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枝繁叶茂者,其根必扎得又粗又深。影视创作要想始终向上生长,就得持续不断地向下扎根。无论何种剧作,其根,均在剧本。剧作家是影视艺术的主要创造者,从事“从无到有”的工作。但由于编剧常年隐藏在影像背后以一种不被看见的方式滋养作品,甚少发声,久而久之遭人遗忘,陷入不被理解、不受重视的尴尬境地。接受主体们一边高声疾呼剧作艺术质量与精神内涵的双重审美,一边却又对编剧们的主体性地位避而不见,尤其在近些年愈演愈烈的资本裹挟下,编剧对内容的创作权、把控权、审美权一再被挤压,影视行业渐而出现了IP至上、流量至上、颜值至上,编剧沦为“工具人”“边缘人”的严峻乱象。这些问题不仅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也引起了学界的严肃关注。
本专栏特别邀请学界与业界的专家,基于对编剧的深度访谈,建立数据基础,分别从广西少数民族电影剧作特色、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态叙事流变、黑色电影编剧经典范式、少数民族题材主旋律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特色、剧本主题的构建与解析等不同角度切入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对象从电视剧到电影,从少数民族电影到本土化黑色电影,研究者们在不同作品形态的跨越中不约而同地对“何为好故事”和“如何创作好故事”做出了积极探索。尤其对剧本中的主题、人物的叙事手法和艺术特色进行了多维度探讨,结合剧本原文,详细阐释了剧中人物形象、空间关系、情节走向、例证性动作、语言风格等的创作初衷,同时结合时代发展、技术创新、受众审美流变等多方面探讨了编剧如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重要性。
2020年,突如其来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为影视行业笼罩了一层乌云,无以计数的摄制团队被搁置、受阻,看似影视发展停滞不前,但值得庆幸的是,编剧创作丝毫不受影响。兴许,这难得安静下来的珍贵时光为编剧们赢得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可以静下心来深挖好故事、创作好内容,为接下来的繁荣努力扎根。艺术,从来都是关系着人的。无论是创作、传播还是接受,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好故事的创作与编剧们的生活体验、专业积累、读书汲取、情感交流密不可分,同时,创作好故事的话语权也需要编剧们的努力争取,多一丝专业上的守正创新。(潘可武)
主持人简介
潘可武,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现代传播》责任编辑。
主要研究影像美学与视觉传播,开设视觉传播等课程。著有《镜界——电视剧的视觉传播》一书,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电视剧传播中视觉形式动力机制研究”和北京市社科基地项目“媒介生态视野中的首都艺术影院发展策略研究”等课题。曾经执导大量的纪录片、广告片,创作多部电影剧本。纪录片作品有中央电视台《跨国风云》《跨越——文化体制改革十年巡礼》《遥远的牧歌》《百年沧桑话云南》《中国院士》等,其中《中国院士》获国家音像制品奖、《何以为食》入选半岛电影节竞赛单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