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沿海渔民权益类型化梳理

2021-08-10 23:22蔺妍陈明煌
今日财富 2021年21期
关键词:渔业渔民权益

蔺妍?陈明煌

近年來,我国渔业发展迅猛,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省份,渔业产业发达,但作为渔业产业的主体—沿海渔民,其权益保障的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为了探索沿海渔民权益的实质内涵和具体内容,推动对渔民权益保障的相关法律、政策、机制的完善。通过类型化梳理的方法,从权益保障的内容、涉及的领域、主体、对象等多个角度,分析具体的渔民权益及其保障现状,尤其是从法律角度对渔民权益进行梳理,整合渔民权益保障的法律依据,以形成较为完备的类型化体系。从而为保护渔民权益,发展渔业经济提供理论支持。

一、类型化梳理的概念及意义

(一)类型化梳理的概念

类型化梳理是一种较为常见研究方法,在法学领域中,主要是指对法律规定中的不确定概念进行分析,通过大量相关事实的研究,根据每一类型的具体特征和范围领域,对该不确定概念相关联的内容归类梳理,使其内涵具体明确,条理清晰,逻辑完备。法律中的大部分条文都对具体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有明确的构成要件、适用范围以及法律后果。而所谓的不确定概念则有所不同,它一般没有具体的规定,是概括性的原则或实际存在却内涵模糊的法律内容。因而需要对其进行类型化梳理,才能更好的应用于实践当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渔民权益类型化梳理的意义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沿海地区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渔民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对其权益的保护机制及相关法律规定却并不完善。通过将现有的法律进行类型化梳理,从而形成渔民权益及其保护规定的类型化体系。在理论层面,可以拓宽渔民问题研究的理论视角,推动渔民权益保护相关的立法、政策、机制的完善。在实践层面,能够更有效的保护渔民的合法权益,保证我国海洋渔业健康稳步的快速发展,实现渔民权益维护与保障的全面完善。

二、按权益保障内容涉及人身或财产进行划分

根据权益保障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两个方面。所谓人身权益,是与人身利益直接相关的,而没有经济内容或者不直接体现经济内容的权益。而财产权益则与人身权益相对应,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权益。

(一)渔民的人身权益

从渔民的主体角度出发,渔民是国家的公民,是自然人,渔民的人身权益应当得到保障。生命权益、健康权益是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人身权益。然而现实中,由于海上作业的特殊性,海上事故时有发生,对渔民的生命权益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其次,海洋环境污染对渔民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渔民的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危害。

近年来,为加强对渔民人身权益的保障,各地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以辽宁省为例,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在其内设机构中专门设立渔业发展处,其主要职能就在于指导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以专门机构去应对保障渔民的人身权益问题。此外,渔业互助保险制度在各地开花,2015年,大连市开展渔民人身意外伤害互助保险财政保费补贴(试点)工作,积极鼓励渔民参保,切实为渔民的生产风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医疗保障方面,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大力发展,渔民的医疗保障程度也在逐步提高,然而现实中存在的异地衔接问题,以及针对渔民主体特殊性的医疗保障措施仍有不足。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可以逐步设立专门的渔民医疗保障制度,为广大沿海渔民群体提供更有针对性、合理性医疗保障。

(二)渔民的财产权益

渔民的财产权益是渔民权益保障内容中另一个重要方面,渔民以渔为业,靠渔而生,其主要的财产就在于“渔”。首先是“渔”的场所,渔民在取得渔业权后,经申请在特定海域从事养殖捕捞工作,并获取相应的利益;其次“渔”的工具,渔民需要特定的生产工具从事劳动工作,其中渔船是渔民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最后是“渔”的收益,渔民的主要财产来源就在于从事捕捞和养殖获得的收益。

随着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对渔民财产权益的保护也逐渐受到重视。自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发展积极利用海洋的区位优势,对海洋实施多途径开发。这就直接或间接的对海洋渔业造成影响,众多沿海渔民成为“失海”渔民或面临潜在的“失海”危机。而针对这一问题,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例如国家海洋局与财政部联合制定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以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的渔民权益补偿文件,都是对渔民海域使用权的保障。渔船是渔民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但渔船的使用与维护对渔民而言有较大的负担,为此,各地政府做出一系列针对性的补贴措施,以保护渔民的相关财产权益,为降低渔业生产风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渔民的收入来源依靠渔业生产,然而现实中,海洋环境的污染、非法捕捞的存在都在挤压渔民的收入空间,导致渔民的整体收入偏低。为维护渔民的财产权益,各级政府通过多个专项行动,整治海洋环境、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保障渔民的生产收益。

三、按权益保障涉及领域的不同进行划分

根据权益保障的具体领域不同,可以分为生产权益和生活权益两大类。所谓生产权益,主要是指生产者、经营者依法享有的从事相关生产经营,并取得收益的权益。生活权益则是指每一个公民享有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生活的基本权益,其中最为基础的就是基本的生存权益。

(一)渔民的生产权益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渔民已经不仅仅是指“以捕鱼为生的人”了,当今时代,渔民的内涵更为丰富,许多原来直接从事渔业捕捞的渔民开始转入其他渔业生产领域,例如水产品养殖、水产品加工以及休闲旅游渔业等渔业附属产业。这就意味着,渔民的生产权益范围也相应的扩大了。

长期以来,我国渔业产业的发展都模式较为单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探索渔业产业改革,推行养殖生产责任制,渔业生产逐步恢复,水产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水产品的养殖产量已经远远超过捕捞产量,因此针对渔民养殖权益的保护就尤为重要。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提出要不断健全完善渔村集体和渔民从事近海养殖减免缴纳海域使用金等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渔业附属产业发展,推动渔民在多领域转产转业,确保渔民增收。

猜你喜欢
渔业渔民权益
The Cost of Cute
沈阳桃仙机场 :1元停车权益银联
农业农村部等两部门:全面开启渔业互助保险系统体制改革
漫话权益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
中国渔业经济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基于1999—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
你有义务,也有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