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倩 韩雪冰
农历六月,入伏数日,空气中每一丝风都觉得烫脸,耳根的汗珠伴着盛夏的浓绿“汩汩”地流淌……然而,太原市晋源区花塔村稻田公园里的一株株秧苗却美得很!它们在潺潺流水中随风起舞,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随风波动。其中,几片颜色或深或浅的秧苗格外显眼,这是稻田公园特意用彩色水稻种植的稻田画。通过无人机俯瞰,稻田画10余亩大小,主题为唐风晋韵,分为三七分水、敬献佳禾、桐叶封弟三部分。因为花塔村正好位于太原武宿机场西航线的边缘,稻田公园打造的稻田画,在来往航班角度适合的时候清晰可见。
7月10日,记者走进太原市晋源区花塔村的稻田公园,满眼绿意铺展开来,一面是蓬勃向上的水稻秧苗,一面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摇曳荷花。不少市民一大早就来到这里,感受“荷花世界稻花香”的美景。
稻田公园占地面积300亩,是集农业示范、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业湿地生态园,采用了稻鱼、稻虾、稻蟹立体生态混养模式,实现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赢的格局。
一阵风吹过,稻田公园内的稻苗犹如起伏的波浪。稻农正忙着清理稻田内杂长的水草,“这些水草一团一团的,不利于稻田鱼的游动、摄食,必须及时把它们处理掉。”
在稻田中,深浅颜色不同的秧苗组成一幅幅稻田艺术画卷,漫步田间,幸福美景尽收眼底。百亩荷塘里,荷叶田田,一朵朵粉色的荷花亭亭玉立于水中,微风拂过,荷香弥漫。
被这样的景象吸引,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有老年市民到处走走逛逛,也有年轻情侣专门跑来在稻田里、在木质栈道上,拍下幸福的婚纱照。身穿旗袍的阿姨们摆出各种姿势,拍下照片和短视频,在美图、抖音、朋友圈分享北国江南风景。进入暑假,不少家长也带着儿童来体验大自然,看看田间的小鱼、小青蛙,讲讲晋祠大米的故事,看看大米是怎样从一颗秧苗而来。
据花塔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花塔村对稻田公园进行了提档升级,开展鱼稻混养和景观化打造。同时,引进新品种,开展优质水稻、有机旱作水稻示范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行“六统一”模式,晋祠大米产量和品质有了质的飞跃。“现在每亩地能收1100多斤大米,一收了大米就给农民发福利。农民也有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除了能种水稻,还能做民宿、农家乐,农民增收有了新手段……”
现在花塔村又在谋划如何将粽子、糍粑、馏米、涼糕、元宵等特色稻米食品加工做大做强,延伸稻米产业链,再现“禾稻之美,甲于通省”的丰饶景象,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领略稻作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