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楼湿地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08-11 07:10崔莹
热带林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河道水体人工

崔莹

济宁市林业场圃种苗站,山东济宁272000

随着湿地保护与管理重要性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湿地保护与管理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湿地生态恢复与合理利用方面[1-8]。由于孟楼湿地面积大,湿地治理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当地农民和渔民的巨大损失。因此,为合理利用湿地并对其进行生态恢复建设,文章对湿地治理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 孟楼湿地概况

孟楼湿地位于山东省济宁市,35.0°N,116.6°E,经其两翼沿湖区的老万福河、惠河等河流经湿地入湖。孟楼湿地“双鱼岛”(35.12094°N,116.247745°E),总面积50hm2,其中河道面积91.3hm2,双鱼岛及附近岛屿河道中由于受到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湿地内河道空心莲子草等植物种群泛滥,数量庞大,影响水系畅通,河道淤堵现象严重,减弱了湿地功能。

2 湿地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湿地开发过度与水质污染

鱼类的过度捕捞导致鱼类资源快速减少,加之围垦和江湖阻隔,鱼的产量也急剧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明显锐减。此外,湿地人工养殖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养殖料,灌溉用水过程中化肥流失,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严重,达到了湿地承载极限。

2.2 湿地面积减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湿地被开放利用,湿地面积逐渐减小。此外,由于建设和发展过程加重植被破坏,湿地含沙量越来越多,导致泥沙不断淤积,制约了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湿地生态需水量明显不足,如果遇到超标洪水依旧会导致洪水下泄不畅。

3 湿地治理对策与建议

3.1 水质污染修复

如图1 和图2 所示,对于空心莲子草和杂草比较密集且无建筑物的区域,采用水上打捞机进行动力作业,水上打捞机打捞,平板船并行跟进,平板船链接到承载挖掘机船体上,作业人员到安全区打捞空心莲子草及杂草,逐层均匀铺设到平板船上,预防船只在运输拐弯时因船体倾斜造成安全事故。

生长在桥梁、码头、信号塔、配电箱等附近的空心莲子草,采用人工打捞或人工牵引(人工牵引指用机动船配合人工,将空心莲子草牵引到一个安全的位置,用水上打捞机进行集中打捞)。对于生长密集,水位较浅,无法进行动力作业的窄水沟、浅滩,采用人工打捞和人工牵引混合作业。河道边缘水草稀薄,比较分散,采用人工打捞,通过治理之后达到了预期效果。

图1 治理前河道污染情况Fig.1 River pollution before treatment

图2 治理后河道污染情况Fig.2 River pollution after treatment

通过采取底泥污染控制、水生植被重建、有害杂草打捞等措施进行生态修复,改善水质,治理后水质情况如表1 所示。根据各采样点治理前后水质化验结果对比可知,水体中总氮含量较治理前略高,考虑到大量打捞水生腐烂植物以及清理河道可能会导致水体内总氮含量暂时性升高,但较治理前没有明显变化,在正常范围内。治理后叶绿素含量较治理前明显降低,治理前叶绿素含量高达3.39mg/L~14.9mg/L,治理后含量降低到4μg/L~10μg/L,每升降低达到1000 倍,达到了数量级的变化。水体总磷含量较治理前有所降低,高磷酸盐指数平均5mg/g,水体富营养化得到明显改善。

表1 治理后水质采样情况Tab.1 Water quality sampling after treatment

3.2 湿地保护管理

(1)实施湿地修复工程。坚持自然修复为主与人工修复为辅相结合原则,恢复湿生植被,持续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的选择配置及生物栖息地建设。根据生态修复工程生物多样性恢复的要求,对湿地进行地形改造,构建生态塘、好氧塘、潜流湿地、沉水植物区、浮叶植物区、万亩荷塘区及苇海台田区等具有不同净化功能的单元,结合植物的生长需求,恢复湿地植物,营造鸟类、鱼类栖息地等多种类型的健康湿地生境。加快生态修复,发展保护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工作,推动生态红线区域的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2)建设多元治理机制。实现各主体之间的积极互动,通过政府与非政府、企业和社区互动的工作机制,建立起更为完善的湿地保护区布局,加强保护区的养护和管理。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科学机构为骨架,志愿者组织和社区、企业为辅助的良性互动治理系统(如图3 所示),确保系统的流畅运转。

图3 湿地资源良性互动治理系统Fig.3 Wetland resources benign interaction management system

(3)建设监测体系。建设集监测与预警功能为一体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完善生态环境灾害监控预警和应急机制。科学设计规划,优化排污口布局,运用先进科技设备与方法对水质情况、排污口污染物排放量、海洋生物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动态了解生态环境质量及其生物多样性。

(4)加强巡护监测工作,采取区域巡查与集中巡查相结合、日常巡查与执法检查相结合的原则,与各管护点协调配合开展巡护监测工作,逐步完善巡护工作方式,防范各类违法活动发生,加强湿地保护研究和监测。

(5)完善监管体制,加大执法力度。成立监管小组,严格监督管理禁止区和限制区的污染排放,实行联合整治。联动各相关政府部门,协同进行环境监督执法,实现区域资料、数据、信息的共享,跨区域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年度环境公报,依靠人民群众共治共建、群策群力。

3.3 开展污染源控制与治理

(1)外部水污染负荷削减防控。针对区域内生活污水排放,通过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得以净化回用;对河库周边的农村、农田及雨水径流等污染源开展河(库)滨缓冲带建设,通过构建生态下垫面或植物的滞留、过滤作用得以有效控制。对河道底泥进行清淤,解决河水内源污染,结合复合型河流水质保障工程措施,如:人工湿地、植物-动物-微生物群落构建、生态浮岛等,减轻上游河道对水库的污染;通过水系调控,促进汇水单元水生态的改善。

(2)内部污染防控系统。通过构建生态导水渠代替排水管道,并辅以可渗透地面材料、卵石消能带、经过景观处理的雨水蓄积池和生态植草沟的组合,实现湿地内部污染防控及雨水的截留和自然循环。如图4 所示,人工湿地一区来水处理后,水体直接进入二区进行净化、循环,未达污染指标的水体在三区进一步深度处理,增加了人工复合湿地精处理区和后处理区。

图4 人工湿地建设工艺流程Fig.4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onstructed Wetland

4 结语

通过清除孟楼湿地河道内富营养化植物,起到了改善孟楼湿地水质、保障水系畅通的目的,对改善湿地健康状况和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湿地管理任重而道远,要发挥多元主体治理的功能,必须有一个运转良好的机制,通过构建“多样、互动、良性”的管理体制,使多元主体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合作,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河道水体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