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铭钊
一个好的党支部,就像一块磁铁,能够凝聚人心;像党建园地里的一朵奇葩,时刻散发出真善美的气息。华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与繁殖系教工党支部,就是这样的一个党支部。
2018年,支部先后入选首批广东省和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在新起点上,支部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丰富工作载体,聚焦支部共建,编织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美丽彩锦。
书记当好“领头雁”
教学任务、科研项目、党建工作……支部书记张哲的工作并不轻松。
“2019年6月支部换届,我有幸担任支部书记,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激励。”从担任支部书记那一刻开始,张哲的肩上又多了一个重担。在他心中,支部书记不是一个“虚衔”,而是一份责任、一种使命。
“如何做好支部书记的工作?张哲的回答显得干脆利落:“书记首先要当好‘领头雁。”
无论是党员民主评议活动,还是主题党日活动,都能看到张哲忙碌的身影:思考活动计划、完善有关机制、总结活动经验……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领头雁”的本义——带头做事,以身作则。在这个党务带头人的影响下,支部党员纷纷在工作生活中做模范、当先锋。
在张哲看来,“领头雁”必然要有真本事。他积极参加学校党委组织部定期组织的“双带头人”培训和学校高层次人才培训。同时,在日常党务和业务工作中身体力行,积极进取。通过学校和自我的双重锤炼,张哲练出了一身抓党建、促业务的好本领。2020年,他获得了“国家优青”资助。
“支部书记不仅要做好‘领头雁,还要当好‘服务员。”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张哲带头服务支部,服务每一位党员。
2020年,对于支部党员顾婷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
“当时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时,我回老家武汉过年,结果城市被封,无法返粤。”顾婷回忆道,当时张哲第一时间联系了她,询问其生活和精神状况,还第一时间给她寄去了急需的口罩等防疫物资。“张哲书记还亲自写了一封鼓励信,鼓舞我度过了武汉封城时煎熬的日日夜夜,我至今依然保存在手机中。”
正是这种担当和服务精神,为整个支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共铸特色促党建
要建设好一个党支部,不仅需要发挥支部书记的作用,还需要每位党员勤练内功,提高思想觉悟,共建战斗堡垒。
“我们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考核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和育人的全过程。”张哲说。
为了提升支部党员的党性修养,建设师德师风,支部就近取材,用卢永根院士等身边党员的先进事迹激励教师努力成为“四有”好教师。
支部党员袁晓龙副教授告诉记者,在支部的引领下,每一个成员都深入学习了卢永根的先进事迹,“卢永根院士一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长期奋斗在农业科学研究第一线。他始终保持共產党员节俭朴素的优良作风,以非凡担当和忘我拼搏实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价值。”支部通过弘扬卢永根这种精神,激励党员拼搏进取、爱国奉献。
在建设师德师风的同时,支部还大力践行“促共建,求共赢”的发展战略。
2017年3月,支部与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猪场板块党支部签约共建优秀党组织,在党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形成合力、经验分享等方面开展共建,创新了组织生活形式。
“通过校企、师生等多种形式的共建,积极打造了畜牧行业的黄埔班‘温氏班,不仅实现了产教研与协同育人的有机融合,还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联姻。”张哲说。
此外,支部长期派驻教师服务社会,以支部党员吴珍芳教授等为核心成员,在服务学校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中发挥出积极作用,成立临时党支部,引领校企合作全方位开展,助力打造农牧行业校企合作的闪亮典范。
支部还把党小组建立在科研团队上,发挥支部科研优势,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从教师和学生党员中遴选培养出一批科普教育讲解员,面向学校、社会进行公益科普讲解,开展农技推广下乡服务,建立党员服务社会、服务师生的固定志愿平台,擦亮了科普服务平台的育人品牌。
支部建设显成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令张哲欣慰的是,在努力建设幸福和谐支部中,涌现出一批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如吴珍芳教授团队获“2019年广东省劳模工匠实验室”荣誉称号,张细权教授获学校“首届师德师风标兵”荣誉称号……
同时,支部共建也让党员收获满满。支部党员洪林君教授告诉记者:“通过参加支部共建活动,不仅对养猪企业一线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使科研更接地气,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促共融的道理。”
支部共建不仅在支部内部引起“良性循环”,还在学校层面产生“品牌连锁效应”。
在支部的示范带动下,其基层党组织共建模式已推广辐射到校基层党组织。共建形式也由校企支部共建逐渐扩大到党委共建、校地共建、师生共建等多种模式。截至目前,动物科学学院党委共建2个,校企支部共建5个,师生支部共建5个,院院共建3个,院内帮扶共建1个……
在党员学习教育方面,支部灵活采取不同形式,让党员各有所得。
顾婷说:“近几年支部在思想建设方面采取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沟通措施,加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让她感触颇深的是,支部在2019年国庆节后组织全体党员去影院观看爱国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当时我们支部包了一个小包厢,全体党员同志坐在一起,集体观看电影,氛围尤其好,而且影片内容也很感染人,从国旗杆的设计到科研人员为了原子弹的成功研发所作出的牺牲等,都让人动容。”
而对于支部纪律委员罗文来说,支部党员学习教育带给他的收获主要在于支部成员能时常交流,增进了解,“能够听到许多优秀党员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想,这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很受启发的”。
一个好的党支部,必然能够凝聚人心,并能够在各位成员的努力付出和不断收获中,拾级而上,在党建园地里绽放荣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交流党总支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党支部: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文/本刊记者 王思静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2021年4月15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交流党总支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党支部召开党建专题学习会暨学党史专题学习,主讲嘉宾为广东省委宣讲团成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文涛教授。
胡文涛从中国共产党拥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坚定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组织优势、坚实的群众基础、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五个方面做了系统、深入的解读,告诉党员同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同时,他还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精挑红色故事,通过讲述政治意识、名人轶事、历史事件、文化文明发展和传承,教育党员同志知其所来、明其所趋,进一步增强认同感、使命感、责任感。
“我们坚持高水准开展政治学习,不断提升支部成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智库建设的政治属性。”支部书记商杰强表示。
加强政治引领,夯实党建基础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成立于2009年11月,是广东省委省政府设立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新型高校智库,怎样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新型智库,是他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18年12月,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这成了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党支部加强党建工作的一个新的契机。
这几年,他们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党建基础。外交部、中宣部、中联部等有关领导都曾被邀请至党支部讲授党课。商杰强说,高水平的政治理论宣讲,既坚定了党员们的理想信念,又提升了党员们的业务水平,还促进了支部党建与业务高质量发展。此外,支部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行学术沙龙110余场。
在教育好党员的同时,支部在管理和监督党员方面也下足功夫。一方面,积极创新支部组织生活方式,采取内部思政学术研讨观摩学习、主题调研等形式,开展了“党员建功行动”“国家安全(保密工作)形势教育”等主题党日活动和组织生活会,强化党员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严格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党员行为,教育引导党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践行学术道德、严守纪律底线,严格执行学校党委、纪委有关规定,营造风清气正的支部风气。
强化示范带动,打造优质队伍
“广外规定每个教授一学年的科研分要达到60分,但是韩永辉上个学年自己一个人就拿到3000分。”商杰强介绍。
韩永辉于2015年7月进入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如今已是珠江青年学者、博士生导师。“有段时間,他就在办公室放了张行军床,有同事早上过来上班,就在办公室见到他正在刷牙。”商杰强说,“研究员在做研究方面都很拼搏,我们是一支‘全天候战斗的队伍。”
据悉,研究院所有研究员每年都能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任务,科研分数在全校名列前茅。“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党支部形成了良好的传帮带氛围。”商杰强介绍,李青、陈伟光、周方银等知名教授主动为年轻党员担任学术共建导师,指导课题申报、决策咨询报告撰写、个人学术定位等,提升他们的专业研究水平。而年轻党员在这个氛围内,也干劲十足,奋起直追,涌现出许多青年学术翘楚,搭建了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目前,支部共有党员18名,其中教授6名,博士14名,支部书记、委员都由博士担任,是一个以高学历、高素质青年博士为主体、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基层党支部。
支部党员先后获得珠江特聘学者、珠江青年学者、云山学者、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决策专家、广州市应急管理咨询委员会专家、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智库专家等各类人才项目称号15人次,获外交部年度优秀课题、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论文、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余次。
建设新型智库,服务国家战略
配合外交部、中联部开展海外调研20余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上报国家有关部门,获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批示5份。
联合国家发改委、省财经委、省外办、省商务厅、广州市财经委等部门开展20余项课题研究,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等一批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和民间外交平台。
……
近年来,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重大问题研究,聚焦全球经济治理、疫情防控、中美贸易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周边外交、广东对外开放新格局、全球价值链等,分析研判世界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应对风险防控的对策,及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分析和政策建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支部第一时间反应,成立专项研究组,动员全体党员积极参加决策咨询报告撰写,设立重大研究课题与应急研究系列课题,开展应对疫情研究,深入研究撰写政府决策咨询报告。
据悉,疫情防控期间,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共上报了系列研究报告120余份,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及采纳80余份。2020年3月27日,韩永辉、茅银辉合作的评论员文章《新冠肺炎带来的机遇: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社会治理改革》还在波兰主流媒体《论坛报》专栏刊发,随后,该篇文章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转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溯智库来时路,党建永远带着路。”商杰强说,两年样板党支部的创建,十二载智库的建设,既是成长之路,更是今后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支部将秉持拳拳报国之心,一刻不松懈,服务国家战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量。