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旭
一次,梁晓声在一所知名大学做讲座,与台下数百名学生交流写作心得。一张字条从台下传到梁晓声的手里,上面写着:“梁老师,请您改正字音。‘莘莘学子的‘莘念‘shēn,不是‘辛。请当众读三遍。”
只见梁晓声停了一下,站起来念出了字条上的内容,然后真的认认真真地念了三遍“莘莘学子”。
台下鸦雀无声,梁晓声话题一转,说起自己的求学经历。原来,他真正的学历是初中,由于基础知识掌握得并不扎实,他时常在字词上出错。有一次,他问一个朋友,自己常将“悖论”说成“勃论”,朋友是否听到过。朋友说,曾在几次座谈会上听他这么说,但以为他是“冷幽默”,故意那么说的,便没有指出来。
“由于基础知识薄弱,我有时难免望文生义,又没有人跟我指出,因此有些错误一直没有得到改正。”梁曉声诚恳地说:“小学时,老师教我用拼音识字,一个字音拼三遍,那个字我就记住了。今天,请允许我照这种方法自罚三遍,争取以后不再读错。”说完,他将“莘”字又拼读了三遍。
(选自《博爱》2021年第1期)
素材解读
梁晓声作为一位当代著名作家,读借字音时,他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当众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按照听众的要求老老实实地把“莘”字认真地读了三遍。梁晓声不以名家自居,勇于改错的精神值得人们赞赏与学习。
适用话题
错误 学问 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