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霞
近年来,为了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促进学生德育发展,浙江省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以“尚美少年1+X假期德育活动”为主题,构建“主题式”假期实践活动课程菜单,致力于为学生搭建一个“接地气”的德育平台。“尚美少年1+X假期德育实践活动”是指利用日常的双休日、节假日空余时间,按照拟定的德育主题,以作业的形式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在生活中持续地实践、体验,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助力。“1”即依托劳动教育,这是基础,也是根本;“X”是指多元化的各类假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创设一种精神,即爱国主义背景下的红船精神;两种意识,即劳动意识和爱心意识;三种品德,即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做人。
构建生活化、体验式的课程体系,助推德育
尚美少年1+X假期课程设计以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重大节假日、重要的纪念日和主题日为载体,目的明确,形式稳定,具备连续性。
搭建主题模块,提倡全面发展 学校每年暑假、寒假我都为学生制定一份“主题式”假期实践活动菜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以“关心身边人”为主的“人文关怀”,也有“走进社会,体验生活”为主的社区服务活动;既有以爱国为线索,引导孩子们树立自己人生中长远目标的“励志爱国篇”,也有关于责任教育内容的“道德责任篇”。
依托假期劳动,摆脱“骄娇”二气 一是分层设置劳动项目。按照“一个年级一个方案”的原则,分年级分维度,围绕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开展劳动教育,提倡管理自我,服务家人。二是优化项目注重自主。抓住海港超市这一地理优势,开展“我要为你做做饭”的小厨师升级活动。通过“赚取积分,兑换食材”“超市购菜,体验生活”“下厨做菜,感恩家人”“算账理财,感悟生活”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
关注传统节日,留住我们的根 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寻根活动,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例如,清明节,通过设计假期调查表,辅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通过做清明团子、收集整理清明习俗、诵读有关先烈的事迹、网上祭扫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追根溯源精神。
提倡红色假期,渗透红船精神 以“红船精神在我心中”为主线设计系列主题假期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假期里学本领,勤实践,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定期安排公开展示、交流。
构建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体系,分享德育
评价是对学生参与活动结果的评定,是关键环节和重要依据,它既是活动的相对终结,也是活动的持续起点,更是活动的循环过程。科学、有效实施和妥善利用“评价”,能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赏识自己。一是多种手段记录,呈现不同的你。通过小视频、照片、周记、绘画等形式,详细记录活动过程及学生的心得体会、认识感悟等。二是随时分享交流,抓住教育契机。利用晨会、班会课让学生互相分享活动中的体验、感受等。三是学会互评反思,取长补短促美。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览评比,让学生在对照对比中查找差距,在反思中进步。四是树立榜樣示范,强化引领作用。通过评选班级、校级道德模范活动,表彰学生的先进事迹,让全体学生比有目标,赶有动力。
构建个性化、品牌化的展示体系,提升德育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尚美指数 “尚美少年1+X假期主题式德育活动”注重“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展示才华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使他们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被激发,探究意识、综合实力大大提升,学生变得更加自主、自信、阳光。
提升教师素养和魅力,感受尚美教育 课题实践提升了教师的德育能力,他们开始关注学生在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与学习内容的拓展,能够创新性地设计主题活动,评价更加注重激励、尊重、宽容、民主,提升了教师魅力,成为学生喜欢的尚美教师。
吸引家长共同参与,和谐亲子关系 常态化举办成果展示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艺”技之长与良好的品德修养。这种“精准滴灌”的育人模式也助推了家校的“教育接力”,续写了学生的“蝶变之笔”,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点赞。
形成学校特色化德育,提升学校品牌 一是课程建设系统化。“尚美少年1+X假期主题式德育活动”框架包含阅读与电影、环保与健康、公民与社会等五大版块,按照假期时间、教育主题、主题教育内容等六部分搭建,有相对固定的假期活动计划、活动主题,按计划稳步推进,具有稳定性。二是活动开展有成效。活动以养德为主,重实践,弥补了学校课程中“重认知、少实践”的缺陷,解决了假期里学生学习空窗期的问题。三是评价体系科学化。注重过程性评价、情感和行为的评价,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更自信,更阳光。四是三位一体齐聚力。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让家长参与其中,使各行各业的人成为孩子的生活导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
总之,“尚美少年1+X假期主题式德育活动”的构建研究,拓展了德育的生活化,丰富了德育的内涵,使德育立德树人的宗旨与未成年人的生活更加贴近,育人的成效更加显著。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