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朝阳
(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335)
日本园林起源于中国,充分汲取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与本土文化互相融合,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体系,也成为了全世界独特的园林体系。在日本园林中,石景是最关键的构成部分,在建造园林方面得到了广泛重视,会对日本园林面貌产生较大影响。
日本园林主要由小型茶亭、庭院构成,而庭院建造面积明显比茶亭大,可借助石景模拟出山水景观,即无水之水的枯山水。枯山水石景最初出现在镰仓时代,在室町时代逐渐走向成熟,是日本园林利用石景的顶峰之作。庭院中的枯山水大部分都是由石景构成,不再沿用以往池泉庭中的桥、岛、乔灌木植物、水体等,而是利用砂石、苔等材料,模拟水体,以此创设出枯寂的园林景象,并在模拟水体的砂石之上,放置几块大型的青石、马鞍石、石灰石等,如同大海中的蓬莱仙岛。这是非常典型的枯山水石景,在一块较大的场地上铺设白砂石,并且放置单石、石组,在白砂石上勾勒出直线、曲线、同心圆的砂纹[1],模拟大海的形象。
以大仙院书院庭园枯山水为例,借助白砂石,呈现出枯山水石景象。如果说大仙院庭园的枯山水石景过于注重模仿自然真山水,日本龙安寺的石亭景象则体现出抽象性特点(见图1)。建造龙安寺石亭时,增加了白砂石数量,铺设在地面上,且放置大小不一的石块,如同一幅水墨画,各个石块的色彩、放置方式、形态等都不尽相同,经过设计人员的精心思考,形成协调呼应的场景。
图1 日本龙安寺石庭枯山水石景
小型茶亭又被称作为露地,是日本园林中较为特殊的小型园林。小型茶亭的建造处于有限的空间里,借助特殊的景物、植被等,创设出“市中山居”的氛围[2]。从茶亭建造开始,日本园林就有了模拟海景的传统,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模拟山林景色。茶亭建造容易受到条件的限制,材料主要有:青苔、树木及茶亭中的景物小品等,石制园路、景物等成为了茶亭的石景。具体分为:1.2.1 飞石。与枯山水实景不同,茶亭主要是2 个点之间一段通路的空间,仅仅能从坐席上的一个角度进行欣赏与眺望园林景象。茶亭需要移步换景,飞石是根据观赏者的行走节奏、幅度等,在细砂地上铺设踏脚石。飞石排列的方式有很多,如四三连、二三连、千鸟打、雁鸣打、二连打、三连打等。在有分歧点的地方,需要放置较大的伽蓝石,也叫做踏分石,以此体现出园路建设的分歧(如图2)。在露地形式实现规格化之后,需要更加细致地规定飞石的间距、高度等[3],如飞石与飞石间隔不能小于10~13cm,飞石也需要高于地面7~10cm。
图2 飞石的类型
1.2.2 延段。延段与我国园路铺装图案有一定不同之处,日本茶亭延段仅仅能将石与直线石拼接在一起,并且在石头之间保留空隙,使得青苔生长更加幽深。主要延段样式可以划分为:“真延段”“行延段”“草延段”。其中,真、行、草是从我国书法中延伸而来:(1)“真延段”:利用规则条石拼接,如同书法中的正楷,是一种建设整齐的园路。(2)“草延段”:采用不规则的碎石进行拼装,就像是抒发中的草书,是一种建设不规整的园路。(3)“行延段”:介于两者之间,用规则石与不规则石拼接而成。行延段可布置在飞石间的连接处,使庭院小径具有变化性,不会显得过于单调。不论是延段,还是飞石,都不需要加入其他装饰,显得园路简约朴素,并与茶亭建造氛围相呼应[4]。
1.2.3 石灯笼。神社、寺院等开始利用石灯笼,石灯笼最早出现在露地茶亭。进入桃山时代以后,据说是千利休发现了石灯笼的灯火,具备“佗”的风情之后,将石灯笼引入茶亭建设中,并且作为夜晚举办茶事,客人行走园路的照明灯。露地茶亭建设后,各个部门都受到了茶道的影响,石灯笼也进入普通园林。石灯笼的构成从上至下分别为:宝珠、笠、火袋、中台、竿、基础、基坛7 个部分。但大多数石灯笼,除了必备的火袋以外,各个部分都可以根据实际建造情况有所增减,进而形成多种样式的石灯笼。
中日园林同属东方园林艺术,且日本园林受到中国园林很大的影响,但日本经过本民族的改造,使得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以石景最为典型。
中国园林喜欢选择玲珑剔透的石材,多为太湖石、灵璧石、黄石、英石等,形状追求瘦、秀、漏、皱的奇峰怪石。日本园林则喜欢材质朴实的石头,比较常见的有京都马鞍石、四国青石、冲绳县石灰石。在石头的形态上,并不像我国那样追求瑰丽多姿,在枯山水中喜欢选择较为规整、敦实、天然的大型石头,更加追求气势。
中日最明显的差异可以用“横竖”二字总结。我国园林石景常用不规则的竖向堆叠,形成各色形态的壮观假山,追求气势磅礴之美。日本则是多为平面的横向摆放,很少竖向堆叠,没有华丽的构造及壮阔的石峰,漫不经心的石景,更有朴实无华,追求自然的禅宗意境。
在日本园林中,石景属于最关键的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在日本园林文献《作庭记》中指出:“凡作山水,必立以石”。从中不难了解到,日本园林的山水景观必须加入石景,日本古典园林从模仿我国秦汉时期园林开始,由于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枯寂的境界,随之而来的是,我国与日本园林石景建设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手法与意境。日本山水具有佛家禅宗思想,与我国假山建设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建设园林园路时,利用瓦石、砾石相拼接,形成图案的形式,以此透露出浓厚的现实游玩意趣[5]。日本园林是利用飞石、延段铺设而成的日本庭院小径,没有其他装饰,仅仅是将石头自身的纹样、色彩凸显出来,或是错落有致,更能体现出一种朴实、追求自然的禅宗思想。而禅宗影响下的枯山水,也将园林作为佛家圣域的常见类型。禅宗思想认为,佛系应存在于万物之中,枯山水石景不仅有幽静、朴素的美,还具有佛系,导致日本古典园林除了成为人们观赏休息的场所之外,还被许多人当作信仰圣土,到此地寄托宗教之心。
现如今,庭院不仅仅是与住宅相连的土地,实际的范围能拓展到楼前的空地、办公室等领域。枯山水庭院主要是以白沙、卵石作为关键元素,代表河流、海岛等不同景观。通过人的联想与感悟,赋予更多景观描绘意义。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均土地占有率显著降低,尤其是上海这种人口密集的城市,有利于发挥出枯山水小而精致的特点,借助有限的空间,创设营造深远的意境,并且显著提升土地利用率。
枯山水式的园林造景,与我国古典园林建设有许多不同之处,而我国园林建设具有水源多、造价高的特点。日本石景属于微缩景观艺术,整体投入成本少,一旦形成景观,维护成本也比较低[4]。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其不会消耗过多的水资源,不仅能有效减少成本支出,还可以提升园林的艺术观赏性[6],如上海玲珑雅墅就引入了日本枯山水石景元素(见图3)。
图3 上海玲珑雅墅的日本石景元素设计
在我国现代化景观营造过程中,造园材料、技术大多千篇一律,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使用缓慢,出现了景观重复与雷同的现象。日本现代枯山水园林在继承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大胆创新,在现代景观中运用高科技产品、技艺,值得我国借鉴。比如,上海夏季天气炎热,在设计城市高层建筑屋顶花园时,就可以引入枯山水式样的景观设计,不需要大量的输水,就可以实现“身边有水”的意境效果,具有禅意。
随着上海诚品书店、K11 等艺术与人文商业综合体的建设,文化、艺术、人文意境逐渐在商业开发中所占比重日益提升,让商业综合体更显艺术魅力,这也是提升其竞争力的一种手段。作为一种外在文化艺术,造景不再是配角,在定位合理的情况下,可以将不常见的枯山水经过小品引入造景艺术中,得到大众的关注与喜爱。
总而言之,日本古典园林建造的石景既属于特殊的艺术形式,也属于特殊的景观艺术门类,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点。基于此,需要对日本古典园林石景的建造构思、美学意义等有充分的了解,我们在借鉴时,需要分析时代化、本土化的利用与改造效果,以此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诉求,呈现出良好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