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的天气寒冷潮湿,着实苦人。不论多会儿,只要车一停下来,我就侧耳倾听,看是否能听到瀑布的吼声,同时还不断地往我认为一定是瀑布所在的方向张望,每一分钟都期盼会有飞溅的浪花出现。后来我们下了车,我才听到洪流的轰隆声,同时觉得大地都在我脚下颤动。
崖岸陡峭,又因为有刚刚下过的雨和化了一半的冰,地上滑溜溜的,所以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是怎么下去的,不过我一会儿就站在山根那儿,攀登到一片嶙峋的乱石上了。那时汹涌澎湃,震耳欲聋,玉花飞溅,蒙目如眯,我全身濡湿,衣履俱透。原来我们正站在瀑布的下面。我只能看见巨浪滔天,劈空而下,但是对于这片巨浪的形状和地位,却毫无概念,只渺渺茫茫,感到泉飞水立,浩瀚汪洋而已。一直到我来到平顶岩向上看去的时候——天哪,那样一片飞立倒悬的晶莹碧波!——它的巍巍凛凛,浩瀚峻伟,才整个呈现在我眼前。
于是我感受到,我站的地方和造物者多么近了,那时候,那副宏伟的景象,一时之间给我的印象,同时也就是永远无尽给我的印象。一瞬的感觉,而又是永久的感觉——是一片宁静之感:是心的宁静,是灵的恬适,是对于永久的安息和永久的幸福的展望,不掺杂一丁点暗淡之情,不掺余一丁点恐怖之心。尼亚加拉一下就在我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永远不改变,永远不磨灭,一直到我的心房停止了搏动的时候。
啊,这令人陶醉的地方!在那十天里,我就一直在那地方,整天往來徘徊,从一切角度来看这个垂瀑。站在马蹄铁大瀑布的边缘上,看着奔腾的水,在快到崖头的时候,力充劲足,然而却又好像在驰下崖头、投入深渊之前,先停顿一下似的;从河面上往上看,巨涛下涌;攀上邻岭,从树梢间眺望,看激湍盘旋而前,翻下万丈悬崖;站在下游三英里的巨石森岩下面,看着河水,波涌涡漩,轰隆声应答,表面上看不出来它所以这样的原因,其实在河水深处,受到巨瀑奔腾的骚扰。永远有尼亚加拉当前,看它受日光的蒸腾,受月华的洗礼,夕阳西下中一片红,暮色苍茫中一片灰。白天整天眼里看它,夜里枕上醒来耳里听它。这样的福就够我享的了。
我现在每天平静时都要想:那片浩瀚汹涌的水,仍旧尽日横冲直滚,飞悬倒洒,汹涌澎湃,雷鸣山崩;那些虹霓仍旧在它下面一百英尺的空中弯亘横跨。太阳照在它上面的时候,它仍旧像玉液金波,晶莹明澈。天色暗淡的时候,它仍旧像玉霰琼雪,纷纷飞洒;像轻屑细末,从白垩质的悬崖峭壁上阵阵剥落;像如絮如棉的浓烟,从山腹幽岫里蒸腾喷涌。但是这个滔天的巨浪,在它要往下流去的时候,在那深不可测的深渊里,永远有浪花和迷雾的鬼魂,其大无物可与伦比,其强永远不受降伏,在宇宙还是一片混沌的时候,就在这儿森然庄严地呈异显灵。
(作者狄更斯/英国,节选自《游美札记》,有改动)
读有所思
选文描写了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壮观景象,文脉清晰。作者先写了自己急于观赏尼亚加拉大瀑布的迫切心情;再写下到山根后的所见所感;接着写在加拿大一侧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垂瀑;最后抒发感想,结构紧凑。
在描写尼亚加拉大瀑布的过程中,作者从不同角度切入,灵活地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看到的听到的感触到的,有声、有色、有形,有近有远,有动有静,有现实的、有想象的,把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壮美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思有所悟
1.了解类型,灵活用法。
构成排比句的类型很多,如设问法、对比法、假设法、条件法、转折法等等,我们应根据内容需要灵活选用。这里略举几例。
比喻法:幸福是沙漠里一眼清澈甘甜的泉水;幸福是黑暗中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幸福是夏日里一袭沁人心脾的凉风。
引用法:书,韵味无穷。在书中,我同李煜一起无言登上西楼,品味“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和陶渊明一起“采菊东篱下”,体会“心远地自偏”的超然意境;和陆游一起聆听风雨声,感受“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戎马生活。
类比法:面对四季,梅花选择了苦寒;面对土地,青松选择了山崖;面对前程,翠竹选择了云霄。面对生死,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选择心灵的不凡,去创造惊世的人生;选择心灵的从容,去点亮生命的色彩。
2.巧置文中,打造精彩。
可用于习作首尾。如《母亲的脚步声》一文的开头:“爱,是风雨后的彩虹;爱,是咖啡甘苦的香味;爱,是雪后的一缕温暖的阳光。而母亲的脚步声,正是她对我深深的关爱。”结尾:“在人生旅程中,使我美丽的,也许是我的追求;使我充实的,也许是我的学业;使我快乐的,也许是我的朋友;但使我温暖的,是我的母亲。母亲的脚步声,激励我前进。”开头用类比法点出母亲的脚步声是“关爱”,结尾用对比法呼应开头、升华主旨。
排比句可用于习作中间。如《馨居》一文:“品《论语》,读《史记》,览《三国》,思《红楼》,一部部传世著作给我以人生的指引;会太白,晤少陵,约陶潜,交清照,一位位文人学者给我以心灵的洗礼;瞰古今,览风景,展鸿图,建伟业,一句句至理名言给我以灵魂的导向。枯燥的心,找到了滋润的雨露。我爱我的馨居。”几组整齐的排比句,写出了在温馨的居室读书的益处,丰富了习作内容。
排比句也可用于各段小标题。如《我用心去回报》一文:“刷刷筷子洗洗碗”“擦擦黑板递瓶水”“捡捡垃圾捐点钱”,各段分别叙写自己用行动回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