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水平落后于城区学校,生源不断流失,这是城镇化步伐加快背景下许许多多的农村学校面临的痛点。然而,高密市夏庄镇的学校体会不到这个“痛”。全镇有5所小学、5所公办幼儿园、2所初中,从未出现规模性学生流失的现象,成为“乡村学生流失潮”中的一个“例外”。
这里没有光环閃亮的名师,只有一群平均年龄不算低的乡村教师用心教学生,在教育质量检测中却处在全市的“高位板块”。这里没有薄弱学校,教育督导评估整体评价在全市领先。
为什么夏庄能创造一个“例外”?为什么面对夏庄教育,我们感受不到乡村教育落实的困惑,反而从这里看到了新的图景和希望?
固本培元,幼小初一体化发展
5年前,夏庄中心幼儿园还是这个样子:20余间旧校舍,院子在下雨时会积水。全市幼儿教育评比,夏庄居中下游。
幼儿园是起点,办好夏庄教育,首先要办好幼儿园。夏庄镇党委和政府决心补齐短板。
“孩子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其在小学和初中的学习。特别是,孩子的习惯养成和智力开发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了。”在夏庄镇中心学校校长许永清看来,要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振兴乡村教育,必须将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三个阶段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让每个阶段形成扎实牢固的基础,步步提升。他接着说,“否则,有条件的家长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往城里‘跑了。”
2015年10月,占地20亩、建筑面积5 000余平方米的镇中心幼儿园新园开工,次年8月启用。
“党委、政府很重视我们的意见,在选址、设计、配备上都是按照我们的想法办的。直到现在,我们中心幼儿园也是全市条件最好的幼儿园。”该园园长陈振梅说。
中心幼儿园建成后,又相继重建了其他3处幼儿园。这样一来,全镇公办园大变样。
“条件好了,我们转向内涵发展,开展集团化办园探索。”陈振梅说。
夏庄镇创新“镇管园聘”机制,对教师进行全镇公开竞聘,对老教师和骨干教师均衡配置,让每所幼儿园的师资水平达到基本均衡。
为了提升教师素质,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专家大讲堂”“园长课程”“特长教师才艺展示”“创意玩教具展评”“单元保教培训”“教学能力短板提升行动”等活动,开展全员教师教研培训。
夏庄镇还改革办园体制,将幼儿园与其所属小学剥离,实行独立自主办园。扩大办园自主权后,各幼儿园积极争创优质园,创新民俗游戏课程,依托大棚蔬菜种植开设了“儿童农场”,户外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全镇有5处公办幼儿园,全部获评省级示范园。
高质量办园,让幼儿在家门口就享受优质教育,家长们也不用“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城区去了。“全镇在园幼儿逐年增长,仅去年就增加了200多人。这些幼儿多是从民办园、城区转回来的。幼、小、初一体化发展不仅提升了幼儿园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为小学储备了充足的生源。”许永清说。
让每所学校教育教学都“硬”起来
在当地群众看来,夏庄的学校都是好学校,用不着让孩子“挤”进城区去上学。
如何让每所学校都成为群众眼里的“好学校”呢?夏庄镇开辟的路径是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让教师会教,让学生会学。
伏家庄小学和南直小学原来是两处村小,现在不仅有了漂亮的大楼和校园,教学质量也在全市领先。让人信服的是,这里没有加重负担的大量作业,没有“点灯熬油”的加班加点。
“这两处学校抓教学规范很扎实,创建了‘3+1教学机制,就是3个星期学新知识,1个星期巩固拓展,夯实了学业基础。”夏庄镇中心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杜勇说。在伏家庄小学,学生有早读午练的习惯。早晨入校后,学生就开始传统文化读本诵读。100多篇经典,人人都能熟练背诵。午间入校后,学生练习书写。在全市学生作业书写展评中,夏庄镇一直是最好的。
“学校经常开展古诗文大赛、诗配画、故事大赛、成语接龙、课本剧、分角色诵读等活动。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学。”该校副校长郭玉秀说。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伏家庄小学创立了“三个作业本”。上交作业本和课堂练习本的作业做到课堂上完成并批改,实现“堂堂清”;家庭作业本是课后的巩固延伸,实现“日日清”。对每一名学生的作业本,教师都坚持全批全改。
“如果不全批全改,就不能准确把握教学问题。”54周岁的教师齐传红在批改作业时总是一丝不苟。
教师们不断改进教学,像齐传红的“数学问题靶向教学”,毛玉玲的“英语一对一记诵教学”和“零作业”等,都是经久验证的“教得好”“学得好”的教学法。
去年,苓芝学校加入市直名校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二实小派驻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9人对该校教师加强教研培训,开发了口风琴、网球、鼓号、创客教育等新课程,使办学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以课程建设为支撑,以增值性评价为引领,在幼儿园着重加强‘美的教育,在小学加强‘善的教育,在初中加强‘真的教育,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杜勇说。
让教师成为高质量办学的强力支撑
教师是根本。要有过硬的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有过硬的教师队伍。然而,老龄化、整体学历水平和能力素质比不上城区学校,是制约农村学校发展的瓶颈。
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呢?
夏庄镇精心设计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十大行动”,促进教师层级发展、快速发展,让教师愿意干、干得好、能力水平持续提升。“我们依托骨干教师,设立教师研究学科教室,像配备资料、外出培训、课题研究等环节,全由教师提出‘菜单,学校‘买单。以专业组织的形式加以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杜勇表示。
夏庄中学成立了“新教师成长中心”,建立高效教学研究机制,促进新任教师快速成长。该中心每周确立研究主题,通过回放课堂进行诊断矫正,实现共同分享、快速成长。夏庄小学成立“教师专业委员会”,对班级管理、教研培训、课堂教学、绩效评价进行“专业自治”,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郭玉秀不仅专心教育教学研究,还致力于培养青年教师,从备课、上课、研讨到学生教育,手把手地指导,带出了3名市级骨干教师。
2019年教师节期间,郭玉秀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一所农村小学的老教师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并非偶然。
“郭老师是干出来的。她担任副校长,同时兼任年级主任,还当班主任,教着不同年级3个班的语文课,是全镇的榜样。”许永清说。
如何激发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愿意教、善于教?这是农村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必须破解的一道题。
在夏庄镇,老教师没人要求“歇一歇”。夏庄中学教师张勤杰在退休那天还给学生们讲课。官庄小学56周岁的“元老”徐兆星担任副校长,带头专注于教学教研不松劲。夏庄小學55周岁的仪垂钟,主动要求增加课时,和青年教师比着干。
干到退休不歇息,成为夏庄教师共同的信念。在这里的老教师身上,看不到对职业的倦怠。
每年教师节,夏庄镇都要隆重举行两个仪式。一是光荣退休仪式,老教师讲述从教故事,接受校长、同事和学生的敬意,学校授予老教师功勋银牌,并拍摄全体合影、家庭合影。这样的仪式,常常让人感动不已。二是新教师入职仪式,家长带领孩子给新教师献鲜花表达祝福,并亲手把孩子交给青年教师,以此传递信任和责任,激励青年教师争当好老师。
在这里,老教师用忠诚、认真、朴实影响着青年教师,一代代接力形成了传统,也在全体教师中形成了进取和敬业的氛围。
教师有担当,干群齐心协力,是夏庄教师队伍的突出优势。
干部带头干也是夏庄学校鲜明的特点。所有干部都在教学一线,副校长、中层干部担任班主任,行政和后勤工作都是“业余活儿”。
干部和老教师领着干,青年教师抢着干,夏庄教育因此充满了发展的生机活力。
尊师重教 “共建共治”
夏庄素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从党委、政府到社会、村居,重视教育、支持教育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夏庄小学校长张建礼刚调到夏庄时,到镇党委汇报工作。党委书记付联宝听说夏庄小学还有旧平房,决定马上改建。
“第二天,书记就带领班子成员到学校现场察看。他问我有什么要求。我回答,最好新建一栋教学楼,改建原有楼房为活动室。书记说:‘好,就按张校长的建议办。教学楼的建设很快就开了工。”张建礼亲身体会到了党委、政府重视教育的魄力。
到2017年,夏庄镇学校全部完成改扩建,在全市第一个实现了校舍楼房化,所有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
除了党委、政府重视教育,奖学助学在夏庄也蔚然成风。祖籍夏庄的美籍华人刘哲基老先生捐出11万元设立康联奖学金,镇党委、政府鼓励当地热心企业家参与,奖学金本金达到40多万元,每年拿出8万元奖励优秀学生。
“办好学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请村居、社会、家长等办学相关方参与学校治理,制定学校章程,形成了办学理事会、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四会一章程治理结构。”杜勇说。
官庄小学与附近村居共建3个家长课程辅导站,把家长会开到了家门口,还依托张二村文化场馆资源建成了校外研学基地。伏家庄小学办学理事会由几个村支书向镇党委、政府提议,扩增了校园17亩,用于建设新操场。
“从党委、政府领导到普通群众,都大力支持教育。这是对我们的鞭策。我们只有不懈努力,创办更好的教育,才能回报父老乡亲。”许永清说。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 孙世杰 宋洪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