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燕 韩培培 刘小瑜
摘要 兼业化种植仍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形式,化解兼业农户粗放种粮难题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文章构建了“非农就业挤出效应与收入效应-兼业农户粗放种粮与托管需求-托管组织提供多环节绿色服务-化肥农药减量施用及粮食增产”的理论框架,阐明土地托管缓解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作用机理。基于对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5省1 370个兼业小麦种植户问卷调查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从小麦产量、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三方面实证检验了土地托管缓解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效果。研究发现,土地托管不仅有利于减少托管兼业农户化肥、农药施用量,还有助于提高小麦产量,其效果均在10%以上。同时,不同环节土地托管服务缓解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效果存在差异;土地托管对不同禀赋类型的托管兼业农户缓解效果也有所不同,对兼业化程度较高的小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更好。因此,政府要大力支持土地托管发展,在机械购置、土地整治、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鼓励、补贴或项目倾斜;重点支持整体缓解效果较好的田间管理与农资供应服务,尤其是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增强小农户对土地托管的认知,成方连片向小农户开展服务,更好发挥土地托管对托管兼业农户尤其是兼业小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作用。
关键词 土地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倾向得分匹配
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21)06-0135-12
DOI:10.12062/cpre.20201011
保障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当前粮食生产面临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风险。农户兼业,即农户中部分或全部劳动力常年或季节性地从事非农业劳动[1]。农户兼业行为是基于家庭收益、风险控制,所做出的家庭劳动力优化配置的一种理性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户一直处于变迁分化中,纯农小户不断消减,专业大户不断增加,但兼业农户比重则变化不大。1993—2015年兼业农户占总农户比重稳定在40.8%~44.7%[2],兼业化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一种常态[3-5]。尤其对于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由于生产季节性强、劳动投入少、比较收益低,兼业化现象更为普遍,兼业程度也更高。一项对全国9个省份近2 000个粮农的抽样调查显示,2015年,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兼业种粮农户占种粮农户的比重分别为62.6%、76.5%、72.8%,且以Ⅱ兼农户为主[1]。因此,在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粮食种植的同时,兼业种粮仍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形式。
農户兼业经营,尤其农业劳动力兼业显著减少了农户粮食生产的劳动投入[6-7],劳动投入不足可能会导致农户粗放种粮或季节性抛荒[8-9]。一方面,部分兼业农户为了降低由于劳动力投入不足而造成的产量损失,普遍会增加其他生产要素投入[10-12],从而造成农药、化肥过量施用[13-14]。兼业农户比非兼业农户平均每亩多施用化肥14.95 kg[15],比纯农户平均每亩多使用农药96 g[5]。另一方面,受兼业经营的时间挤压,也有部分兼业农户可能延误农时[16]、减少农事安排,粮食单产低于当地平均水平[7],兼业化对粮食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正逐渐显现[17-18]。那么,在兼业化成为农业生产常态的背景下,如何破解兼业农户粗放种粮对粮食生产构成的威胁?为兼业农户提供多环节、一站式绿色服务成为不二选择。
土地托管是农户等农业经营主体在土地承包权、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将自营耕地的产前、产中及产后环节中的部分或全部事务委托给土地托管组织代为管理的一种农业生产性服务形式[19]。截至2018年底,我国托管服务组织达37万家,托管服务面积13.84亿亩次,服务农户4 630.17万户[20],约占全国农业经营户的22.3%。土地托管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性服务,可以为缺少劳动时间、急需生产服务的兼业农户提供多环节、一站式托管服务,由于其服务方式(如统防统治)多为绿色服务方式,故在托管组织提供服务的同时便将绿色生产技术导入粮食生产。
基于此,本研究拟在明确土地托管缓解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机理的基础上,以小麦种植户为研究对象,考察土地托管对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之所以选择小麦种植户展开研究,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种植的不同作物,农户兼业比例、兼业程度往往不同。小麦由于生产季节性强、劳动投入少、比较收益低,兼业化现象更为普遍、兼业程度也更高,由此引发的粗放种植问题也更为严重。另一方面,小麦为我国种植区域分布最广、开展土地托管最早、托管面积与托管比例较大的作物。文章可能的贡献在于:①尝试从挤出效应和收入效应两方面阐明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原因,并探清土地托管缓解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作用机理;②不仅实证检验土地托管对农药、化肥等投入品减量施用的效果,还将检验土地托管对粮食增产的效果;③将土地托管划分为农资供应、耕种收、田间管理三大环节或内容,研究不同服务内容对不同类型、不同要素禀赋的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
1 文献综述
如何缓解兼业农户粗放经营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减少兼业农户,推进粮食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为此,很多学者专门研究兼业农户土地流转意愿[21-22],并从鼓励兼业农户非农就业、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优化土地流转制度等方面提出如何有序、分类引导兼业农户退出粮食生产的建议[3,7],为粮食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创造条件,减少兼业化经营对粮食生产效率造成的损失[17,23]。
二是增强兼业农户自身生产能力和种粮积极性,并为兼业农户生产提供外部支撑。廖洪乐[3]提出,财政支农资金应主要用于服务兼业农户和小规模纯农户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兼业农户自身生产能力。同时,要加大粮食生产补贴力度、完善种粮补贴方式,充分激发和调动粮农的生产积极性[17,24]。在加强兼业农户自身生产的同时,也有学者强调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为兼业农户提供生产支撑的重要性[25-26]。吕新业等[5]特别指出,对于兼业农户,为避免粗放经营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嵌入社会化服务是最优的决策。也有学者进一步研究了社会化服务缓解粗放经营的效果。陈奕山等[16]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兼业农户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的问题[27],购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户比未购买的农户平均每亩少使用农药110 g[5],且组织性社会化服务的缓解效果优于个人社会化服务[15]。
学者们多角度、多层次研究了缓解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路径,成果颇丰,为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上述文献主要围绕农业生产性服务展开研究,未细化到对土地托管缓解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研究。而且关于农业生产性服务缓解粗放种粮的路径也多为泛泛提出,较少针对所提路径展开深入研究。虽然现有研究肯定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药减量使用的效果,但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影响的研究仍然缺乏。且面向不同生产要素禀赋的兼业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缓解效果是否不同,不同服务内容缓解粗放种粮的效果是否也存在差异?目前仍缺少相关研究。作者将系统研究土地托管对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包括粮食产量、化肥施用、农药使用等方面,并深入研究不同服务内容的缓解效果以及面向不同兼业农户的缓解效果可能存在的组群差异。
2 土地托管缓解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机制
2.1 时间挤压与收入变化下的兼业农户生产特征
农户兼业对粮食种植的影响表现在挤压农业劳动时间与改变家庭收入两个方面,农户将对粮食种植行为进行调整[28]。
2.1.1 挤出效应、收入效应:兼业对农户粮食种植的影响
一是非农兼业的挤出效应。由于从事非农产业,兼业农户从事粮食生产的时间受到挤压,一些兼业化程度较高的农户可能会选择季节性撂荒或减少复种指数[4],大部分兼业农户则会对不同粮食生产环节要素投入做出相应调整。对于耕种收等季节性较强、劳动强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生产环节,兼业农户一般会专门安排时间进行生产,但由于要统筹非农业劳动时间,该环节的劳务安排也可能会出现与农时不一致的现象。对于农资购买、田间管理等环节的事务,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劳动时间相对灵活,兼业农户多根据非农工作的闲暇时间来安排这些劳动。但面对病虫草害等突发性问题,这种利用非农闲暇时间安排农事的方式通常会延误农时,导致病虫草害加重。同时,对于小麦追肥等一些改善性、非必需性的田间管理工作,因农业劳动时间受到挤压,兼业农户通常也是尽可能减少劳动投入。
二是非农兼业的收入效应。农户兼业后,随着非农收入增加,家庭收入结构与收入水平发生变化[29]。这些变化影响到兼业农户粮食生产决策,一方面非农收入比例的提高减少了农户对粮食收入的依赖与重视,粮食种植更多扮演着家庭最低生活保障的角色,部分兼业农户不太关注粮食产量的高低;另一方面,家庭总收入的增加也放宽了农户对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约束。兼业农户对农资价格的反应不如纯农户敏感,同时由于劳动力种粮机会成本的增加(务工收入及往返费用的增加),兼业农户更倾向于采用机械、农资投入替代劳动投入。
2.1.2 粗放经营:兼业农户粮食种植特征
受到非农兼业时间挤出影响,兼业农户或选择季节性抛荒,或减少劳动投入时间,或劳动投入不及时。为应对劳动投入不足及種粮机会成本的增加,兼业农户只能寄希望于单次施用更多的农药、化肥,形成对农药、化肥投入的过度依赖[5,14,27],并接受因农时贻误、田间管理次数减少(如小麦不再追肥)以及不过多关注粮食产量带来的粮食产量降低。综合兼业对农户粮食种植产生的挤出效应与收入效应,兼业农户种粮过程中化肥、农药施用量通常较高,粮食产量通常低于当地平均水平[4]。因此,为综合反映土地托管对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本文不仅考察土地托管是否有利于促进兼业农户减量施用化肥、农药等生产投入变量,还将考察兼业农户购买了土地托管以后粮食产量是否会增加这一产出变量。
2.2 土地托管缓解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机理
2.2.1 土地托管缓解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总机制
相对于其他农户,由于农业劳动时间短缺、农业劳动机会成本高、往返成本大,兼业农户不单需要耕种收等机械性服务,更需要施肥、植保等田间管理及一站式农资服务。土地托管作为一种规模化、全程性、一站式农业生产性服务,可实现服务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从而降低服务成本与交易成本。同时,土地托管组织配有大量先进、高效的农业机械与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化、科学化服务优势明显。因此,与普通农机户、农机合作社、植保合作社以及农资经销商提供的专项服务相比,兼业农户更倾向于购买土地托管服务。托管组织根据兼业农户需求提供服务,直接缓解兼业农户因劳动时间投入不足造成的土地季节性撂荒、田间管理事务缩减、延误农时等问题。同时,优质高效化肥、测土配方肥及优良施肥技术的应用,使肥料使用效率提高,化肥施用量相应下降。农药使用方面,托管组织在密切关注农情的基础上,通过优质高效农药与统防统治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植保效果,实现单次农药用量与防治次数的双减少。粮食产量方面,优质良种的使用奠定了粮食增产的基础,高效耕作技术也有利于改善小麦生长环境,及时高效的施肥、病虫草害防治服务缓解了兼业农户因管理跟不上引发的粮食减产问题,准时高效的收割服务可有效降低粮食损耗,从而实现托管过程中粮食增产的效果。因此,兼业农户购买了土地托管服务后,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粮食产量低等粗放种粮的问题均会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见图1。
2.2.2 土地托管缓解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具体效果存在差异
土地托管服务可以缓解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问题,但不同的托管环节缓解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同样的土地托管服务面对不同类型的托管兼业农户,缓解效果可能也有所不同。
一是不同环节土地托管服务缓解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效果存在差异。由于不同托管环节的服务属性、供求特征存在差异,其缓解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效果便有所不同。如,农资供应服务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该类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农户可多渠道购买。若兼业农户从托管组织购买,托管组织可通过提供优质化肥,尤其测土配方肥,大幅减少化肥施用量;还可以通过优质农药供应减少农药使用量。同时良种的供给、种子包衣技术的使用,既可以增加粮食产量,也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减少农药使用。农资供应服务可较好缓解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问题。耕种收服务主要包括耕地、播种、收割等机械作业服务,该类服务兼业农户需求旺盛,供给主体多元,农户也可多渠道购买。若兼业农户购买托管服务,托管组织可通过施底肥服务,减少化肥施用量;通过收割服务减少一定的小麦损耗。但由于服务主体多元、各主体服务质量差异不大,购买耕种收托管服务与不购买相比,缓解效果不太显著。田间管理服务主要包括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田间作业,大部分兼业农户需要该类服务,但服务主体主要是托管组织和植保专业合作社,服务渠道相对单一。以统防统治为主要内容的田间作业服务可通过预防性施药,实现施药次数与单次用药量的双减少,对减少托管兼业农户农药使用量效果显著。同时,田间管理服务还可以通过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病虫害影响,缓解粮食减产的影响。总体而言,综合考察粮食增产、化肥与农药使用量减少三个方面,田间管理服务缓解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农资供应服务,耕种收服务的缓解效果则相对较小。同时,从不同环节服务缓解粗放种粮的侧重点来看,统防统治等田间管理服务可有效减少兼业农户农药使用量、提高粮食产量,农资供应服务可以有效减少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量,耕种收服务可以减少一定的底肥使用和粮食收获季的损耗。
二是土地托管服务对不同类型的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存在差异。从兼业程度来看,兼业程度越大的农户,粮食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越低,非农务工的时间挤压效应和收入效应越明显,农户粗放种粮现象越嚴重,对多环节和全程托管服务的需求也越强烈。土地托管通过向兼业程度较大的农户提供包含田间管理在内的多环节的服务,可以更好地缓解其本就严重的粗放种粮现象。从兼业地点来看,异地兼业农户较就地兼业农户非农务工的时间挤压效应更为明显,季节性抛荒、减少田间作业次数、延误农时的可能性更大,粮食减产的情况较为严重,对全程土地托管需求也更为强烈。通过向异地兼业农户提供更多环节的服务,土地托管组织可以大大缓解其因田间管理缺失造成的粮食减产问题;通过向就地兼业农户提供服务,可以减少其用化肥、农药投入替代劳动投入的行为,大幅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从土地经营规模来看,经营规模较小的兼业农户,粮食总收入较少,非农务工、外出务工的可能性较大,更可能成为兼业程度大、异地就业的兼业农户,土地托管服务对这类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将更好。从资本拥有情况来看,没有农机的兼业农户可能更需要耕种收机械类服务,但由于此类机械服务的供给相对充足,不论农户是否有农机,粮食种植基本都实现了机械化。因此,对于有无农机的兼业农户,土地托管服务对缓解二者粗放种粮效果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会太显著。
3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计量模型
3.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课题组于2019年初对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份展开的入户问卷调查。调研省份的选取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小麦种植面积较广、产量较高;二是土地托管服务开展较早、较成熟。由此课题组选取了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5个小麦种植大省。2017年,这5省的小麦播种面积与总产量分别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及产量的71.0%、79.2%。同时,这些省份土地托管服务开展较好,服务面积较大。基于调研地要代表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抽样标准,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课题组在每个省分别选取了3个开展土地托管的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抽取3个开展土地托管服务的乡(镇),每个乡(镇)抽取2个开展托管服务的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抽取12~20个兼业农户。调研采用一对一入户访谈方式,调查问卷由课题组成员询问并亲自填写。问卷内容包括户主个人特征、家庭经济特征、粮食经营特征、社会关系特征。在剔除遗漏关键信息、变量缺失、前后信息矛盾及存在异常值的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1 412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7.9 %。由于3.33 hm2以上规模经营户较少出现粗放种粮问题,故选取1 370个经营规模3.33 hm2以下的兼业农户作为研究对象。
3.2 变量选取
被解释变量。本研究被解释变量是兼业农户粗放种粮情况,使用兼业农户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小麦产量等三个投入与产出变量来衡量。其中,前两个变量可反映兼业农户土地托管前后化肥、农药的施用情况,综合测度托管前后农户种粮过程中是否粗放经营以及粗放经营程度。粮食产量可反映托管前粗放种粮的后果,以及托管后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故选择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小麦产量三个被解释变量来衡量兼业农户种粮情况。
核心解释变量。研究重点是土地托管对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因此,选择兼业农户是否购买土地托管作为本文核心解释变量。按照服务内容与服务属性,土地托管服务可分为农资供应服务、耕种收服务、田间管理服务、烘干储存服务。但兼业农户通常为小农户,基本不需要烘干储存服务,因此仅考察农资供应、耕种收、田间管理三类服务。且考虑到在小麦种植中大部分兼业农户均需要耕种收这类服务,而土地托管强调多环节、一站式服务,因此用“兼业农户是否向土地托管组织购买了两种及以上种类的托管服务”来表示兼业农户“是否购买土地托管”。
控制变量。使用PSM进行分析时,控制变量的选择尤为重要,需要同时将影响兼业农户粗放种粮及土地托管需求的相关变量考虑进来,然后分析土地托管对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因此,在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相关研究,最终选取户主个人特征(年龄、文化程度)、农户家庭特征(兼业程度、家庭总收入、家庭劳动力数量、农机种类、市场距离)、土地特征(经营规模、土地细碎化程度、土地质量、灌溉条件)、社会关系特征(家庭成员是否担任村干部、亲戚朋友是否有公务员)、组织特征(是否加入合作社)、认知特征(对土地托管的了解程度)六个方面作为控制变量。各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见表1。
3.3 样本农户特征
从表1可以看出,样本农户小麦亩均产量459 kg,化肥亩均施用折纯量33 kg,农药亩均使用量412 g,1 370个样本中购买土地托管的农户占45.1%。户主年龄55岁左右,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大部分农户为II兼农户,多数农户家庭总收入3~7万元,家庭劳动力数量近3人,平均拥有农机1种,样本农户距离镇中心的距离平均3 km以上。经营规模普遍偏小,户均小麦经营面积约为0.6 hm2,土地相对细碎,土地质量与灌溉条件较好。39.3%、6.9%的兼业农户亲戚朋友有公务员或家庭成员有人担任村干部,37.8%的兼业农户加入了合作社,但兼业农户对土地托管了解程度不高。
根据是否购买土地托管将样本农户分为购买土地托管的兼业农户和未购买土地托管的兼业农户,以便分析二者种粮行为是否存在差异。如表2所示,相对于未购买土地托管的兼业农户,购买了土地托管的兼业农户亩均产量约高70 kg、化肥施用量减少5 kg、农药使用量减少近62 g,说明土地托管服务有助于缓解兼业农户粗放种粮。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条件下,购买该服务的兼业农户户主文化程度、兼业程度更高,家庭总收入与劳动力也更多,距离镇中心较远。此外,该类农户经营规模偏大、土地细碎化程度较低、土地质量及灌溉条件更优。购买土地托管的农户亲戚朋友有公务员、加入合作社的概率比未购买服务的农户分别高27.5%、25.5%,对土地托管的了解程度也远高于未购买土地托管的兼业农户,其差值在1%水平上显著。
3.4 计量模型
兼业农户是否购买土地托管是一种非随机发生的“自选择”行为,这种行为受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土地特征等因素影响,同时这些因素又可能影响到兼业农户种粮行为。因此,土地托管对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分析存在内生性问题,导致无法准确评估缓解效果。此外,虽然能够观察到每个农户购买土地托管前后的种粮情况,但样本农户的每个控制变量在选择土地托管前后均可能发生变化,造成控制变量不可控,故只能模拟购买土地托管农户如若未购买土地托管时的种粮情况,然后对农户购买土地托管与如若未购买土地托管时的种粮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将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来估计土地托管对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30]。
具体而言,以兼业农户购买土地托管的条件概率拟合值作倾向得分,通过Logit模型进行估计P(Xi)[31]:
P(Xi)=Prob(Di=1|Xi)(1)
其中,i表示不同的兼业农户,Di=1表示i兼业农户购买土地托管,Xi为一系列可能影响i兼业农户购买土地托管的控制变量。在得到倾向匹配得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32],把样本农户分为实验组(购买土地托管的兼业农户)和对照组(未购买土地托管的兼业农户),并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匹配。为了保证匹配结果的稳健性,本文采用k近邻匹配(k=4)、卡尺匹配、样条匹配、核匹配以及局部线性回归匹配方法来进行估计。在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后,购买土地托管的兼业农户的平均处理效应(ATT)可表示为:
ATT=EEY1i|Di=1-EY0i|Di=0(2)
其中,Y1i表示实验组i兼业农户购买土地托管(Di=1)时的种粮情况,Y0i表示未购买土地托管(Di=0)时的种粮情况。由于实验组未购买土地托管时种粮情况是不可测的,因此通过多种匹配方法来模拟出对照组农户的特征,使匹配后的两个农户除土地托管购买情况外无明显差别,即视为同一农户可同时观测到购买土地托管和未购买土地托管的粮食种植情况[33]。
4 土地托管缓解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效果检验
4.1 兼业农户土地托管购买决策方程估计
Logit回归结果显示,户主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土地特征、社会关系特征、组织特征、认知特征均显著影响兼业农户土地托管购买行为。其中,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兼业程度、家庭总收入、家庭劳动力数量、市场距离、经营规模、土地质量、灌溉条件、亲戚朋友是否有公务员、是否加入合作社、对土地托管的了解程度均正向影响兼业农户土地托管购买行为,农机种类、土地细碎化程度、家庭成员是否担任村干部则负向影响购买行为,见表3。
4.2 共同支撑域与平衡性检验
4.2.1 共同支撑域
为保证样本数据的匹配质量,需进一步检验样本匹配后的共同支撑域。如图2所示,匹配前实验组兼业农户与对照组兼业农户倾向得分的概率分布差异较大,实验组集中分布在较大值区域,对照组集中分布在较小值区域。匹配后,实验组兼业农户与对照组兼业农户的倾向得分概率分布接近重合,倾向得分区间也很大程度上重叠,共同支撑域区间为[0.019,0.865]。查阅数据表可知,实验组损失样本85个,对照组样本损失26个,样本总体损失比例8.1%,匹配效果良好。
4.2.2 平衡性检验
样本匹配后,需要进行平衡性检验来验证实验组兼业农户与对照组兼业农户的控制变量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如表4所示,匹配前均值偏差较高,达到31.5%,匹配后均值偏差下降到3.1%~7.6%,明显低于平衡性检验的标准值10%;同时,Pseudo R2值显著下降,由匹配前0.247下降到0.007~0.013;LR统计量由465.740下降至9.730~19.510,且控制变量的联合显著性检验由1%显著水平变为高概率拒绝;中位数偏差由32.8%下降至1.8%~7.9%。检验结果表明,匹配降低了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控制变量的系统性差异,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样本选择偏误,说明匹配结果比较理想。
4.3 土地托管对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
4.3.1 土地托管缓解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总体效果
考虑到回归结果的稳健性,使用k近邻匹配(k=4)、卡尺匹配等5种匹配方法分别估计土地托管对兼业农户小麦产量、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的平均处理效应(ATT)。如表5所示,土地托管對兼业农户缓解粗放种粮的效果十分显著,且5种不同的方法回归结果十分相似。相较于未购买土地托管的兼业农户,购买农户小麦亩均产量增加63 kg(增长14.4%)、化肥亩均施用量减少5 kg以上(降幅14.6%)、农药亩均使用量减少近60 g(降幅13.5%),土地托管缓解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效果明显。
4.3.2 不同环节土地托管服务缓解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效果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内容的托管服务对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和缓解侧重点,分别研究农资供应、耕种收、田间管理服务对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差异。
如表6所示,综合考察粮食产量、化肥与农药施用情况,田间管理服务缓解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农资供应服务,耕种收服务的缓解效果相对较小。从不同环节服务缓解粗放种粮的侧重点来看,统防统治等田间管理服务可有效减少兼业农户农药使用量。托管以后兼业农户与如果不托管相比,每亩少使用农药44 g,下降10%以上;同时,准时高效的田间管理服务可及时补充作物养分、减少病虫草害影响,使粮食产量也大幅增加,亩均粮食增产59 kg,大大高出其他托管服务的缓解效果。优质农资供应服务,尤其测土配方肥的施用,可大幅减少化肥的施用量。购买土地托管的兼业农户与如果没有购买托管相比,每亩化肥施用量减少了4 kg以上,促进化肥减量的效果最好。农资供应服务还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缓解效果仅次于田间管理服务。对于耕种收服务,不论农户是否购买土地托管,兼业农户均需要该类服务。因此,购买了耕种收托管服务的兼业农户与该农户如果没有购买托管服务相比,总体缓解效果不太显著,缓解效果表现在施底肥环节化肥施用减量与收割服务带来的小麦产量减损等方面。总体而言,田间管理服务缓解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效果最好,然后依次为农资供应服务、耕种收服务。相对于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农资服务与耕种收服务,综合田间管理服务主要由土地托管组织提供,且兼业农户尤其是II兼农户对该类服务需求相对强烈。因此,土地托管可以较好地缓解兼业农户粗放种粮问题。
4.4 土地托管对不同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缓解效果的组群差异分析
考虑到土地托管对缓解不同特征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效果存在差异,根据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禀赋将兼业农户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劳动力方面,按兼业程度将兼业农户划分为I兼农户、II兼农户;按主要农业劳动力是否县内兼业将兼业农户划分为就地兼业农户、异地兼业农户。土地方面,按照小麦经营规模,将兼业农户划分为经营规模均值以下的农户、经营规模均值以上的农户。资本方面,由于样本农户拥有农机种类的均值为1种,故将兼业农户划分为有农机兼业农户、无农机兼业农户。然后,分别估计四组数据土地托管服务对小麦产量、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平均处理效应的组群差异,估计结果见表7。
4.4.1 土地托管对不同兼业类型的托管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存在差异
从兼业程度来看,土地托管对II兼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明显高于I兼农户。具体而言,购买土地托管的II兼农户,小麦产量增加量、化肥减少量、农药减少量均高于托管的I兼农户。究其原因,II兼农户以非粮收入为主,非农务工时间挤压效应和收入效应更明显,农户季节性抛荒、减少田间作业次数、延误农时的可能性较I兼农户大,粗放种粮现象更严重。同时,II兼农户对土地托管服务的需求也较I兼农户更强烈,除了耕种收服务,II兼农户通常还会增加田间管理与农资供应服务,这两类服务缓解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效果更显著。因此,土地托管对II兼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明显高于I兼农户。
从兼业地点来看,土地托管对异地兼业农户产量提高效果较明显,对就地兼业农户化肥、农药减量施用效果较明显。具体来看,购买土地托管的异地兼业农户比该农户若不购买土地托管相比,小麦产量每亩提高82 kg,好于就地兼业农户缓解效果。而土地托管对就地兼业农户化肥、农药减量施用效果显著,每亩化肥少施用5 kg,农药少使用58 g,均高出对异地兼业农户的缓解效果。究其原因,可能是异地兼业农户务工、务农两地往返成本高,不易利用务工闲暇时间从事田间管理,导致田间管理作业减免或延误农时,产量普遍不高。购买土地托管服务后,托管服务尤其是田间管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小麦产量,但由于托管前化肥、农药施用频率低于就地兼业农户,总施用量相对较低,因此托管服务对缓解该类农户的化肥、农药减量施用效果一般。就地兼业农户主要利用务工闲暇时间从事田间管理作业,作业次数一般可以保证,但可能会因农时延误选择多施用化肥、农药以应对加重的农情。因此购买土地托管后,托管组织对该类农户化肥、农药减量施用的缓解效果较好。
4.4.2 土地托管对不同土地禀赋和资本禀赋的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缓解效果有所不同
从土地经营规模来看,土地托管对经营规模较小的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比经营规模较大的兼业农户缓解效果更好。具体而言,不论是小麦增产,还是化肥、农药减量施用,土地托管对经营规模在均值以下的托管兼业农户缓解效果均好于经营规模在均值以上的农户。这可能源于经营规模小的农户,粮食收入低,可能更多地选择到收入水平较高的异地务工,家庭收入以非农收入为主,粗放种粮情况较严重。这部分农户也更倾向于购买土地托管服务,尤其是田间管理服务。因此,土地托管服务对经营规模较小的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更好。
从有无农机来看,土地托管在小麦增产、化肥与农药减量施用三方面,对无农机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
效果均好于有农机托管兼业农户。其原因可能在于无农机的兼业农户需要购买更多的机械性服务,托管组织通过多环节机械服务,可以更好地缓解该类农户粗放种粮的问题。当然,兼业农户拥有的农机主要集中在耕种收环节,不论农户是否有农机,这些环节基本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因此土地托管对二者粗放种粮缓解效果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太显著。
综上,土地托管对小规模、无农机、异地兼业、兼业程度较高的农户粗放种粮缓解效果更好。目前我国粮食种植主体仍以兼业化程度较高的小农户为主,因此土地托管将对缓解我国粮食粗放种植问题发挥重要的作用。
5 結论与启示
基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及山东5省1 370个小麦种植兼业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从小麦产量、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三方面研究了土地托管对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效果。研究发现:①土地托管有利于缓解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问题,促进小麦增产、带动化肥农药减量施用的效果均在10%以上。②不同环节的土地托管服务缓解效果存在差异,田间管理服务总体缓解效果最好,尤其对小麦增产与农药减量使用效果显著;农资供应服务总体缓解效果次之,但对化肥减量施用效果明显;耕种收服务总体缓解效果弱于前两项服务,其主要有利于底肥减施和粮食减损。③相对于农业生产禀赋较好的兼业农户,土地托管对小规模、无农机、异地兼业、兼业程度较高的农户粗放种粮缓解效果更好。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得出以下启示:①土地托管可有效缓解托管兼业农户粗放种粮难题,有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因此要大力支持土地托管发展,尤其是在机械购置、土地整治、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鼓励、补贴或项目倾斜。②综合不同环节土地托管服务缓解兼业农户粗放种粮效果存在的差异,政府应重点支持整体缓解效果较好的田间管理与农资供应服务,尤其是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服务。③鉴于土地托管对兼业化程度较高的小农户粗放种粮缓解效果更好,且未来一段时期内小农户仍是我国粮食种植的重要主体,土地托管开展应更多面向小农户,增强小农户对土地托管的认知,规模连片向小农户开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翁贞林, 高雪萍, 檀竹平. 农户禀赋、区域环境与粮农兼业化:基于9省份1 647个粮食种植户的问卷调研[J]. 农业技术经济, 2017(2): 61-71.
[2]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汇编:2010—2015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3]廖洪乐. 农户兼业及其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J]. 管理世界, 2012(5): 62-70, 87, 187-188.
[4]姜长云. 农户分化对粮食生产和种植行为选择的影响及政策思考[J]. 理论探讨, 2015(1): 69-74.
[5]吕新业, 李丹, 周宏. 农产品质量安全刍议:农户兼业与农药施用行为:来自湘赣苏三省的经验证据[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4): 69-78.
[6]诸培新,颜杰,苏敏. 农户兼业阶段性分化探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2): 102-110.
[7]魏素豪. 兼业对农户种粮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实证[J]. 商业研究, 2019(5): 121-128.
[8]黄季焜, 齐亮, 陈瑞剑. 技术信息知识、风险偏好与农民施用农药[J]. 管理世界, 2008(5): 71-76.
[9]孙小燕. 寿光:农村土地流转趋势、隐忧与对策[J]. 宏观经济管理, 2012(1): 56-57.
[10]应瑞瑶, 徐斌. 农户采纳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示范效应分析:以病虫害统防统治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 2014(8): 30-41.
[11]JEPSON W. A disappearing biome:reconsidering land-cover change in the Brazilian savanna[J].Geographical journal, 2005, 171(2): 99-111.
[12]EDWARD J T, SCOTT R, ALAN D B. Migration and incomes in source communities: a new economic of migration perspective from China [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3(1) :75-101.
[13]仇焕广, 李登旺, 宋洪远.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变:重新审视我国传统的“粮食安全观”[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4): 11-19.
[14]纪月清, 刘亚洲, 陈奕山. 统防统治:农民兼业与农药施用[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6): 61-67, 138.
[15]夏秋, 李丹, 周宏. 农户兼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12): 131-138.
[16]陈奕山, 钟甫宁, 纪月清. 农户兼业对水稻杀虫剂施用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8(6): 1-6, 19.
[17]杨万江, 李琪. 农户兼业、生产性服务与水稻种植面积决策:基于11省1 646户农户的实证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1): 100-109.
[18]孙晓燕, 苏昕. 土地托管、总收益与种粮意愿:兼业农户粮食增效与务工增收视角[J].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3(8): 102-108, 112.
[19]农业农村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R]. 2020.
[20]陈锡文, 陈昱阳, 张建军.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产出影响的量化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 2011(2): 39-46,111.
[21]刘同山, 孔祥智, 张云华. 兼业程度、地权期待与农户的土地退出意愿[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10): 71-78.
[22]钟涨宝, 寇永丽, 韦宏耀. 劳动力配置与保障替代:兼业农户的农地转出意愿研究:基于五省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2): 84-92,154-155.
[23]李宪宝, 高强. 行为逻辑、分化结果与发展前景:对1978年以来我国农户分化行为的考察[J].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2): 56-65, 111.
[24]欧阳金琼, 王雅鹏. 农户兼业会影响粮食生产吗:基于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400户粮农的调查[J]. 经济问题,2014(7): 69-74.
[25]GILLESPIE J, RICHARD N, SANDRETTO C, et al. Forage outsourcing in the dairy sector: the extent of use and impact on farm profitability[J].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review,2010,39(3) : 399-414.
[26]WANG X B, HAN L H, HUANG J K, et al. Gender and off-farm employment: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J]. China & world economy, 2016, 24(3): 18-36.
[27]應瑞瑶, 徐斌.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对农药施用强度的影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8): 90-97.
[28]ROZELLE S,TAYLOR J E,DE BRAUW A.Migration,remittances,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China[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89(2):287-291.
[29]BLOOM D E,STARK O. 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y review, 1985,75(2): 173-178.
[30]FAULKENDER M, YANG J. Inside the black box: the role and composition of compensation peer group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0, 96(2): 257-270.
[31]ROSENBAUM P R, RUBIN D B. The central role of the propensity score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for causal effects[J]. Biometrika, 1983, 70(1): 41-55.
[32]ROSENBAUM P R, RUBIN D B. Constructing a control group using multivariate matched sampling methods that incorporate the propensity score[J].The American statistician, 1985,39(1):33-38.
[33]CALIENDO M, KOPEINIG S. Some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J].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2008, 22(1): 31-72.
[34]高强,张琛.农地确权与农户生产行为:研究述评及展望[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9(3):5-12.
[35]刘俊杰,岳永兵,朱新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政策演变与实践探索[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9(3):13-19.
Mechanism and effect test of land trusteeship to alleviate
the extensive grain planting of part-time farmers
SUN Xiaoyan1 HAN Peipei2 LIU Xiaoyu1
(1. School of Economic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Shandong 250014,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 As part-time cultivation could remain as the main form of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in the future, solving the problem of extensive grain production by part-time farmers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guarantee food security in China. This paper constructe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rowding-out effect and income effect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of farmers—extensive grain planting and land trusteeship needs of part-time farmers—trusteeship organizations providing multi-link green services—reducing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and increasing grain production, and illustrated the mechanism of land trusteeship in the alleviation of extensive grain planting of part-time farmer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of 1 370 part-time wheat growers in Hebei, Henan, Anhui, Jiangsu and Shandong provinces, this study used the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 to empirically tests the effect of land trusteeship on the alleviation of the extensive grain production of part-time farmers from three aspects of wheat yiel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nd pesticide u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nd trusteeship not only reduced the amount of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but also increased the yield of wheat, and the effect was above 10%. At the same time, the effects of land trusteeship services on the alleviation of the extensive grain production of part-time farmers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links. The alleviation effect of land trusteeship on the part-time farmer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endowments was also different, and the mitigation effect on small farmers with higher degree of concurrent farming was better.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ongly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trusteeship, and provide incentives, subsidies or preferential projects in the aspects of machinery purchase, land consolidation, technical training, etc.; focus on supporting the field management and agricultural resource supply services with better overall mitigation effect, especially in terms of unified control and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 fertilization services;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small farmers on land trusteeship; and provide services to small farmers in a continuous manner, in order to better play the role of land trusteeship in the alleviation of the extensive grain production of part-time farmers, especially small part-time farmers.
Key words land trusteeship; part-time farmer; extensive grain planting;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責任编辑:刘照胜)
收稿日期:2020-07-08 修回日期:2020-11-08
作者简介:孙小燕,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生产性服务、农业绿色发展、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E-mail:sxy160105@163.com。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质量发展目标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链协同机制研究”(批准号:19BGL150);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土地托管规模连片服务机制优化研究”(批准号:19BJCJ62)。
孙小燕,韩培培,刘小瑜.土地托管与兼业农户粗放种粮的缓解机制及效果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6):135-146.[
SUN Xiaoyan,HAN Peipei,LIU Xiaoyu.Mechanism and effect test of land trusteeship to alleviate the extensive grain planting of part-time farmer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1,31(6):13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