求,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能够满足用水需求时,建设项目自备取水设施,严禁取用地下水,切实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防止超采的情况发生。此外在县域内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开展农业节水增产行动,加快建立节水灌溉工程体系,实现水源、输水、配水、灌水全过程高效节水。全县在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常规水资源的同时,加强对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增加可供水量,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
3.1.2 完善节约用水管理制度,强化节水“三同时”管理
莒南县政府下发了贯彻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文件,从水资源论证审查、取水许可申请批准、取水工程或设施验收3个方面进行把关,达不到节水“三同时”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查不通过,取水许可申请不予批准,不予验收。
3.1.3 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工作
莒南县严格按照“六必须”“五不批”制度和水源配置“三先三后”原则进行取水许可审批,同时在出具证明材料时必须已完成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县域内开发多种水源,使污水再生回用、雨水利用和自来水使用形成协调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逐步将其纳入供水管网。
莒南县以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为契机,创新节水宣传教育方式,组建50余人的莒南县节约用水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进社区、进校园等志愿服务活动,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水资源的良好氛围。全县完成90余家节水型企业、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莒南县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取得的成果,发布节水倡议书,宣传节水知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一系列节水政策,增强居民节水意识,营造全社会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节水型社会创建实践为莒南县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带来了新的机遇,全县在各地区全面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优化用水结构,多措并举,全面搞好城市居民小区“一户一表”改造,制定供水设施防护措施备案制度,完善供水设施保护措施。坚持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思想,改善供水水源,截至2020年,莒南县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攻坚任务,完成投资1.56亿元,改扩建规模化水厂5座,铺设供水管网560km;完成258个村的新建供水和提升改造任务,铺设村内主支管道880km,入户管道3250km,解决了2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
近年来,莒南县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发明显,加之城镇化进程中,人均用水量的增加,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此外再生水利用效率较低、覆盖面较窄,用水单元节水设施更新滞后,存在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
全县节水管理体制机制与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还不相适宜,节水政策、法规和制度没有得到完全落实,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尚未完全得到有效遏制,节约用水的利益调节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取水、用水和排水的计量与监测设施不健全,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循环利用,城镇生活供水管网中存在跑、冒、滴、漏现象,管网漏损率还能进一步降低。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应减缓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水生态环境,使节水管理制度和机制、节水经济结构体系更加完善,节水器具、节水工艺广泛得到使用。
全县农业节水工程体系、节水灌溉技术和管理制度等尚不完善,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所占比例偏小,农业高效节水有待进一步突破,用水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优化,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尚有提升空间。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重,农业节水工程体系和节水管理措施尚待推进。应以建立节水型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为目标,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莒南县现状有效灌溉面积53.1万亩,需加强田间工程配套和农业用水管理,建立长期、稳定的农田水利灌溉保障体系,促进农业“稳产、提质、增效”。
莒南县县域内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较小。由于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供水设施尚不完善,企业再生水利用设备不健全,无法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雨洪资源开发利用等设施年久失修、漏损率较大,对雨洪资源的拦蓄利用率较低;小区缺乏非常规水利用设施,使用城镇公共供水管网供水用于绿化等,不利于居民人均用水量的降低。应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实施重点领域能效提升计划、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全面提升工业节水用水能力和水平。提高污水处理回用率,建设规模较大的生活小区、工厂企业和宾馆要设计利用再生水,绿化景观用水优先使用再生水,同时要加大雨洪资源的集蓄利用。
目前,莒南县节水型社会建设主要依靠水行政部门推进,离全方位、全过程节水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先进实用的高效节水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不够,定额管理、总量控制“精细化管理不到位,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展不平衡”,节水型企业和节水型机关建成率、节水型居民小区建成率有待提高。应结合水利行业节水型机关建设,在公共机构率先推进节水改建工作,建立城镇生活节水体系框架,实现居民生活用水方式的转变,提高用水效率,可对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用水设施规定用水标准,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
目前,莒南县通过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复核,并在《水利部关于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中公示,节水型社会奖补资金已到位,要充分结合地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成果和下一步的节水工作目标,建设节水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参观学习,进一步扩大节水在全社会的影响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全县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做好水资源保障。
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了莒南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进优化了当前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充分发挥了水资源的效益。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应继续严格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构建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把水资源节约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