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年级学生口语的几点思考

2021-08-11 04:51罗琼
下一代 2021年4期

摘  要:说话容易,说一句能够表达意思的话也容易,说一句能够表达意思并且得体的话就不容易了。不容易说的话也是要从容易说的话开始,初入学的儿童想说一句完整的话到说一句得体的话是需要不断的训练才能完成。

关键词:口语锻炼;敢说;爱说;会说

口语能锻炼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在打好写作文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又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一年级学生的基本要求。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好一年级学生的口语能力呢。

一、“敢说”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前提

对于初入学儿童,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因此,就是要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往往这时我都先做自我介绍,然后热情洋溢地说:“小朋友们,今天我跟你们在一起,老师心里很高兴。你们愿意向老师介绍自己吗?”通常这短短几句话,就缩短了孩子们与老师的心理距离,产生了一种与老师交流的欲望。为大胆地说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就是要尊重、宽容学生。当学生说话出差错时,教师应以宽容的心态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肯定其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优点,再加以引导、矫正。同时要仔细分析那些不愿发言的同学的心理原因,打消他们的顾虑,讲清道理,诱使他们积极发言。最后,合作学习对培养儿童大胆发言,提高口语能力,很有益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寻找合作伙伴组成学习小组,训练时,先让学生把想要说话的内容自由说一两遍,然后再小组发言,同学们相互评改,最后在班上发言。

二、“爱说”说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关键

根据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影响的特征,教师要巧妙的创设各种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借助兴趣的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展示直观形象的实物,引起学生注意。如教学《杮子》一文时,我通过大屏幕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让同学们思考后回答:图上画的是什么?是什么季节?图中的他们在干什么?想想他们会说什么?这就给同学们提供了系列思考的空间,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就打开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都勇于发言,在发言交流中获得了知识。同时,针对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把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引进课堂,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问题、借东西、接待客人等等。开展“老鹰捉小鸡”、“传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和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训练中,不仅学会了应用礼貌语,思维与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同步提高。

三、“会说”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目标

敢說、爱说是会说的前提和关键,会说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初入学儿童说话常见的毛病是语句不完整,训练时可以先列出几个具备主干成分的句子,引导学生根据句子内容回答。再放手让学生模仿例句说话。

例:

通过以上模仿训练,学生在头脑中构建了句子的基本模式,说话时就有“法”可依。然后做巩固提高练习,由教师口述的(完整和不完整)句子让学生听辨,不完整的修改补充完整。训练初入学儿童说话,教师要在关键时刻“扶上马、送一程”、严要求及勤训练,循循善诱,要不厌其烦。低年级口语训练的要求是“说一段完整连贯的话。”

一年级上学期,在培养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的基础上,要有意识训练学生说几句完整有条理的话。如教学《打电话》一课时,我在讲解课文时中,出示了一些辅助问题:谁家装电话了?你想给谁打电话?他住在什么地方?你最想讲什么?学生逐一回答问题后说话,再把几句话连起来说一段通顺的话,这样就逐步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作者简介:

罗琼,贵州省湄潭县实验小学教师。参与编写校本教材《书香润童心》(小学五年级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