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魏
大概念、跨单元是当下教学一线研究的热点,这是“课程建设的需要、是高效使用教材的需要、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1]。新课程标准、统编教材的出台要求历史课堂新一轮的变革,如何在“双新”背景下去落地核心素养,如何在一节课中呈现课改的理念,都是一线老师亟需关注的。单元整体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它符合教学设计理论的要求,也契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要求教师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2]。下面以选必1第7课为例,说明在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落地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
一、整体分析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
“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最重要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3],除此之外,对教材文本的解读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认知过程和素养培育。第二单元《官员选拔与管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比如在初高中历史教材以及语文学习中都曾涉及的科举制,身边朋友或亲人的干部和公务员身份。但涉及制度的渊源和实施却知之甚少。高中生认知水平虽然有所提高,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欠缺的是思维深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历史教学所要落实的核心素养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置于本单元第三课时,介绍了晚清废除科举之后至今的选官制度,内容广度有余但深度不足。在涉及本课内容上,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单元学习要求提炼为“了解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基于此,我把本课放置在单元整体结构下,提炼本课的内容主旨:近代以来,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传统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面临巨大变革,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也经历着艰难蜕变。在近代从传统科举取士到当代公务员制度的变革中,既有西方文官制度的异质细胞,又有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内在因子。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在社会的嬗变转型中,不断传承借鉴、发展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体制,推动国家治理水平与能力的发展。”
最后在综合考虑教学的可实践性、可操作性、可评价性之后,设定如下教学目标:能通过回顾旧知、阅读教材,构建对中西方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嬗变历程的整体认知,明确特定的时空背景下,选官制度作为一种政治文明的时代性和多样性。能够结合史料,通过对比分析古今中外的选官制度,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政治文明的时代性、多样性、传承性和借鉴性。
二、整体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策略,落地核心素养
在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这个单元主题的统摄下,以政治文明的传承和借鉴性为立意设计教学环节,力图在宏观上梳理从晚清到新中国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脉络梳理,落地时空观念素养;在微观上通过“变与不变的矛盾”、“理想与实践的背离”、“在传承与创新中树特色”三个方面的分析、比较、归纳、演绎来实施教学,以期学生认识政治文明在社会嬗变转型中不断传承借鉴、发展创新的特征,实现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的落地。
1.以知识的脉络建构单元总体系
单元整体教学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认知水平为起点,与新知识之间建立逻辑联系,如果没有知识的整体架构,学生的认知与思维难免会出现断层。故在学习本课时,以回顾旧知导入,通过重温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西方文官制度为本课学习做好铺垫,而环节上按教材从晚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序发展来处理,以期学生建构整个单元知识体系,深入理解选官制度的特征。
2. 以认识的冲突走向思维的深度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在教学中“利用‘冲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人为地为知识设置各种矛盾”,在互相冲突中“促使学生学习质量不断上升”。冲突可以是教师的预设,也可以是课堂的生成,通过冲突问题的解决既能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又能引领学生走向深度思考。故在本課,我有意识地建构了这样的认识冲突。
首先在认识晚清选官制度时,在分析教材第39页史料阅读和材料1和2基础上,让学生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分析解读清末选官制度。
材料1: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1901年1月29日,“预约变法”上谕
材料2:……全国学堂的布局、办学规模、数量、发展速度和计划以及学堂的招生、教职员聘请、学堂管理、办学经费等都无具体规划。……许多留学生,在中西对比之下,他们感悟振兴中华的最大障碍是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专制腐败统治,因而走上立志推翻清王朝的斗争,不再以功名利禄为目的。
——张靖《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研究》
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清政府不得不“变”,自洋务运动以来关于“变与不变”“全变与小变”方面的争论长期存在。“变与不变”既是当时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辩证认识历史的哲学问题。我设置这个带有认识冲突的问题,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视角,基于必修教材中对清政府危机与探索的认识,理解晚清政府虽确立了模拟西方的选官办法,但立足点仍是中体西用观念,宗旨仍是维护封建统治,选官上仍存任人唯亲、唯财以及对传统任官制度的因袭。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的矛盾交织中,“清末选官制度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培养了掘墓者”[4]。
其次在介绍完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选官制度之后,让学生思考“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与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之间的关系?”在教学预设时,期望学生能够概括出民国时期官员选拔的特点自然生成这种“理想与实践的背离”。如果没有,则通过补充分析材料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材料3: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民国时期文官考试的内容在总体上虽已趋于现代科学知识,却仍顽固地保留着传统科举制的残余。北京政府1915年颁布的《文官高等考试令》明确将经义规定为文官考试的必考科目。二是考试与任用的脱节,这直接影响了文官考试效能的发挥。三是党治与军治色彩的存在,个人因素的干扰,派系势力的抗拒等,也使民国文官考试制度的现代性受到极大限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李里峰《现代性及其限度:民国文官考试制度平议》
“理想与实践”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哲学问题,希望学生能通过这种思辨性思考和探究认识到:虽然民国时期文官考选渐趋制度化、公平化,但因受制于各政治派系、军阀等势力的掣肘而漏洞百出,加上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频发的内外战争导致政权的短命,官员考选在实践上与孙中山文官考试理想存在着巨大的背离。
3. 以问题的引领勾连单元的线索
“建构主义的单元设计与其说是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教案,不如说是策划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案。”[5]因此在实施策略上,我以驱动问题为引领勾连单元线索,既加深对单元整体认识,又期望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达成素养的落地。
驱动问题形式多样,在本课我主要有以下四种设问。
(1)为构建古今中外选官制度之间内容的连接,我出示咸丰己未(1859年)会试考题“色难有事”,让学生试做八股文,从真实情境出发提出问题:①为什么要废除科举制?②科举制废除后,中国的选官制度是怎样发展的?
(2)为让学生弄清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而进行串问:①分析孙中山为“补救”“各国宪法”的局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②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有什么特点?③北洋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官员选拔制度践行了这一思想吗?
(3)为达成课标要求在引导学生解读教材和材料后进行重点设问: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在小结环节进行追问,“结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西方文官制度,从政治文明的时代性、传承性和借鉴性的角度,谈一谈对近代以来中国官员选拔与管理的认识”,以期从政治文明传承性和借鉴性的单元立意实现对单元主题的突破和学生情感的升华。
通过以上基于情境的设问、基于内容的串问、基于重点的设问、基于单元的追问等不同形式的问题,试图“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师生拨开历史的迷雾,发现历史的真相和本质”[6],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
三、整体实施教学和评价,达成一致性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重要的一环。本课作为单元最后一课,在评价上更要基于单元整体理念,用一些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来检测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时的能力水平。基于教、学、评的一致性,我设计了下列聚焦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的巩固作业。
1. 个人独立或者以小组形式,探访熟悉的公务员,就其学习经历、报考原因、考前准备、考试内容、未来发展等多方面展开访谈,进一步了解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
2.寻找科举考试试卷、西方国家文官考试试卷、中国公务员考试试卷,根据试卷的差别,结合所学知识撰写小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这两道题目开放性比较大,学生可以自主决定以个人还是小组形式进行作业。作业的内容既从实践的层面检验了学生对史料的搜集和整合能力,也从单元整体角度檢测并巩固学生对选官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两道试题遵循从课到单元作业设计递进性的原则,第1题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从现实的角度加深学生对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认识和理解,第2题从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出发,在搜集、解读、运用史料的过程中理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作为一种政治文明的时代性、借鉴性等特点。在评价上则依据作业的过程与结果,实现作业过程中的师生互评、小组分工中的生生互评、作业展示后的自评与互评,最终达成教、学、评的一致性。
格式塔心理学称学习是整体的,思维是整体的,那么在进行教学时也应该注重学习的整体性。从单元整体出发,关注单元内的整合、跨单元的整合乃至学科间的整合,以单元为基础连接历史与现在,通过思维碰撞、问题引领、教学评价等策略,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
【注释】
[1]王春丽:《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课堂实践》,《辽宁教育》(上半月刊)2020年第3期,第5页。
[2]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育技术主干课程系列教材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155页。
[3][美]奥苏泊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扉页。
[4]张靖:《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62页。
[5]钟启泉:《单元设计: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第24期,第4页。
[6]蒲艺果:《指向历史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广西教育》2020年第1期,第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