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梅
摘 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超在脑梗死复发临床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蓬莱市中医医院就诊并完成3年随访的7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随访期间脑梗死复发情况,并根据临床资料结果分为复发组(n=35)和未复发组(n=39)。所有患者均于入院1 d时行颈动脉彩超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在颈动脉彩超监测下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存在斑块情况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74例脑梗死患者中35例复发,复发率为47.30%;复发组患者IMT为(1.12±0.14)mm,高于未复发组的(0.97±0.1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82.86%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出存在斑块,高于未复发组的5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48.57%,高于未复发组的15.38%,且狭窄程度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彩超通过对IMT、存在斑块情况及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监测,能够较好地预测脑梗死复发情况。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复发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4-0182-03
脑梗死在神经内科临床较为常见,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一定程度能诱导脑梗死的发生,其病变过程具有系统性、进展性。而脑梗死复发患者较初发者病情更严重,具有更高的残疾、死亡风险,预后较差[1]。脑梗死临床运用的检查手段种类多样,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较为常见,能够较好地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对脑梗死复发预测有一定价值[2]。基于此,本研究对蓬莱市中医医院7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颈动脉彩超应用于脑梗死复发临床监测中的效果。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蓬莱市中医医院就诊并完成3年随访的7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复发组35例,男19例,女16例;体质量指数18~28 kg/m2,平均(23.24±1.41)kg/m2;未复发组39例,男21例,女18例;体质量指数18~27 kg/m2,平均(23.30±1.43)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对比性。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诊断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3]中的脑梗死;②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对造影剂过敏;②合并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免疫性疾病或恶性肿瘤;③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④近期接受过他汀类药物治疗。
1.2 方法
1.3.1 脑梗死复发
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统计随访期间脑梗死复发情况。脑梗死复发判定:患者既往存在脑梗死病史(距本次发病1个月以上),并经头颅CT或MR证实的新病灶。
1.2.2 颈动脉彩超
入院1 d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丹东东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规格:PHOENIX 6000)检测患者颈动脉。患者取仰卧位,尽量伸展颈部;使用检测探头在患者颈部进行探查,明确颈总动脉位置,随后依次向上检测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观察颈动脉血管结构、血流状态,与血流参数值联合判断管腔狭窄、血液中断及倒流等发生情况。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脑梗死复发情况:统计74例患者脑梗死患者复发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2)颈动脉彩超显示斑块情况:观察彩超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统计两组颈动脉彩超显示存在斑块的患者例数,并根据斑块病理特征分为稳定斑块(扁平斑、硬斑)、不稳定斑块(软斑、混合斑、溃疡斑)。(3)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借助颈动脉彩超测量并记录IMT。正常情况下IMT应低于1.0 mm,1.0 mm≤IMT<1.2 mm为内膜增厚,1.2 mm≤IMT<1.4 mm为斑块形成,IMT≥1.4 mm为颈动脉狭窄。(4)颈动脉狭窄程度:观察颈动脉内径缩小情况,采用NASCET法计算狭窄程度。狭窄度=1-颈内动脉最窄处宽度/基础内径×100%。根据狭窄百分数进行分级:以狭窄度<30%为轻度;狭窄度30%~69%为中度;狭窄度70%~99%为重度;狭窄度>99%为完全闭塞。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完成,以[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梗死复发情况
74例腦梗死患者中,35例复发,脑梗死复发率为47.30%。
2.2 两组IMT水平比较
复发组患者IMT为(1.12±0.14)mm,高于未复发组的(0.97±0.1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0.151,P =0.000)。
2.3 两组存在斑块情况比较
复发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出存在斑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两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
复发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48.57%,高于未复发组的15.38%,且狭窄程度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部供血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或软化是诱发脑梗死的直接原因,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脑梗死的重要因素[4]。相较于脑梗死,脑梗死复发的危害程度更高[5]。本研究中74例患者中,35例复发,脑梗死复发率为47.30%,可见复发率较高,寻求高效的监测手段,合理预测、防范脑梗死的复发具有必要性。
本研究中,复发组患者IMT高于未复发组;复发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出存在斑块,高于未复发组;复发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48.57%,高于未复发组的15.38%,且狭窄程度高于未复发组,表明行颈动脉彩超检查能够根据IMT、存在斑块情况及颈动脉狭窄程度较好地判断患者病情,区分初发性和复发性脑梗死,可能对临床预测脑梗死复发情况具有积极意义。分析其原因为:脑梗死的病理过程中,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进而造成管腔狭窄是脑梗死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检测颈动脉病变情况能够对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趋势做出合理预判[6]。而颈动脉彩超作为临床应用广泛的检查手段,具有无创、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的优点,能够透过体表准确观察到局部血管壁的结构、血流状态等,已成为判定颈部血管病变的重要检测方式之一。颈动脉彩超检查所得高频二维图像中能够清晰地呈现出颈动脉内膜毛糙增厚状态及回声增强情况,从而反映出IMT、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及斑块性质。而其呈现出的血管结构、血流状态及细节表现,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判断颈动脉管腔狭窄发生情况及狭窄程度[7-8]。同时,朱长玉等[9]对72例初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比较1年后27例复发患者及45例未复发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测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应用于临床脑梗死复发预测的价值,得出颈动脉超声造影能够有效预测脑梗死的复发,与本研究结论具有相似性。
综上所述,颈动脉彩超通过监测IMT、存在斑块情况及颈动脉狭窄程度,能够较好地预测脑梗死复发情况,对临床防范脑梗死复发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芳,姚治平.脑梗死患者5年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67-70,82.
[2]汪素莉.颈动脉超声下初发性和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对比[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6):132-134.
[3]王蔚文,孙明.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390-392.
[4]马普红,郭明升,靳妍霞,等.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因素及二级预防相关措施对患者复发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5):2238-2241.
[5]范宇威,鞠婷,孙莉娜,等.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9,25(7):196-200.
[6]邹繁婕,刘筠,郝峰峰,等.复发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相关因素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8,34(6):828-830,834.
[7]俞勤辉,杜坚英.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粥样硬化斑块的臨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7):1385-1387.
[8]吕娟,万静.超声造影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评估价值及与斑块性质变化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8,24(21):56-59.
[9]朱长玉,张珍东,郭微群,等.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脑梗死复发的观察[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11):1084-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