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短视频的传播偏向与媒介环境新变研究

2021-08-11 18:54朱天慈王艺蓉
艺术科技 2021年9期

朱天慈 王艺蓉

摘要:影像的根源是通过再现传达的特定信息。作为新兴媒介,移动短视频顺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快速攫取信息的需求而生。移动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在感官、空间和内容三个维度表现出媒介偏向性,这与媒介环境学派的核心命题——媒介偏向关系密切。本文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出发,对移动短视频的内容及其所属媒介范围的具体偏向特征进行理论分析,从符号环境、感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角度探索新型媒介环境的特点,重新认知“信息茧房”现象。

关键词:媒介环境学;移动短视频;媒介偏向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02

互联网覆盖率的持续增长、移动网络与智能终端技术的升级与普及为移动短视频平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美国的视频分享社区viddy于2011年4月11日发布了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正式拉开了短视频移动传播的序幕。我国在2012年从PC短视频时代正式进入移动短视频时代,2013年之后,移动短视频用户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作为新兴媒介的短视频迅速崛起,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日益紧密,贯穿人们索取信息、发布信息的各环节,满足人们在互动中得到娱乐、增长知识的需要。值得关注的是,在媒介环境中,新因素的出现往往起到的不是简单的增补作用,而会直接改变原环境的结构[1]。移动短视频的出现打破了旧有媒介环境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使人、媒介技术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了多维动态的互动关系,呈现出独有的媒介偏向性。

1 媒介偏向理论概述

尼尔·波斯曼于1968年首次公开使用术语“媒介环境学”,即把媒介当作环境进行研究[2]。媒介环境学发轫于人与媒介技术、社会环境三者的关系,主要挖掘媒介传播发展中涉及的社会因素及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媒介偏向。

媒介环境学派的关键人物哈罗德·伊尼斯从媒介功能角度进行研究,将经济学中的“偏向论”用到传播学中,形成媒介的“时空偏向论”,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媒介有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偏向性。

马歇尔·麦克卢汉继承了伊尼斯的思想,他从“媒介是人感官延伸”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媒介的感官偏向,提出了“冷媒介”与“热媒介”这两个概念[3]。

在麦克卢汉思想的基础上,尼尔·波斯曼大胆批判媒介的弊端,认为不同的传媒适用于不同信息的传播。他在演讲中提出了媒介的五种偏向:思想和情绪偏向、政治偏向、感知偏向、社会偏向和内容偏向。

尼斯特洛姆进一步扩展尼尔·波斯曼的理论,得出了七种媒介偏向,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形而上偏向和认识论偏向这两个概念,并且进一步解释“媒介环境学”是一门将复杂的传播系统作为环境进行研究的学问。

丹尼斯·麦奎尔将媒介研究放在大众传播理论的中心位置,并且把媒介环境学的偏向进一步扩展为感官偏向、形式和表现的偏向、信息内容的偏向、使用情景的偏向和一种关系的偏向[4]。

从传播介质角度来看,媒介介质具有非中性性质,信息的类别及解码、编码、运输的方式由媒介本身的符号形式和物质结构规定。不同媒介的物质属性与符号使用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而不同的特征又带有不同的偏向。在互联网时代,媒介本身的物理属性决定了信息如何被编码、存储和传播,因而具有不同的时空偏向特性。在传递至信宿后形成的情感或社会偏向则是考量信息传播效度的重要标准。无论是时空偏向还是感知偏向,对于媒介而言都是相对成立的,即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对于不同的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2 移动短视频的传播偏向表现

在数字传播技术的推动下,新兴的媒介传播方式层出不穷。传统媒介与信息接收者之间单向“给予—接收”的模式无法适应当前受众的信息处理习惯。移动短视频作为一种视频形式,通过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拍摄与优化编辑功能极大地提高了传统视频的传播速度。不同于传统视频以传播对象为创作中心的创作方式,移动短视频侧重于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个人既可以是创作者,也可以是接收者。得益于媒介载体的移动性、便捷性和易得性,移动短视频的传播内容愈发多元化。

2.1 感官偏向:人体感官延伸的尺度

移动短视频延伸了人的听觉和视觉,把远距离的场景呈现在受众面前,信息在流动变化中赋予受众身临其境的场景体验。然而媒介的极致化延伸会导致感官偏向,即媒介受众过度依赖媒介创造的虚拟空间,忽略了用真实感官认识现实世界。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技术会使创造者和使用者麻木的情况,即人在一种感官被延伸的同时,在现实社会中的参与度有所降低,延伸的快感麻木了人的感官,并遮蔽了相关风险。移动短视频以视觉为主表达叙事话语,通过现实生活的环境投射延伸受众的视觉,却减弱了受众对日常生活的亲临感。

2.2 时空偏向:移动短视频具有空间偏向

移动短视频将移动智能手机作为传播介质,用虚拟的符号化空间取代现实的物理空间,通过直觉的感性化思维向线性的理性化思维发出挑战。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指出:“轻巧且便于携带运输的媒介具有空间偏向,笨重耐久且不能长距离运载的媒介具有时间偏向。”[5]移动短视频主导下的空间改变了时间概念上的抵达关系,使用户不受日常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远距离的信息传播。此外,移动短视频在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群间建立了沟通渠道,实现多种知识的交流。但信息的碎片化传播影响了用户的认知与理解,使他们无法全面了解事物,处于被媒介构建的状态。冗余信息构成的信息流,降低了关键信息进入用户认知系统的概率,信息在不断变化的信息流中不具備稳定性,这导致传播内容在用户认知系统中的停留时间越来越短。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偏向成为薄弱的一个方面。总之,移动短视频主要是一种具有空间偏向的传播媒介。

2.3 内容偏向:传播内容的娱乐化

尼尔·波兹曼认为,“媒介即隐喻”,媒介拥有改变人们认知事物方式的能力。在印刷媒介为主导的“阐释年代”,媒介传播的公众话语是蕴含理性逻辑并充满秩序的。但“娱乐时代”到来后,媒介传播的公众话语开始向感性转变,大众思维逻辑出现重娱乐的趋势。移动短视频是娱乐时代的主导媒介,以夸张、搞笑、“土味”等内容为主形成社交文化圈,视频内容题材与表现形式均呈现出娱乐化偏向。此外,得益于移动短视频的交互性,受众在评论区的互动增强了娱乐性。移动短视频的娱乐性促使更多的用户生产娱乐向视频,“泛娱乐化”现象普遍。人为刻意制造的笑料虽能引发人们暂时的喜悦情绪,却缺乏深刻的内涵,显得空洞无力。

3 移动短视频传播环境新变

媒介环境学家林文刚认为,媒介内容涉及的符号环境、媒介信息指向的感知环境以及媒介作用的社会环境是理解媒介环境的基石[2]。移动短视频本身具备的感官偏向、空间偏向和内容偏向共同构建出了新型媒介环境。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个性化定制与精准推送虽然让受众体验到了“送上门”的服务,但也使他们思维固化,容易陷入“信息茧房”。

3.1 新型媒介话语中的短视频

3.1.1 移动短视频的符号环境

媒介对人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符号系统生成的环境潜移默化产生的。移动短视频通过图像、文本、视频、音频创造新的叙事语言,并以视觉为中心强调图形信息。视频和音频是主导信息,引导受众的感官,文本、图像仅在关键时刻起到辅助理解与增加趣味的作用。移动短视频依托互联网进行传播,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展现出非线性的超文本特征,形成独特的网状结构符号环境。在实际表达中,移动短视频将符号进行压缩以获得受众关注,这一符号环境内部的结构与逻辑决定了移动短视频形式传播的主要特征。存在于环境中的符号要素彼此相互影响,相比于媒介环境中的其他介质,短视频将视听符号作用进一步扩大,集中通过视频平衡其他元素的模式传达内容与意义。

3.1.2 移动短视频的感知环境

感知环境是人们在理解符号环境过程中构成的。人们在媒介感知过程中受经验、需要、期望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个体间的感知偏差,并会对用户的认知、态度与行为产生影响。从虚拟存在环境来看,移动短视频的出现延伸了人的视觉和听觉,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传播条件的约束,打破了受众观看视频内容的空间桎梏。互联网作为移动短视频传播的载体,连接了世界各地的用户,这种崭新的感知环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地球村”的模式。同时移动短视频的低经济需求与不设限的文化水平需求降低了媒介的准入门槛,提高了媒介的普适性与流行性。这种空间偏向在移动短视频上具体表现为用户能够自由地发布视频、发表评论。从现实使用环境来看,移动短视频构建了公共空间内的私人区间,通过感官刺激让人们构建感知环境,以缓解被迫与陌生人社交导致的心理不适感。

3.1.3 移动短视频的社会环境

媒介环境学对媒介与环境两者的研究是双向交互展开的,是针对某一特定媒介的所处环境以及各个媒介交织形成的宏观环境的研究。麦克卢汉认为,任何一种媒介的意义与存在都是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6]。移动短视频体现了媒介的优势与特点,所处的社会环境包含了符号和感知两个层面的环境结构。由多种媒介构成的社会环境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当新媒介进入旧有的媒介环境,新的要素会打破原先的媒介运行规则,形成的全新媒介环境能够促进宏观社会环境发展[7]。

移动短视频的数据处理方式与受众对瞬时信息获取的需求高度契合。移动短视频打通了空间的界限,使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内能够了解到各地发生的新鲜事,在无形中为受众构造了一个沉迷于“推送”的社会环境。掌控权的转换应当唤醒人们对自主选择、自主思考能力的重视。

3.2 “信息茧房”现象

移动短视频凭借平台运算、推送、自选内容模式在媒介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独特性与活力,并促使视频数量不断增长。从受众角度来看,越来越集中的媒介内容因受众的兴趣化特点构建了以内容区划为主导的同质信息空间,传播内容如蚕茧一般包裹用户。

“信息茧房”概念诞生于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发现民主社会天然地易于促成个人主义的形成,并将随着身份平等的扩大而扩散。网络信息时代资讯与选择的民主性、自由性之间的联系存在局限性。短视频作为互联网特性内容传播载体,无法完全脱离“信息茧房”。系统背后的资本掌控者出于增加用户黏性的目的,利用大数据不断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这在受众依据感兴趣话题选择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速了“信息茧房”的形成。移动短视频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的原生特点随着流量需求的扩张,不断产生同质化内容,在丰富同层次传播内容的同时为“信息茧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供给元素。由此,移动短视频在传播环境变化下体现出信息内容选择偏向。

4 结语

人、社会环境和媒介技术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媒介符号与感知环境是共生的关系。人在使用技术时受技术的影响,同时不断寻找新方法修改技术。这一互动过程促使媒介环境形成与发展。移动短视频符号环境与感知环境的特征呈现出明显的感官偏向、空间偏向与内容偏向,这与当前传播环境的总特征息息相关。而符号环境和感知环境构成的社会环境则反映出媒介使用者主观能动性缺失的现实问题。在大数据算法和资本运作的双重作用下,用户陷入“信息茧房”,思想和观念受到媒介环境而重新建构。

参考文献:

[1][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6.

[2][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和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27-29.

[3] 李曦珍.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认识论原理[J].国外社會科学,2013(03):54-63.

[4][美]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3.

[5][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7.

[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6.

[7] 乔斐.媒介环境学视野下虚拟现实的媒介偏向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9:4.

作者简介:朱天慈(2000—),女,江苏镇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媒介文化与传播。

王艺蓉(1999—),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媒介文化与传播。

指导老师:冯广圣、段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