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与审美教育研究

2021-08-10 10:03黄波涛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7期
关键词:古典意境诗词

黄波涛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发展源远流长,诗人灿若群星,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作为五千年文明所孕育的传统文化,中华诗词是其中最灿烂的篇章,中国千年来崇高精神、优秀美德、艺术美学在诗歌中表现得非常充分。很多充满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名篇佳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精神和艺术追求,其中的情感和艺术手法给读者带来了情感陶冶和艺术享受。

一、感知、品味古典诗词之美

诗歌以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融合丰富的想象,展现优美的节奏和旋律,反映社会历史生活和诗人独特的情感与审美情趣。诗歌虽然篇幅短小,表现的内容却非常丰富,有自然之美和社会万象之美,有人性和人情之美,也有山水田园之乐、清新淡雅之趣,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世界,从美学的视角去审视,其语言美、音韵美、情感美、意境美,美不胜收。

1. 感知古典诗词的情感之美

诗言志,歌咏情。诗词最主要的内容是抒发情感,表达个人一时或者一直难以释放的情感。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生活发生着千变万化,时代也在进行种种变革,但唯一不变的是人类的情感,这是时代和生活作用在人们内心的各种情感。这种情感能够穿越时空,传递万年,具有永恒的生命,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诵读起来,都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古典诗词之所以具有如此強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之一是表达了最为诚挚的情感,一直闪耀的是情感美的光辉。

每一首传世佳作读起来都让人心情荡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唱出了李白的豪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吟出了杜甫的无尽伤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咏出了白居易的贬谪失意之痛,“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道出了东坡先生的超然与洒脱。诗人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借助有限的诗句抒发了无尽的情感,这些诗句渐渐脱去了个人的主观色彩,而且成为一种共有的情感。每个人带着自己的社会体验和生活阅历诵读诗词,都要融入个人的情感,在诵读之中找到情感的相通之处,读出诗中永恒的社会生活感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正是古典诗词最为永恒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诗歌最为根本的魅力所在。

2. 品味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

从美学的角度看,美是一种主客观的统一,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内心所产生的心理愉悦之感。美学家朱光潜有一句名言:“美在意象。”古典诗词最注重的就是情与景的融合,王国维在其著名的作品《人间词话》中指出:“作诗,意与境而已矣。”并反复强调“有境自成高格”。每一首诗词中的意象选取和画面描绘都不是简单的景物堆放,也不是单一的客观物象叠加,而是经过作者反复筛选,打上了强烈主观色彩的意象组合,是诗人情感与物象的有机融合。每个事物都着上了作者的情感色彩和审美线条,都是由诗人情感串联起来的独特意象,构建成一个唯美的画面意境。不同于镜头直拍的物象群,是可观更可感的形神兼具、情景相融的艺术境界。

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歌的前两句,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这些意象色彩明丽,融合视觉、听觉,将静态景物与动态景物有机融合,实现了自然景物和后两句人文景物的完美融合,展现了一处色彩明丽、充满生机活力、昂扬向上的春天美景。不仅色彩明丽,画面感非常强,而且色彩选取、意象组合、动静结合得宜,把读者带进一个唯美的画面之中,让其陶醉在诗人创设的意境之中,感受诗词的意境之美。

3. 体味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都是和乐而唱的,古典诗词不仅有着真挚的情感、唯美的意境,还有着优美的旋律节奏,体现出明显的音韵之美。我国文学作品中最具音乐美感的就是诗歌,节奏感和音韵感非常强,古人一般都是唱诗,或者叫吟诗诵诗,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诗词的术语之中有“节、章、阙”,它们表示诗词的节奏和分层,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段落,这是诗歌的音乐特性使然的。遣词造句注重平仄和谐,强调押韵,就是为了便于吟诵,给人以乐感和美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诗歌讲究押韵和平仄,后来的宋词注重长短相间,节奏和谐,还有很多的诗歌注重叠词的巧妙运用,抑扬顿挫,回环往复,具有明显的音韵之美。

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有这样几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四句诗非常注重平仄,“蹊”“低”“啼”押韵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时时舞”“恰恰啼”,叠字的应用,使之更具音乐和谐之美。在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其叠字的运用历来为人所称道,不仅能够表现词人南渡以后,国破家亡、物是人非的凄惨悲苦心境,而且读起来乐感很强,很好地表达出李清照内心的悲苦。

二、在阅读鉴赏之中注重审美教育

古典诗词是一座审美教育的艺术宝库,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鉴赏之中接受审美教育。

1. 把握情感意象,强化审美体验

古典诗歌阅读鉴赏,应从情感和意象入手,引导学生诵读,感知古典诗词的情感和意境之美。审美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反复体味,不断强化,注重体验,慢慢变成学生的内在素养,逐步形成审美能力。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为其创设更好的情境,让他们能够在阅读之中找到感觉,从把握情感入手,做到整体感知与具体分析相结合,真正领悟诗歌的艺术之美。

例如,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学生抓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两句,联系诗人的处境,体会其中的精神和情感,感知诗人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却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以及“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且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反复诵读,抓住其中典型的诗句和词语,在体验中慢慢培养他们的理解、感悟、鉴赏等能力。

2. 引导学生鉴赏品读,培养审美、理解和判断等能力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鉴赏品读,含英咀华,关注局部细节,融入理性思考,注重分析诗词中动与静、情与景、实与虚的关系,学会鉴赏和体悟,逐步净化心灵,获得情感共鸣,体会诗词的理趣。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很多写景的诗句实际上都是抒写人情,月光“卷不去”“拂还来”,暗示相思之情缠绵悱恻,难以排解。“梦落花”,暗示春将尽,引导学生品读鉴赏,逐步培养他们对诗词之美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3. 开展审美创造实践,强化审美、想象和创造等能力

中国古典诗词最为突出的特色之一是将主观情感融入到画面之中,通过一系列意象组合,表达情感,创造美妙的诗词意境,将读者带进一定的画面之中,感知其意境之美,体会诗词的情感意蕴。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再创造,让诗词由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意境,让他们真正学会欣赏诗词。应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想象,让他们在诗词的殿堂里展翅翱翔。

总之,充满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古典诗词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精神和艺术追求,开展古典诗词鉴赏和审美教育,让学生学会鉴赏古典诗歌,欣赏其情感和艺术之美,感知先贤圣哲对艺术和美的不懈追求,有利于丰富学生情感,提升其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并有助于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古典意境诗词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